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現在竟然還會有人餓死?這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匪夷所思的事情。可是事情確實是發生了,不知道大家還記得11年前的楊鎖嗎?楊鎖作為家中唯一的寶貝兒子,父母對他的溺愛程度簡直到了令人無法忍受的程度。楊鎖生活不能自理,穿衣洗臉等更是需要母親幫忙,吃飯用餵的,其他的動手的活更是不需要楊鎖來做,導致已經23歲的他什麼都不會做,因此他也被大家稱為"中國第一懶人"。
而在父母去世後,楊鎖搬到堂哥家住了幾天,但是由於自身太懶什麼都不會做,做了也做不好,最後只能回到家中一個人生活,因為手裡沒錢,所以把家裡的東西全部賣掉,有了錢就去飯店吃飯,錢花沒了,就去鄰居家要飯,而鄰居見他可憐,通常都會接濟他一些菜和肉,可是楊鎖卻從來不嘗試做飯,任由菜爛肉臭也不理,真的是懶到極致了,23歲的小夥子,頭腦正常,手腳靈活,卻不做點什麼養活自己,的確是太懶了。
而在2009年,村裡下了一場大雪,堂哥擔心楊鎖照顧不好自己,就拿了一床棉被,帶了些食物去看望他,卻沒想見到楊鎖,發現他渾身凍僵,早已沒了氣息,一個23歲的小夥子,就這樣去世了,實在讓人惋惜不已,如果他在父母后嘗試去做活養活自己,也不至於凍死在家裡。
01父母的溺愛是殺死孩子的潛藏"殺手"
朱熹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溺愛者不明,貪得者無厭。這句話用在父母對孩子的溺愛上,真是再合適不過了,慣子如殺子,父母的溺愛極容易養出不孝子。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他會模仿父母的言行,這是天生的學習能力,但是父母的溺愛禁錮了這種能力,父母的溺愛,對於孩子終生而言,不是保護,是扼殺。
02溺愛對孩子的影響有哪些?
1、孩子會失去獨立能力
什麼都不需要做的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長此以往的孩子對於父母或者他人會有著極強的依賴心理,不思進取,也就是缺乏或者說喪失了個人獨立的能力。
2、養成不良習慣
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學的孩子,很容易被其他人矇騙,從而走上歧途,因為不良習慣總是比優秀的習慣更加輕鬆的。無論是在學習和生活中,不良習慣都會給他的人際交往和學業進步造成負面影響。
3、不利於學校教育的開展
由於父母的溺愛,孩子很容易變得驕縱任性,在學校中可能會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於是會向父母尋求幫助,而父母因為溺愛孩子,則會跟老師發生衝突,這樣學校的教育就會很難開展。
03父母應該如何正確地教育孩子?
1、學會放手
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要學會放手,讓孩子勇敢地去嘗試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穿衣洗漱、幫忙打掃衛生等等,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不要養成孩子懶惰的性格,讓孩子學會自己思考,自己動手來解決問題。
2、給予孩子試錯的機會一個沒有嘗試過失敗的人,是不會成功的。只有讓小孩子試錯的機會,懂得失敗,教會他們如何去面對失敗,進而戰勝失敗,才能從這個過程中磨練堅強的意志,提高孩子的抗擊打能力。
總結:為人父母除了讓孩子生活過得好,作為家長還要給孩子充分的學習的機會,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學會獨立生活的技能,讓孩子能夠成長為一個積極向上的人,家長們敢放手,讓孩子去試錯,讓孩子做他這個年齡能做的事情,鍛鍊他們踏入社會所需要具備的能力。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