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孩子長不高怎麼辦?補鈣啊。
在家長的認知裡,鈣是骨骼生長身體發育的重要元素,只要補足了孩子一定能長高,因此這也是廣大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補鈣是沒錯,但若飲食不注意,給娃補再多鈣也無用,等於沒補!
最近群裡一位寶媽說,明明很認真地給孩子補鈣,鈣片買了,飲食上也調整了,可不知為什麼孩子就是不長高,半年了量身高都沒變化。
她擔心孩子的健康,便去了醫院做檢查,結果醫生竟然告訴她孩子缺鈣?這太令人迷惑了。
後來和醫生細緻聊了聊才發現,原因在於孩子最愛吃的炸雞,每星期都吃幾頓,然而這種高油脂食物,會影響身體對鈣質的吸收,這才毫無見效。
是的呀,給孩子補鈣的同時,如果不避開那些「天然補鈣殺手」的食物,會影響營養的吸收效率,別傻傻不知道。
1、草酸、植酸含量豐富的綠色蔬菜
綠色蔬菜的確營養豐富,多給孩子吃還能補充膳食纖維,促進腸胃蠕動。但部分蔬菜草酸、植酸含量豐富,對鈣吸收存在不小影響,如菠菜、莧菜、韭菜、竹筍、茭白、菜花、甜菜等。
草酸、 植酸會與鈣產生化學反應,形成不易吸收的草酸鈣和植酸鈣,最終在孩子的腸道中積澱,無法被吸收。
小貼士:
當然,這類蔬菜也不是完全不能吃,吃的時候注意些,也不要大量吃就可以了。
做兒童餐時,烹飪前先用開水焯一下,去除其中的草酸、植酸會更好,或者乾脆與含鈣高的食物分開食用,如早上喝牛奶晚上吃菠菜。
如此既補充了鈣質,也不錯過蔬菜中的其它營養。
2、磷元素含量豐富的食物
如:黃花菜、葵花籽、南瓜籽等,磷元素會將攝入的鈣元素大量排出。
鈣與磷都是人體需要的重要元素,二者相輔相成又互相牽制,2:1的比例才能讓它們合作無間。
體內磷元素過剩,會使甲狀腺激素分泌受到刺激,導致骨骼鈣質缺乏。磷與鈣的化學反應,會使二者隨著排洩物一同被排出。
因此,家長不可給孩子長期吃這類食物,也不要一次食用太多。即便喜歡,也要遵循營養均衡的原則喲~
3、含鹽量多的食物
如鹽、火腿腸、醃製食品等食物,也會使人體內鈣質流失。
研究表示,每吃下6g鹽,就會使人體內40~60mg的鈣丟失。
因為鹽中含有很高的鈉元素,鈉會使鈣隨尿液的排洩而流失。而且火腿腸、醃製食品等食物,雖然味道好卻不適合小孩吃,吃多了會影響身體發育。
4、高油脂類食物
如油炸食品、燒烤、肥肉等,大量油脂吃起來很香,對孩子有很強的吸引力,但小孩不能完全吸收,會在體內分解成脂肪酸,與鈣形成不易溶解的物質。
孩子常吃這些不利於鈣的吸收,還會導致消化不良、便秘等狀況,甚至出現肥胖、超重問題。
1、食補
3-7歲的兒童腸胃消化功能尚未發育完全,依然嬌嫩脆弱,因而對鈣質的吸收效率是補鈣中最需關注的問題。
牛奶對兒童來說是最適宜的補鈣來源,更易於被腸胃吸收。但父母要給孩子選擇新鮮的純牛奶,而不是加了大量糖和香精的調味奶。
調味奶的營養成分遠低於純牛奶,其中的人工添加劑也影響孩子的健康。
如果寶寶處於嚴重缺鈣狀態,日常的食物無法滿足需求,可以諮詢醫生後選擇一些優質的兒童鈣片作為補鈣主力。
市場上多種類的鈣片中,檸檬酸鈣是很不錯的新一代產品。
專家建議,飯後半小時是最佳的鈣片服用時間,此時胃酸增加,而食物消化近半,能發揮出最佳效果。
2、補充維生素D
補鈣的同時也要增加維生素D的攝入,調節血鈣平衡,這二者的關係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了吧?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出生15天後的寶寶,最好每天攝入400單位的維生素D。
蝦皮、牛奶都是維生素D含量高的食物,可以給孩子多吃一些。
3、適當運動
除了食物中的補充之外,還要讓孩子多多運動,活動量增大,新陳代謝增強,對營養的吸收率也會增加。
而且,增加戶外運動,多曬太陽,也能讓身體生成維生素D3,增進鈣的吸收效率。既強身健體,又能增強抵抗力,何樂而不為呢?
二胎寶媽、營養師,為大家分享育兒生活中的心得;圖片皆源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另外,碼字不易,如有個別錯別字,請別介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