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標點符號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希恩斯緩緩點頭:「我是這樣想的,」他抬頭看看眾人,目光中充滿著無助和迷茫,「我想,我是這樣想的。」
B. 古典小說繼承了這一傳統,刻畫人物要求儘量全面,要「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唐代史學家劉知幾《史通》中的觀點)
C. 多年的生活經驗告訴我們:天上的薄雲,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徵;那種低而厚密的雲層,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
D. 《中國詩詞大會》是央視首檔全民參與的詩詞節目,力求通過對詩詞知識的比拼及賞析,帶動觀眾分享詩詞之美,感受詩詞之趣。
B.括號中的內容是註明引文出處的,要緊貼引文,將句號移至括號後面。
故選B。
2.對下列兩組對話中標點符號作用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甲】妻子:「你這兩天怎麼這麼晚回來?」
丈夫:「我工作忙,淨開會。」
【乙】妻子:「你……這兩天怎麼……這麼晚回來……」
丈夫:「我?工作忙,淨開會!」
A. 【甲】組標點的使用,讓我們感到妻子問得自然,丈夫答得從容。
B. 【乙】組省略號的使用,表示妻子有意將聲音延長,顯示她在家庭中的主導地位。
C. 【乙】組問號和嘆號的使用,表明丈夫情緒煩躁,心有不滿。
D. 【甲】組標點的使用,表明夫妻對話節奏平緩,情感平和;【乙】組標點的使用,說明夫妻對話節奏變化大,感情強烈。
B.「有意將聲音延長,顯示她在家庭中的主導地位」錯誤,看不出「有意」,有可能妻子內向、性格柔弱,心情複雜猶豫不決或者優柔寡斷,不知道怎麼問好,省略號表示聲音的延長或者斷斷續續,顯示不出主導地位。再結合後文丈夫的回答分析,應該是不佔主導。
故選B。
3下列各句中,標點符號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您的話真怪。」她鄙夷不屑地——他有這樣的感覺——微笑著說。
B. 飛機在6000米高空水平飛行時,只能看到兩側八九千米和前方一二十千米範圍內的地面。
C. 它那些鑲有護牆板的房間,我敢說,經過上百年的塵汙煙燻,已經分辨不出是什麼顏色了;它的地板和樓梯都已腐爛;地下室裡,成群的灰色大老鼠東奔西竄,吱吱亂叫;這兒到處是汙垢和腐臭:凡此種種,在我的心裡,已不是多年前的事,而是此時此刻眼前的情景了。
D. 他想,按照毛主席的教導,不管做什麼工作,必須首先了解情況,進行調查研究,「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D.「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不是直接引用,而是間接引用,所以句號要放引號外。
故選D。
4. 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的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真沒治!」「北京話」陷在姑娘們的包圍圈裡,不知所措地嘟囔著。
B. 有人貶雜交稻為「三不稻」,說什麼「米不養人,糠不養豬,草不養牛。」
C. 堅守工匠精神,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壇,也不是鼓勵「躲進小樓成一統」。
D. 鍾揚,這個15歲考入中科大無線電專業的少年,開始了他「不安分的人生」。
B.「米不養人,糠不養豬,草不養牛」為不完全引用,故句號應放在後引號外。
故選B。
5. 選出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 )
A. 不浪費——即不發生信息浪費的行為。
B. 他們中間有一個六、七歲的小男孩。
C. 我不吃。她還是搖頭,她說:你吃吧。
D. 且看下面一段描寫:高郵鹹鴨蛋的吃法,如袁枚所說,帶殼切開,是一種,那是席間待客的辦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頭用筷子挖出吃。筷子頭一紮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故鄉的食物》)
A.破折號和「即」都有解釋說明的意思,可將「即」刪掉。
B.「六、七歲」表示六歲和七歲,而此處應當是說小男孩大約六七歲,相鄰的兩個數字並列連用表示概數應將頓號刪掉。
D.「吃法」後面用冒號,且文段末尾有「(《故鄉的食物》)」,表明冒號後面的內容是直接引用,應加上雙引號,否則層次混亂。
故選C。
6. 下列各句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句是( )
A. 剛走到村口,他就看見一幅寫著:「珍愛生命,遠離毒品」的巨大標語。
B. 每次施工的時候,我們都要反覆討論到底要不要把工地上的樹移走?
C. 老師要求此次作文的題目裡含有「秋」字,如「秋風」「中秋」等。
D. 一般人都認為:耳朵是用來聽的;眼睛是用來看的;心是用來感受的。
A.去掉冒號。「珍愛生命,遠離毒品」為標語的具體內容,「寫著」後面不需要標點符號。
B.把問號改為句號。本句是陳述句,不是疑問句,不需要用問號。
D.把兩個分號改為逗號。分號一般是用在複句內部的並列分句之間;但如果分句之間沒有逗號,不可以直接使用分號。所以「耳朵是用來聽的」「眼睛是用來看的」「心是用來感受的」之間的分號需要改為逗號。
故選C。
7.在下列語段橫線處填入標點符號,最恰當的一項是( )
僅僅有一炷煙在悵悵升起,猛然間感到所謂 ① 大漠孤煙直 ② 並沒有寫出一種殘酷 ③ 漢家寨只是幾間破泥屋 ④ 它坐落在新疆吐魯番北 ⑤ 天山以南的一片鐵灰色的礫石戈壁正中 ⑥ 無植被的枯山像鐵渣堆一樣 ⑦ 在三個方向匯指著它 ⑧ 三道裸山之間,是三條巨流般的黑戈壁,寸草不生,平平地鋪向三個可怕的遠方。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A.《
》
。
,
,
。
,
——
B.「
」
。
,
、
。
。
,
C.「
」
。
,
、
。
,
——
D.——
——
,
。
,
,
,
,
A. A B. B C. C D. D
①②處,「大漠孤煙直」是引用的詩句,應用雙引號,排除AD;
③處,前面說詩句給人的感受,後面說到「漢家寨」,前後分屬不同的句子,這裡應用句號,排除D;
④處,前後句子都是在說「漢家寨」,聯繫緊密,此處應用逗號,排除D;
⑤處,「吐魯番北」「天山以南」是小並列,應用頓號,排除AD;
⑥處,漢家寨的位置到這裡已經介紹完,下句在說「枯山」,此處應用句號,排除D;
⑦處,前後都是在說「枯山」,此處應用逗號,排除B;
⑧處,「三道裸山之間」是對「它」的解釋說明,應用破折號,排除BD。
故選C。
8. 下列各句中標點符號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
A. 這次「嚴打」的成功,和廣大公安幹、警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和公安幹、警家屬的支持是分不開的。
B. 生長在人際罕至的雪線以上的靈花異草,據說是稀世之寶——即一種很難求得的婦科良藥。
C. 今晚若有採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D. 《荷塘月色》選自《朱自清全集》,寫於1927年7月,當時中國正處於一片黑暗之中,作者「心裡一團亂麻,也可以說是一團火。」
A.「公安幹、警」中頓號運用錯誤。「公安幹警」是集合詞語,「幹」指幹部,「警」指警察。集合詞語是緊密結構,不能用頓號分隔開來。
B.破折號運用錯誤。此處破折號表示解釋說明,同「即」「就是」等意思,只能選擇其一。破折號不可與「即」「就是」等詞並用。
D.引號運用錯誤。「心裡一團亂麻,也可以說是一團火」為間接引用,已經作為選文的一部分,所以句號應放在後引號的外面。
故選C。
9. 下列句子標點符號的使用,正確的一句是 ( )
A. 自從施瓦辛格以51%得票率的優勢戰勝了134 位競爭者,當選為美國加州州長後,一個「如果」就讓我不得安寧:如果張藝謀競選某省省長,會怎麼樣,會發生些什麼。
B. 毛澤東同志說,我們「必須使全國廣大人民群眾覺悟,甘心情願和我們一起奮鬥去爭取勝利」(《愚公移山》)。
C. 梁漱溟是個考不上大學的高中畢業生,24歲那年卻被蔡元培禮聘為北大哲學講師。他的學生中,有胡適、馮友蘭、朱自清……等等。
D. 在文學上,韓柳雖都被稱為「古文運動」的旗手。但韓的口號是「文以載道」,恪守道統,柳的口號是「文以明道」,意在闡揚新見解。
A.因為包含疑問語氣,因此「怎麼樣」和「什麼」後面標點都改為問號。
C.省略號和「等等」重複,可以去掉一個。
D.「韓的口號是『文以載道』,恪守道統」與「柳的口號是『文以明道』,意在闡揚新見解」是兩個層次,因此「柳的口號」之前的逗號,改為分號。
故選B。
10. 下列各句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 農曆新年的習俗可多啦,貼春聯、掛年畫、舞龍燈、放花炮、穿新衣……等等,到處呈現出祥和、熱鬧的氣氛。
B. 孔孟都在講德、行,但這種建立在人群中的德、行,不是往往「事修而謗興,德高而毀來」嗎。
C. 識字,不等於有知識;有知識,不等於有教養。
D. 「學習就怕『認真』二字。」張老師說:「『態度決定一切』,確實很有道理。」
A.省略號和「等等」不能同時出現,可刪掉一個;
B. 「德行」之間的頓號去掉,兩個詞屬於概念性集和詞語,「不是往往『事修而謗興,德高而毀來』嗎」是反問句,所以句末的句號改成問號;
D. 當直接引用的引用內容分成前後兩部分時,「某某說」後用逗號。所以該項中「張老師說」後面的冒號改逗號。
故選C。
11.下列各句中,標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我跟隨在他身後不禁產生了瞬間的錯覺:這難道就是幾天後就要赴京,領取由國家主席親自籤署、頒發的國家最高科技獎的科學家嗎?
B. 廚房裡有位大師傅,人還沒到話先到了:「您是百貨大樓賣糖的那個老同志吧,我在您那兒買過糖,快坐下來吃!您這麼大歲數了,站一天櫃檯,夠嗆啊,該歇歇了。」
C. 回憶起這段往事,鍾揚的妻子也感嘆「他在這方面的知識儲備非常充足。」
D. 工匠精神是手藝人的安身之本,亦是我們生命的尊嚴所在;是企業的金色名片,亦是社會品格、國家形象的榮耀寫照。
C.引號中的內容為直接引用,所以應在「感嘆」後加冒號。
故選C。
12. 下列標點使用正確的一項( )
A. 我很喜歡古典文學,孔子,孟子,曹植,李白……等等燦爛卻不失厚重的名字在我的心裡是神聖的。
B. 根據《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上、下片的內容,說說「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這個句子的深刻含義。
C. 人和動物不同,人的注意具有隨意性質。即——可以通過語言來調節注意。
D. 王國維說:「『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
A.「……等等」中省略號和「等等」重複,可以刪除省略號。
B.「尚能飯否」後逗號應刪除。
C.破折號使用錯誤,「即」就是表示解釋,刪除破折號。
故選D。
13. 下列語句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按照中國醫學的傳統理論,正常情況下,風是自然界的「六氣」之一(風、寒、暑、溼、燥、火)。異常情況下,風又是致病的一種因素。
B.小王正在專心致志地看央視的《舌尖上的中國Ⅱ·家常》。叫她,不應;碰她,不理。她仿佛要從家常百味中體會人生百味。
C.什麼是插畫?插畫就是出版物中的插圖:一本書如果以插畫為主,以文字為輔,就被稱為繪本,顧名思義就是畫出來的書。
D.是減少試題數量呢?還是延長考試時間呢?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
A.括號位置錯誤,括號內的內容解說「六氣」,屬於句內括號,應緊跟在「六氣」之後,括號及括號內的內容應放在「之一」之前;「正常情況」和「異常情況」是並列分句,應將「異常情況下」前的句號改為分號。
C.冒號使用不正確,可改為句號。「插畫就是出版物中的插圖」一句已經完成了對「什麼是插畫」的解釋,其後面的內容是在說什麼是「繪本」,是另外一層意思。故應將冒號改為句號。
D.原句屬於選擇問句,第一個問句中間應用逗號,故應把第一個問號改成逗號。
故選B。
14. 下列句子的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小河對岸三、四裡外是淺山,好似細浪微波,蜿蜒起伏,連接著高高的遠山。
B《泥人張》節選自《俗世奇人》。(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
C每當疼痛發作,他就採用自己的「壓迫止痛法」——用茶壺蓋、菸嘴、玻璃球、牙刷把……頂住疼痛部位。
D西湖之美在於精緻而大氣,她宛如江南女子盡顯柔美情懷;又像熱血男兒袒露寬闊胸懷。
A.「小河對岸三、四裡外是淺山」中間用頓號錯誤,因兩個約數中間不用頓號,故應刪掉頓號。
B.「(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放在句號外錯誤,此括號屬於句內括號,是注釋句中「《俗世奇人》」出處的,應緊跟在被注釋的詞語之後。應改為:《泥人張》節選自《俗世奇人》(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
D.「她宛如江南女子盡顯柔美情懷;又像熱血男兒袒露寬闊胸懷」中間用分號錯誤,分號應改為逗號,分號在句子中間起到分隔的作用,在這裡「她宛如江南女子盡顯柔美情懷」是與「又像熱血男兒袒露寬闊胸懷」並列的,在句子中間沒有其他標點符號時,用逗號即可。
故選C。
15. 以下各句中標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中國跳水隊在賽前表示,「這次奧運會前的熱身賽預定完成三項任務,感受場館,觀察對手,摸清自身。」
B每次疼痛發作,他就採用自己的「壓迫止痛法」——用茶壺蓋、菸嘴、玻璃球、牙刷把……頂在疼痛部位。
C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的擴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質量的提高,城市垃圾不斷增加,「城市垃圾處理」已經成為環境保護的一大難題。
D最近多名省部官員因貪汙受賄被判處死刑,人民群眾無不拍手稱快,但人們還在關注著檢查機關對那些行賄者將如何處置?
A.「表示」後逗號應改為冒號,「任務」後逗號應改為冒號或破折號;
C.「城市的擴大」後面的逗號,應改為頓號;
D.最後的問號,應改為句號,整個句子是陳述語氣。
故選B。
16. 下列各句,標點符號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奮鬥著,是吶喊的青春,奮鬥著,是不滅的希望,奮鬥著,是精彩的人生。
B人生在世,是追求紙醉金迷的物質享受,還是追求寧靜淡泊的精神境界?
C「你們唱得真好!」一個聲音響起,「謝謝,你們讓我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夜晚。」
D山溝中坐落一小鎮,早先也不過二三十戶人家。
A.本句由三個「奮鬥著,是……」的分句組成,分句內部有逗號,分句之間應用分號。把「是吶喊的青春」「是不滅的希望」後的逗號改為分號。
故選A。
17. 下列句子的標點符號使用錯誤的一項是( )
A「四書」之一的《大學》裡這樣說:一個人教育的出發點是「格物」和「致知」。
B藝術有兩個起源,一是理想,理想產生歐洲藝術;一是幻想,幻想產生東方藝術。
C詩中記述的這場戰爭究竟是真實的歷史描述?還是詩人的虛構?
D在高大雄偉的城樓兩側,街道縱橫,房屋林立,茶坊、酒肆、腳店、肉鋪、寺觀、公廁等一應俱全。
C.「是……還是……」是選擇問,中間的問號應改為逗號。
故選C。
18. 下列句子使用標點符號,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面對各種突發事故,很多沒有經驗的司機都束手無措,不知道該怎麼處理?
B承認不懂,才能從不懂變懂、承認不會,才能從不會變會。
C如果把「信仰」二字拆開,就會發現「信」與「仰」的關係竟那麼緊密——信者,仰也;仰者,信也。
D飛機在600米高空水平飛行時,只能看到兩側八、九公裡和前方一、二十公裡範圍內的地面。
A.問號改為句號。句中沒有疑問,句末不需要用問號。
B.把頓號改為分號。「承認不懂」「承認不會」為並列的句子成分,之間需要用分號。
D.「只能看到兩側八、九公裡和前方一、二十公裡」中的頓號應該去掉,因為概數之間不需要頓號。
故選C。
19. 下列標點符號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做,要靠想來指導;想,要靠做來證明。
B亞馬遜河、尼羅河、密西西北河和長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C我掏出那塊帶著體溫的銀元,放到他的手裡——他的手多瘦啊!
D「應用文寫作的基本要求」這本書提出了「實」「準」「簡」三原則,對我們的寫作應用文很有幫助。
D.「應用文寫作的基本要求」是書名,應用書名號,不能用引號。
故選D。
20. 下列標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你是把我給他呢,還是把我們倆一齊趕出去?
B蘇東坡寫過這樣的詩句:「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C二、三十年前,他曾經教過我高中二、三年級的語文。
D桃花開了,紅得像火;梨花開了,白得像雪。
C.「二、三十年前」中的「頓號」使用錯誤,「二三十年前」不是確數,是概數,中間的頓號應刪掉。
故選C。
2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電影《綠皮書》中,音樂帶有政治性和階級性。【甲】任何音樂器具,從詩琴到羽管鍵琴,再到薩克斯管,都包涵著各自的意識形態。樂器如此,遑論不同風格的音樂。【乙】比如,美國黑奴可能不會認同德沃夏克第九交響樂曲這部作品,因為樂章描述的北美新世界宏大光明、充滿希望。而美國對於被販賣的黑人而言,形同監獄。
在流行音樂之濫觴的美國,相比高雅的古典音樂,流行樂更多扮演的是宣揚普世價值的傳教士形象。從影片中白人司機的聽歌品味就可見一斑:他聽的歌是標準的流行樂,歌手大多是黑人。電影藉此表達白人中下層對黑人文化的認同,似乎超越了種族隔閡,卻隱瞞了發生在流行樂源頭的殖民和剝削。
【丙】影片的意義不僅僅是簡單的人物成長、角色和解,更是表現了一種希望:儘管社會仍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歧視,但人並非不可改變;就算平權之路「道阻且長」,也並非要等到地老天荒。
1. 文段中加點的詞語,運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包涵 B.遑論
C. 可見一斑 D. 儘管
2. 文段中畫線的甲、乙、丙句,標點有誤的一項是( )
A. 甲 B. 乙 C. 丙
【答案】
【小題1】A
【小題2】B
A.「包涵」,一指寬容、原諒,二指包容含有、包括。語境中指包括含有各種意識形態,正確。
B.「遑論」,不必論及,談不上。語境中強調也是如此,「遑論」表意相反,錯誤。
C.「可見一斑」,比喻見到事物的一小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體。語境中說的是從影片中白人司機的聽歌品味可以看出下文的觀點「他聽的歌是標準的流行樂,歌手大多是黑人」。
D.「儘管」,表示不必考慮別的,放心去做,老是、總是,表示姑且承認某種事實,下文往往轉折。語境中與下文「但」形成轉折,正確。
故選B。
B. 「因為樂章描述的北美新世界宏大光明、充滿希望」中頓號應該改為逗號,這裡並列詞語作謂語,應該用逗號。
故選B。
22.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在鄉下,家家門口拴一條狗,目的很明確:把門。人的門被狗把持,仿佛狗的家。來人並非找狗,卻先要與狗________一陣,等到終於見了主人,來時的心境已落了大半,想好的話語也嚇忘掉大半。狗的影子始終在眼前________,答問間時聞狗吠,令來人驚魂不定。主人則可________,坐察其來意。這叫未與人來先與狗往。
有經驗的主人聽到狗叫,先不忙著出來,開個門縫往外瞧瞧。( )狗自然咬得更起勁。來人朝院子裡喊兩聲,________狗的嗓門大,也就不喊了。狠狠踢一腳院門,罵聲「狗日的」,走了。若是非見不可的貴人,主人一趟子跑出來,打開狗,罵一句「瞎了狗眼了」,狗自會沒趣地躲開,稍慢一步又會挨棒子。狗挨打挨罵是常有的事,一條狗若因主人錯怪便賭氣不咬人,睜一眼閉一眼,那它的狗命也就不長了。一條稱職的好狗,不得與其他任何一個外人混熟。
(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句子,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 計較 竄悠 鎮定自若 自愧不如
B. 較量 竄悠 從容不迫 自愧不如
C. 計較 轉悠 從容不迫 自慚形穢
D. 較量 轉悠 鎮定自若 自慚形穢
第一空,人和狗之間,暗含實力的較量。而「計較」有計算、比較、爭論、計議之意。「較量」則是用競賽或鬥爭的方式比本領、實力的高低,所以填「較量」。
第二空中,「轉悠」是漫步,無目的地閒逛之意。「竄悠」更符合狗的特徵,意思是無目的地亂跑。
第三空中,「鎮定自若」指遇到緊急情況不慌不亂。「從容不迫」形容非常鎮靜、不慌不忙的樣子。在句中,對於狗主人來說,沒有緊急情況,所以「從容不迫」更符合題意。
第四空,「自愧不如」指自己慚愧不如別人;「自慚形穢」則指因自己容貌舉止不如人而感到慚愧,後也泛指自愧不如別人。根據語境中的「嗓門」,屬於聲音方面的不如,前者「自愧不如」更佳。
故選B。
(2)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語句,最恰當的一項是( )
A. 對來借錢的、討債的、尋仇的……若是不想見的人,便裝個沒聽見。
B. 若是不想見的人,比如來借錢的,討債的,尋仇的……便裝個沒聽見。
C. 若是不想見的人,便裝個沒聽見,比如來借錢的,討債的,尋仇的……
D. 便裝個沒聽見,若是不想見的人,比如來借錢的,討債的,尋仇的……
A.前面已經列舉了「借錢的、討債的、尋仇的」,都是不想見的人,再說「若是不想見的人」,顯得重複囉嗦,假設不成立。
C.從語言銜接的角度,列舉的事例應該緊跟著「若是不想見的人」。
D.「開個門縫瞧瞧」從語言連貫角度看,後面先是「若是不想見的人」,然後再是「便裝個沒聽見」更符合事理。另外,從「狗自然咬得更起勁」可以推知前面應該是主人的表現,而不該是列舉的別人。
故選B。
(3)下列各句中的冒號,和文中冒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 )
A. 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門:午門、神武門、東華門和西華門。
B. 他們知道與其欺騙我說外祖母睡著了,還不如對我說實話:外祖母永遠不會回來了。
C. 想不通,九頭牛也拉不動;想通了,不要人說就直往前衝:他就是這樣一個直性子。
D. 孫中山笑了笑,說:「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文中的冒號是對「目的」的進一步解說,引出解釋。
A.用在總說性話語的後邊,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說,也可理解為分項說明或表列舉。
B.用在需要解釋的詞語後邊,表示引出解釋或說明。
C.總括性話語的前邊,也可以用冒號,以總結上文。
D.用在「某某說」之後,表示後面是這個人要說的話,提示下文。
故選B。
小說閱讀:清風拂面
語言綜合題:近義詞+病句+修辭(飛船+夜來香)
5G、體育等有關的語言綜合題:成語+修辭+病句+補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