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過去了,還記得那個「中國第一懶人」嗎?父母去世後餓死家中

2020-12-19 尼莫的媽媽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現在竟然還會有人餓死?這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匪夷所思的事情。可是事情確實是發生了,不知道大家還記得11年前的楊鎖嗎?楊鎖作為家中唯一的寶貝兒子,父母對他的溺愛程度簡直到了令人無法忍受的程度。楊鎖生活不能自理,穿衣洗臉等更是需要母親幫忙,吃飯用餵的,其他的動手的活更是不需要楊鎖來做,導致已經23歲的他什麼都不會做,因此他也被大家稱為"中國第一懶人"。

而在父母去世後,楊鎖搬到堂哥家住了幾天,但是由於自身太懶什麼都不會做,做了也做不好,最後只能回到家中一個人生活,因為手裡沒錢,所以把家裡的東西全部賣掉,有了錢就去飯店吃飯,錢花沒了,就去鄰居家要飯,而鄰居見他可憐,通常都會接濟他一些菜和肉,可是楊鎖卻從來不嘗試做飯,任由菜爛肉臭也不理,真的是懶到極致了,23歲的小夥子,頭腦正常,手腳靈活,卻不做點什麼養活自己,的確是太懶了。

而在2009年,村裡下了一場大雪,堂哥擔心楊鎖照顧不好自己,就拿了一床棉被,帶了些食物去看望他,卻沒想見到楊鎖,發現他渾身凍僵,早已沒了氣息,一個23歲的小夥子,就這樣去世了,實在讓人惋惜不已,如果他在父母后嘗試去做活養活自己,也不至於凍死在家裡。

01父母的溺愛是殺死孩子的潛藏"殺手"

朱熹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溺愛者不明,貪得者無厭。這句話用在父母對孩子的溺愛上,真是再合適不過了,慣子如殺子,父母的溺愛極容易養出不孝子。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他會模仿父母的言行,這是天生的學習能力,但是父母的溺愛禁錮了這種能力,父母的溺愛,對於孩子終生而言,不是保護,是扼殺。

02溺愛對孩子的影響有哪些?

1、孩子會失去獨立能力

什麼都不需要做的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長此以往的孩子對於父母或者他人會有著極強的依賴心理,不思進取,也就是缺乏或者說喪失了個人獨立的能力。

2、養成不良習慣

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學的孩子,很容易被其他人矇騙,從而走上歧途,因為不良習慣總是比優秀的習慣更加輕鬆的。無論是在學習和生活中,不良習慣都會給他的人際交往和學業進步造成負面影響。

3、不利於學校教育的開展

由於父母的溺愛,孩子很容易變得驕縱任性,在學校中可能會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於是會向父母尋求幫助,而父母因為溺愛孩子,則會跟老師發生衝突,這樣學校的教育就會很難開展。

03父母應該如何正確地教育孩子?

1、學會放手

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要學會放手,讓孩子勇敢地去嘗試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穿衣洗漱、幫忙打掃衛生等等,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不要養成孩子懶惰的性格,讓孩子學會自己思考,自己動手來解決問題。

2、給予孩子試錯的機會一個沒有嘗試過失敗的人,是不會成功的。只有讓小孩子試錯的機會,懂得失敗,教會他們如何去面對失敗,進而戰勝失敗,才能從這個過程中磨練堅強的意志,提高孩子的抗擊打能力。

總結:為人父母除了讓孩子生活過得好,作為家長還要給孩子充分的學習的機會,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學會獨立生活的技能,讓孩子能夠成長為一個積極向上的人,家長們敢放手,讓孩子去試錯,讓孩子做他這個年齡能做的事情,鍛鍊他們踏入社會所需要具備的能力。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一輩子沒幹過活,23歲父母去世後餓死在家中
    隨著人們的生活物質水平在不斷地提高,很多父母都會把孩子當成寶貝一樣來寵,捨不得打捨不得罵,給了孩子無盡的溺愛,殊不知這樣做是毀了孩子的一生。過度的溺愛,會讓孩子變得自私自利,好吃懶做。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中國第一懶人楊鎖:一輩子沒幹過活,23歲時父母去世後餓死在家中。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一輩子沒幹過活,23歲時父母去世後餓死在家中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中國第一懶人楊鎖:一輩子沒幹過活,23歲時父母去世後餓死在家中。 楊鎖1986年出生在河南省信陽市羅山縣的朱堂鄉,雖然家庭條件一般,但是因為是家裡的獨生子,所以父母從小到大都對他格外的寵愛。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從小到大不幹活,父母去世後在23歲餓死家中
    如果孩子從小在父母的溺愛中長大,便會成為一個自私自利,好吃懶做的人。而咱們今天的主角楊鎖,便是被父母的溺愛毀掉的一個人。、   溺愛中長大的楊鎖 楊鎖於1986年出生在河南省信陽市羅山縣朱堂鄉,雖然家境一般,但由於他是家中獨子,所以父母非常寵愛他。真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
  • 他是中國第一懶人,吃飯必須父母喂,父母離世後活活,餓死在家中
    "懶惰是意志薄弱者的隱藏所"——德國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的懶人,他們好吃懶做只顧著自己,這樣的人或許他們自己本身有一些缺點,性格上有一些瑕疵,但是這也和家庭教育同樣有著離不開的關係。父母是孩童時期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會不由自主的模仿父母的動作。
  • 他是中國第一懶人,從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父母去世後餓死家中
    天下所有的父母都疼愛自己的孩子,都願意為了自己孩子付出感情,但是往往有時候這種疼愛會變成溺愛。不顧一切的滿足孩子一切需求其實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可怕的禮物。按理來說,即使是不是那麼富裕的家庭可能孩子也不至於餓死。但是就是有這麼一個人活活的把自己餓死了。說起楊鎖,大家第一反應便認為他是天下第一懶人。他因為是家裡的獨生子,無論是家裡的爺爺奶奶還是自己的父母都非常的疼愛他。
  • 還記得那個"河南巨嬰"楊鎖嗎?父母離世後23歲餓死在家中,結局讓人...
    還記得那個"河南巨嬰"楊鎖嗎?父母離世後23歲餓死在家中,結局讓人唏噓 南宋·朱熹:溺愛者不明,貪得者無厭。 就算是古代的皇帝也得自己動手吃飯,但是現在有很多父母寵愛孩子,不過去的皇上還要誇張,好像孩子是家裡的太上皇一樣,什麼都依著孩子,什麼都慣著孩子。俗話說慣子如殺子,太過溺愛孩子,對孩子來說不是好事,是在犯罪,同樣是在教唆孩子,這不是誇張。
  • 第一懶人楊鎖:懶到都不想吃飯,父母離世後,23歲餓死家中
    比窮更可怕的就是懶,相信大家都聽過懶人吃大餅的故事,脖子上掛著大餅,卻因為懶得吃而活活餓死,故事中的懶人我們無從查證,或許只是個虛擬出來的角色,但是現實中卻真的有一位這樣的懶人,據說是被自己活活懶死在了家中,其中又有著怎樣的隱情呢?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啥也不會做,父母離世後被餓死在家
    中國第一懶人,他吃飯靠別人喂,從來不上班,在他的父母親離世之後,他就因為懶惰被餓死了。「中國第一懶人」楊鎖,從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父母離世後被餓死活在蜜罐中的楊鎖楊鎖出生於上世紀80年代末,他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河南人。
  • 中國第一懶人,吃飯靠餵,生活不能自理,最後被活活餓死在家中!
    還記得「懶人的故事」嗎?話說,有一個懶人,從來不會勞動,衣服不洗,飯不做,就連吃飯也要父母喂。有一天,父母有事出遠門,但又怕他餓著,於是就做了一張超大的大餅,套在了他的脖子上。可是等到父母回來的時候,卻發現懶人被餓死了,原來懶人懶到只吃脖子前面的餅,至於後面的餅已經懶到不想轉動了。原本以為這是童話世界裡才會出現的故事,沒想到現實還真有這樣的懶人,他就是被號稱「中國第一懶人」的楊鎖。楊鎖,出生在河南省信陽市羅山縣朱堂鄉保安村人,從小就非常的聰明,但是他有一個缺點,那就是「懶」。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23年沒幹過活,父母去世後餓死家中
    兒子出生後,老楊夫婦便將全部的愛給了他。為了將兒子時刻拴在他們身邊,老楊為兒子取名為楊鎖。雖然是農村人,但老楊卻像對待「太子」一樣對待自己的兒子,從小到大,不讓他幹一點活。楊鎖8歲了,出門還讓老楊夫婦用擔子挑著,原因是嫌累,不想走路。
  • 溺愛造「巨嬰」,父母去世後,河南小夥燒光家具、餓死家中
    「第一懶人」楊鎖的巨嬰人生被稱為「第一懶人」的楊鎖,於1986年在河南信陽出生,家境普通,但作為獨生子備受父母寵愛習慣懶惰的他還妄想母親繼續養他,甚至對無法工作的母親大打出手。於是,楊鎖18歲那年,母親也走了。缺乏自理能力的他只能依靠親戚救濟,堂哥給他介紹了幾份工作都適應不了,仍然選擇待在家裡。
  • 他是中國頭號懶人,吃飯靠餵從不幹活,父母去世後,餓死在家中
    但是這位除了吃就是睡的懶人卻活到了118歲,因為他將「懶」作為了一種養生之法,但是這種養生之法有一定程度上的平衡,一旦打破了這種平衡就不是養生之法了,而是「作死」之法,從今天說的這位「中國頭號懶人」身上就能看出來。
  • 他是「中國第一懶人」,吃飯靠餵走路靠背,23歲被自己餓死家中
    父母總是給出去自己十分的愛去關心孩子的健康成長,想要給孩子最好的生活。有時候,過度的寵愛會影響孩子的成長。"中國第一懶人"發現餓死家中一名河南的23歲的小夥子,被鄰居發現在家中餓死。這名男孩叫楊鎖,他是"中國第一懶人",楊鎖出生在一個農村家庭,父母老來得子,對很是疼愛,是捧在手心裡養的,嬌生慣養這四個字在他身上發揮到了極致。別的小孩一歲就會開始學走路,而他八歲才學會獨自走路,因為父母總是把他放在扁擔裡挑著他。
  • 他是中國第一懶人,衣服不洗從不做飯,吃飯要人餵,23歲餓死家中
    ——捷爾任斯基在計劃生育時期,很多家庭生育下的都是獨生子女,父母讓孩子得到的更多是溺愛,而缺乏教育。楊鎖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出生的,他是中國第一懶人,在父母的溺愛下,寧可餓死也衣服不洗,從不做飯。人們不禁好奇他的父母究竟有多溺愛他,才能慣出這樣的孩子。父母可以寵溺得了孩子一時,卻無法寵溺他一世。
  • 那個從不幹活,父母去世後餓死的楊鎖,撕開了巨嬰最後一塊遮羞布
    一輩子都活在「溫室」當中,直到後來他的父母接連去世,他餓死在了自己家中。他叫楊鎖,於1986年出生於河南信陽的一個普通家庭,雖然他的家境一般,但由於是家中的獨子,從小就受到了父母的溺愛,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他的名字也有著特殊的含義,父母為了時刻將兒子綁在身邊,故給他起名為楊鎖。
  • 他是中國頭號懶人,23歲餓死家中,身體僵硬多日才被發現
    但這種懶人思想,對於孩子們來說,要從小杜絕,不能養成這種懶人習慣。許多父母可能太過於溺愛孩子,總覺得孩子年齡還小,可以慢慢教導,但卻不知,這樣的錯誤觀念,會毀了孩子的一生。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 在中國,就有一位懶人,被稱作"中國第一懶人"。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衣服不洗吃飯靠人餵,父母去世後怎樣了?
    民間一直流傳著一個故事叫做「懶人吃餅」,故事大概是講述一個懶漢一直過著衣來張口,飯來伸手的日子。直到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回娘家,又擔心自己不在家中丈夫沒辦法吃飯,思來想去想到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但沒想到,從娘家回來之後,丈夫早已經被餓死,原因是,懶漢只吃自己嘴巴夠得著的地方,其他地方動都不動。這也就是懶漢吃餅的故事,原本以為這麼蠢的事都是大人講出來嚇唬小孩子,但沒想到真的有「中國第一懶人」。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被父母「寵物化」養18年,終因懶惰活活凍死
    執筆:張大貓編輯:張大貓定稿:歐陽比文勤勞,是很多父母都會教給孩子的良好品質,不少家長在教育孩子時都會給娃講一個「懶人脖子掛大餅還會被餓死」的故事。這個故事的原型無從考證,但現實中其實存在比這還誇張的懶人。要不是有真實的記載,很多人都難以想像真存在這樣的懶人。他就是被稱為中國第一懶人的楊鎖。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吃飯父母喂,從不下地幹活,後活活餓死在家中
    自立和自強都應是一個人從小便要擁有的品性,即使孩子不願,父母也應當及時授予他。中國古話說得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父母但對於孩子庇佑註定是一時的。現今能給予他食物、好生活,可人總有死去的一天,到那時,誰再來給予他這些呢?
  • 「懶人吃餅」的現實版,23歲小夥活活餓死家中,背後真相引人深思
    「2009年12月,下了幾天大雪,我估摸著楊鎖好幾頓沒吃飯了,就提著飯、拿著被子到他家去,結果發現他全身僵硬,已經斷氣了。」這是楊德玉最後一次見到楊鎖時的情形,那一年楊鎖23歲,四肢健全、心智正常,卻活活餓死在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