...2020上半年藥品銷售額兩極分化;醫療器械上半年進口「負增長...

2020-12-20 創業邦

「醫線」是創業邦推出的醫療健康欄目,立足醫療健康一線,捕捉行業內最新動態,嘗試洞察創投新趨勢。

醫線周報,為你挑選過去一周(9.18-9.25)最值得關注的「醫線」新聞。

整理| 高嵩

Part.1

一周投融資

本周全球醫療健康領域融資事件共23起,其中國內16起,國外7起。據睿獸分析不完全統計,本周國內醫療融資金額總計超過32.67億人民幣,海外融資金額總計約6.73億美元

國內融資情況如下:

數據來源:睿獸分析

本周國內融資超1億人民幣的公司信息如下:

柯林布瑞是一家專注於醫院信息集成平臺、醫療大數據中心、醫院大數據應用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內領先的醫療大數據服務商。公司管理團隊及核心技術團隊有著豐富的醫療系統及大數據開發、實施和服務經驗,人才專業領域涵蓋臨床、計算機、生物工程、統計等。

特瑞藥業創立於2010年,是一家醫藥研發生產企業。目前特瑞藥業在研項目涵蓋創新藥、仿創結合新藥及高端仿製藥品種,共計40多項;治療領域涵蓋抗腫瘤、心腦血管、抗病毒、代謝、精神、神經等治療領域。

國信醫藥立志打造成為國內外製藥企業集團最可信賴的全球研發合作夥伴,專注為藥品、生物製品提供臨床研究服務整體解決方案。國信醫藥與全國900餘家三甲醫院、600餘家臨床研究機構、160多家藥企深度合作,累計完成臨床試驗380餘項。

熙軟科技是醫院經濟運營管理領域專業的信息化服務提供商,公司專注於經濟運營管理領域,致力於用先進技術和 戰略工具為醫療機構提供全面、專業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實現「數字運營、精細管控」。

和元上海成立於2013年,目前註冊資金1.4541億元,是一家國內專注於集生物醫學基礎研究、基因治療藥物孵化、臨床級及商用基因治療病毒載體製備服務三大發展方向於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現有團隊300+人,其中碩士及以上學歷人才逾30%。旗下子公司包括和元紐恩(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元智造(上海)基因技術有限公司、和元久和(深圳)基因技術有限公司等。

科前生物成立於2001年,專注於獸用生物製品研發、生產、銷售及動物防疫技術服務,公司是國家發改委授予的「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重點高新技術企業。

普瑞金是一家從事CAR-T免疫療法研發商。是國內較早致力於按照藥物標準研發CAR-T療法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擁有一大批來自加拿大國家研究院(NRC)、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協和醫學院等一流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

奧銳特藥業創建於1998年,公司專注於特色原料藥、中間體以及製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一家集科研、生產、銷售為一體的製藥企業。

德美醫療是一家骨科手術器械及康復類醫療器械研發商,旗下擁有醫品匯、德美運動醫學康復室、德美研發中心等項目,利用超聲波理療設備、肌筋膜鬆懈術、關節鬆動術、肌力和本體感受訓練等技術,為用戶提供退行性疾病、韌帶撕裂、習慣性扭傷以及頸腰椎疾病等術前、術後檢測設備及康複方案。

國外融資情況如下:

數據來源:睿獸分析

Part.2

一周政策動向

關鍵:新一輪國家醫保談判;衛健委實地督查;帶量採購常態化;1000億專項貸款支持養老產業

493個地方醫保藥殺入國談,步長、石藥、神威背水一戰

9月18日,國家醫保局公示新一輪國談通過形式審查的藥品名單,751個藥品在列。其中,493個品種屬於「2019年12月31日前進入5個(含)以上省級最新版基本醫保藥品目錄的藥品」,超過過審產品總數的65%。

這些藥品本應該在3年內被徹底踢出醫保,此番通過初步審查,有望納入國家醫保,也可謂絕處逢生。按照國家醫保局計劃,經過8、9月份的申報階段和9至10月份的專家評審階段,10月份就將進入正式的談判和競價。(健識局)

國家衛健委實地督察醫療整風正式開始

近日,國家衛健委綜合監管局發布《關於開展2020年度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督察徵集問題線索的公告》表示,國家衛健委定於9月下旬會同相關部門組織開展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督察,對北京、河北等19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進行實地督察。

督察重點將圍繞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制度推進落實情況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方面展開。(賽柏藍)

帶量採購最新規劃流出,達標即觸發,帶量採購常態化

根據業內消息,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將常態化,只要符合集採條件的藥品或採購金額達到一定水平,就會觸發國採啟動。預計每年將開展兩批。

同時,加快推動集中帶量採購成為主導模式。在藥監部門加快注射劑仿製藥一致性評價進程的情況下,已有至少150個品種有2家企業同時等待過評。從明年起,注射劑在國採中的比重將逐步提高。

注射劑這一佔據醫藥市場60%以上的品類也將進入市場顛覆期。(健識局)

國開行:「十四五」期間將提供1000億元專項貸款支持養老產業

9月23日,國家開發銀行表示,「十四五」期間,國開行將累計投放1000億元養老服務專項貸款,培育300家養老龍頭企業,整體支持300座城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發揮開發性金融作用,助力應對人口老齡化。(新華社)

Part.3

大公司&大事件

Illumina將以80億美元收購GRAIL

美國時間9月21日,納斯達克上市企業Illumina和專注於多癌症早篩的醫療保健公司GRAIL聯合宣布,雙方已經達成最終協議,Illumina將以80億美元的現金和股票對價收購GRAIL。此外,GRAIL股東將獲得一定比例的與GRAIL相關的未來收益。該協議已獲得Illumina和GRAIL雙方董事會的批准。(早篩網)

金斯瑞創始人遭「監視居住」 市值一日蒸發近50億港元

9月21日晚間,金斯瑞生物科技發布公告稱,因受相關部門調查,公司董事長、非執行董事兼控股股東之一章方良目前正處於「監視居住」狀態,集團4名其他員工被拘留訊問。

受上述消息影響,9月22日金斯瑞開盤後便大跌,跌幅一度超過25%。截至當日收盤,金斯瑞股價報11.48港元/股,跌幅17.29%,最新市值220.46億港元。而其美國上市子公司傳奇生物昨晚最高跌幅近20%。(時代周報)

京東公告證實京東健康將赴港上市 估值300億美元

9月21日,京東集團發布公告證實,京東健康將赴港上市。公告稱,京東健康作為京東集體旗下的子公司,京東集團計劃分拆京東健康於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對於具體分拆上市的完成時間,將取決於市場情況等因素。

公開資料顯示,京東健康於2019年5月獲得超過10億美元A輪融資,並從京東集團拆分獨立運營,業務包括醫藥健康電商、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服務以及「智慧解決方案」等。(經濟觀察網)

阿斯利康聯合中金資本發起全球醫療健康基金完成10億美元募資

9月24日,在2020年第三屆中國網際網路醫藥健康高峰論壇上,阿斯利康全球執行副總裁、國際業務及中國總裁王磊表示,阿斯利康與中金資本聯合成立的全球醫療健康產業基金已經完成10億美元募資。該基金旨在利用阿斯利康深耕醫療健康領域的資源優勢,以及中金資本的投資管理及資本運作經驗,共同打造聚焦醫療健康產業的專項基金,加速推進中國醫療資源優化整合,擴大海外創新引進和本土創新孵化,並助推中國創新惠及全球。(創業邦快訊)

鏈家經營範圍新增醫療器械、零售藥品等

企查查APP顯示,北京鏈家置地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於近日新增銷售日用品、I類醫療器械;承辦展覽展示活動;會議服務;銷售食品;零售藥品等經營範圍。工商信息顯示,該公司成立於2005年,註冊資本1000萬元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李峰巖,公司唯一股東為鏈家(天津)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企查查)

Part.4

新產品&新技術

貝達藥業埃克替尼第3項適應症申報上市,用於NSCLC患者術後輔助治療

9月21日,貝達藥業發布公告稱其鹽酸埃克替尼片(商品名:凱美納)用於術後輔助治療的新適應症上市許可申請已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受理。

埃克替尼是貝達藥業自主研發的我國第一個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小分子靶向抗癌 藥,其療效確切、肝毒性低、安全性高,循證醫學臨床證據豐富,中國人群數據全,在 CSCO 指南、衛健委診療規範及腦轉移人群、21-L858R NSCLC 患者中獲 優先推薦,也是目前唯一繼續開展後續免費用藥項目的一代 EGFR-TKI 原研藥, 具有明顯的差異化優勢。(醫藥魔方)

君實特瑞普利單抗第三項適應症獲 FDA 孤兒藥資格認定

9 月 17 日,上海君實生物發布公告稱,公司 PD-1 單抗特瑞普利單抗用於治療軟組織肉瘤獲得 FDA 孤兒藥資格認定,這是特瑞普利單抗獲得的第三個孤兒藥資格認定,此前特瑞普利單抗治療黏膜黑色素瘤及鼻咽癌已分別獲得 FDA 孤兒藥資格認定。

特瑞普利單抗是國內首個批准上市的國產 PD-1 單抗,2018 年 12 月獲 NMPA 附條件批准上市,用於治療既往標準治療失敗後的局部進展或轉移性黑色素瘤。2020 年 4 月和 5 月,其用於治療復發/轉移鼻咽癌和尿路上皮癌兩項新適應症上市申請分別獲得國家藥監局受理,並於 2020 年 7 月納入優先審評程序。(Insight資料庫)

豪森 2.2 億美元引進 CD19 單抗獲批臨床,FDA 已批准上市

9 月 24 日,CDE 官網顯示,Viela Bio 的 Inebilizumab 獲批臨床,用於重症肌無力。早前於 2019 年 5 月,豪森以超過 2.2 億美元的首付款+裡程碑付款獲得了 inebilizumab 在中國的開發和商業化權益。

Inebilizumab 是一款對 CD19 具有高度親和力的人源化單克隆抗體。CD19 表達於多種 B 細胞,其中包括分泌抗體的成漿細胞和漿細胞。inebilizumab 通過與 CD19 抗原結合,能夠迅速將這些細胞從血循環中清除,從而降低自身抗體的產生,緩解患者症狀。(Insight資料庫)

第2家!信達利妥昔單抗即將獲批上市

9月24日,信達生物開發的「利妥昔單抗注射液」生物類似藥上市申請進入「在審批」階段,有望於近期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上市,成為繼復宏漢霖之後國內第二家獲批的該品種上市企業。

利妥昔單抗原研是羅氏重磅炸彈藥物美羅華,這是一種靶向CD20的治療性單克隆抗體。1997年11月,利妥昔單抗獲FDA批准在美國上市成為羅氏重磅藥品,2019年銷售額為64.77億瑞士法郎。2008年美羅華進入中國市場,後經談判進入國家醫保。(醫藥魔方)

Part.6

言論&數據

醫保集採兩重天:帕捷特999%放量暴增,泰嘉、波立維69%領銜驟降

日前,一份2020年1-7月樣本醫院銷售前200企業及品種名單在業內流傳。

這份名單涉及樣本醫院銷售前200的製藥企業,截至2020年7月,這些藥企累計實現了1882.7億元的銷售額。銷售前三甲為恆瑞醫藥、揚子江藥業集團、齊魯製藥,銷售額分別為96.78億元、92.97億元、56.35億元。期中僅有齊魯製藥實現同比正增長。正大天晴藥業集團以53.95億元緊隨齊魯製藥,不過同比下滑比例在四家中最大,為15.7%。

前200藥品中124個產品出現同比下滑,76個品種實現增長。曲克蘆丁腦蛋白水解物因被調出醫保,同比下滑72.6%。信立泰的泰嘉和賽諾菲的波立維均因集採降幅接近70%,歐蘭寧(奧氮平)、絡活喜(氨氯地平)、立普妥(阿託伐他汀)、可定(瑞舒伐他汀)均受集採影響降幅超過50%。

增長品種中有10個品種增幅超過50%,其中6個超過100%。其中,包括帕捷特(帕妥珠單抗)、泰瑞沙(奧希替尼)、福可維(安羅替尼)、賽可瑞(克唑替尼)在內的4個品種受益於醫保談判實現大幅增長,而以鹽酸右美託咪定注射液、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鈉、艾越(紫杉醇白蛋白結合型)為代表的3個集採品種同樣實現大幅增長。(E藥經理人)

上半年醫療器械進口負增長,高端領域進口替代迎機遇

上半年,我國醫療器械進口出現了負增長,進口醫療器械總額為103.28億美元,同比下降了17.7%。而這也為國產醫療器械的進口替代提供了巨大機會。

《2020年上半年醫療器械貿易發展綜述》(下稱《發展綜述》)顯示,2020年上半年我國醫療器械進出口貿易額為266.41億美元,同比增長2.98%。其中出口額163.13億美元,同比增長22.46%;進口額103.28億美元,同比下降20.79%。(第一財經)

*對本欄目感興趣的朋友,可添加微信Songwazi9591進群交流,需備註工作單位和姓名,感謝大家。

本文為創業邦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創業邦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如需轉載或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cyzone.cn。

相關焦點

  • 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關於2020年上半年註銷醫療器械註冊證書...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關於2020年上半年註銷醫療器械註冊證書的公告。公告稱,按照《醫療器械註冊管理辦法》規定,根據企業申請,現註銷北京天東醫療設備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以下7個產品的醫療器械註冊證書。
  • 2020年上半年藥品零售行業走勢——集採之下藥品零售之破局
    2020年上半年,全國零售藥店終端銷售規模近三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2020年第二季度,全國GDP增速止跌回升至+3.2%,但零售藥店銷售規模卻整體走低,2020年上半年全國零售藥店藥品市場銷售額規模為1639億,增速同比下滑-3.6%。
  • 全國排行:廣州今年上半年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數量增長最多!
    眾成醫械研究院根據2020年上半年全國各地生產企業數量增長情況,發布了全國各省、城市、區/縣等地區生產企業數量增長排行榜,其中,廣州成為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增長數量最多的城市。全國各地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增長情況詳情如下。
  • 時代投研|醫藥生物「期中考」喜憂參半:醫療器械利潤翻番,中藥板塊...
    二、細分板塊:醫療器械一枝獨秀,中藥滑坡最大醫藥生物行業可細分為化學製藥、生物製品、醫療服務、醫療器械、醫療商業、中藥板塊。從細分板塊的情況來看,除醫療器械板塊外,其他板塊皆出現營收負增長,醫療器械板塊上半年表現一枝獨秀。
  • 九州通: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84.29億元 醫療器械與計生用品業務...
    上半年受國家大力推進分級診療及基層用藥目錄放開的積極影響,以及兩票制對公司調撥客戶業務影響趨於結束,公司營業收入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公司方面表示,淨利潤大幅增長主要是報告期內公司銷售規模增長、毛利率提升以及獲得政府補助較上年同期增加所致。扣非後淨利潤為6.1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5.91%。
  • 醫療器械上市公司上半年僅4家虧損羅氏HIV定性檢測試劑獲批
    醫療器械上市公司上半年僅4家虧損,邁瑞醫療淨賺超34億有媒體數據整理發現,在73家醫療器械上市公司中,回歸A股兩年的邁瑞醫療憑藉34.54億元的淨利潤,成為上半年最能賺錢的企業。浙江高新區國創醫療器械產品總量位居全省首位根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申請審查結果公示(2020年第15號)》的公告,杭州糖吉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研發胃轉流支架系統獲評進入國家局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程序。
  • TOP30房企上半年銷售額9家負增長 半數目標完成率不及40%
    財聯社(深圳,記者 楊依依)訊,截至目前,大部分上市房企已交出2020年銷售「期中考」成績單。據財聯社記者初步統計,已披露上半年銷售額的TOP30房企中,有9家出現同比負增長,而TOP5房企中,有4家銷售額同比減少。
  • 上半年業績翻倍,國內基礎醫療器械龍頭企業
    大盤解析兩市小幅高開,盤初白酒、消費電子強勢,創指拉升走高,一度漲逾1.6%重回2700點,滬指衝高回落,維持弱勢盤整;午後延續分化態勢,創指橫盤整理,滬指持續走弱,註冊制第二日,板塊新股延續漲勢,18隻個股僅有一股小幅下跌。盤面上,個股跌多漲少,兩市漲停50餘家,市場情緒不高,賺錢效應一般。
  • 瑞爾康2020年上半年淨利466.75萬增長13660% 電子體溫計銷售額增加
    來源:挖貝網挖貝網 8月24日,瑞爾康(839881)近日發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截止2020年6月30日,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3,243,243.20元,同比增長104.37%;實現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667,515.95
  • 吉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2020年上半年工作巡禮
    2020年上半年,全省藥品監管工作以「四個最嚴」要求為根本導向,守底線保安全,追高線促發展,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兩品一械」質量安全監管各項工作,深入推進藥品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健康權益,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 甘肅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2018年上半年醫療器械生產企業飛行...
    2018年上半年,我局按照《藥品醫療器械飛行檢查辦法》要求,根據《甘肅省2018年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日常監督檢查計劃》安排,組織對轄區內甘肅辰旭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醫療器械生產企業進行了飛行檢查,現將檢查結果予以通告。
  • EvaluateMedTech:2015-2020年全球醫療器械市場
    EvaluateMed Tech預測到2020年,體外診斷產品(IVD)仍然是佔比最高的子行業。2020年IVD(體外診斷)銷售額約為 673億美元,在全球醫療器械銷售額中佔比13%,2015-2020年間的複合年均增長率達6.1%,高於同期醫療器械行業整體5%的增速,整個研究報告是基於全球300家頂尖醫療器械生產商的公開數據而得出。
  • 上半年十大牛股出爐,哪個是你的菜?
    香港萬得通訊社報導,2020年上半年,滬指上下震蕩微跌,但概念炒作、連板妖股層出不窮:從半導體、口罩、醫療器械、今日頭條、免稅店等等,月月有機會,風口不斷。上半年十大牛股出爐,哪個是你的菜?
  • 重慶上半年外貿同比增3.5% 筆電出口全國第一
    新華網重慶7月16日電(王龍博)據重慶海關16日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重慶外貿進出口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重慶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2759.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5%,其中「重慶造」筆記本電腦量值均位列全國第一。
  • 魚躍醫療2019年上半年淨利5.33億 中醫器械產品高速增長
    挖貝網8月27日,魚躍醫療(002223)近日發布2019年半年度報告,公告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收25.02億元,同比增長12.5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3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49%;基本每股收益為0.53元,上年同期為0.47元。據了解,2019年上半年,公司經營業績增長穩定。
  • 各省醫療器械實力大排行(附名單)
    從生產企業存量看,截至2020年6月底,全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達22079家,較2019年底(17967家)增加4112家,增長24.6%。從產品存量看,截至2020年6月底,全國境內醫療器械有效註冊產品數量共計161216件,較2019年底增長13.3%。其中,Ⅰ類86981件,Ⅱ類63438件,Ⅲ類10796件。
  • 醫療器械9隻概念股價值解析
    去年公司收購上海醫療器械廠,並於3季度併入報表。快速拓展了公司的產品線,延伸到手術器械及醫用耗材領域。與公司原有業務協同性強。根據財報分析,上半年利潤同比增長約8000萬元,並表的上械貢獻了約37.5%。預計憑藉強大的整合能力,將顯著提升上海醫療器械廠的盈利能力,未來上械淨利潤率將翻倍提升,超過10%。另外,營銷一直是公司的強項,電商渠道進入快速增長期,顯著提升公司內生性增長。
  • 各省醫療器械實力大排行!
    年6月底,全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達22079家,較2019年底(17967家)增加4112家,增長24.6%。境內產品從產品存量看,截至2020年6月底,全國境內醫療器械有效註冊產品數量共計161216件,較2019年底增長13.3%。其中,Ⅰ類86981件,Ⅱ類63438件,Ⅲ類10796件。
  • 石藥上半年研發投入14.52億元 白蛋白紫杉醇銷售額增長70.9%
    8月26日,石藥集團公布2020上半年業績報告,營收125.9億元,同比增長12.6%;毛利94.4億元,同比增長20.8%;股東應佔溢利23.14億元,同比增長23.3%。研發費用達14.52億元,同比增加54.2%,約佔成藥業務收入的14.2%。
  • 2020年上半年基金業績盤點:哪些基金最賺錢?
    普通股票型基金:創金合信醫療保健行業奪冠,前十名九隻是醫藥類基金 普通股票型基金方面,上半年漲幅超50%的有36隻基金,其中收益最高的是皮勁松管理的兩隻基金,創金合信醫療保健行業A淨值增長率83.17%,創金合信醫療保健行業C淨值增長率82.53%;緊隨其後的是廣發醫療保健A,淨值增長77.94%,寶盈醫療健康滬港深淨值增長率為7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