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在醫學上被叫做產褥期,女性在經歷備孕、懷孕、生產過後,就會進入產褥期。在這一階段,是產婦們進行身心調節和恢復的重要過程。如果坐月子期間女性的各項生理系統沒有得到及時正確的調養和修復,就會產生很多後遺症,比如乳腺炎、各種婦科疾病等,嚴重的還會影響女性之後的正常生活,所以女性坐好月子很關鍵。
1、保持安靜
分娩後的產婦最需要的就是休息,因為在生產過程中損耗了女性大量的元氣,造成身心極度疲憊,要保證產婦和寶寶安靜的休息環境,避免噪音影響產婦和寶寶的睡眠。
2、禁房事
女性產後身體非常虛弱,再加上分娩過程中對子宮和私處產生的損傷還沒有修復,所以要禁止房事,否則很容易常發生感染,造成婦科疾病。一般情況下,在產後3個月左右才可逐漸恢復房事,但是在恢復房事之後要採取避孕措施,防止細菌侵入的同時避免受孕,與此同時還要注意女性的身體有無恢復。
3、不要盲目滋補
女性分娩後要及時補充營養,但也不必天天吃大餐,過多攝入會增加身體負擔。如果吃得過於油膩還有可能會引起奶水不暢,所以月子期間的飲食要均衡,注重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吸收。尤其是在產後的前兩周,一定要注意飲食清淡有營養,不可大魚大肉。
4、保持空氣暢通
很多產婦怕坐月子期間受涼,就會關緊窗戶,加上自己裹頭扎腿,這其實是會導致室內空氣不流通,容易使產婦和寶寶患病。所以即便是在冬天,也應保證每天可定時開窗通風半小時,更換室內空氣。如果怕吹到涼風,可在開窗通風期間,產婦和寶寶暫到另一個房間休息。
5、保證適宜的室內環境
產婦和寶寶在月子期間需要整潔舒適的環境,因此不管是哪個季節,都應注意房間的溫度和適度,避免產婦和孩子過熱或過涼。
6、注意不能過度勞累
坐月子期間的產婦不能做家務和長時間抱孩子,這造成手臂酸脹,要儘可能的臥床休息。如果在坐月子期間長時間下地走路或者下重力,就有可能使得產婦沒辦法恢復身體,嚴重者甚至還會落下月子病。
溫馨提示:對於女性來說,坐月子是一件大事,切不可大意。除了做到上述的這些事情以外,還應儘可能的多喝水,避免便秘。尤其是剖腹產的女性,更應注意這個問題,這是因為如果在大便時用力過猛是會扯到傷口,對傷口恢復不利。
參考資料:
《肝硬化傳染嗎?該如何預防肝硬化?》今日頭條2020-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