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第一時間獲取「科學的母嬰育兒知識和有趣的故事」,請您點擊右上角「關注」哦~
文丨小敬媽媽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百善孝為先!中國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極重孝道的國家,如果誰家出了不孝子孫,那肯定會遭到周圍人的唾棄與嘲諷,甚至還會影響這個人的工作與生活,毀掉這個人的名聲與聲譽。
不過,前段時間一位「不孝女」的一席話,卻出奇地得到了眾人的力挺,更讓眾人直呼:「這樣的老人,根本就不配為人父母,也不配得到子女孝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隔壁小區的周阿姨年輕時育有兩男一女三個孩子。可前段時間,周阿姨生病住院時,大女兒卻拒絕支付醫藥費,也拒絕去醫院照顧。不僅如此,大女兒在周阿姨住院期間,更是連面都沒露一次。周阿姨眼巴巴地期盼著女兒能來伺候自己於床前,可女兒卻始終都不肯露面。
按理說,周阿姨女兒的這種做法,可謂是典型的「不孝」,肯定會遭到周圍鄰居的指指點點,但知曉內情的人卻紛紛表示,支持和理解周阿姨的女兒。
原來,周阿姨和老伴年輕時,重男輕女的思想非常嚴重,也極度偏心,把所有的好東西都留給了兩個兒子。上學時,女兒的學習成績最好,但周阿姨卻早早地讓女兒輟學,外出打工供兩個弟弟上學。
這麼多年來,女兒打工所掙得錢,除去吃喝全部寄給了家裡,沒有絲毫的怨言。真正讓矛盾爆發的是在女兒談婚論嫁的時候,女兒原本和一個小夥子郎情妾意,卻不料被周阿姨的天價彩禮給硬生生拆散了,最終沒有了結果。
而周阿姨之所以要天價彩禮,無非就是想多攢點錢,留著給自己的兩個兒子結婚。經過這件事情之後,周阿姨的女兒算是徹底地看清了家人的面目,一氣之下便主動和家人劃清了界限,遠走他鄉自己賺錢養活自己,而且不再給家裡寄錢。
周阿姨心生怨恨,到處散播女兒不孝的謠言,敗壞女兒的名聲,以至於女兒在外面結了婚,都沒有通知家人。也正因為如此,周阿姨在得知女兒結婚後,還帶著兩個兒子大鬧了女兒的婆家,使得一家人的關係徹底僵化,甚至已經到了斷絕關係的地步。
可如今,周阿姨臥病在床,在兩個兒子不聞不問的情況下,她才想起了女兒,千方百計地聯繫上女兒,想讓女兒替她支付醫藥費,並伺候她於床前。但女兒卻怎麼也不肯,甚至語出驚人地說:「我寧願養條狗,也不養父母!」
聽到這話的周阿姨半晌沒作聲,似乎也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覺得自己對不起女兒。而且周圍的鄰居也紛紛表示:「支持周阿姨女兒的做法,像這樣的老人不配為人父母,也不配得到子女的贍養!」
1、重男輕女思想的影響
在一些較為偏遠的農村,有些老人重男輕女思想依舊根深蒂固,他們認為只有兒子才能給家族傳宗接代,而女兒遲早是要嫁人的,也就成為了別人家的人。
所以,在很多重男輕女家庭長大的女孩,長大後或多或少都對父母抱有怨言,甚至一部分嚴重的人不願意贍養父母,寧願斷絕關係。
2、缺少父母的陪伴
有些進城打工的父母,往往會把孩子留在老家,交給爺爺奶奶照顧,這樣一來孩子就成了留守兒童。這些孩子從小就缺少父母的陪伴,甚至有些孩子幾年、十幾年見不到父母一面,父母對他們來說形同虛設,關係也冷漠至極。
所以,這部分孩子長大後,往往也不願意贍養父母。
3、啃老族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父母對孩子越來越溺愛,孩子想要什麼父母就給買什麼。而被父母溺愛的孩子,往往會以自我為中心,長大後也一般會在父母的庇佑下生活,成為了所謂的「啃老族」。
當父母老後,這些人甚至會埋怨父母不能繼續給他們提供良好的物質生活,壓根就不會想著去贍養父母。
1、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質
一般來說,文化程度越高的人,「重男輕女」的思想意識越薄弱,而且現在社會都提倡男女平等,女人和男人一樣成為了社會發展的中流砥柱,不再是「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
所以,父母對孩子要一視同仁,這樣女孩長大後才能更加孝順父母,家庭才會更加其樂融融。
2、努力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物質生活環境
有些父母由於自身能力不夠,於是便把生活壓力轉移到孩子身上,尤其是女孩,這種情況更為常見。
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思想觀念,父母應該在生孩子之前,努力給孩子創造一個相對良好的物質生活環境,不應該出現男女分別對待的現象。
今日互動話題:各位朋友,你們支持周阿姨女兒的做法嗎?歡迎在下方評論區分享!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