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些家長留言詢問,孩子身高長得慢怎麼辦呢,是不是應該補鈣啊?
在很多家長的觀念裡,鈣元素是促進骨骼生長的關鍵元素,只要補足了鈣,孩子身高不是問題。所以,孩子補鈣也成為很多家長關心的問題之一。
給孩子補鈣沒有問題,但是,如果平時的飲食不注意,補再多的鈣也是徒勞。
最近,有些寶媽反應,說自己很注重給孩子補鈣,不僅給孩子多吃一些補鈣的食物,還會給孩子吃一些鈣片,但是,不知道怎麼回事,孩子的身高就是不長,半年都沒有什麼明顯的變化。
因為擔心孩子是否有其他方面的問題,就帶孩子去看了醫生,結果檢查結果居然是孩子缺鈣了。這個結果很令人難以接受。
後來,這位寶媽和醫生聊過之後才知道,原來是孩子的飲食出了問題。孩子喜歡吃炸雞,每周都要吃幾次炸雞,但是,炸雞是高油脂的食物,對身體的鈣質吸收會有阻礙,所以,即使孩子吃了很多補鈣的食物,同樣吸收不了。
的確,給孩子補鈣的時候,如果不能規避那些「天然補鈣殺手」的食物,就會影響鈣質的吸收,補了鈣等於沒補。
1、草酸、植酸含量豐富的綠色蔬菜
我們知道,孩子多吃綠色蔬菜是有好處的,不僅可以幫助孩子補充膳食纖維,還能幫助腸胃蠕動,避免便溺。但是,很多綠色蔬菜中也含有草酸和植酸,這對鈣質的吸收存在很大的影響。含有草酸、植酸的蔬菜,常見的有菠菜、韭菜、菜花、茭白、竹筍等。
草酸和植酸會跟鈣質發生反應,形成不易吸收的草酸鈣和植酸鈣,導致身體無法吸收。
建議:
雖然這類蔬菜含有草酸和植酸,也不代表孩子就不能吃此類蔬菜,而是建議在吃的時候要注意飲食的搭配。
比如,吃這類青菜前,建議先用熱水燙一下,這樣可以去掉裡面的草酸和植酸,或者是吃這類蔬菜就要和一些鈣質比較豐富的食物分開食用。
2、磷元素含量豐富的食物
如果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磷元素,就會把食物中的鈣大量的排出。
鈣元素和磷元素是一對相輔相成又相互制約的兄弟,只有達到2:1的比例,才能讓他們和諧相處。而且,如果體內的磷元素含量過剩,還會讓甲狀腺激素的分泌受到刺激,從而導致骨骼鈣質的缺乏。而且,磷和鈣會發生一定的化學反應,讓鈣質隨著身體排洩物排出。
所以,家長們不要給孩子吃大量的含磷的食物,比如葵花籽、黃花菜等。
3、含鹽量多的食物
一些含鹽量比較高的食物,也會讓鈣質流失的。比如,鹹菜、火腿腸、滷味等。
有專業的報導稱,人體每吃下6g的食鹽,就會約有40~60mg的鈣丟失。這是因為,食鹽中含有豐富的鈉元素,而鈉元素則會讓鈣質隨著尿液排出體內。
所以,一些醃製食物、火腿等食物,雖然味道很好,但是不適合孩子吃,吃多了反而會影響身體發育。
4、高油脂類食物
高油脂類的食物,吃起來特別香,但是油脂過高不健康。大量的油脂不僅不健康,小孩子吃完後不能完全吸收,還會在體內分解成脂肪酸,與鈣質不相溶。
如果孩子常常吃高油脂類的食物,不僅影響鈣質的吸收,甚至還會引發其他身體問題,比如肥胖、消化不良等。
1、食補
雖然小孩子是最需要補鈣的時候,但是,孩子的腸胃功能發育不健全,所以,他們對鈣質的吸收也是很重要的問題。
牛奶是很好的補鈣食物,也是很容易吸收的。但是,家長在給孩子選擇牛奶時,要注意選擇品種,選擇添加劑少的鮮牛奶是最好的,一些打著牛奶的旗號,其實是飲料性質的調味奶最好不要選擇。
如果經過檢查後,孩子處於嚴重缺鈣的狀態,那麼只靠食療是無法解決的。必要的時候,還要根據醫生的囑咐,選擇一些補鈣營養品來補充鈣質。
食用補鈣產品時,要注意一些食用技巧。一般情況下,飯後半小時是服用鈣片的最佳時間,這個時候胃酸增多,而食物也已經消化了一部分,鈣片能最大程度的吸收。
2、補充維生素D
家長們知道,給孩子補充鈣質的同時,維生素D的攝入也是關鍵。嬰兒一出生,就會被醫生要求補充維生素D,這是因為,嬰兒出生後,一直到3歲,體內的維生素D是比較缺乏的。
而維生素D可以調節血鈣平衡。除了服用維生素D膠囊,食物中的牛奶、蝦皮都是可以補充維生素D的食物。
3、適當運動
想要孩子不缺鈣,除了適當地攝入鈣質以外,運動也是很好的補鈣方式。讓孩子多多運動,才能提高身體的代謝能力,對鈣質的吸收效率也能增大。
其次,多進行戶外運動,讓身體接受陽光的照射,也能補充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