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脫垂是如何發生的?4個因素不可忽略,教你幾招,恢復健康

2020-12-19 彬談醫聊

導語:子宮脫垂就是子宮有不同程度的脫出陰道外。而子宮一旦發生脫垂,手術也難以恢復,一般術後也會帶有副作用。也就是說,脫垂的症狀很可能會越來越嚴重。女性發生了子宮脫垂,所帶來的小腹下墜感或者疼痛都有可能會影響正常生活。因此,如果出現了子宮脫垂的症狀,千萬不能大意,儘早檢查。

01子宮脫垂分情況,不同輕重程度不同症狀,儘早治療為好

1、輕度子宮脫垂

一般輕度子宮脫垂的患者自身並沒有明顯的不適症狀,只不過要檢查出子宮脫垂的現象,需要在體檢時憋住呼吸。並且輕度患者宮頸位置與之前並無多少差異,仍然處於陰道內。而宮頸口和處女膜之間的距離小於4釐米,達不到處女膜邊緣。如果是稍微嚴重的,那宮頸口可能會觸及處女膜邊緣。

2、中度子宮脫垂

中度子宮脫垂的患者症狀比較明顯,由於宮頸口已經到達了陰道口的位置,很容易感受到摩擦帶來的刺激感和疼痛,從而導致宮頸口不同程度的損傷。患者會感覺到陰道口有異物感,並且會有陰道口破潰糜爛的現象發生,同時會出現排出分泌物,分泌物的量也會有所增加。

3、重度子宮脫垂

如果病情得不到控制,發展成了重度子宮脫垂,那患者就會感覺到特別的不舒服。這種情況下患者會出現下腹部墜脹、腰痛等症狀。

當女性站立過久或勞累後腰骶部酸痛症狀會有明顯地加重,若是臥床休息則症狀減輕。另外,女性在走路、下蹲或者排便的時候會有腫物脫出陰道的現象,有時能夠在平臥後會自行回納,若是腫物脫出頻繁則會發生不能自行回納的結果,嚴重的還可能會尿失禁。而且子宮會完全脫垂出陰道口,在檢查的時候能夠明顯的發現脫垂出來的子宮。長期下去,可發生組織潰瘍以及出血,甚至還會帶血絲分泌物出現。

02子宮脫垂是如何發生的?4個因素不可忽略,看看你有沒有

1、產後損傷

這個相信不少分娩過的女性都大有感觸,在生產過程中,胎兒需要從子宮滑出,就需要撕裂陰道口,這樣就會帶來陰道內壁摩擦帶來的疼痛以及事後傷。再加上宮頸的極度擴張,盆底肌肉的拉傷導致支撐不住子宮,這些因素都可加大發生產後子宮脫垂的危險。對於有多次分娩經歷的女性,特別容易出現子宮脫垂。

2、腹壓增大

對於女性來說,腹部壓力增,就會導致子宮受到壓迫,子宮就會向下脫垂,再加上子宮韌帶過度拉傷而導致的鬆弛,無法支撐住子宮,使子宮無法保持中正位置,這就使子宮脫垂更容易出現。還有就是,有部分女性生活在艱苦的環境裡,如果在產後沒有正確復健,並且受生活原因還要在這期間幹活,那麼就難以修復之前分娩帶來的損傷,子宮脫垂的發生也會加快。

3、衰老因素

如果身體衰老了,那麼體內細胞也會隨著衰老,細胞們的工作效率就會降低,包括我們的皮膚會變得鬆弛,頭髮會由於黑色素減少慢慢變白,骨頭也會變脆弱。當然,隨著年齡增大,就越發接近衰,就容易出現子宮韌帶鬆弛的現象,這接下來就會引起子宮脫垂了。

4、營養攝入不夠

如果攝入身體的營養成分不能供給身體正常生理活動,甚至導致營養不良。會讓身體內的脂肪含量減少,皮膚缺乏營養物質而不能儲存水分,皮膚也會變得鬆弛,當然也可引發子宮脫垂的情況。由於缺乏營養物質而造成的子宮脫垂,會導致腹壁的皮膚也會逐漸鬆弛,除此之外胃部也會出現下垂的情況。

03子宮脫垂了怎麼辦?不用慌張,學好這幾招,助你恢復健康

1、注意產前產後保健

分娩是子宮脫垂髮病的主要原因,因為分娩會使陰道撕裂或是伸展過度,會導致盆腔內膜過度撕裂。這樣的後果就是盆底組織越發薄弱,尿生殖裂孔也會因此變寬而敞開,就會在過高的腹壓下將未復舊的大子宮推向陰道。

所以在產前應該加強孕期保健,定期做產前檢查,攝入足夠的營養物質,避免異常胎位的出現,預防發生滯產、難產。適當鍛鍊,降低順產難度,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傷害。除此之外,產後還需要做好復健,產後不應提過重的東西,不要長時間站著或是坐著。同時哺乳期不宜過長,一般不超過一年半。

2、避免長期負重和久蹲

高腹壓是促使或加重子宮脫垂的重要因素,尤其腹壓增加,會使分娩損傷加重,骨盆支持組織張力下降,從而產生不好的影響。婦女如果長期負重過度,長時間站立或負重,並且經常慢性咳嗽,還會出現便秘或排便費力的情況,這些均會使婦女長期處於高腹壓狀態,腹腔增壓容易讓子宮下墜

3、保持排便通暢

如果大便乾燥也會增加腹腔壓力,易造成子宮脫垂。大便乾燥,會導致排便不暢,大便時就會過度用力,這樣會給子宮造成壓迫感。長期便秘,極有可能會發生子宮脫垂。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喝水。便秘患者平時可以多吃一些香蕉或者芋頭這些促進腸胃蠕動的食物。

4、認真做好計劃生育工作

子宮脫垂與多次生育具有很大關係,夫妻雙方在決定生育之前,要做好避孕措施。並且女性儘量減少早婚早育,待子宮發育成熟後再進行打算,這樣會減少對女性身體的傷害。作為女性,要關愛自己的身體,儘量不要流產

5、堅持運動

運動才會身體好,平時可以抽一些時間出來跑步、遊泳。作為女性,可以選擇鍛鍊臀部的運動,儘可能的加強臀部肌肉的訓練,恢復陰道彈性和緊緻。這樣有利於盆骨附近肌肉增加力,撐起子宮,使子宮不易脫垂。另外,這些鍛鍊不僅有利於女性健康,還可以使身材越來越好

結語:當然了,這些都是輔助治療,具體情況還是要去過醫院再做打算。為了女性健康,不要過度追求多子多孫,而有過多的分娩經歷。並且建議進入更年期的女性要注意多休息,注意勞逸結合。平時可以多出去旅遊,注意均衡膳食,也可以平時做一些提肛的保健操,保護和防止盆底肌松。我們要做到趁早發現趁早治療,讓自己越來越健康。

相關焦點

  • 產後子宮脫垂多久恢復 產後子宮脫垂多久恢復正常
    產後子宮脫垂多久恢復產後子宮脫垂能恢復嗎?產後一些產婦會發生子宮脫垂的現象,其實產婦媽媽們不要太擔心,這都是產婦媽媽們一些的正常情況,產婦在生完孩子以後在不同程度上都會有子宮脫垂的現象發生。那麼產後子宮脫垂多久才能恢復呢?產後脫垂該怎麼辦呢?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吧。
  • 美媽咪產後恢復中心——產後子宮脫垂怎麼辦?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子宮脫垂是指子宮從正常位置沿陰道下降,宮頸外口達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宮全部脫出於陰道口以外,常合併有陰道前壁和(或)後壁膨出。美媽咪今天就來說一下子宮脫垂的因素都有哪些產後坐月子是不是不能長時間蹲著?蹲久了子宮會下垂是真的嗎?不誇張的告訴你,確有此事。 為什麼久蹲會導致子宮脫垂?
  • 子宮脫垂是怎麼引起的?這4大誘因不可忽視!
    原標題:子宮脫垂是怎麼引起的?這4大誘因不可忽視!   子宮脫垂也就是子宮從正常的位置脫離,一般子宮脫垂會伴隨著直腸膨出以及膀胱尿道膨出,主要是發生在做重體力勞動以及營養不良的女性身上。   是什麼引起的子宮脫垂?
  • 子宮脫垂(子宮下垂)
    當盆底肌和筋膜以及子宮韌帶因損傷而發生撕裂,或其他原因導致其張力減低時,可發生子宮及其相鄰的膀胱、直腸的移位即盆腔器官脫垂。籠統的講,子宮脫垂就是子宮離開了它本應存在的位置。子宮下垂是因為盆底肌的韌帶和肌肉撐不住子宮而令子宮下垂到陰道內。
  • 產後子宮脫垂要及時治療
    產後子宮脫垂也是影響產婦子宮健康的又一疾病。正常子宮的位置是前傾前屈的,子宮頸在坐骨棘水平以上。這個正常位置是依靠骨盆底的肌肉和筋膜以及子宮的韌帶來支持的。如果這些組織發生了損傷或過度鬆弛,子宮就會沿陰道下降,甚至全部脫出於陰道口以外,這就是所謂的子宮脫垂。
  • 子宮脫垂是怎麼來的?分娩或是誘因之一,掌握這4招,沒準有幫助
    子宮脫垂是什麼原因造成的?1、先天發育異常大部分子宮脫垂髮生於分娩過的女性身上,但也有部分患者是因為先天發育異常,從而導致子宮脫垂。隨著女性年齡的增長,卵巢漸漸衰老,功能減弱,雌激素也會隨之減少,使盆底組織失去彈性,無法支撐子宮,也會導致發生子宮脫垂。4、腹壓增加女性在產褥期經常會平躺在床上,當腹壓增加的時候就會產生一股推力,將子宮向外部推,長此以往就會導致子宮脫垂。
  • 產後子宮脫垂 子宮脫垂治療
    陰道前後壁又與膀胱、直腸相鄰,因此子宮脫垂還可同時伴有膀胱尿道和直腸膨出。子宮脫垂與支持子宮的各韌帶鬆弛及骨盆底託力減弱有關,因此多見於多產、營養不良和體力勞動的婦女,發病率為1%~4%。醫師表示,除了剖腹產可視情況使用幾天束腹帶,一般產婦在坐月子期間使用,反而會增加日後發生尿失禁、子宮脫垂的機率。 道理很簡單:產後的肚子就像一個松垮的氣球,用束腹帶綁住腰腹部就好比將一個原本施力點分散的圓形氣球束成長形。如此一來,升高的腹壓只會使得尚未復原的骨盆底肌肉更集中向下推,進而增加或加重產後發生漏尿、子宮脫垂的機率及嚴重程度。
  • 子宮脫垂是怎麼回事?這4個「源頭」,儘早發現才好
    子宮脫垂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症狀,指的是女性的子宮全部脫出陰道口以外,並且合併陰道前壁,後壁膨出等情況。如果女性發現了子宮脫垂,需要高度重視。因為在子宮脫垂的過程中,可能會導致膀胱尿道,直腸膨出,對女性健康造成影響。因此,發現子宮脫垂後需要馬上採取改善措施,防止病情嚴重。
  • 子宮脫垂怎預防?3招運動陰道緊回來
    子宮脫垂常見於中老年婦女,但生產多次或負重工作的女性也有機會發生。子宮脫垂依嚴重程度分成四級,如果感到陰道有異物突出或下墜痛就要小心,平時多做凱格爾運動能預防,還有哪些預防方式呢?如何預防子宮脫垂1、避免憋尿憋尿的時候,骨盆肌肉需要用力收縮,久而久之,肌肉會容易鬆弛疲乏,間接導致脫垂現象產生。
  • 子宮脫垂:盆底的錯,讓子宮頂了罪
    長江網訊 子宮脫垂是比較多見的一種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但是很多人並不明白子宮脫垂的原因是什麼,更不懂得應當如何來預防子宮脫垂。武漢黃浦醫院婦科萬主任,針對子宮脫垂做出了相關講解。  子宮脫垂指得是子宮從正常位置沿著陰道下降,甚至脫出於陰道口外。比較多見於產後,對於這一子宮疾病,應當學會預防,減少其病發率。
  • 子宮脫垂怎麼辦?
    子宮脫垂是由於分娩時損傷或子宮組織疏鬆薄弱加上腹腔內壓力增加或腹水、腹腔巨大腫瘤引起子宮從正常位置沿私密處下降或脫出,稱為子宮脫垂。
  • 造成子宮脫垂的四大因素,看看你中招了嗎
    造成子宮脫垂的原因有哪些?子宮脫垂是大部分女性在產後遇到問題。那為什么子宮會脫垂呢?造成子宮脫垂的主要原因是哪些?今天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第一分娩損傷,懷孕生產是造成子宮脫垂髮病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難產或者是在第二產程的延長,或者是經陰道手術助產,容易造成我們的宮頸韌帶以及子宮骶韌帶,和盆底肌肉群造成損傷,我們的盆底肌肉群主要是負責襯託內臟,特別是子宮宮頸,直腸,等器官,那現在很多女性由於分娩之後沒有及時的做產後修復,也就是說我們的盆底肌肉群沒有得到正常的恢復,無法承託宮頸的重力
  • 產後出現子宮脫垂?想快速讓子宮復位,這3種方法別錯過!
    很多寶媽在妊娠分娩的時候,會傷到宮頸以及主韌帶,或者孕期坐月子長時間臥床,形成慢性尿瀦留,這些因素都很容易導致產後子宮脫垂。不少寶媽一不小心就中了招。那麼,形成產後子宮脫垂之後,怎麼做才能讓子宮恢復原位呢?寶媽們不妨試試以下幾種方法。
  • 美媽咪產後恢復中心——導致產後子宮脫垂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聽到「子宮脫垂」這幾個字,就覺得很恐怖。可是,偏偏有些產後媽媽們就不幸中招。子宮脫垂的發病原因大多是分娩造成的,生產過程中宮頸、宮頸主韌帶與子宮骶韌帶受到一定損傷,分娩後子宮支持組織又不能及時恢復,因此產生了子宮脫垂。美媽咪今天來說下導致子宮脫垂的原因有哪些?子宮脫垂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痛苦的大小會與個體疼痛敏感度以及子宮脫垂的程度有很大關係。
  • 二胎媽媽每天跑步2公裡,產後42天子宮脫垂,產後恢復「別亂跑」
    二胎媽媽每天跑步2公裡,產後42天子宮脫垂。深圳的晴子懷孕後就慫恿老公買了個跑步機,美其名曰兩個人一起健康起來。其實她是為自己月子期鍛鍊做準備。順產後沒幾天,她就按照醫生的提醒下床活動。產後一周開始慢跑,後來逐漸增加運動量,產後20多天的時候每天早晚各跑一公裡。
  • 子宮脫垂
    子宮脫垂顧名思義就是子宮「垂」下來,掉到了陰道裡。
  • 孕期突發子宮脫垂,全州一孕婦子宮竟然掉了出來
    ,若是分娩過後支持組織沒法恢復正常,那麼就很容易出現子宮脫垂。所以,女性注意對子宮的保護,儘可能的避免盆腔內手術,平時多做子宮保養操,多吃一些對子宮有好處的食物,如紅棗、菠菜等。 如何預防子宮脫垂?疾病的發生,需要我們提前去預防,將損害降至最小。
  • 產後子宮脫垂可不是小事,子宮脫垂新媽媽有什麼感覺?該如何預防
    導語:產後子宮的恢復很關鍵,有的新媽媽會出現子宮脫垂的情況,如果出現後會有什麼感覺呢?生完寶寶後,新媽媽要注意休息,適當活動,產後重點是子宮的恢復,有的新媽媽可能會感到陰道內有球樣的東西脫出,還可能出現尿失禁的現象。當直腸膨出明顯時可出現下墜感、腰酸等症狀,走路及下蹲時更明顯。
  • 孕期突發子宮脫垂,全州一孕婦子宮竟然掉了出來_騰訊網
    所以,女性注意對子宮的保護,儘可能的避免盆腔內手術,平時多做子宮保養操,多吃一些對子宮有好處的食物,如紅棗、菠菜等。 ● 如何預防子宮脫垂?疾病的發生,需要我們提前去預防,將損害降至最小。1.加強婦女的勞動保護:過度的負重作用及體姿用力是子宮脫垂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強婦女的勞動保護,是預防和減少子宮脫垂的可靠保證。
  • 寶媽們注意,坐月子不注意這些,容易發生子宮脫垂
    儘管一些傳統坐月子陋習不能相信,但是,坐月子的時候還是要注意一些事,否則容易出現子宮脫垂的危險。其實,造成子宮脫垂的原因有很多,所以在坐月子的時候我們要儘量避免一些危險因素的發生。  1、從懷孕開始,媽媽的子宮從小變大,胎兒越大,腹部壓力越大,在生孩子的時候盆底肌的支撐力大不如從前,這樣的情況會很容易出現子宮脫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