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們注意,坐月子不注意這些,容易發生子宮脫垂

2020-08-26 一顆固執的蔥

  對於中國人來說,生孩子坐月子是一件大事,產婦在生完孩子後什麼都做不了,什麼不能洗澡、不能下地等古老的傳統規矩都會出現。十月懷胎,一朝分娩,辛辛苦苦懷胎十個月,好不容易眼看著到卸貨的時候了,可是難熬的月子讓很多產婦膽戰心驚。儘管一些傳統坐月子陋習不能相信,但是,坐月子的時候還是要注意一些事,否則容易出現子宮脫垂的危險。



  相信很多孕媽在生完孩子之後都會對子宮脫垂有所耳聞,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子宮脫垂呢?其實,造成子宮脫垂的原因有很多,所以在坐月子的時候我們要儘量避免一些危險因素的發生。


  1、從懷孕開始,媽媽的子宮從小變大,胎兒越大,腹部壓力越大,在生孩子的時候盆底肌的支撐力大不如從前,這樣的情況會很容易出現子宮脫垂。



  2、在生完孩子後,陰道會出現撕裂傷並且出現鬆弛、擴大等情況,由於陰道壁的彈力降低,恢復起來比較慢,這樣就會讓用來支撐子宮的能力下降,導致出現子宮脫垂。


  3、產婦在生完孩子後不建議過早的下床走動,因為怕腹部壓力增加而出現子宮下垂。產婦的年齡也是影響子宮下垂的因素,高齡產婦在生完孩子後盆底肌鬆弛後恢復比較慢,出現子宮脫垂的機率也就高一些。


  造成產婦子宮脫垂的原因並不是單一的,所以在坐月子的時候認真護理很重要,注意這些細節讓你避免出現這種情況。



  1、休息好是關鍵,不要過早的下床活動,不要做讓腹壓增加的動作和事情,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現子宮脫垂。


  2、在睡覺姿勢上做調整,睡覺的時候換姿勢睡覺,儘量不要長期的仰臥,這樣容易出現子宮後傾,而子宮後傾是導致子宮脫垂的元兇之一。



  3、緩解便秘,很多女性在生完孩子之後會出現便秘的情況,所以在坐月子的時候需要適量的吃些水果,多喝水,來緩解便秘的發生,可以將水果放入粥裡面一起吃。避免用力排便造成腹壓增加。


  產後女性的子宮保養和恢復非常重要,因此,月子期間就應該引起注意,等身體各個機能恢復的差不多的時候就可以開始做一些有利於盆底肌恢復的動作,加快盆底肌和子宮的恢復。

相關焦點

  • 注意,這些「坐月子」習俗並不科學!寶媽們需要謹慎選擇
    其實,身體的勞累倒沒什麼,但孕期以及生產時對孕媽媽的消耗才是影響孕媽媽身體的重要因素,很多孕媽媽在懷孕後,心臟負擔增大,子宮肌細胞肥大,甚至皮膚、骨、關節都會發生變化,如果恢復不好,還容易變成日後的痛楚。所以,生產之後的「月子」便顯得格外重要。
  • 月子期間子宮脫垂有預兆,寶媽產後護理是關鍵,做好6招有效預防
    坐月子方式不當,很可能導致子宮脫垂 子宮脫垂,通常是在產後出現,是指子宮順著YD下降,甚至脫出體外的現象。 在脫落之前,子宮會有下垂的徵兆 明顯的酸痛感 生產之後寶媽會感覺到腹部酸痛,並且在勞作或者運動後酸痛感加重。
  • 月子期間子宮脫垂有預兆,寶媽產後護理是關鍵,做好6招有效預防
    坐月子方式不當,很可能導致子宮脫垂子宮脫垂,通常是在產後出現,是指子宮順著YD下降,甚至脫出體外的現象。年齡越大、生育次數越多,子宮脫垂越容易出現。媽媽們在孕期也是需要適當運動的,幅度不需要過大,主要是鍛鍊下半部分軀體,做一些擴展運動,給生產做準備。注意休息生產完就加入工作,是寶媽對自己最大的不尊重。
  • 產後想讓子宮快速恢復,這5個注意事項,寶媽們要謹記
    1、坐月子期間要適量運動 產後坐月子很多寶媽都會犯下一個錯誤,認為必須要臥床靜養不能運動。長時間躺在床上,缺少必要的活動,不光沒法及時排除體內的惡露,而且也不利於子宮的快速恢復。如果女性的身體狀況許可,應該多下床進行活動,同時也能預防腿部水腫。
  • 坐月子這幾個細節不能忽視,子宮容易「掉出來」,寶媽不要大意了
    坐月子方式不當,很可能導致子宮脫垂子宮脫垂,通常是在產後出現,是指子宮順著YD下降,甚至脫出體外的現象。年齡越大、生育次數越多,子宮脫垂越容易出現。子宮下垂有哪些表現,如何判斷子宮下垂?在脫落之前,子宮會有下垂的徵兆明顯的酸痛感生產之後寶媽會感覺到腹部酸痛,並且在勞作或者運動後酸痛感加重。
  • 生完孩子後不注意這幾個細節,容易讓子宮「掉下來」,寶媽別忽視
    如果女性的子宮在生產之後沒有及時的進行保護,可能就會比較容易造成子宮脫垂,如果子宮脫垂非常嚴重,那么子宮可能會「掉出來」,所以女性生產之後,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子宮,否則的話後果會很嚴重。那麼生孩子的時候,為什麼會發生子宮脫垂呢?
  • 坐月子期間不注重這幾個細節,子宮容易「掉出來」,6招做好預防
    而且如果此時寶媽出現咳嗽力度過大,也是容易使腹壓增加,往往會伴有尿失禁的情況,當然,排尿困難也是存在的。4. 下體的不適當子宮下垂的道路比較嚴重的階段,寶媽們是可以明顯的覺察到,下體有不適感。再加上分娩過程中對盆底肌還會造成一定壓力,如不及時做好預防,子宮脫垂是很容易出現的。 注意多休息在寶媽們坐月子時,身體是需要一點時間去慢慢恢復的,不宜過於操勞。
  • 42天坐月子日程表,讓寶媽們科學坐月子,遠離月子病!
    「女人月子裡不注意就會落下一輩子的病根兒......」這是老一輩的人,經常給新媽媽們說的一句話。對於月嫂來說,從更科學的角度來講,我們要給寶媽們的專業建議則是:坐月子是女人身體的第二次重塑機會,在坐月子的過程中,不僅是身材恢復,還有內臟、體能、生育、健康恢復的一個過程。產前孕婦擔負著胎兒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營養,身體都會發生一系列的適應變化。
  • 產後子宮脫垂多久恢復 產後子宮脫垂多久恢復正常
    產後子宮脫垂多久恢復產後子宮脫垂能恢復嗎?產後一些產婦會發生子宮脫垂的現象,其實產婦媽媽們不要太擔心,這都是產婦媽媽們一些的正常情況,產婦在生完孩子以後在不同程度上都會有子宮脫垂的現象發生。那麼產後子宮脫垂多久才能恢復呢?產後脫垂該怎麼辦呢?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媽不想晚年過得痛苦,坐月子就不要碰這五大禁忌,別不當回事!
    但時代不同了,總有些寶媽的思想還是比較西方化的,覺得現在誰還按照老規矩,都是科學坐月子,或者月子不坐也沒什麼影響。像某些明星那樣,生了娃馬上超短裙穿起來。其實這種想法真是大錯特錯了,如果坐月子期間不注意,短期是發現不了什麼,但只要年齡越大,這些問題就隨著接踵而來。
  • 資深月嫂:坐月子時不能做這四件事情,會影響寶媽一輩子
    不久前,做了十年資深月嫂的張阿姨跟朋友聚會,期間談起坐月子的問題。她感慨道:許多寶媽不注意保養,在坐月子期間不注意,會影響一輩子!生完孩子,坐月子時一定不要做這四件事,一定要牢牢記住!一、產後兩周不能隨便走動,起碼休養一個月。
  • 資深月嫂:坐月子時不能做這四件事情,會影響寶媽一輩子
    不久前,做了十年資深月嫂的張阿姨跟朋友聚會,期間談起坐月子的問題。她感慨道:許多寶媽不注意保養,在坐月子期間不注意,會影響一輩子!生完孩子,坐月子時一定不要做這四件事,一定要牢牢記住!一、產後兩周不能隨便走動,起碼休養一個月。
  • 為什麼你的子宮為掉下來?難言之隱的子宮脫垂
    對於每個女性來講,子宮是身體重要的生殖器組成部分,也是孕育新生命的場所,但是現在臨床上很多產後的媽媽會出現子宮脫垂的現象,當然還有少數未生育的女性也會發生子宮脫垂,而這個問題目前在很多地方仍然並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和重視,就診率很低,但是嚴重的臟器脫垂對女性的生活影響又是比較大的
  • 28歲寶媽產後子宮脫垂,了解清楚,做好產後康復是關鍵,別大意
    當每個家庭迎來新生兒時,家裡人總是喜悅、激動,但是誰又能真正理解母親分娩的不容易。而且母親在月子期間還要照顧寶寶的「吃喝拉撒睡」,到了晚上也不能睡個好覺,產後可能還會得一些盆腔疾病,比如子宮脫垂。
  • 產後42天,寶媽應該儘早去醫院做這些檢查,晚了會有這些危害
    同時,寶媽們這裡要注意,在坐完月子後一定要及時做這幾項檢查,才不會影響身體健康。1.檢查盆底從懷孕到分娩這個過程中,盆底肌肉和盆底韌帶的損傷都可能會導致漏尿或者尿失禁,以及子宮脫垂等盆底功能受損症狀。月子期結束後要及時做盆底康復,以免錯過了最佳時機,產後若支持組織沒有恢復正常,就可能會造成陰道鬆弛甚至有陰道壁脫垂和膀胱脫垂等嚴重問題。
  • 子宮脫垂(子宮下垂)
    當盆底肌和筋膜以及子宮韌帶因損傷而發生撕裂,或其他原因導致其張力減低時,可發生子宮及其相鄰的膀胱、直腸的移位即盆腔器官脫垂。籠統的講,子宮脫垂就是子宮離開了它本應存在的位置。子宮下垂是因為盆底肌的韌帶和肌肉撐不住子宮而令子宮下垂到陰道內。
  • 子宮後位真的容易子宮脫垂?如何預防這種「躺」出來的病?
    遇到這種時候,有些愛妻心切的丈夫還不幹呢。「算了,別讓我媳婦下地了,怪累的。」 哈,在這些好丈夫的眼中,我反倒成了「惡人」。 其中有一點就是,能夠預防以後出現子宮脫垂。 產婦坐月子,如果長時間躺在床上,特別是仰臥,易並發慢性尿瀦留,子宮易成後位,子宮軸與陰道軸方向一致,遇腹壓增加時,子宮即沿陰道方向下降而發生脫垂。慢性便秘及咳嗽,腹水或腹型肥胖,都可使腹壓增加,促使子宮脫垂。 在這裡,小紅姐,先解釋一下什麼是子宮後位和子宮脫垂。
  • 寶媽產後冬天坐月子有哪些注意事項
    冬天是一個寒冷的季節,很多人一聽到冬天想到的就是寒冷,不同的季節都有不同做月子的方法,在冬天的季節裡,產婦呢又不能受寒,哪到底在寒冷的季節中,寶媽們要怎麼合理的做月子才好呢,一直躲在被窩是待著是不太現實的,這也是絕對不行的,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講講在冬天裡科學坐月子的注意事項。 1.
  • 月子病最可怕的是子宮脫垂!前兩周坐月子,這3件事說啥也不做
    子宮脫垂的情況分為不同的等級,等級輕時,寶媽會出現陰道往下墜的異物感,還會出現腰酸背痛的情況,但脫垂嚴重的時,寶媽會出現泌尿系統等疾病。那麼為了防止子宮脫垂的情況,寶媽在月子期一定要做到這4項,可以避免出現子宮脫垂的情況。
  • 產後應該怎麼坐月子?舊觀念不可取,科學坐月子不容易落下病根
    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月子逐步形成了一些老一輩人經常掛在嘴邊的經驗之談,諸如月子期間不可以洗澡洗頭、不可以下床、不可以吹空調、要多喝豬蹄湯等等。這些老一輩傳下來的關於坐月子的說法讓新時代的寶媽們難以接受,覺得很多地方不合理,但是又不知道該不該按照舊說法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