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脫垂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症狀,指的是女性的子宮全部脫出陰道口以外,並且合併陰道前壁,後壁膨出等情況。如果女性發現了子宮脫垂,需要高度重視。因為在子宮脫垂的過程中,可能會導致膀胱尿道,直腸膨出,對女性健康造成影響。因此,發現子宮脫垂後需要馬上採取改善措施,防止病情嚴重。那麼,哪些方面的因素容易導致子宮脫垂出現呢?
1、分娩損傷
女性之所以會出現子宮脫垂,很有可能是分娩過程中,身體受到損傷引起。分娩時的損傷通常會引發子宮脫垂,尤其是難產的女性,容易對宮頸,宮頸主韌帶,盆底肌肉等造成損傷。因此,分娩之後,支持組織沒能恢復正常狀態,可能就會引發子宮脫垂症狀。因此,多次生產,進行陰道手術助產或者難產的女性,需要警惕起來,很有可能會出現子宮脫垂的情況。
2、營養不良
部分女性平時過度減肥或者存在挑食和偏食的行為,都可能會導致身體營養不良。營養不良的情況下,可能也會導致子宮脫垂。因為營養嚴重缺乏,此時肌肉容易萎縮,加上盆腔內筋膜鬆弛。對局部組織失去支持能力,可能就會引發子宮脫垂。另外,營養不良引發子宮脫垂的女性,通常會伴隨著腹壁鬆弛,胃下垂的情況出現。因此,平時需要注意飲食方面的問題,注意飲食均衡營養。這樣才能防止子宮脫垂出現。
3、身體衰老
女性在身體衰老的過程中,也容易出現子宮脫垂。例如卵巢功能的減退,會導致身體分泌的雌激素量減少。雌激素量分泌不足的情況下,盆底支持組織變得鬆弛。因此,容易出現子宮脫垂,原本的脫垂程度會更加明顯。因此,在衰老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卵巢的健康保養,通過合理的方式提高卵巢功能,這樣才能防止身體雌激素分泌量減少,影響健康。
4、腹壓增加
女性之所以會出現子宮脫垂和腹壓增加有關。很多的女性在生產之後,長時間臥床,容易引發慢性尿滯留,腹壓增加明顯。子宮沿陰道方向下降而發生脫垂,可能就會引發子宮脫垂症狀。因此,在生產之後,女性也要避免長期臥床,適當起身活動。這樣,才能防止腹壓增高導致子宮脫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