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手冊》第一章:為什麼要朗讀?

2020-08-27 倩姐的繪本育兒經

我丈夫和我都很忙,從哪兒找時間給孩子讀書?

每個人一天都有24小時———不多也不少。壓根沒有少時間這回事。過去30年來,有兩位教授查看了成千上萬的個人日誌,對普通人每天的日程安排作研究。研究指出,最近10年來,美國人的閒暇時間比10年前每周平均多出5小時。大家感覺有壓力的原因是,各種不同的工作接連不斷地堆到身上。我們不是沒時間──我們是沒有喘息的時間。

對於自己重視的事,我們一定抽得出時間。有時間自己閱讀並給孩子讀書的人,同樣也是擁有24小時;那些沒時間閱讀的人,卻有時間盯著電視看球賽或連續劇,有時間講30分鐘電話,還有時間為一件小事跑遍整個商場。每個人都有相同的24小時,只是用的地方不同。

時間是成功的關鍵。追求成功的人,不論是運動員、會計、作家還是讀者,都必須為成功投注時間。閱讀習慣越早養成越好,因為在早期,其他人可以助一臂之力,也就是說,家長或保姆可以讀書給孩子聽。然而,如果在學齡前沒有投入這些朗讀時間,那麼入學時,孩子必須獨自接受挑戰。

在本章最後,讓我們思考一下,影響親子關係和孩子閱讀態度的是什麼?《洛杉磯時報》專欄作家克裡斯·厄斯金(Chris Erskine)在以下的文章中與我們分享了父子共讀的體驗。

閱讀習慣讓父子情牽一頁

的確,我愛書,就像我愛夏日裡的冰品、秋天裡的棒球一樣。其實,我是為書而活的。

現在,我兒子也在發掘書中的奧妙了。仿佛偶然間,這個12歲的小孩在簡單的閱讀中找到了樂趣。這種與書為友的親密感是很難形容的。

「知道什麼是『友情』嗎?」我問他。

「就像好朋友嗎?」他問。

「就像好哥們兒。」我說,「你和書本就是好哥們兒。」

「抱歉,老爸,我聽不懂。」

「沒關係!」我說,「不斷讀下去就可以了。」

6個月前,我兒子對書漠不關心,他只有在逼不得已時才看書。有時即使是必須看書,他也未必會看。

6個月前,如果誰有讓他閱讀的秘方,我會一擲千金。就算沒錢,我也願意付15%的利息借款,背負6年分期償還的重擔。

當時,我兒子認為書是給那些擊不到中快速球或攔截不住直飛球的低能兒看的。他認為,書是「室內人」的專利,那些人躲開陽光,失去生活中其他美好的事物。

後來,有一天,這個男孩撲通摔在沙發上,卻沒有彈起來。他必須在床上躺兩個星期,成了自己最討厭的「室內人」。

這個男孩因此而昏昏欲睡。他不能看電視,藥物讓他虛弱,他連書都拿不起來。

於是我開始讀書給他聽,就像他4歲時那樣。我卯足了勁,讀得繪聲繪色。

等他體力好一些時,我們父子倆就輪換著讀,你一頁,我一頁。然後變成你一章,我一章。等他完全康復時,我們仍然這樣朗讀。

現在每當要就寢時,他就會拿一些書來找我,我們肩並肩,一頁一頁一起讀。

如今他對閱讀的熱愛已經不可遏制了。他甚至讀報紙,從體育版開始看,一步步漸入佳境。

他認真閱讀體育版,就好像窮人讀到富親戚的遺囑一樣,字斟句酌,對於沒有完全讀懂的地方,還反覆推敲。

「老爸,你在聽嗎?」他說,我們父子倆的鼻子都埋在早報中。

「什麼?」

「你在聽嗎,老爸?」

「我永遠都在聽。」我回答。

相關焦點

  • 《朗讀手冊》第二章 何時開始朗讀?
    這就是為什麼芬蘭的學生閱讀能力都很高的原因,不管在家裡或社區內,他們都可以看到一些讀書的典範,而小孩子可以說是最善於模仿的了。 如果是我讀書給孩子聽,他的閱讀能力怎麼會進步呢? 聽力的進步有助於閱讀理解力的進步。
  • 《小王子》英文版朗讀 第一章
    網上其實已經有很多優秀的英語朗讀版本了,我這次嘗試朗讀完全是出於個人興趣。我沒有受過專業的朗讀訓練,讀的不好的地方還請多多包涵。如果你喜歡我的朗讀,歡迎轉發給更多朋友。Chapter 1 第一章 Once when I was six years old I saw a magnificent picture in a book, called True Stories from Nature, about the primeval forest.
  • 《朗讀手冊》——關於親子共讀,你所不知道的秘密
    《朗讀手冊》這本書,就將為我們答疑解惑,找到你所需要的答案。在這本書裡,作者將告訴你為孩子朗讀、親子共讀,在性價比最高的養育牛娃的方法。《朗讀手冊》的作者吉姆·崔利斯,是美國閱讀研究和推廣專家。畢業於麻薩諸塞州大學,曾經作為撰稿作家及畫家在《春田日報》任職20年。其間,他以志願者的身份每周去社區學校,跟孩子談與自己職業相關的話題。
  • 人工智慧教程系列二:文字朗讀
    通過第一章的簡單介紹了人工智慧學習的重要性,想必大家也對人工智慧技術產生了一定的興趣,那麼今天開始學習之旅!文字朗讀是最基礎的人工智慧插件,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例如排隊叫號,車站報播等等,包括比較智能的機器人,與人的語音交互,都是通過文字朗讀進行實驗的。文字朗讀作用就是:講文字轉換成語音,本文字朗讀插件,除了支持中文朗讀,還支持其他各國語言朗讀。
  • 《朗讀手冊》:讓熱愛閱讀,成為孩子一生的財富
    在《朗讀手冊》這本書中,作者吉姆·崔利斯給出了深刻的見解。吉姆·崔利斯是美國著名的閱讀研究專家,曾被國際閱讀組織評選為20世紀80年代對閱讀推廣最有貢獻者之一。儘管《朗讀手冊》於1979年出版,距今已有40多年,但這本書中的觀點仍舊具有極大的啟發性,《朗讀手冊》中的很多建議在今天看來仍富有借鑑意義。
  • 會識字就不朗讀了?美國閱讀專家:為孩子朗讀沒有句號
    朋友的堅持,不禁令人驚嘆朗讀的神奇效果。也許有人會問,我的孩子已經可以自主閱讀了,還有必要為他朗讀嗎?我忙到連自己的時間都沒有,為什麼還要給孩子朗讀呢?我的孩子都不愛看書,我給他朗讀有用嗎?今天這本暢銷全球四十年的經典之作《朗讀手冊》將告訴我們,為孩子朗讀就是提升孩子閱讀能力最有效的手段。
  • 學語文,我們為什麼要大聲朗讀?
    朗讀的好處1.刺激大腦聽覺視覺的共同活動。大腦活躍區域有明顯的細化區分,單純的看遠沒有聽和看一起進行來得生動有效。並且這個聲音是自己發出的,那麼個人的關注度自然要比聽書更高。也可以把朗讀當成是一種表演,讓自己化身成為文章的主角,準確傳達文字的信息。可以慢,但一定要清晰、大聲、情緒到位,讓孩子能夠感受到朗讀的美!
  • 孩子大聲朗讀的十大好處
    中國當代詩文學家、教育家、詩人南懷瑾老師,在聊關於兒童為什麼要讀古詩詞、古文,怎麼讀的問題的問題時,指出:讀書,尤其是讀中國書,就要高聲朗誦。高聲朗誦,有什麼道理呢?這個含意很多,朗讀多了,自然懂得言語與文字的音韻學。換句話,也懂得文字和語言之間拼音的學問。
  • 我為什麼要用五年時間和女兒一起朗讀?
    有家長說,孩子在學校語文課上不是在朗讀嘛!語文課堂上確實經常會有朗讀環節,但基本以齊聲朗讀為主,讀的是課本。首先,讀課本不是閱讀,語文教材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書,那只是老師在教學活動中用來指導的範本、模板;再者,齊聲朗讀會讓孩子養成拖音、有口無心的朗讀壞習慣,很多孩子在全班齊讀時常常濫竽充數!所以,課文朗讀絕對不能當成孩子閱讀的全部。
  • 讀風靡全球四十年的《朗讀手冊》,做有溫度的父母
    直到最近,一本叫《朗讀手冊:大聲為孩子讀書吧》的書,讓我生出相逢恨晚的遺憾。這本書的封面圖畫就特別有意思:天氣晴好,綠草如茵,一位女士背靠大樹捧著一本厚厚的書念著,旁邊的小朋友聽得如痴如醉,連小鳥、兔子都被吸引了。底下兩行小字: 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
  • 普通話朗讀,訓練技巧很重要!
    回復「教資備考」即可領取教師資格筆試高分手冊
  • 【深度好文】:朗讀的教育奇蹟
    「決定人成為什麼人的,是他看到的東西,更是他聽見的聲音。」人們對於耳福的追求是總是孜孜不倦。朗讀——《朗讀手冊》(美國閱讀研究專家吉姆·崔利斯著)的作者說,朗讀是讓孩子熱愛閱讀的唯一而重要的方式。第一,因為朗讀,默默硬讀的艱難和生澀得以消失或者緩解,連貫流暢的朗讀,讓文意和思維變得連貫流暢;第二,語調也是一種奇特的語言,富於樂感的朗讀更是一種音樂化的語言,能夠為你的理解提供強大而溫暖的助力;第三,人有一個特殊的器官,能在聽話的時候進入講話者的思維,感應講話者的思維。如果父母、教師所讀的東西是自己深刻理解、深深感動的,這種理解和感動也可以傳染給孩子。
  • 享受朗讀:我的英語積極朗讀法簡介
    我在講口譯的第一節課都會花很長的時間介紹我的英語積極朗讀法,這不僅對口譯訓練有用,對普通人日常的表達和思維養成都會有很大的好處。同時它也會大大提高你的英語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要把英語說得漂亮,需要特別把長元音和雙元音發得飽滿、紮實,這就需要充分舒展臉部的肌肉並形成肌肉記憶。我們平時臉部肌肉和骨胳的運動都是按漢語記憶進行的。每天半小時朗讀訓練不僅會讓你形成肌肉記憶,自己正確朗讀過的單詞、意群和句型在你聽到的時候反應會快許多,這就是為什麼我說朗讀可以提高聽力。而在你自己想表達的時候,有些話你會脫口而出。
  • 關於兒童閱讀,你要知道的44個朗讀要領和14個朗讀禁忌【魔書堡】
    ●要注意變換讀物的長度與主題。●為了鼓勵參與,在時機適當時,請孩子幫忙翻頁。●在開始朗讀前,一定要提一下署名、作者與圖書作者——不論你已經讀過這本書多少次了。 ●在第一次讀一本書時,與孩子討論一下封面上的圖。「你認為這張圖在說什麼?」 ●朗讀時,經常問孩子:「你認為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以增強孩子的參與感。
  • 為什麼要朗讀?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01朗讀屬於每個孩子,每一個人最近,女兒所在的幼兒園,開展了每日「小小播報員」活動,鼓勵孩子們上臺講故事、念古詩、讀詩歌。我理解的播報活動,它是朗讀的呈現方式之一,是文字的表現載體之一,更是通過靈動的生命,展現語言美的過程。美學泰鬥朱光潛曾說:「我們要的,並不是生活的美學,而是審美地生活。」
  • 44個朗讀要領和14個朗讀禁忌
    當孩子看電視時,播放聲音的同時要顯示字幕。但是對於知道如何閱讀,卻懶得看書的孩子,不妨關掉聲音,只播放字幕。   不要選擇許多孩子在電視上看過或聽過的書。一旦知道了故事情節,孩子的興趣就消失了。不過你可以讀完一本書,然後帶孩子觀看由書改編的電影或電視劇。這種方法能讓孩子體會到文字比影響表達得更豐富。
  • 【絲路·親子朗讀】呂冠霆為您朗讀《感謝有你》
    孩子的成長也是一本書,與孩子一起大聲朗讀,在讀書中互相啟迪;與孩子一起大聲朗讀,在讀書中溝通心靈。「愛朗讀、敢於秀」的我和家人一起參與[絲路·親子朗讀]活動,讓文字插上聲音的翅膀!       今天要為大家推出的作品是《感謝有你》,由義烏市新絲路學校長和校區一(5)班的呂冠霆和媽媽共同朗讀。         大家好,我叫呂冠霆。
  • 作為一名閱讀老師,我為什麼要留朗讀作業?
    但是,如果你跟蹤我一天的工作,會發現我經常會批改學生朗讀文章的錄音作業。很多人肯定很好奇,一個教閱讀理解和語法的老師,為什麼要留朗讀作業呢?這種情況下,就一定要去朗讀閱讀文章,因為這樣才能夠強迫你看準每一個單詞。
  • 重拾英文朗讀
    最近每天會花一點時間讀一篇英文短文,今天嘗試參與了朗讀評分活動,分段朗讀,最高93分,最低只有84分。
  • 現代詩歌的朗讀節奏與朗讀語調
    類型一 劃分朗讀節奏朗讀節奏,是指朗讀詩歌時的短暫停頓。停頓,指語句或詞語之間聲音上的間歇。停頓的目的:①朗誦者在朗誦時生理上的需要;②句子結構上的需要;③充分表達思想感情的需要。根據朗讀劃分在劃分完節奏後,讀一讀,體會一下按照所劃分的節奏讀下來,意思有沒有讀破,揣摩一下別人能否聽懂( 或者讀給他人聽 ),如果意思沒有讀破或他人能聽懂,則劃分的節奏是正確的,反之則有誤。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