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期間不注重這幾個細節,子宮容易「掉出來」,6招做好預防

2020-12-18 孕育島

數據顯示:產後有40%以上的產婦不注重坐月子,並且坐月子的方式也存在問題。

編 輯:柔山

審 核:許百萬

女性的子宮,功能是很多的,比如女性內分泌的調節、身體免疫力、生育功能、來月經,都與女性的子宮有著密切的聯繫。

子宮會讓女性在一定時間發生生理上的變化,從女孩變成女人,可見子宮的重要性。在現代醫學,也將子宮看成是女人的第6器官,重要程度可想而知。

而子宮雖然是作為女性獨有的器官,也是會出現疾病的,尤其是今天要講的子宮脫垂,會對女性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

子宮脫垂是說女性的子宮位置出現了變化,從原有的位置順著YD下降,還會有脫出到YD口外的情況,一般在產後是比較常見的。

子宮脫垂的原因你知道嗎

★ 腹壓增加

由於在分娩時,盆底肌的支撐力會相對減弱,胎兒通過產道,產婦的盆底肌肉就會被過度的牽扯,變得鬆弛下來。

並且還會向兩邊分離,導致肌肉纖維受損,就容易出現子宮脫垂的現象。

分娩時發生撕裂

產婦在分娩時,YD壁是會變得鬆弛的,一般在順產時,女性的私處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撕裂情況。

從而使得YD口變大、鬆弛,也易出現脫垂。

產後過早下床

產後身體還是很虛弱的狀態,如果此階段還在過度的操勞、咳嗽劇烈等,這些小的問題很有可能會在不同程度上使腹壓增加,進而出現子宮脫垂。

高齡、多次生育

醫生表示:高齡和多次生育的產婦,盆底肌組織鬆弛度也是會受影響的,會比年齡低些、初次生育的女性更易發生子宮脫垂。

子宮下垂的症狀有哪些?

1. 酸痛感

子宮下垂通常會在早期身體出現酸痛的感覺,尤其是在做了一些家務等活動之後會變得更加明顯。

2. 分泌物

子宮脫垂還會對女性盆腔的血液循環造成影響,如出現局部的淤血,對月經量也會有有影響的,會變得較之前多。

而且女性盆腔內也非常容易出現感染,白帶等分泌物也會增多,出現異味。

3. 泌尿系統出現問題

上文剛提到子宮脫垂會使腹壓增加,漸漸的出現不同程度的膀胱問題。

而且如果此時寶媽出現咳嗽力度過大,也是容易使腹壓增加,往往會伴有尿失禁的情況,當然,排尿困難也是存在的。

4. 下體的不適

當子宮下垂的道路比較嚴重的階段,寶媽們是可以明顯的覺察到,下體有不適感。

這種不適感會影響自己的正常行動,只有通過平躺時,才會得到些緩解。

由此可見,子宮下垂不僅對女性的美麗有影響,對健康也是有嚴重損傷的。

如何預防子宮脫垂?

因為懷孕期間,肚子會日益增大,對下肢和腹部的壓力也會隨著增加。

再加上分娩過程中對盆底肌還會造成一定壓力,如不及時做好預防,子宮脫垂是很容易出現的。

注意多休息

在寶媽們坐月子時,身體是需要一點時間去慢慢恢復的,不宜過於操勞。

過早的下床都是對產後恢復不利的,充足的休息在此期間就變得尤為重要了。

變化睡姿

很多寶媽以為仰臥在月子期間就是好的,其實不然,不應長期的保持一種睡姿,應經常地變化睡姿,如側臥,這樣也能一定程度避免子宮後傾。

因為子宮長時間後傾,極易造成子宮的脫垂現象,所以坐月子也要適時地調整睡姿。

飲食上

產後要保證通便情況正常,寶媽們可以選擇吃一些新鮮的蔬菜、瓜果、還可以適當的吃一些粗糧,適時的補水也很關鍵。

尤其是有便秘問題的寶媽,可以在每天起床後飲用一杯溫開水,或是蜂蜜水,對通便都是有不錯的效果。

如果通便還是很困難,可以諮詢醫生,開一些助通便的藥。

防寒保暖

坐月子要保暖的問題,經常會提到,而且不管是冬季還是夏季,坐月子都是要保暖的,臨近秋冬,坐月子的產婦要注意防寒保暖,平時多喝些溫開水。

收縮運動

產後的加強盆底肌、提肛肌的收縮運動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項,可以起到促進盆底恢復的作用。

最好在產後的42天去醫院做複查,以便及時的了解自身情況。

及時就醫

已經發生子宮脫垂的寶媽,無論情況嚴重與否,都應該及時的就醫問診,及時的了解自己的情況,自己的身體自己更要愛護。

所以,寶媽們在產後坐月子是很有必要的,這是女人一中比較脆弱的時刻,正確科學的休養是關鍵。

小島今日話題:各位寶媽們有過子宮脫垂的經歷嗎?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孕育島,一個專業的孕產、育兒團隊,多平臺優質創作者,關注我,孕期營養健康、孩子成長教育,給您專業指導。

相關焦點

  • 坐月子這幾個細節不能忽視,子宮容易「掉出來」,寶媽不要大意了
    導言:子宮,被稱為女性的第六器官,重要性不言而喻。坐月子也是有很多講究的,這是女性生產後最關鍵的恢復期,也是女性最脆弱的階段。你知道嗎?YD撕裂順產時,女性的YD會出現撕裂情況,導致YD鬆弛,子宮脫垂。產後過度操勞產後需要恢復期,讓盆底肌和YD得到自然康復,如果在坐月子的時候孕婦還長時間勞作,會加劇腹部壓力,導致子宮脫垂。
  • 產後月子不要太操勞,可能讓子宮「掉出來」,這幾個細節馬虎不得
    孕育生命的過程是神奇的,但寶媽還需要應對妊娠期間的各種不適,和生活不便,稱得上是歷經磨難了。產後恢復也可能會出現很多問題,例如,子宮「掉出來」,又叫做子宮脫垂。什麼是子宮脫垂呢?除了以上四種原因之外,卵巢功能的衰老和退化也容易發生子宮脫垂,或者是加重。前段時間,有個新聞一位五十多歲的大媽,在跳廣場舞的時候突然感覺不適,像是有什麼東西掉出來了,急忙送往醫院,就被確診為子宮脫垂。
  • 月子期間子宮脫垂有預兆,寶媽產後護理是關鍵,做好6招有效預防
    導言:子宮,被稱為女性的第六器官,重要性不言而喻。坐月子也是有很多講究的,這是女性生產後最關鍵的恢復期,也是女性最脆弱的階段。你知道嗎?產後過度操勞產後需要恢復期,讓盆底肌和YD得到自然康復,如果在坐月子的時候孕婦還長時間勞作,會加劇腹部壓力,導致子宮脫垂。
  • 月子期間子宮脫垂有預兆,寶媽產後護理是關鍵,做好6招有效預防
    導言:子宮,被稱為女性的第六器官,重要性不言而喻。 坐月子也是有很多講究的,這是女性生產後最關鍵的恢復期,也是女性最脆弱的階段。 你知道嗎?
  • 生完孩子後不注意這幾個細節,容易讓子宮「掉下來」,寶媽別忽視
    女性的子宮是胎兒需要住40周的小房子。女性的子宮懷孕過程中從雞蛋大小脹大到容納下一個六七斤的胎兒,變化是特別大的,女性生產之後,胎兒從子宮內消失掉,女性的子宮逐漸恢復到懷孕之前的狀態,這是一個漫長而且困難的過程。
  • 坐月子期間上廁所,感覺有東西掉出?別大意:可能是子宮脫落
    答案就在產後恢復期,也就是坐月子期間的保養和恢復。這幾天,門診部來了一對年輕夫妻,女方一直依偎在男方身旁,男方也始終攙扶著女方,看上去很甜蜜恩愛,羨煞眾人。但,仔細一瞧,女方走路時一直很小心,生怕身上掉下什麼東西一樣。
  • 坐月子期間不能同房?月子期間的6大注意事項,要牢記
    坐月子在醫學上被叫做產褥期,女性在經歷備孕、懷孕、生產過後,就會進入產褥期。在這一階段,是產婦們進行身心調節和恢復的重要過程。如果坐月子期間女性的各項生理系統沒有得到及時正確的調養和修復,就會產生很多後遺症,比如乳腺炎、各種婦科疾病等,嚴重的還會影響女性之後的正常生活,所以女性坐好月子很關鍵。
  • 月子不好的女性都有這幾個症狀,這5件事情月子期間一定做不得
    月子不好的女性都有這幾個症狀,這5件事情月子期間一定做不得,產後寶媽一定要記住  然後寶媽出現了腰疼腿疼,漏尿,子宮脫垂,陰道鬆弛這些問題都說明你的月子沒有做好,  坐月子期間也要注重一些方面,這樣的話有助於產後的恢復,才能有效的避免產後出現的這樣那樣的一些問題  那我們有哪些禁忌需要去注意的呢
  • 月子坐不好會讓產後修復更難進行,一定要注重這幾點
    月子坐不好會讓產後修復更難進行,一定要注重這幾點  這對於女性來說是一個休養生息的好時期,很多女性生完寶寶之後,氣虛血虛這個時候坐月子對於女性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休息的時間,那如果說坐月子期間不注重以下幾點的話,我們身體的恢復就會比別人要慢一些,可能會讓身體更加糟糕,那如何去避免這些坐月子期間遇到的一些問題呢,今天呢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坐月子,我們需要注重哪幾個方面?
  • 坐月子期間,寶媽注意這4個「小細節」,或許對產後恢復有幫助
    如果在月子期間,各種事項都有注意到,可能身體恢復得比較好,也比較不容易留下病根,相反的,如果月子沒有做好的話,則很容易引起各種疾病,俗稱月子病。產後坐月子,注意這4個「小細節」,對寶媽產後恢復有幫助!坐月子期間,寶媽注意這4個「小細節」,或許對產後恢復有幫助1、剛生完不宜大補很多人認為在生完孩子之後,因為身體比較虛弱,所以需要大補才行,殊不知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而且對於養分的需求也是不太一樣的,如果補過了頭,很可能會造成營養過剩,反而對寶寶的身體產生不利的影響
  • 產婦不坐月子,肚子裡「掉出一塊肉」,產後如何預防子宮脫垂?
    中國人有明確的風俗傳統,規定每個女性產後都需要休養一個月,這是中國文化上對女性挺好的關愛,是中國文化的產物,這可以讓中國的女性很好的休養,能夠讓女性更好的恢復身體健康。⒈多年來的傳統習俗導致中國人需要坐月子這個文化,而且現在也很重視坐月子。
  • 坐月子吃蝦怎麼做好 坐月子吃蝦怎麼做好吃
    鮮蝦粥的做法竅門 蝦頭在坐月子的時候飲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手術後寶媽的身體很虛弱,做不了什麼運動,因此食療有助於身體恢復,並且通過營養攝取能讓媽媽們獲取足夠的蛋白質和維生素等,那麼剖腹產多久吃鴨肉嗎,蝦怎麼做好吃呢?
  • 產婦上廁所時,子宮竟意外滑落,醫生:月子沒做好
    都說生孩子是過『鬼門關』,足可見生娃對於女性來說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一不小心甚至可能會有生命危險。但是,過了這個『鬼門關』之後,也並不意味著寶媽們可以高枕無憂了,其實在它之後,還有一個關乎女性身體和心理健康的重要關卡——坐月子。月子沒有坐好,不僅只會給女性身體帶來一些小毛病。
  • 坐月子,新媽媽必問的幾個問題,金牌月嫂帶你走出誤區
    這是很多人迷惑的問題。因為一般人認為,月子就是一個月30天,實際上這是不正確的。醫學上月子期是指從胎兒出生到新媽媽身體及器官恢復的一段時間,大概需要6~8周,也就是42~56天,一般規定的產假日期也是這麼多天。如果新媽媽想要完全恢復,最好是坐6~8周的時間。
  • 產婦上廁所時,子宮竟意外滑落,醫生:月子沒做好
    都說生孩子是過『鬼門關』,足可見生娃對於女性來說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一不小心甚至可能會有生命危險。但是,過了這個『鬼門關』之後,也並不意味著寶媽們可以高枕無憂了,其實在它之後,還有一個關乎女性身體和心理健康的重要關卡——坐月子。月子沒有坐好,不僅只會給女性身體帶來一些小毛病。
  • 產後子宮護理:6個細節新媽媽要做到,助你子宮早日恢復!
    懷孕期間子宮由很小的體積膨大了很多倍,生完寶寶之後,想讓子宮一下子恢復原來大小是不可能的。不過注意6個細節倒是可以讓你的子宮早點恢復!1、產後不要過早開始性生活子宮的恢復和下體的恢復都需要一段時間,產後性生活開始得越晚,對於新媽媽子宮的恢復越有好處。恢復的差不多了,開始性生活後也要做好避孕措施。
  • 產婦坐月子期間,這4件事沒做好,不僅恢復緩慢,還會落下病根
    #坐月子#本文由蘿爸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本期蘿爸分享的內容是:產婦坐月子期間,這4件事沒做好,不僅恢復緩慢,還會落下病根!但是雖然寶寶出生了,但是對於產婦來說,卻是要開始進入一個漫長的恢復期,坐月子就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時刻,這個階段如果沒有恢復好,那麼對於產婦來說可能以後都會落下病根,所以需要格外的注意,那麼有一些事情,其實在坐月子的時候,產婦要做好,這樣才能恢復更快。
  • 坐月子期間頭疼,你中招了嗎?
    坐月子期間頭疼,你中招了嗎?坐月子是每個準媽媽要做的事情,說到坐月子,媽媽們肯定就會緊張起來,因為坐月子,對於新媽媽們來講是比較煩,月子期間要注意月子病的來襲,有的媽媽會腰痛,有的媽媽們會頭疼,因為女性在生產之後身體還處於虛弱的狀態,外邪特別是風寒很容易侵襲到身體而表現在上部,頭竅就出現頭疼怕風的症狀,如果不好好保養,會是一輩子的後遺症!
  • 坐月子期間不能洗澡?醫生:洗澡可以預防細菌侵入,有利於健康!
    坐月子在中國自古以來就非常受重視。古時候,女性在分娩後要臥床休息1~3個月,期間不能外出、不能吹風、不能洗澡洗頭、不能碰冷水、不能提重物、不能多走動、不能見客,同時還要喝米酒、喝雞湯、喝紅糖水等,用來補氣養血,調理虛損。坐月子期間到底能不能洗澡?
  • 坐月子期間,若不保護好這幾個地方,很容易留下月子病,留下遺憾
    產婦在生了寶寶之後的6個星期內是產褥期,這6個星期對於產婦來說是比較關鍵的,因為產婦恢復的好不好主要就要看這6個星期了。產褥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月子期間,以前,在坐月子的時候產婦很多事都不能做的,不能刷牙,不能洗頭洗澡,不能碰涼水等等,其實主要就是要幫產婦保暖,防止受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