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鄉下是化州市的,家就居住在化州的老城區舊街橫巷口。對化州的鄉情鄉土總有一點了解,但是那種聲調低揚音調帶著嬌的化州話,總是感覺有點不明白。附近的高州話,吳川話,湛江海話,甚至是那些涯話,總是入侵不了化州話。化州也不是很大的地方,化北有化北話,化南有化南話,唯一的就是化州街坊說的化州話,幾千年來都改變不了這個聲調。曾經問過學者,他說:化州人的來源是北宋年間,從中原河南搬遷過來的,高州,吳川,湛江的大多數人來源於福建,也就是客家人。
這個也許就是傳說,不要當真,但是平時細心觀察,化州的人,他們的相貌,真的是有點象中原人,不相信的話,可以平時去化州的舊街區看看,那些紅男綠女的衣著,行走於街頭巷尾的樣子,慢悠悠的,沒有急躁,連罵人的樣子也沒有讓人討厭的感覺。
說 到 化州,不得不說的就是化州的小吃,過去回化州居住的時候,外嶽總是叫人去化州大酒店買菜回家來吃,那個時候,大酒店的食品不是按碟收錢的,而是論斤稱的,多少錢一斤來計價錢,感覺比較實惠現在聽說也是這樣的做法。
八九十年代之前,化州的飲食很出名都與雞有關,雞飯店遍地開花,白切雞,姜蔥雞,香油雞,醬油雞等等。九十年代的時候,化州的九六雞飯店大街小巷遍地開花,就是九六這個創始人的親人都開了幾十家,大家都說正宗的,可是老闆正宗的九六先生已過世了,誰也分不清楚誰是真正的正宗了,九六家人都不註冊商標。
這幾年化州的雞飯店也向外地擴張,但是吃雞的招牌改為化州隔水蒸雞,白切雞,姜蔥雞,香油雞了。有老闆發了財,也有老闆失敗了。時世造英雄,英雄出時世。
九十年代開始,化州人開始在珠三角城市謀生賣化州糖水,大家都是打著正宗的招牌,到底誰說是正宗的,大家都說不清楚。有人說化州糖水的起源,應該是原來化州糖廠的職工下崗了,廠裡不景氣,發不出工資,下崗工人拿白糖頂工資,把白糖拿回家裡。有人下崗無所事事,然後用白糖煮各種各樣的糖水出街賣,這個就是化州糖水正宗起源。
現在在珠三角大大小小經營糖水店的人還有很多,不過已經有不少原來的老闆已經不幹了,新起來的已經是第二代人了,他們不單是賣糖水,還賣其實的食品,奶茶,炒粉,煮麵條,燒烤等等,這個應該說是緊跟時代步伐吧。
化州糖水九十年代是發展的高峰時期,大街小巷,街市幾十米就有一間,他們大多數的人都是化州鄉鎮的農民。也有城鎮下崗的工人,我有幾位親戚都是幹這個營生,賺錢了回家城區買地建樓房,也有人買樓買車,日子過得很舒服。
這幾年從事化州糖水店生意的人開始減少了,不知道是租金貴,還是市民的飲食習慣發生了改變。
化州糖水是化州小吃的分支,它讓中國城市的人認識了化州,讓世界了解化州,也讓化州人走向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