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歲寶寶深夜和媽媽談「死亡」:孩子怕「死」,媽媽該怎麼應對?

2020-08-27 駿騏樂其麻麻

我家大寶五歲半了,一向作息規律,有天晚上卻一直翻來覆去睡不著。我問他怎麼了,他說想喝水,想尿尿。然後就起床上廁所,喝了兩口溫水,又重新開始睡。但是,他好像還是睡不著,我摸了他一下,小傢伙抱著被子出了一身冷汗。我趕緊問他怎麼回事,今天是不是有心事啊。這時他吞吞吐吐地和我說:「媽媽,你能和我說下死嗎?」

我頓時有點懵,小小年紀怎麼突然想到了死。我知道他肯定是害怕了,於是我摸了摸他的頭,握著他的小手對他說:「我們每個人都會死,但是從出生到死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就像媽媽的奶奶,她已經85歲了,但她還好好的呢,而你現在才剛剛5歲,她比你大足足80歲,80歲就代表著80年,需要好久好久……」我說完,他好像平靜一些了,讓我別說話了,讓我握著他的手,他說想睡覺了。

第二天我和寶爸說了晚上發生的事,原來那天下午他們一起看了一集《貓和老鼠》,裡面講的貓做了一個關於自己死了的夢。夢到自己死了,如果想上天堂,必須贏得老鼠的原諒。

另外,疫情期間我們一直住在老家,倆寶和爸爸一起抓了好多小魚,養在一個大水缸裡,小魚昨天也死了一條。爸爸和他們說小魚死了,不能要了,然後把魚餵了小貓。

我想還有最近的新冠肺炎疫情,電視上會經常看到當天死亡多少多少人,在飯桌上大人也會討論一下。

大寶本身就比較敏感,平時又比較細心, 這些事加在一起,在他心裡就留下了關於「死亡」的陰影。

我仔細思量對待這件事上,我處理的是否得當,於是我就上網查了一些資料,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的認知能力也在不斷地提升,所以,生活中關注到「死亡」,肯定是不可避免的。在孩子提及死亡時,家長與其含糊其辭地和孩子解釋,倒不如從科學的角度讓孩子徹底弄清生命是怎麼誕生的、如何成長的、又怎麼逐漸衰退直到最後死去。在家時,可以給孩子講一些關於這方面的繪本。如果有機會,還可以去科學館參觀,和孩子一起探索生命的奧秘。

有的孩子會害怕死亡,這類孩子多是缺乏安全感,比如我家大寶就是。因為生了二寶以後,他就老覺得我不愛他了,更愛妹妹一些,另外本身我脾氣就不好,對他又很嚴厲,在此我深刻反思。所以,建立孩子充足的安全感,才能培養出自信、陽光的孩子。我們平時不能恐嚇孩子,動不動就對他們大吼大叫,讓他們對死亡產生恐懼。

最重要的是一定得告訴孩子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死亡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我們得隨時保護好自己,珍惜生命。我們時常能在網上看到孩子輕生的案例,很多父母直到孩子離開了自己,都沒有發現孩子有輕生的念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從小就應該教育孩子,珍惜自己的生命,只有活著,一切才有可能!現在每個家庭的孩子都很少,如果一個孩子離開,會給整個家族都蒙上陰影。

現在,我家大寶再也沒有和我說過「死亡」的事。今年清明節,我們去給長輩上墳,他問我地裡的「土包」裡是什麼,我告訴他:那是我的爺爺,他在很多年前過世了,現在那裡就是他的家。他竟然淺淺一笑,「原來媽媽和我一樣,也有爺爺啊!」我很開心看到了他的淡然。

帶娃路上無小事,孩子的每一個新發現都值得父母重視!關注,讓我們的孩子一起健康快樂成長!

相關焦點

  • 「媽媽,人為什麼會死?」疫情來臨,怎樣跟孩子談論生命和死亡?
    來勢洶洶的疫情奪走了一些人的生命,孩子在聽到這樣的新聞後,可能會對死亡產生好奇和恐懼,不少孩子也會問出這類令人棘手的問題:媽媽,人為什麼會死?媽媽,我會死嗎?身處疫情中,面對孩子提到生命和死亡問題的時候,家長該如何正確應對和回答呢?怎麼說才不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
  • 當孩子問:「媽媽,你會死嗎?」父母如何向孩子解釋「死亡」
    在和孩子談死亡的時候,我們需要先問問自己:我對死亡的感受是什麼?一想到死亡,我的焦慮程度和害怕的情緒強烈嗎?還是比較平靜?雖然我們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對死亡有些恐懼,但覺察自己對死亡的焦慮水平,是成年人需要做的第一步。
  • 42歲高齡媽媽餵奶時犯困睡著,無意中捂死了寶寶
    而且很多時候,都是好不容易快要進入深度睡眠了,寶寶又嗷嗷地大哭起來了。所以說,新手媽媽是很難去應對這樣一個磨人的過程的。甚至有些沒有經驗的新手媽媽,會因為一時大意就造成了悲劇。一位42歲的高齡媽媽抱著寶寶急匆匆地跑到醫院急診室,求醫生趕緊救救自己的孩子。
  • 「媽媽,我不想老人死」——和孩子討論死亡、生命和愛
    最近妞妞持續有一兩周為「老人會死」感到擔憂,哭了好幾次。今天早上醒來,不知道想起來什麼,默默地哭,問她怎麼了,她說:我不想你們死。大多數晚上都是我陪她入睡,睡前我們會聊聊天。有一天她突然說:媽媽,我不想老人死。
  • 孩子問「媽媽,你會死嗎?」你該如何回答?
    唯有給孩子補上「死亡教育」這一課,才是上策。早上,我告訴兒子清明節要帶他回老家,給太爺爺掃墓。沒想到,他卻猝不及防地問了我一句:「媽媽,你也會死嗎?」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問過類似的問題,關於死亡,他們有著同樣的困擾和擔憂。
  • 「爸爸媽媽,什麼是死亡?你們會死嗎?」
    「爸爸媽媽,什麼是死亡?你們會死嗎?」你認為對孩子來說死亡教育有必要嗎?在你小的時候,或者你的孩子,有問過你這樣的問題嗎?「爸爸媽媽,什麼是死亡?你們會死嗎?」你當時收到的回答,或者你對孩子的回答還記得嗎?
  • 「媽媽你千萬別死」,4歲寶寶奶聲奶氣一句話,讓媽媽無奈且心酸
    媽媽遲疑片刻,但還是和寶寶說了實話「愛莎的爸爸媽媽不會回來了,遇到了海難已經死了」寶寶眨著大大的眼睛一臉疑惑的看著媽媽「死是什麼」。聽到這個疑問媽媽認真的想了一下,和寶寶說「死就意味著離開,永遠的離開,消失」這時候寶寶突然眼淚汪汪的望著媽媽,並且說:「媽媽,你千萬不要去坐船,你不要死」。
  • 孩子在幼兒園睡不著覺,原因竟然是擔心媽媽死了?!
    當「死亡」被四五歲的孩子常常掛在嘴邊時,家長心裡不恐慌是不可能的。這或許是閨蜜在工作極忙的情況下,逐字敲下她和女兒的對話發給我求助的原因:如下是她和四歲多女兒的對話:媽媽:寶貝,你中午在幼兒園睡著了嗎?
  • 「媽媽,你會死嗎?」當孩子提及死亡問題時,我這樣給孩子解釋
    我遲疑了很久,一時不知道該如何跟他解釋,後來只能用植物落葉歸根的道理跟他解釋,他後來又問了我一句:「媽媽,你也會死嗎?」其實當他問出這句話的時候,我是很震驚的,從來沒想過我的孩子會跟我提問關於生死的問題,我跟他說「是的,任何人最後終會死去,媽媽也不例外」兒子聽完眼淚忽的一下就流了下來,說不要媽媽死,要媽媽一直活著。
  • 孩子:死是什麼?媽媽也會死嗎……別迴避和孩子談論死亡!
    航航5歲的時候,一直疼愛他的爺爺突然去世了。在葬禮上跟爺爺告別的時候,可能是大人們的凝重表情和悲傷嚇著他了,他一臉恐慌,緊緊摟著媽媽的脖子,想看爺爺最後一面,卻又因為害怕而不敢看……之後很多天,航航都不怎麼愛說話,無精打採的樣子。
  • 媽媽你會死嗎?」這樣的問題怎麼回答
    可是面對孩子,要如何和他們解釋「死亡」這件事?是躲躲閃閃的迴避,還是抓住機會給孩子進行一次關於生命的重要教育?你可能還不知道,看起來諱莫如深的「死亡教育」,對於孩子是一堂意義非凡的人生課程。5歲的安安稀奇古怪的問題越來越多。有天安安問她奶奶:「奶奶你有媽媽嗎?你媽媽呢?」奶奶說:「有啊。」安安又問:「那你媽媽呢?」
  • 新手媽媽深夜崩潰:「我是對寶寶最惡毒的人!」真相讓人無奈
    而它確確實實出自一位母親@居居媽媽的帖子。帖子裡她記述了自己生產之後的經歷和心情,給自己的評價是——全世界對寶寶最惡毒的人。護士很驚訝:你還嫌棄你自己的寶寶?生完寶寶第三個小時,親媽強迫她吃10個雞蛋,她不想吃,親媽指責:你不吃怎麼有奶餵寶寶?
  • 傻瓜,人都會死的:6歲孩子口出金句,我們該怎樣跟孩子聊死亡
    近日,一個6歲小朋友說出「傻瓜,人都會死的。」引起網友熱議。事情的前因後果是怎樣的?是什麼讓六歲孩子說出這樣的話呢?一名網友說,他本來想引導六歲的外甥做簡單的算數加減法,於是他問:「30年後,外公幾歲了?」(該網友父親現年72歲)他的外甥指著天空望了望,安慰道:「傻瓜,人都是會死的。」6歲孩子平靜地說出死亡,他的豁達與通透讓網友們讚嘆不已。
  • 三五歲孩子經常會問的關於死亡的問題,終於找到最好的答案了!
    孩子在特定年齡段,會問很多關於死亡的問題,這些問題常常讓父母不知道如何應對才好。本文作者結合自己和兒子溝通的親身經歷,給出了非常值得借鑑的答案。早晨打開朋友圈,看見一個媽媽正在慌張求助:「孩子養的金魚死了一條,寶寶最愛這幾條小魚了,怎麼辦?」
  • 新手媽媽深夜崩潰:「我是對寶寶最惡毒的人!」真相刺痛28萬網友
    生完寶寶第三個小時,親媽強迫她吃10個雞蛋,她不想吃,親媽指責:你不吃怎麼有奶餵寶寶?產後第三天,親媽又端來一大碗豬蹄湯,她向其解釋醫生說不可以喝。親媽卻滿門心思都在寶寶身上。不喝怎麼行!不喝就沒奶,沒奶就不配當媽。看到這裡,唐唐媽已是怒上心頭。媽媽又不是產奶的工具人!產後第四天,她忍著痛用吸奶器吸出了一點奶,混合著她的血。
  • 「媽媽,人為什麼會死?」比性教育更難以啟齒的事,父母該談談了
    女兒聽了,眼神裡露出一種茫然:「如果你死了,我怎麼辦啊?」媽媽一時啞語,現在的她完全無法想像,如果有一天自己不在了,女兒該怎麼辦。似乎跟孩子談論死亡,一直是我們家長避諱的事。如果是你遇到這種情況,又會怎麼做呢?
  • 2歲的叛逆期,媽媽怎麼讓寶寶聽話
    各位媽媽爸爸,寶寶的家長們你們好,我一直強調自己的理念是,孩子健康不只是身體的健康,還要心理的健康。因為能力和時間有限,沒能多寫幾篇關於寶寶們心理行為健康發育的文章,只有之前關於肛門期的應對。但其實孩子發展一直都存在的,我們看到的只是他發展到的那個點,這個點,可能是你發現寶寶什麼都想自己做,什麼都不想讓你管,你讓他做什麼他都說不,喜歡發脾氣,經常和別的小朋友搶玩具。不知道怎麼管好。
  • 「媽媽,為什麼死的不是你」,5歲兒子的話,讓媽媽反思
    導讀:「媽媽,為什麼死的不是你」,5歲兒子的話,讓媽媽反思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為什麼死的不是你」,5歲兒子的話,讓媽媽反思!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關於「死亡」的話題,是孩子一生的必修課,父母要教給孩子
    大人們似乎很怕談「死亡」,以為孩子們長大自然會明白。 可我們怎麼知道,孩子獨自琢磨出對死亡的理解是正確的呢?「死亡」對孩子到底意味著什麼?三種方法,跟孩子聊死亡其實在3歲前,孩子是沒有生命和死亡的概念的,一般也不會主動問起, 家長不必刻意強調 。
  • 該怎麼面對一個孩子的離去
    燈光非常柔和,一位媽媽抱著寶寶坐在搖椅上。寶寶叼著安慰奶嘴在睡覺,媽媽很平靜地和教授聊天。這是一個臨終的孩子,而醫生在做臨終關懷。我當時非常非常吃驚。作為一位血液腫瘤的醫生,我每天都會遇到生與死的問題,也經歷了很多病人的離去,死亡在我眼中是一個慘烈的過程:家長在旁邊哭喊著孩子的名字,我緊張地做著最後的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