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發揮高校優勢,打造高校扶貧特色路徑

2020-12-11 中國教育在線

  11月26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教育部直屬高校扶貧工作進展及成效。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司長劉昌亞介紹,2012年以來,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44所綜合類和理工科為主的直屬高校承擔了44個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定點扶貧任務,2019年根據工作需要又新增20所直屬高校參與定點扶貧,加上其餘的11所承擔滇西專項扶貧任務的直屬高校,75所直屬高校盡銳出戰,全面投入脫貧攻堅戰,成為中央單位定點扶貧的一支重要力量,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成效顯著的扶貧路子。

  劉昌亞介紹,各直屬高校積極發揮優勢,創新幫扶形式,把高校人才優勢、科技優勢、資源優勢與貧困地區扶貧短板結合起來,把先進的理念、人才、技術、經驗等要素傳播到貧困地區,推進扶貧與扶智、扶志相結合,讓脫貧具有可持續的內生動力。發動全校力量,調動校友和社會資源,引導各類資金、管理要素等向定點縣聚集,創新開展各類特色扶貧項目,形成了教育扶貧、智力扶貧、健康扶貧、科技扶貧、產業扶貧、消費扶貧、文化扶貧等七大類高校扶貧特色路徑。在此基礎上,教育部連續舉辦五屆直屬高校和三屆省屬高校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典型項目推選活動,累計產生133項高校扶貧典型項目,起到了很好的引領示範和推廣作用,為下一步總結提煉中國扶貧「高校方案」提供了紮實的案例基礎。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各校克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嚴重洪澇等自然災害帶來的嚴峻挑戰,進一步凝聚共識、匯聚合力、攻堅克難,聚焦未摘帽縣脫貧摘帽和已摘帽縣鞏固成果,在不平凡的一年圍繞不平凡的事業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

  一是「總攻」統攬高校扶貧決戰決勝。今年4月,寶生部長主持召開部脫貧攻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研究落實教育脫貧攻堅總攻部署,會後印發了《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收官戰總攻方案》,全面發起教育脫貧攻堅「總攻」戰。以總攻為統攬,把高校的力量展示出來,進一步壓實直屬高校定點扶貧責任,特別是對未摘帽貧困縣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動直屬高校建立扶貧工作定期會商制度,建立覆蓋直屬高校、部省合建高校在內的教育脫貧攻堅雙周匯總制度,開發「教育脫貧攻堅信息報送」APP,加強工作調度,全面精準掌握各校扶貧工作進展。

  二是加強高校扶貧分類協調。2020年分別向新增定點扶貧高校、滇西專項扶貧高校、在京直屬高校、部省合建高校及承擔未摘帽縣扶貧任務高校等通過召開工作推進會、實地調研、致一封信、進展通報等方式推進落實高校扶貧主體責任,督促直屬高校加快定點扶貧責任書落實進度,交流高校扶貧工作經驗成效。

  三是優化高校扶貧力量組合。在75所直屬高校盡銳出戰、全部投入脫貧攻堅工作的基礎上,統籌協調14所部省合建高校和西北師範大學結對幫扶開展扶貧工作,構建了部內司局、直屬高校、部省合建高校協同推進扶貧工作的機制。探索和推動高校組團式扶貧工作,指導北京大學牽頭成立「教育扶貧聯盟」、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牽頭成立「農林扶貧聯盟」、中山大學牽頭成立「旅遊扶貧聯盟」、四川大學牽頭成立「健康扶貧聯盟」、電子科技大學牽頭成立「消費扶貧聯盟」、湖南大學牽頭成立「非遺(文創)扶貧聯盟」、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牽頭成立「資源環境扶貧聯盟」 、同濟大學牽頭成立「城鄉規劃扶貧聯盟」。8個高校「扶貧聯盟」制定章程、謀劃工作、落地項目,推動高校扶貧方式從「獨立團」向「集團軍」轉變。

  四是加快高校扶貧工作進度。2020年,各高校克服疫情災情影響,扶貧工作呈現出部署早、行動快、力度大的態勢。截至2020年6月30日,64所承擔定點扶貧任務直屬高校全面超額完成了責任書各項指標任務,教育部成為首個整體完成責任書任務的牽頭單位,11所承擔滇西專項任務高校也按照部黨組要求如期高質量完成了既定指標任務。特別是消費扶貧工作,各校通過倡議動員、直播帶貨等形式,動員廣大師生、校友積極參與,推動扶貧產品進校園、進食堂。各直屬高校在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832平臺」購買貧困地區農產品6837.1萬元,在教育系統消費扶貧平臺「e幫扶」購買農產品3200餘萬元,上線貧困地區農產品4042款,覆蓋20個省121個貧困縣,在上半年未開學,食堂未開夥的情況下,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

相關焦點

  • 高校扶貧工作特色及成效
    黨的十八大以來,教育部75所直屬高校、14所部省合建高校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統籌人才、學科等優勢資源,精準對接貧困縣實際需求,舉全校之力把先進的理念、人才、技術、經驗等落地到貧困地區,推動各類資金、項目、管理等要素向貧困縣聚集,探索形成了教育扶貧、智力扶貧、科技扶貧、產業扶貧、健康扶貧、消費扶貧、文化扶貧等具有「高校品牌」的中國特色扶貧路徑
  • 中山大學黨委副書記國亞萍:建立「高校旅遊扶貧聯盟」,打造「扶貧...
    中山大學緊扣「注入科技資源、引入企業資源、抓好消費扶貧」三個環節,為雲南鳳慶縣落地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核桃油、茶籽油生產線,助力打造核桃全產業鏈條;持續兩年幫助舉辦大健康產業高峰論壇,鑄造「核桃技術產業高地」。校友企業在雲南臨滄市建成茶葉加工廠和2000畝茶山基地。
  • ...教育部75所直屬高校盡銳出戰,交出這份「答卷」|教育發布2020
    在這一偉大事業中,教育部直屬高校也有重要貢獻。2012年來,教育部75所直屬高校盡銳出戰,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成效顯著的扶貧路子。11月26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教育部直屬高校扶貧工作進展及成效。跟隨教育小微,一起去發布會現場了解一下↓↓↓直屬高校扶貧工作具體情況如何?
  • 中國扶貧的「高校方案」
    黨的十八大以來,教育部75所直屬高校、14所部省合建高校統籌人才、學科等優勢資源,精準對接貧困縣實際需求,舉全校之力把先進的理念、人才、技術、經驗等落地到貧困地區,推動各類資金、項目、管理等要素向貧困縣聚集,探索形成了教育扶貧、智力扶貧、科技扶貧、產業扶貧、健康扶貧、消費扶貧、文化扶貧等具有「高校品牌」的中國特色扶貧路徑,取得了顯著成效。
  • 中山大學:成立「高校旅遊扶貧聯盟」,打造「組團式幫扶」力量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北京11月26日訊(記者 董魯皖龍 梁丹)今天,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教育部直屬高校扶貧工作進展及成效。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9月,由中山大學牽頭,22所教育部直屬高校(含部省合建高校)自願組成的高校組團式扶貧協作組織——高校旅遊扶貧聯盟正式成立,搭建資源共享平臺、搭建人才培養平臺、搭建共同研究平臺,助力貧困地區充分利用自身優勢,發展旅遊脫貧攻堅。
  • ——發揮學校優勢,實施以「7+1」信息化為牽引的精準扶貧
    並提出發揮學校優勢和特色,實施以信息化扶貧為牽引的精準扶貧,優先支持岑鞏縣信息化建設,通過統籌制定岑鞏縣未來5-10年信息化發展規劃,逐步建設完善的信息化綜合平臺,全面提升岑鞏信息化水平,助力岑鞏縣打贏脫貧攻堅戰。
  • 由全國10所高校組建而成
    日消息,高校「資源環境扶貧聯盟」(下稱「聯盟」)成立大會暨生態扶貧主題研討會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舉行。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北京科技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東北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中國礦業大學、河海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青海大學等10所高校共同發起,旨在充分發揮資源環境類高校的學科優勢,開展高校組團式的扶貧協作模式。
  • 教育部:各直屬高校上線貧困地區農產品覆蓋20省121個貧困縣
    封面新聞記者 粟裕11月26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教育部直屬高校扶貧工作進展及成效。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司長劉昌亞在會上介紹,各直屬高校在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832平臺」購買貧困地區農產品6837.1萬元,在教育系統消費扶貧平臺「e幫扶」購買農產品3200餘萬元。教育部新聞發布會。
  • 12個典型項目一覽,教育部直屬高校這樣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金銀花開金銀來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發揮學校特色優勢,因地制宜、辨證施治,校地攜手共同發展金銀花產業,形成了成熟的產業發展經驗模式,有效推動陝西省蒲城縣脫貧攻堅進程。茶產業是景東縣涉農最多、增加農民收入、培育地方財源、改善生態環境的傳統特色優勢產業,也是實現產業扶貧的重要依託。  浙江大學充分發揮茶學學科優勢和科技優勢,以茶為媒,依託無量山獨特的茶樹資源,利用校友資源,優化茶產業鏈管控,搭建銷售平臺,架起招商引資橋梁,科技助力景東縣發展,將產業精準扶貧落到實處。
  • 隴東學院發揮高校智庫作用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近年來,隴東學院智庫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提高政府決策科學性為目的,充分發揮高校智庫戰略研究、政策建言、人才培養、輿論引導等作用,積極探索高校智庫建設新路徑,逐漸把學校智庫建成服務地方黨委、政府決策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思想庫」,為服務地方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得到省市領導和主管部門領導的充分肯定和認可。
  • 西農大等教育部75所高校交出這樣的成績單
    在這一偉大事業中,教育部直屬高校也有重要貢獻。2012年來,教育部75所直屬高校盡銳出戰,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成效顯著的扶貧路子。11月26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教育部直屬高校扶貧工作進展及成效。跟隨教育小微,一起去發布會現場了解一下↓↓↓直屬高校扶貧工作具體情況如何?
  • 中央戲劇學院發揮特色優勢全力做好定點扶貧工作
    中央戲劇學院發揮特色優勢全力做好定點扶貧工作 2020-09-03來源:中央戲劇學院   中央戲劇學院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落實教育部關於定點扶貧工作部署要求
  • 高校校園書店發展路徑再研究
    2019年7月18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支持高校校園實體書店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校園實體書店是高校重要的文化設施和文明載體,在傳播先進文化、推動全民閱讀、建設書香校園、促進學生全面成長成才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南京工業大學發揮高校特色 助力脫貧攻堅決戰決勝
    作為泗陽縣「五方掛鈎」幫扶協調小組成員單位,南京工業大學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關於「五方掛鈎」幫扶工作要求,壓緊壓實幫扶責任,充分發揮學校人才智力與科技優勢,走出了一條具有高校特色的幫扶之路,以實際行動助力泗陽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黨委高度重視,統籌謀劃發力。
  •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支持高校校園實體書店發展的指導意見
    各地各高校要推動校園實體書店不斷加大優秀出版物供給,發揮實體書店傳播先進文化陣地作用,採購供應宣傳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重點出版物、提高師生專業知識和綜合素質的優秀出版物。鼓勵校園實體書店針對本校學科專業特點和師生實際需求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強化專業、特色服務,做精做大細分市場。
  • 全國人大代表王樹國:發揮區位優勢 轉向特色一流的發展模式
    人民網北京5月29日電(孫競)「紮根西部是西安交大的辦學之魂,服務國家是西安交大的初心使命,世界一流是西安交大的不懈追求」,全國人大代表、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兩會期間就「高校如何助推西部高等教育事業的新發展,如何為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提供科技支撐「主題接受人民網專訪時表示,西安交大將利用自身的區位優勢和地緣優勢,積極參與和融入
  • 打造「技能甘肅」甘肅省將支持現有半數省屬本科高校轉型為應用型本科高校
    打造「技能甘肅」我省將支持現有半數省屬本科高校轉型為應用型本科高校每日甘肅網8月3日訊據蘭州晚報報導 近日,教育部和甘肅省政府制定《關於整省推進職業教育發展打造「技能甘肅」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我省將整省推進甘肅職業教育發展,打造「技能甘肅」。
  • 68所高校被評為世界級大學,傳統名校、國字號、特色高校有優勢
    冷絲根據表格提供的名單發現,除了傳統名校之外,比如「清北復交」、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等等,能夠被稱為世界級高校的還有國字號大學和一些實力雄厚的特色高校這些高校優勢非常明顯,相關具體情況如下:68所高校名單
  • 華僑城:精準扶貧的六大路徑|扶貧榜樣
    在《華僑城集團2019年度社會責任報告》中,如此描述華僑城精準扶貧品牌logo。華僑城經過多年接力探索,立足自身戰略轉型和產業特色,結合貧困區域特徵,提出了具有自身特質的「六大路徑」幫扶思路,並在實踐中探索「文化旅遊+美麗鄉村」「產業扶貧+鄉村振興」特色之路,打出精準扶貧「組合拳」。
  • 西部高校或迎發展機遇—教育部鼓勵支援西部高校
    今年二月份,教育部發布了《高校銀齡教師支援西部計劃實施方案》,明確提出鼓勵高校優秀退休教師支援西部高校計劃,並列出了首批對口支援高校名單。先讓我們來看看具體名單吧!2017年5月,經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學校充分借鑑德國、瑞士應用技術大學模式,採取總部加若干特色學院、應用技術研究院(1+N+M)的開放式辦學構架,以及「政、產、學、研、用」一體化辦學模式。學校位於雲南省大理州大理市,規劃用地面積329 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