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山旺村附近有一種特別的石頭,石頭中保存著大量精美的化石,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又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呢?
很久以前在山東省山旺村附近,經常能看到一些特別的石頭,石頭裡有逼真的樹葉、魚類,但是從沒有人稀罕過他們,直到1935年著名的古生物化石家楊鍾健先生的到來,打破了這裡的寧靜,三旺也被科學家命名為「萬卷石書」。自此一場曠日持久、轟轟烈烈的科學研究在山旺拉開了序幕。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又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呢?
帶著重重的疑問,我們首先來到山旺地質博物館,在山旺發現的化石几乎都被保存在了這裡。在博物館裡我們發現化石保存的完好程度世界罕見,魚兒的鱗片還可以一片片點數清楚,樹葉就像剛剛從樹上落下,葉脈還清晰可見,水草還仿佛在水中搖動,就連極難形成化石的蜘蛛和蚊子,都保持了原態,就如同實體標本一般。與此同時諸多疑問也隨之浮現,為什麼這個地方的話時會保存的如此完整和精美呢?
我們決定先去化石的發現地去一探究竟, 專家告訴我們,山旺化石形成於距今1800萬年前,目前已經發現了十幾個門,600餘種的化石,無論從發現的種類和數量來說都是世界上罕見的。但是,走進化石對於我們卻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保存化石的材質非常的奇怪,它們看起來既不像土,也不像普通的石頭,而且他們都是分層的,化石就保存在這些層面裡面。到底是什麼東西保存著山旺化石呢?
為了解開這個疑問,我們拿著採集到的化石標本再次來到了山旺地質博物館,請教一下來這裡工作的李鳳麟教授。原來1800萬年前這裡曾經是一片平靜的湖泊,湖裡生長著大量的硅藻,它們與湖裡的泥沙一起沉入湖底,經過了漫長的地質年代,就形成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硅藻土巖。硅藻土巖稍經風化就會層層翹起,就像書頁一樣,所以被形象的比喻為「萬卷書」。但在這裡,我們又發現了一個奇怪的事情。
化石所在的硅藻土巖層極其脆弱,單單用手就可以把它毫不費力地掰斷,在太陽底下曬後用鐵鍬輕輕一碰,硅藻土巖層就會脫落下來,其中的化石也必然會遭到破壞,就更別提經歷了千萬年風雨的侵蝕了。很顯然硅藻土巖一定是被什麼東西保護著,否則早就被殘酷的大自然風化掉了,根本不可能保存到現在,到底是什麼保護著硅藻土呢?
我們決定到硅藻土巖層的最上面看看會有什麼發現,到硅藻土巖層上方發現覆蓋在硅藻土巖上面的是一層厚厚的黃土。那會不會是這些黃土保護著這些脆弱的硅藻土巖,進而保存著硅藻土巖裡面那些珍貴的化石呢?
這個推測很快就被專家否定了,原來根據測算這些黃土僅僅是距今二百萬年前的產物,而化石形成於距今1800萬年前。那到底是什麼東西保護著這些脆弱的硅藻土巖,經歷千百萬年風雨的洗禮呢?黃土顯然是承擔不起這個重任的,那麼不是黃土又是什麼呢?
為了解開我們的疑問,專家帶我們來到了距離山旺盆地不遠的一處地方,難道這裡的地貌信息能給我們一個確切的答案嗎?在這一帶隨處可見的是這種呈六角形的黑色巖石,原來黑色巖石是玄武巖,玄武巖是火山噴發的巖漿經過冷卻後形成的特有產物。
一直被認為是破壞者的火山在這裡卻充當了一次保護者,火山爆發的巖漿冷卻後,形成了堅硬的玄武巖,堅硬的玄武巖覆蓋在了硅藻土巖的上方,為硅藻土巖提供了保護,裡面的化石也得以保留到了現在。事實上山旺盆地和附近區域正處於太平洋板塊和歐亞板塊的交接地帶,也就是火山活動最為活躍的地區。
山旺化石的形成和保存到這裡基本上已經真相大白了。動植物落到古山旺湖後,迅速被硅藻和泥土掩埋,不至於被氧化,這時候山旺的火山噴發了,一些動物驚慌逃忙,失足落入湖裡山旺湖,才會發現種類如此豐富的化石,同時火山噴發的巖漿覆蓋在硅藻土巖層之上,巖漿冷卻後就是我們今天能看到的堅硬的玄武巖。這就如同給脆弱的硅藻土加了一層保護層,使它避免了被無情歲月的摧毀的命運,裡面的化石也得以保存的非常堅硬美。而由於地殼的又一次運動,堅韌的玄武巖也被剝蝕掉了。這樣化石才能夠露出地面,也才能夠被古生物專家們所發現。
種種的機緣巧合形成了山旺化石群,在破解了山旺化石全形成的原因之後。更是讓我們不禁感嘆,這真是大自然留給我們的一份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