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美媽很帥
今天早上有位孕媽問,孕期每天吃什麼對胎兒比較好。這問題問得比較籠統,其實如果孕媽想寶寶長得好又聰明,還能做到長胎不長肉,可以依據每個階段孕婦身體的變化與胎兒的發育特點來調整自己的飲食結構。
懷孕期間有4個營養重點,孕婦吃對了,胎兒更穩定更聰明
葉酸(孕初期)
孕早期是寶寶大腦、神經細胞與心臟等重要器官形成的關鍵時期,其中懷孕3周左右便會形成大腦原型的「神經管」,根據醫學的多項研究表明,孕早期缺乏葉酸,神經管畸形的風險增高。為什麼葉酸如此重要呢?因為葉酸主要是協助神經管分化形成小寶寶的大腦與脊髓、保證胚胎細胞的正常增殖。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年版》的建議,孕婦應當每天補充0.4mg的葉酸。為了胎兒更穩定健康成長,孕媽要多吃一些富含葉酸的食物,像紫菜、雞肝、牛肝、豬肝、歐芹、蘆筍的葉酸(含量從高到低排列)就非常豐富。
溫馨提示:葉酸遇水遇熱容易流失,不宜泡洗,也不宜慢火燉煮,要大火快炒,避免氧化降低食物的營養品質。
鐵(孕中後期)
懷孕後,為了保證胎兒的正常成長,血容量會逐漸增加,而紅細胞濃度降低。據相關醫學調查研究表明,與懷孕前相比,到了快生的時候血液量增加了30%-40%(約1000ml),為了避免出現貧血的情況,紅細胞也隨之增長20%。紅細胞雖然也有所增加,但跟不上血容量,所以血液被稀釋了,於是在孕中後期有些孕媽容易出現貧血現象。
為了避免貧血,孕媽要攝入足夠的鐵,尤其是懷雙胞胎的媽媽,以保證有而充足的血液搬運氧氣與營養給胎兒。建議孕媽食用紅肉、牡蠣、貝類、瘦肉等富含血紅素鐵的肉類與魚類,因為血紅素鐵不需要在體內轉化直接被腸道吸收,吸收率比果蔬要高許多。當然,要是你還要進一步提高鐵的吸收率,那建議跟維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一同食用,比如吃魚的時候滴少許檸檬汁下去。
DHA(整個孕期,尤其是孕7-10月)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會打洞」,雖然孩子聰明與否跟遺傳有很大關係,但是孕期多吃一些DHA含量高的食物,可以讓寶寶更聰明,擁有更光滑的皮膚,更好的視力,減少過敏的風險。
胎兒的大腦在整個孕期都在不斷發育,但是說到發育最迅速的還是孕晚期三個月,因為在這3個月裡胎兒的大腦從媽媽血液中提取的DHA是最多的!所以,為了保證充足的DHA,孕婦更應該多吃一些富含DHA/EPA的食物,如(含量從多到少排列)海產品亞麻油牛油果橄欖油堅果,孕媽可以根據自己的條件來選擇。
助產食物(孕9-10個月)
懷孕最後兩個月,臨盆即將到來,為了順利迎接寶寶的到來,輕鬆順產,孕媽應該吃一些對自然分娩有利的食物。
生寶寶的時候陣痛會像海浪一樣一波一波傳來,如果子宮收縮力差會延長產程,也有出血過多的風險,為降低分娩的風險,讓分娩更順利進行,孕婦要適當吃些牡蠣、豬肝、南瓜子等富含鋅的食物,以提高子宮肌肉的收縮力;還有奶酪、納豆、菠菜、豬排骨等維生素K2含量較高的食物,以促進凝血酶原的生成,維持正常的凝血速度;重點補充維生素B1,避免產程延長,減低分娩難度。
好了,關於孕期的營養重點,就聊到這裡了,如果大家還有疑問,歡迎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