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黨委副書記國亞萍:建立「高校旅遊扶貧聯盟」,打造「扶貧...

2020-12-14 中國教育在線

  中山大學緊扣「注入科技資源、引入企業資源、抓好消費扶貧」三個環節,為雲南鳳慶縣落地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核桃油、茶籽油生產線,助力打造核桃全產業鏈條;持續兩年幫助舉辦大健康產業高峰論壇,鑄造「核桃技術產業高地」。校友企業在雲南臨滄市建成茶葉加工廠和2000畝茶山基地。2018年至今直接購買鳳慶農特產品1850多萬元,助推鳳慶縣農特產品走出大山,走進粵港澳大灣區。

  中山大學黨委副書記國亞萍介紹了中山大學在雲南省鳳慶縣的幫扶工作以及通過高校旅遊扶貧聯盟探索開展「組團式幫扶」的有關情況。

  一、集結全校資源,在鳳慶探索開展「三個三」扶貧工程

  一是開展「三個一批」建設,為山區醫療強基提質。中山大學積極探索「造血式醫療幫扶」模式,十家附屬醫院共同參與,大力培養一批醫療人才隊伍、長期派駐一批專家醫療團隊、精心打造一批重點科室基地。在學校幫扶下,鳳慶縣人民醫院新增科室10個,獲得7個雲南省臨床重點專科,建設五大中心,鳳慶縣人民醫院醫、教、研、管全方位獲得提升,手術臺次和出院病人數實現「雙倍增」。幫扶前,鳳慶醫療水平在雲南省內排名倒數。今年11月雲南省已公示,鳳慶縣人民醫院成功進入三級醫院晉級公示名單,鳳慶縣48萬老百姓將終於迎來家門口的「三級醫院」,在鳳慶縣具有裡程碑意義。

  二是聚焦「三個領域」發展,為鄉村教育扶智扶志。中山大學聚焦基礎設施完善、實施遠程+派駐培訓、開展實踐育人教育三個領域,為貧困地區教育扶智扶志,促進教育事業發展,已整合校友和社會資源捐贈超過2000萬元用於改善教育基礎設施、開展「一幫一」助學、發展特殊教育、獎學獎教金項目等,切實助力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

  三是緊扣「三個環節」發力,為當地產業增勢賦能。中山大學緊扣「注入科技資源、引入企業資源、抓好消費扶貧」三個環節,為鳳慶縣落地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核桃油、茶籽油生產線,助力打造核桃全產業鏈條;持續兩年幫助舉辦大健康產業高峰論,鑄造「核桃技術產業高地」。校友企業在臨滄市建成茶葉加工廠和2000畝茶山基地。2018年至今直接購買鳳慶農特產品1850多萬元,大力助推鳳慶縣農特產品走出大山,走進粵港澳大灣區。

  二、建立「高校旅遊扶貧聯盟」,打造「組團式幫扶」力量

  在教育部指導下,為進一步集聚和發揮高校學科優勢,推進高校組團式開展扶貧工作,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貢獻高校更大力量,今年9月底,由中山大學牽頭,22所教育部直屬高校(含部省合建高校)自願組成的高校組團式扶貧協作組織——高校旅遊扶貧聯盟正式成立。我們的聯盟工作圍繞三個方向開展:

  一是搭建資源共享平臺,高校旅遊扶貧聯盟搭建了溝通聯繫平臺,組建了專家委員會,聯盟內高校有相關旅遊扶貧需求可以尋求聯盟支持,進行資源整合。今年10月底,我們聯合相關高校、科研機構共同在雲南省鳳慶縣舉辦綠色生態與大健康產業高峰論壇,用實際行動探索實踐了教育系統共享資源、匯聚合力、跨校聯合、組團式幫扶的模式。

  二是搭建人才培養平臺,聯盟成立當天,中山大學作為牽頭高校舉辦了高校旅遊扶貧的專題培訓,並由八所理事高校代表向聯盟成員高校介紹旅遊扶貧特色工作和經驗做法。下一步,我們還將組織聯盟高校實地培訓。

  三是搭建共同研究平臺,今年10月,中山大學旅遊學院長江學者、保繼剛教授團隊在雲南省紅河州元陽縣阿者科村開展的旅遊扶貧實踐「阿者科計劃」入選了「世界旅遊聯盟旅遊減貧案例」。根據聯盟章程,我們22所聯盟高校都要致力於每校探索一個自己扶貧點的旅遊扶貧典型案例,聯盟也會提供專業上的支持。

相關焦點

  • 中山大學:成立「高校旅遊扶貧聯盟」,打造「組團式幫扶」力量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9月,由中山大學牽頭,22所教育部直屬高校(含部省合建高校)自願組成的高校組團式扶貧協作組織——高校旅遊扶貧聯盟正式成立,搭建資源共享平臺、搭建人才培養平臺、搭建共同研究平臺,助力貧困地區充分利用自身優勢,發展旅遊脫貧攻堅。
  • 中山大學黨委副書記國亞萍:中山大學扶貧工作情況介紹
    中山大學在雲南省鳳慶縣幫扶工作以及通過高校旅遊扶貧聯盟探索開展「組團式幫扶」工作情況介紹如下。二、建立「高校旅遊扶貧聯盟」,打造「組團式幫扶」力量在教育部指導下,為進一步集聚和發揮高校學科優勢,推進高校組團式開展扶貧工作,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貢獻高校更大力量,今年9月底,由中山大學牽頭,22所教育部直屬高校(含部省合建高校)自願組成的高校組團式扶貧協作組織——高校旅遊扶貧聯盟正式成立。
  • 旅遊扶貧教育扶智 中山大學學者團隊打造「扶貧樣本」
    新華網發兩年多前,中山大學旅遊發展規劃研究中心主任保繼剛教授及其團隊在阿者科村,憑藉學者團隊的知識、理想和執著,依靠山區人民的期待和信任,進行了一場旅遊扶貧的生動實踐。3次分紅讓大部分村民增加戶收入5000多元,2019年「阿者科計劃」入選教育部直屬高校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十大典型項目。
  • 教育部:發揮高校優勢,打造高校扶貧特色路徑
    在此基礎上,教育部連續舉辦五屆直屬高校和三屆省屬高校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典型項目推選活動,累計產生133項高校扶貧典型項目,起到了很好的引領示範和推廣作用,為下一步總結提煉中國扶貧「高校方案」提供了紮實的案例基礎。
  • ——中山大學2017年扶貧日宣傳資料
    中山大學黨委副書記曾對中山眼科中心醫療隊說:中山眼科人以「創新發展式」醫療扶貧模式為契機,到基層去,到最需要先進醫療技術的地方去,不僅僅「授人以魚」,讓一個個因貧困而常年生活在黑暗中的盲人得到救治,重見光明,而且「授人以漁」,提高基層醫院的醫療技術水平,我們來義診,不是做完幾例手術就完事兒,還要留下「光明的技術」。
  • 中國扶貧的「高校方案」
    北京交通大學發揮特色優勢幫助內蒙古科爾沁左翼後旗制定交通、旅遊、物流發展規劃等10項,形成高校優勢特色學科滾動支持地方發展的模式,填補了科左後旗旅遊管理空白,使旅遊市場更加規範。重塑旅遊規劃打造縣城旅遊服務中心、天然太極景區和諾鄧火腿小鎮,實現旅遊收入的逐年遞增。選派100餘人次的規劃設計團隊,投入建設經費867萬元,打造永濟新橋、公共廁所、村民議事中心、道路硬化、村道亮化等一批特色扶貧項目。牽頭成立高校「城鄉規劃扶貧聯盟」。華東理工大學在雲南尋甸縣援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服務中心、「陽光關愛小屋」。
  • ...稱號/16所大學成立高校「消費扶貧聯盟」/中山大學MBA/EMBA招生...
    【詳情查看】【中大管院2021MBA/IMBA提前面試安排】符合中山大學管理學院MBA和IMBA報考條件的申請人可申請參加提前面試。我院2021年MBA和IMBA提前面試將根據疫情防控形勢和上級部門的要求進行動態調整,採取線上視頻面試或線下面試。具體形式及要求以各批次面試通知為準。
  • 高校扶貧工作特色及成效
    北京交通大學發揮特色優勢幫助內蒙古科爾沁左翼後旗制定交通、旅遊、物流發展規劃等10項,形成高校優勢特色學科滾動支持地方發展的模式,填補了科左後旗旅遊管理空白,使旅遊市場更加規範。重塑旅遊規劃打造縣城旅遊服務中心、天然太極景區和諾鄧火腿小鎮,實現旅遊收入的逐年遞增。選派100餘人次的規劃設計團隊,投入建設經費867萬元,打造永濟新橋、公共廁所、村民議事中心、道路硬化、村道亮化等一批特色扶貧項目。牽頭成立高校「城鄉規劃扶貧聯盟」。華東理工大學在雲南尋甸縣援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服務中心、「陽光關愛小屋」。
  • 中山大學對口扶貧「開」出新花樣
    「我們經過調研,向縣、鎮黨委申請取得安置點臨近92畝閒置公有土地使用權,作為發展鄉村產業、培育集體經濟的基礎資源。」作為中山大學駐紅塘村第一書記藍澍德說。雲南臨滄屬於低緯度高海拔地區,土壤肥沃,恆春氣候特徵突出,尤其適合花木草藥種植。
  • 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校長廖祥忠:中國傳媒大學扶貧工作情況介紹...
    中國傳媒大學扶貧工作情況介紹 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校長 廖祥忠  按照教育部黨組的部署,中國傳媒大學作為去年新增的扶貧高校,定點幫扶內蒙古科右前旗。學校黨委對扶貧工作高度重視,以做好特色扶貧為己任、講好扶貧故事為重點、幫扶科右前旗為抓手,可以說基本走出了一條發揮學校專業優勢,整合傳媒特色資源,高效賦能扶貧工作的特色扶貧之路,提前並超額完成定點扶貧責任書各項任務,贏得了幫扶地區的肯定與好評。
  • 調研促發展 愛心育桃李——中山大學援建電子閱覽室揭牌儀式
    2020年9月16日下午,中山大學黨委副書記國亞萍一行在縣委副書記楊青、副縣長王克、縣教育體育局副局長範先民的陪同下冒雨蒞臨我校調研並指導工作,同時為中山大學援建鳳慶三中的電子閱覽室舉行揭牌儀式。我校總支書記 校長王有平帶領學校領導班子陪同並參加揭牌儀式,下午16:30分電子閱覽室揭牌儀式順利進行。
  • 西農大等教育部75所高校交出這樣的成績單
    以總攻為統攬,把高校的力量展示出來,進一步壓實直屬高校定點扶貧責任,特別是對未摘帽貧困縣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動直屬高校建立扶貧工作定期會商制度,建立覆蓋直屬高校、部省合建高校在內的教育脫貧攻堅雙周匯總制度,開發「教育脫貧攻堅信息報送」APP,加強工作調度,全面精準掌握各校扶貧工作進展。
  • ...教育部75所直屬高校盡銳出戰,交出這份「答卷」|教育發布2020
    推動直屬高校建立扶貧工作定期會商制度,建立覆蓋直屬高校、部省合建高校在內的教育脫貧攻堅雙周匯總制度,開發「教育脫貧攻堅信息報送」APP,加強工作調度,全面精準掌握各校扶貧工作進展。探索和推動高校組團式扶貧工作,指導北京大學牽頭成立「教育扶貧聯盟」、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牽頭成立「農林扶貧聯盟」、中山大學牽頭成立「旅遊扶貧聯盟」、四川大學牽頭成立「健康扶貧聯盟」、電子科技大學牽頭成立「消費扶貧聯盟」、湖南大學牽頭成立「非遺(文創)扶貧聯盟」、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牽頭成立「資源環境扶貧聯盟」 、同濟大學牽頭成立「城鄉規劃扶貧聯盟」。
  • 李金早:旅遊扶貧是產業扶貧的主要方式
    鄉村旅遊和旅遊扶貧工作關係國家戰略,關乎國計民生,做好鄉村旅遊和旅遊扶貧工作既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更是全國旅遊行業的光榮使命。  國務院扶貧辦公室主任劉永富充分肯定了近年來旅遊扶貧工作取得的積極成效。他指出,旅遊扶貧是下階段國家扶貧攻堅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推動力量。
  • 全椒縣旅遊扶貧富山村
    全椒縣石沛鎮白廟村百畝桃園環抱的「桃源人家」農家樂。脫貧之後讓白廟村面貌煥然一新,如何保證脫貧之後不返貧,全椒縣旅遊局和石沛鎮黨委政府看中了白廟村的山水資源,決定發展旅遊扶貧。原來擋在村民面前的大山和水庫,如今卻成了自然生態景觀。「下午接到電話,過兩天南京有個60多人的旅行團要來咱村旅遊觀光。」說起現在的新生活,白廟村「桃源人家」農家樂店老闆鄭基琴不禁喜上眉梢。
  • 長春市九臺區:「扶貧聯盟」讓茂林村旺起來
    長春市九臺區:「扶貧聯盟」讓茂林村旺起來 2020-12-03 0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線上線下齊「吆喝」,消費扶貧供銷旺:吉林省高校積極開展消費扶貧
    吉林省高校積極行動,組織形式各異的消費扶貧活動,助力受援地區打贏脫貧攻堅戰。 長春師範大學黨委高度重視扶貧工作,自2016年開始,學校就在消費扶貧領域展開探索。他們針對市場對優質農產品的需求,定向打造了特色農產品—富稷春牌大米、小米和小冰麥麵粉,作為職工福利,助力貧困村拓寬增收渠道。
  • 華南理工大學對口扶貧雲南雲縣——鄉村旅遊打出品牌
    而這只是華南理工大學對口扶貧工作中一個小小的縮影。「多年來,華南理工大學依託學科優勢、人才力量、科技實力、社會資源,結合實際為雲縣定製全域旅遊規劃,構建起『雲縣+社會+華工』三力驅動的扶貧鏈造血機制,學校與雲縣擰成了一股繩。」華南理工大學黨委書記章熙春表示,學校將舉全校之力,助力雲縣全面推進一體化全域發展策略,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雲縣鄉村振興作出更大貢獻。
  • 「一區一品」模式打造旅遊扶貧新引擎
    「一區一品」模式打造旅遊扶貧新引擎 2018-07-19 16:  旅遊扶貧成為精準扶貧戰略重要組成  北京市旅遊委史安平巡視員在此次烏蘭察布平臺大會上表示,打造各省市特色的旅遊品牌,形成地區名片,並帶動聯動產業整合性推進,實現品牌式創新,進一步促進旅遊資源,特別是落後地區優質資源的合理性開發與推廣,將是「旅遊扶貧」的核心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