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學延長時間放學,還要收取一定費用,說是減輕父母的負擔」這個問題,需要分地區、分情況討論。以雲南為例,省會城市昆明還好一些,其它周邊大部分地區的教育和經濟發展水平與沿海一線城市沒法相比。於是就形成了兩種不同的需求,一部分家長希望延長全日制學校的放學時間,另一部分家長希望嚴格執行三點半放學的政策。
一、沒時間接送孩子而希望延長時間放學
這部分家長基本都是80後、90後上班族,每天過著朝九晚五、朝九晚六的上班生活。如果家裡沒有老人幫忙帶看孩子,就只能自己接送孩子上學、放學。三點半孩子已經放學,這個時間點自己還在單位上班。等到下了班再趕到孩子的學校,離放學時間已經過去了兩三個小時。
很多學校怕放學後孩子在學校裡逗留出事,一般會在放學後20分鐘內開始清人,於是,孩子們只能在校門口眼巴巴等著家長來接。小學生年齡小的七八歲,大的也就十一二歲,在學校裡逗留容易出事,在人來人往、車馬穿梭的學校門口逗留,就不容易出事了麼?如果全職媽媽/全職爸爸負責接送孩子,那就意味著三口之家(如果有二胎,就是四口之家)收入只能依靠另外一個。
這種情況下,家長更希望學校能夠延長放學時間,即便是收取一定的管理費用也很樂意。
二、為減輕經濟負擔而希望延長時間放學
還是以昆明為例,部分小學已經開始試點,三點半放學之後,學校裡會有琴棋書畫之類的興趣類培訓課程。這類培訓課程,由學校出面向社會機構採買服務,挑選優質機構的老師入校展開興趣類培訓課,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參加。一般情況下,採買經費由學校的上級主管部門或相關單位承擔。
與校外文化藝術輔導培訓課動輒數百元一小時的收費標準相比,在自己的小學免費培訓,師資和教學質量都有保證,何樂而不為呢?
三、為尋求優質教育而希望延長時間放學
近幾年雲南經濟發展速度比較快,除了昆明之外,周邊的楚雄、大理、玉溪、曲靖,以及昆明市管轄的安寧、晉寧、嵩明、祿勸、呈貢等地區,隨著經濟基礎的夯實,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然而,相應的校外教育培訓資源卻是發展有限。儘管在昆明主城區有像新東方、學而思、家家樂這樣的大機構可供家長選擇,但在周邊的地州、鄉鎮,校外培訓機構的入駐率很低,而且良莠不齊。
就以家家樂的學生為例,有這樣一個學生,周五放學之後家長帶著坐4個小時的高鐵來昆明上補習班,周天下午上完課,又匆匆坐高鐵回去。這類情況雖然不多見,但是,武定、宜良、個舊、富民等地區的孩子,一放學就是幾十公裡的車程趕往昆明主城區最近的家家樂校區,經常是晚飯都在車裡吃,下了車趕緊上個衛生間,就開始上課……
隨著在職教師不允許有償補課的禁令出臺,州縣和鄉鎮的孩子,要麼在課堂上好好學,課堂上學不好的父母來教(但是,父母有沒有時間教、有沒有能力教會,又得另說)。城裡的孩子有各種補習班可以選,州縣和鄉鎮的孩子想學也沒得選。這種情況下,孩子就讀的小學延長放學時間,可以讓孩子多學一些知識,縮小與大城市孩子之間的教育差距。
所以,從上面的三個角度來看,小學延長時間放學,還要收取一定費用,是確實能夠減輕父母的負擔。
[申明]本文轉載自家家樂教育,版權屬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