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贍養父母,原以為不孝,卻獲得眾人支持!

2020-12-24 鄒玉清視界

老年人養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國一般老年人晚年靠子女贍養自己,儘管目前國家養老設施已經相當完善,但老一輩人的養老主要還是靠子女贍養。

但是現在的新聞中經常會出現孩子不願意贍養老人的情況,也許有人聽到這樣的新聞就會義憤填膺,指責孩子不孝,但是最近在網上曝光的一則報導卻讓不少網友開始一邊倒地同情這個當事人。

那麼為什麼有些人不願意做父母呢?一些偏遠的農村,重男輕女的觀念仍然根深蒂固,夫妻雙方都認為兒子可以傳宗接代,女兒可以嫁出去,潑出去。沒什麼可擔心的。所以很多在重男輕女家庭長大的女性,長大後都會或多或少地抱怨父母。

一般來說,受過良好教育的人這種意識會比較淡薄,逐漸會形成一種男女平等的現象,現在女孩子也會很有出息,不是要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而是要對男孩子一視同仁,這樣女兒也會更孝順父母,家庭也會更幸福。

說起重男輕女這個話題,相信很多人都有過深刻的體會,因為有很多老一輩的人從小就灌輸了這樣的思想,讓很多女孩子不被重視,也很難在家裡做到水盆裡的平頭,但是事實上很多事實都證明女寶要比男寶長大後更有孝心。

很多父母因為能力不足,便會把生活的物質壓力轉嫁給孩子,尤其是一些比較乖巧的女孩。其實這是個很錯誤的想法,我們應該考慮好生活後再要孩子,給孩子創造一個比較好的物質環境,不要出現男女分離的現象。

不管怎麼說,爸爸媽媽都是給我們生命的人,即使他們有封建思想,但是每個小朋友長大了,都不能推卸這種養育的責任,另一方面,為了小朋友以後的成長,爸爸媽媽也要善待任何一個家庭成員,給他們公平的照顧,這是和諧發展的根本。

做好文化普及的重男輕女思想愚昧落後的思想,如今的女孩子更獨立了,也有了足夠的能力養家餬口,與男孩子其實沒什麼兩樣。只是一部分人文化程度不高,還是認為男孩子就是香火的代表,這是完全落後和錯誤的,所以要更好地普及文化,讓所有父母都有正確的認識,平等地對待男孩子和女孩。

看了本期的內容,你有什麼想法?評論區一起討論下吧!記得關注我哦!

本文由百家號作者鄒玉清視界首發,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我寧願養條狗,也不養父母」,原以為「不孝」,卻獲得眾人支持
    」的一席話,卻出奇地得到了眾人的力挺,更讓眾人直呼:「這樣的老人,根本就不配為人父母,也不配得到子女孝順。」「我寧願養條狗,也不養父母」,原以為是「不孝」,卻獲得眾人支持隔壁小區的周阿姨年輕時育有兩男一女三個孩子。可前段時間,周阿姨生病住院時,大女兒卻拒絕支付醫藥費,也拒絕去醫院照顧。不僅如此,大女兒在周阿姨住院期間,更是連面都沒露一次。
  • 「我再有錢,也不給父母生活費」,原以為不孝,不料卻獲網友支持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我再有錢,也不給父母生活費",當一位女子對於贍養老人問題,給出這樣的回答時候,本以為是不孝,不料在說明事實真相後,獲得了網友們的支持。確實,父母盡職盡責撫養我們長大成人,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我們做為受益者,再有能力後是需要懷有感恩之心,給予父母一個安詳幸福的晚年生活。那麼為什麼這一女子卻拒絕承擔贍養老人的義務呢?又為什麼這樣看似有悖常理的行為,反而受到了大家的支持。
  • 「我寧願養條狗,也不養父母」,不孝女一席話,卻得到眾人支持
    我國自古以來都是將贍養老人,愛護弱小作為傳統美德,與西方國家文化相差較大,如果誰家子女不贍養老人,會遭到周圍人的唾罵,但是在前不久作為生活調解員的時候遇到這樣的事情,結局卻反轉,令人大跌眼鏡。「我寧願養條狗,也不養父母」,原以為是「不孝」,卻獲得眾人支持原來王婆婆有一兒一女,兒子比樂樂小5歲,王婆婆前夫因患病去世的早,後改嫁丁某,生下小兒子建國,丁某長期酗酒,在樂樂小時候經常打罵,王婆婆也認為女孩子是賠錢貨,在樂樂十歲的時候就要求她輟學在家做農活,樂樂十六歲時候因五萬彩禮將十六歲的樂樂嫁給同村老漢
  • 「我就是養條狗,也不養父母」,不孝女一席話,卻獲得眾人力挺
    在現實生活中,如果有人敢明目張胆不孝順自己的父母,往往都會受到眾人的唾棄和譴責,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前段時間一位「不孝女」在網上宣稱「寧願養條狗,也不養父母」,卻得到了眾人的力挺,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01「我就是養條狗,也不養父母」,不孝女一席話,卻獲得眾人力挺今年53歲的王大媽膝下有一兒一女,按理說兒女雙全的她晚年生活應該很幸福
  • 無論怎樣都不給父親養老,原以為是不孝,背後的原因卻讓人氣憤
    引言人們常常說養兒防老,因為年輕的時候生養孩子,所以想要年老的時候孩子們可以照顧自己,而且本身贍養老人就是我們的義務,所以在中國家庭之中非常重要。更不要說我們對孝道的推崇,不孝順的人是要遭受道德的譴責的。
  • 「丟你進養老院,不是不養你」,本以為兒子不孝,不料或眾人支持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尊老愛幼是我國的傳統美德習俗,相信每個做家長的,本著一顆愛孩子的心引導其成長,也是期望孩子長大後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對待父母盡孝道。而對於一些人不盡孝道的行為,也是會遭到他人輿論譴責的。
  • 兒子拒絕贍養父母被狀告 稱未見父母贍養祖父母
    既然老豆不贍養自己的老豆我替你贍養但不會再養你了  老豆狀告兒子不肯贍養,兒子說你自己的老豆也沒見你贍養,還是我代你贍養的,你憑啥要我養?  這天,雷雨交加,年近八旬王老伯夫婦相互攙扶著,來到法院,狀訴他們的大兒子阿華。
  • 太不孝!福州一老太因病花光積蓄,三子女均以各種理由不願贍養
    母親生病花光了自己畢生積蓄,出院回家後,三個子女卻均以各種理由拒絕贍養老人!這種不孝的行為原以為只能在電視劇之中看到,在福州卻真實的發生在了一位75歲的老太太身上。出院後,因沒有生活費維持生活,老人不得不尋求福州市婦聯的幫助,希望藉助法律途徑向子女討要自己的贍養費用。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才導致三個子女無一人願意贍養老人呢?福州市婦聯接取了張老太的訴求後,立即指派有相關經驗的人員跟進。經了解,張老太的女兒稱,贍養母親跟自己沒有什麼關係,這都是兩個弟弟的事情。
  • 「我就是養條狗,也不會養我父母」,女兒「不孝」發言被眾人力挺
    如今李阿姨因病住院,希望讓女兒來養她,支付醫藥費,但女兒卻表示:我就是養條狗,也不會養我父母。而這位女兒的"不孝"發言卻獲得了眾人力挺,網友們都非常支持她的決定。
  • 為什麼當下農村會出現一些不贍養父母的不孝子?
    2020-12-24 13:18:57 來源: 闖哥新鮮事 舉報   為什麼當下農村會出現一些不贍養父母的不孝子
  • 【講點兒法】你知道「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真正含義嗎?
    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孟子·離婁上》)孟子說這話也有兩千多年了,一直以來諸多觀點都默認「無後」為沒有後代的意思。但是近幾年來,屢屢有人提出異議,認為「無後為大」這句話一直被人誤解。他們認為,「無後」應該解釋為「不盡後輩的本分」。
  • 贍養父母要以財產為標準?
    財產給了兒子,卻埋怨女兒不養老,老人的做法有些欠理性。  種瓜不會得豆。情感是雙向的,一個家庭的和諧快樂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父母,父母對孩子,一碗水端平是權威,更是榜樣。對兒子多多關照,對女兒視而不見,正是這種厚此薄彼的做法讓女兒在感情道義上不認同,甚至產生反感,才造成了不養老的局面,女兒更多的是在發洩怨氣,一種情感的報復。
  • 父母遭遇不孝子女,怎樣維權?
    魯亞琨 朱偉斌 趙丹  百善孝為先,誰家的父母都希望孩子孝順。然而淇縣西崗鄉馬莊村76歲的王老漢卻被不孝兒子拿棍子打斷了腿。遲遲得不到救治,傷心的老父親忍痛報警讓民警抓走了兒子。    【事件回放】   親生兒子打斷父親的腿  「我的腿斷了,是我二兒子一個月前拿棍子打的!」說這話的是淇縣西崗鄉馬莊村76歲的王老漢。
  • 受贈房產卻不贍養父母 法院:支持撤銷贈與!
    紀大爺認為,超市拆遷款中應有自己的一份,但小紀卻不這麼認為。自此後,小紀和父母之間因超市拆遷產生矛盾,繼而發展到對簿公堂。紀大爺、陳大媽於2015年1月12日、2016年5月25日兩次訴至法院,要求小紀按照協議約定支付贍養費、醫療費。經法院判決後,兩案均進入執行程序。
  • 農村老話說:「一輩不孝,輩輩不孝」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說:「一輩不孝,輩輩不孝」是什麼意思?意思很簡單,就是父母對長輩的孝心,會言傳身教給下一代。老話說過:「房簷滴水輩輩照」、「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來」,表達的也有這層意思。這個時候,老太太的孫子也不小了,發現母親天天讓奶奶吃麻山藥,自己和父母卻吃別的,認為母親這樣做不好。就故意說等自己以後長大了,也天天讓母親吃麻山藥。兒媳婦一聽兒子說的話,又驚又氣,就說兒子「白吃白喝」我的,真是白養了!結果老太太吃麻山藥身體逐漸好轉起來,兒媳婦對老太太的事情也被小孩「捅」了出來。
  • 「講點兒法」你知道「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真正含義嗎?
    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孟子·離婁上》)孟子說這話也有兩千多年了,一直以來諸多觀點都默認「無後」為沒有後代的意思。但是近幾年來,屢屢有人提出異議,認為「無後為大」這句話一直被人誤解。他們認為,「無後」應該解釋為「不盡後輩的本分」。
  • 為什麼現在「不孝子女」越來越多了?跟父母的「打罵」教育有關
    一直都說家庭因素會影響孩子,現在如此多的「不孝子」何嘗又不是家庭的影響呢?以前說的最多的是溺愛讓孩子不孝,但是父母的「打罵」也同樣會導致孩子的不孝。和家長感情不深 這是很多不孝子產生的重要原因,很多傳統家庭就是這樣,父母高高在上,對孩子非打即罵。 讓本來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代溝變成了不可逾越的鴻溝,孩子和父母的感情基礎非常弱,只有所謂的血緣關係。 2.
  • 贍養老人是法定義務 贍養老人要跳出誤區
    於是,張老漢就把不孝兒女告上了法庭。    法院經審理認為,張老漢確係年老體弱,喪失勞動能力又無生活來源,作為子女依法應盡贍養義務。經法庭反覆主持調解,並多次對其子女講法論理,最後達成贍養協議:兩個兒子每月各給付父親生活費100元,兩個女兒每月各給付父親生活費80元,以上不包括看病費用,按月負責輪流看護,不可懈怠。
  • "坑孩"的父母,子女可以不贍養嗎?
    導語:這個世界上不止存在&34;,還存在&34;,如果父母很過分,超過子女的忍受程度,子女不想履行贍養父母的責任,算不算是違法行為?追劇時不少人對這兩人的母親不可謂不咬牙切齒、憤恨不已,難道說面臨這種無限壓榨自己的女兒去貼補自己兒子的「母親」,我們不能不贍養嗎?
  • 軍人父母贍養補助費!
    以下是驛站君結合當前軍人父母贍養現狀、現實困難問題以及幾點關於享受範圍和發放標準的預測,不代表官方,只做討論和交流。 01. 目前的贍養現狀是怎麼樣的?一是空巢老人增多。對於軍人父母能否隨軍隨隊、如何辦理?近年來常有官兵詢問或申請,限於既無政策支持,也無執行先例,相關業務部門均不能辦理。常見的老人隨隊方式多是探望子女或為子女帶小孩時隨隊居住,現實難題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