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上食單——吃鴨趣談

2020-12-18 騰訊網

  餘,老饕一枚。喜歡隨園先生的文章,尤喜那句「苔花米粒小,也學牡丹開。」雖是一介平民,卻也愛坦陳一得之見。

  最愛先生的美食美文《隨園食單》,遂東施效顰,試闢《滬上食單》與老友聊聊美食。

  …………

  「吃」,新華詞典裡讀chi,但在《說文解字》裡是這樣:吃,食也。從口契聲。苦擊切。苦擊切,與上海閒話的「切」字音相近,又是吃的意思,所以筆者認為用滬語寫「吃」最恰當的是用「吃」

  本草綱目:鶩

  「釋名」名鴨、舒鳧、家鳧、末匹。

  「氣味」鶩肪(即鴨油,煉過再用):甘、大寒、無毒。肉:甘、冷、微毒。

  「主治」氣虛、寒熱、水腫。

  可見還是一味不錯的藥食共用的食材。

  上海人歡喜吃鴨。中秋節用老鴨煲湯,這是最家常菜餚,濃濃的鴨湯那是上海媽媽的另一種「味道」,這是平頭百姓的事。

  這皇家中最愛鴨子的是慈禧。德容公主在御香縹緲錄有記載:譬如清燉肥鴨,便是太后所非常愛吃的一樣菜,它的煮法是先把鴨子去毛,去肝臟再洗淨,然後加上一些調味品,把它裝在一個磁罐子裡;再把這個磁罐子裝在一個盛著一半清水的鉗鍋裡,緊緊地蓋了鍋蓋,不使它走氣,讓文火把它蒸著,一連蒸上三天,鴨子便完全酥了,酥得可以不必用刀割,只須用筷子去夾,也可以絕不費力的夾開。那時候就可以給你大快朵頤了!皇太后雖然有時也夾些鴨肉吃,但大多時間是夾鴨皮吃的;因為那層鴨皮,才是這一碗菜裡最精美可口的一部分。

  慈禧還喜歡菊花鴨。其時達官貴人喜歡以花入膳,且首選菊花。與清蒸肥鴨相似,只是在清蒸時放入食用菊花,待上菜時撒一把新鮮的菊花瓣。花香鴨肥,想想也覺賞心悅目,食指大動。

  菊花鴨

  對於百姓來說,大多人喜食烤鴨。最著名的京幫烤鴨莫過於「全聚德」和「便宜坊」,前者是用果木明爐燒烤,烤出來的鴨子淡淡果木香,後者則使用秸稈和其他燃料燒後熄掉明火用暗火在爐內烤制,因其沒有明火的燒烤被認為是綠色烤制。毋庸諱言,全聚德是烤鴨的頭塊招牌,正宗的北京人卻更偏愛便宜坊,看來自有它的道理,上海人也是搞不懂。

  不過,全聚德只有在旗艦店裡的東西還是可以的,其他地方舉他的牌子造謠撞騙的多了去,有一年北京出差,返程時帶了幾袋全聚德烤鴨,真空包裝,到家扯開,臭哄哄一隻烤鴨,結果,全部扔進垃圾桶。

  正宗的全聚德烤鴨還是夠上品的。烤鴨上桌,師傅當面片鴨。現場從鴨胸片下一小碟的鴨皮,烤鴨火候正好時,那碟鴨皮酥脆噴香,按行話那叫「一口酥」。這「一口酥」吃起來也是有點講究:首先這碟一口酥須在10分鐘內吃完,過了這個時間就當不起那個「酥」字,其次第一塊須是席間的嘉賓,或是桌上的長者先下的筷子。吃起來時,最佳的搭配卻是白糖,切忌蘸醬,那會壞了這口酥。夾起鴨胸皮,蘸些許的白糖整塊入嘴,輕咬齒,緊抿唇,這脆酥的鴨皮間滲出醇香的鴨油,一點點的肥腴,一絲絲的甘甜,瞬間滿口的幸福,難怪國宴也會將烤鴨羅列其中。接下來開始片夾餅的烤鴨月牙片,這全聚德是有工藝要求,烤鴨片須片出來須呈月牙狀,整鴨片下108片,多了少了都不是行家。然後蘸醬、大蔥、還有黃瓜條、薄餅,包起來千姿百態,大人小孩各色模樣,只求蘸醬不要滴下來,也沒那麼多的講究了。滬上的這類烤鴨店,首推全聚德(上海店),其次京悅薈也不錯。

  很多年之前,關於烤鴨,坊間就有一說——北有全聚德,南有燕雲樓。燕雲樓的的名氣主要是上海的名流達官捧起來的。梅蘭芳,俞振飛等戲劇屆的名人是燕雲樓的常客。(當年上海還沒有的全聚德),這北方過來的美食根據滬上人的口感喜好有了改進。燕雲樓在烤鴨選料上有點不一樣,偏向於瘦肉多一點,鴨皮的油脂明顯少了不少,片下的鴨皮上肉很少,只是薄薄的、層層脆松的鴨皮,大概最早提及的片皮鴨就應該是這個光景。燕雲樓烤鴨出爐上桌,那層鴨皮是「脆」的,與全聚德的「酥」,各有千秋。因為是老字號,上海灘上這燕雲樓的性價比算是比較高的。

  南方的燒鴨與北方的烤鴨頗有異曲同工之妙。剛開始一直弄不明白,為何有的店家叫烤鴨,有的叫燒鴨。留心以後,方知這燒鴨是南方的做法,關鍵的區分就是烤之前的處理,烤鴨是原味的,燒鴨須用特製的滷汁浸泡後再吹乾烘烤,帶有特有的香味。這燒鴨上桌時,卻是將鴨肉浸在汤滷裡,蘸的醬料也有幾種,喜好甜食的,那款話梅蘸醬味道不錯,酸酸甜甜。這類燒鴨主要是粵港澳地區的做法。滬上做得好的,首推久光那裡的「龍記」,還有「鵝夫人」,其餘的避風塘和廣幫菜館也做的不錯。

  粵港澳地區的人比較喜食燒鵝,這燒鵝與燒鴨工藝基本相同,但性價比燒鴨絕對高,且本人覺得燒鴨的肉質更嫩一點。但自也有人喜歡燒鵝的咬勁和肉香。

  金陵真是個好地方!近現代的各種有名的烤鴨、滷鴨、鹽水鴨都出自那裡,為因那裡曾是明朝的古都,這些有名的鴨吃都是從此出來的。

  現在的南京地方也有一款燒鴨,做法同鹽水鴨相仿,不像廣幫的燒、鴨用的燒字,偏向於「烤」。南京燒鴨更偏向於燒煮的「煮」。在淮海路上有家金陵燒鵝店,味道也是不錯的。

  不過南京最著名的還得算是桂花鹽水鴨,滬上首推雲南路上的「小金陵」。

  初食桂花鹽水鴨,遍尋桂花不得,後來才知原來是指用桂花盛開時節的鴨子,此時的鴨子最好,嫩,肥,鮮美。小金陵鹽水鴨的調料也是有其獨到之處,肥而不膩,鹹淡適宜,深得上海人的喜愛。雲南路上是他的總店,在那裡,帶著出爐時的三分熱氣,本人認為最佳滋味就在這個時段。

  上海灘比較有名的還有光明邨醬鴨,紅油赤醬,味道尚可,但選用的是白條鴨,只能當日吃完,隔夜味道大走樣。

  綠楊邨的香酥鴨倒是不錯,但油氣大了一點,也是白條鴨的原鴨,因為在油裡炸過,隔夜後的味道並未差很多。

  上海老飯店的八寶鴨,名氣頗大,本人卻不甚喜歡,因為去那裡往往是酒宴,到後來上的八寶鴨往往食慾已不是太強,只是夾開鴨子挑裡面的八寶吃一點,八寶無非是,瑤柱、開洋、白果之類。有時覺得沒有好好品嘗,有點對不起大廚的精心製作。

  崑山地方有一款「爊鴨」,爊字也是怪癖字。據說奧灶面的奧最早就用的這個「爊」。關於這個爊鴨有個傳說,據說當年邱姓店家,慷慨用爊鴨救助叫花子,後方知那叫花子是呂純陽(呂洞賓),自此名聲大噪。從此這裡有了「一家爊煮,百家飄香」的美譽。本人感覺爊鴨比鹽水鴨味淡一點,更香,更有咬勁。

  四川的「樟茶鴨」,也是赫赫有名。只因用的是樟木屑和茶葉燻烤而成,所以烤制好的樟茶鴨色、香、味、型樣樣俱佳,現在上海獨多的是川菜店,一般都能吃到。比較有名的如渝信川菜,俏江南,等等。

  有段時間常在杭州出差,有一款「錢塘啤酒鴨」印象深刻,為因啤酒的作用,鴨肉除了啤酒香,還有啤酒有的酵母作用那肉就更為鬆軟。不過加了點辣椒,有點川菜的影子,有點不倫不類,杭不杭,川不川。代表了新時代菜餚多樣化的趨勢吧。

  專門提一下鴨胗:鴨胗也是好吃的東西,在零食很缺的年代,鴨胗絕對是上品的零食,最佳的是「稻香村」的,在老上海人中的口碑是很不錯的。只是一直搞不清他們的鴨胗皮是怎麼搞乾淨的,一定是「秘方」。

  探尋了滬上有名的吃鴨去處,林林總總差不多羅列在此。但一定還會遺漏不少妙處,希望有愛吃鴨子的同好相互交流。

  下次與老友們聊聊吃雞的逸聞趣事。

  …………

  (文中所用圖片均來源網絡,僅供參考勿深究,重在賞文)

  歡迎大家將此文分享給親朋好友!

相關焦點

  • 滬滇深化扶貧合作 「紅河梯田鴨」直送上海家庭餐桌
    近年來,上海市長寧區和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紅河縣進一步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增強對口幫扶項目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大力推動產業扶貧工作,先後投入大量滬滇項目資金,建成生豬、肉雞、梯田鴨等養殖重點項目,帶動貧困人口穩定增收。
  • 以健康、天然自製食材攻入新茶飲烘焙領域,「吃茶良辰吉時」還有...
    當前,中國整個茶飲烘焙市場持續增長,2018年已達到2500億元以上,其中,茶飲為500億元,每年增速為20%,烘培為2000億元,每年增速為10%,基於新茶飲烘焙市場的巨大潛力,「吃茶良辰吉時」(以下簡稱:良辰吉時)應運而生。「吃茶良辰吉時」成立於2018年6月,創始人姜美娜曾擔任貝特琳董事長,同時也是一名天使投資人,在地產行業摸爬滾打二十餘年。
  • 日本的「吃(chī)茶店」究竟是什麼?關於日本咖啡你不知道的事
    在1965年~1985年時期,日本迎來了第一次咖啡浪潮,被稱為「純吃茶浪潮」,在這個時期日本街上湧現了人們可以享受咖啡、輕食和香菸的「純吃茶」店,據說在1982年在全國有162000家純吃茶店。
  • 京都| 在最火的網紅咖啡店,品嘗最獨特的「吃茶」趣味
    在京都,即便是最火的網紅咖啡店也會有最特別的「吃茶」趣味。其中「吃茶」二字與禪語中的「吃茶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似乎在咖啡店中的短暫停留,也能夠幫助你化解世間的諸多難題。這家百年老店的菜單上只有最簡單的幾道餐食,最著名的咖啡也只有最簡單的基本款。可是,最神奇的就是,這最簡單的幾款咖啡和簡餐卻搭配出了最棒的味道,讓每一個到過這家店的人會一來再來。
  • 一本有味道的書——《隨園食單》
    第一次知道《隨園食單》這本書,是在人教版的八年級下冊語文教材裡的一篇課文《端午的鴨蛋》中。
  • 滬上家樂福以油魚冒充鱈魚 單看魚塊難分品種
    滬上家樂福以油魚冒充鱈魚 單看魚塊難分品種 記者昨天中午第一時間現場調查,發現在包括水城路店等多家滬上家樂福門店,當時在售的標稱「鱈魚」有兩大類:一類是「銀鱈魚」,包括智利產與加拿大產,前者500克賣150—170元,後者500克賣160—200元;另一類則是「水鱈魚」,冰柜上可見扁鱈切片、鱈魚扒等品種,散裝的扁鱈切片500克賣9—12元,鱈魚扒500克賣40—50元。「你買的是什麼鱈魚?」
  • 滬上一人食餐廳盤點!
    「嶽GAKU日本料理」魔都少有的關東煮專門店滬上最好吃的關東煮店!放眼整個魔都,把關東煮作為主打產品的日料店都非常少,這家可謂是非常特別了~店裡裝飾著各式花色繁美的和傘,和風滿滿!一人食的煮鍋會和小卡式爐一起被端上來!煮物裏白蘿蔔是必點,中心被劃上十字紋,煮的酥軟又入味。咬下去滿盈的汁水,口感非常妙!看著小聲交談的人們,煮物升騰起的熱氣,感覺全世界的煙火氣和溫暖似乎都瞬間襲來。發現生活中的小確幸,這就是一人食的美妙之處呀!
  • 南京何處品好鴨?
    2020年端午小長假最後一天,為配合「2020共讀南京」6月書目《隨園食單》的閱讀,群學書院組織讀者前往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基地櫻桃鴨業,浸潤六朝煙火,品味非遺美食。 本文為隨行嘉賓、南京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王振羽撰寫的隨筆。感謝作者授權轉載。
  • 《meaqua的吃茶鋪》廊裡的鎖怎麼解 解密答案匯總
    導 讀 在meaqua的吃茶鋪手遊中的解密方式究竟是什麼呢?相信不少玩家對此也都是相當好奇的呢!
  • 50多隻鴨大搖大擺上高速,執法隊員:真鴨力山大,網友熱議:這幸虧...
    虎撲9月10日訊 9月9日,重慶墊江縣滬蓉高速上,執法隊員發現有50多隻鴨子在超車道漫步,十分危險,隨即下車驅趕。新聞發布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50多隻鴨大搖大擺上高速#【#50隻鴨竄上高速七嘴八舌呱不停#,執法隊員真·鴨力山大】9月9日,重慶墊江縣滬蓉高速上,執法隊員發現有50多隻鴨子在超車道漫步,十分危險,隨即下車驅趕。但鴨群十分不聽話,多次試圖橫穿公路被車輛擋回。經過一番折騰,鴨群被趕下高速,執法隊員提醒村民:請看管好自己的鴨。
  • 滷嘴鴨貨是如何統治休閒「食」界的?且聽黑膳鴨零食分解!
    逛街閒暇時分,邀閨蜜一同點上一份鴨脖或是翅尖,配上一杯熱奶茶便能消耗一個愜意舒適的冬日午後,出差在外,想念外婆那口滷嘴味,從商場帶上一份滷味中翅,細細品味讓人慾罷不能;與伴侶下班回家,路過滷肉店捎帶一份滷雞爪回家,又是一個滿足的夜晚......不可否認的是,在當今日常生活中,滷嘴鴨貨逐漸成為了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調味劑。
  • 隨園食單:飯粥單,小菜單
    作《飯粥單》。「飯」王莽云:「鹽者,百餚之將。」餘則曰:「飯者,百味之本。」《詩》稱:「釋之溲溲,蒸之浮浮。」是古人亦吃蒸飯。然終嫌米汁不在飯中。善煮飯者,雖煮如蒸,依舊顆粒分明,入口軟糯。湯果佳,寧一口吃湯,一口吃飯,分前後食之,方兩全其美。不得已,則用茶、用開水淘之,猶不奪飯之正味。飯之甘,在百味之上,知味者,遇好飯不必用菜。「粥」見水不見米,非粥也;見米不見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膩如一,而後謂之粥。尹文端公曰:「寧人等粥,毋粥等人。」
  • 弗萊德小鎮業主答謝鴨煲​宴開席 溫暖冬日「食」光
    核心提示:過小年,應該年味開始,弗萊德小鎮業主答謝鴨煲宴感恩開席,讓鮮香美味的鴨煲,溫暖你的冬日「食」光。
  • 南師大藏書《隨園食單》被搬上了餐桌|你所不知道的高校圖書館
    在《重浚徒陽運河圖附說十四種》封面上,蓋著南京師範學院地理系資料室的章,據推算,應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藏書。就在最近,專家們整理江蘇文脈用書時發現,它是目前國內僅存的一個版本,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所刻。
  • 《隨園食單》背後的三部美食史
    食經史:百代食單問隨園千年飲食爆發於清代,清代食客折腰於袁枚,那袁枚的食單又收束於何處呢?答案是《隨園食單》。在幾百年後各色食譜泛濫的時代裡看《隨園食單》,往往會覺得它過於簡單:兩篇「總則」(須知單、戒單)再加十二篇「分則」(海鮮單、特牲單、點心單等),326道菜式的篇幅似乎難以支撐起中國美食大廈。的確,《隨園食單》的偉大只有放在中國食單發展史裡才能洞悉。
  • 隨園食單【四】
    《須知單》通過中國飲食文化相關的經驗總結,揭示了中國飲食文化的發展規律,體現了中國飲食美學的原則與特色。學問之道,先知而後行,飲食亦然。作《須知單》。【譯文】探求學問的途徑,必須首先掌握充分的理論知識,然後通過實踐應用檢驗,飲食烹調的道理也是一樣。因此撰寫《須知單》。
  • 上海徐匯區市場局「愛滬餐-食安封籤」保障外賣餐食安全
    中國食品安全網訊(趙永恆 記者 黃官國)近日,上海徐匯區「愛滬餐-食安封籤」項目啟動。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協調處副處長魏紅勇,上海市徐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黨委委員、調研員烏建國,副局長傅榮軍,中國銀行浦東分行副行長仇一塵,阿里本地生活總部事務總經理楊博文出席啟動儀式。
  • 鴨稻米、竹葉香兩天賣出3200單 平壩大米線上銷售火了
    10月8日,記者從平壩區貴州昊禹米業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獲悉,該公司在貴高速最匯購商城推出的平壩昊禹牌大米廣受客戶青睞,日訂單突破1500單,銷量金額12萬元,達到了線上銷售高峰,創造了歷來最好的銷售成績。
  • 無息貸款助滬上青年創業(組圖)
    在日前召開的「中國青年就業創業行動YBC項目推進會」上,記者獲悉,三年來,該項目在上海地區共資助青年創業項目50個,資助金額248萬元,平均每個項目5萬元,共帶動700餘人就業。  據悉,「中國青年就業創業行動YBC項目」是團中央等部門借鑑國際模式所設立的公益項目。
  • 盛夏烹鴨 主廚主婦都走家常
    鴨子,是百姓餐桌上的常客,因此無論是大廚出手,還是主婦亮招,都難改其親民特質。本周,擁有十餘年閩菜烹飪經驗的福州25club主廚李晨,將與熱愛烹飪的話劇演員章品共同出招,兩道鴨肉美食,讓你真正「食鴨好度夏」。 A.關於夏季吃鴨你要知道 為什麼夏季適合吃鴨:夏季人們少食短睡,需要食物進補,但又不宜用肥膩、燥熱之物,因此食用鴨子之類消補之物更為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