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根據教育部《關於做好直屬高校定點扶貧工作的意見》(教發〔2013〕3號),2013年學校承擔了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鞏縣對口幫扶工作;2015年9月,根據國務院扶貧辦《關於進一步完善定點扶貧工作的通知》(國開辦發〔2015〕27號)和中組部《關於做好選派優秀幹部到村任第一書記工作的通知》(組通字〔2015〕24號)關於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要求,學校精準幫扶岑鞏縣大友鎮塔山村。
作為我國電子信息行業的排頭兵,電子科技大學在信息化建設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在與岑鞏縣縣委縣政府深入溝通、實地考察交流後,學校與岑鞏縣籤訂了《電子科技大學-岑鞏縣人民政府定點幫扶框架協議》,明確定點幫扶的原則、思路及主要幫扶內容。並提出發揮學校優勢和特色,實施以信息化扶貧為牽引的精準扶貧,優先支持岑鞏縣信息化建設,通過統籌制定岑鞏縣未來5-10年信息化發展規劃,逐步建設完善的信息化綜合平臺,全面提升岑鞏信息化水平,助力岑鞏縣打贏脫貧攻堅戰。
二、項目總體目標
針對岑鞏縣尚無信息化規劃和發展計劃的現狀,學校成立由校內專家、大學科技園和校辦企業等組成的信息化扶貧專家組,實施「1+7」信息化總體規劃。「1」為編制《岑鞏5-10年信息化發展規劃》,明確岑鞏縣信息化發展目標、確定信息化發展重點和推進路徑,助力岑鞏形成自我發展能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7」指由學校組織成立7個項目工作組,分工協作、統籌推進項目規劃。具體目標如下:
政務信息化:通過研究梳理岑鞏縣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務系統架構,實現如何在目前的基礎上進行統一的網絡平臺建設、統一的數據環境建設、重點業務系統建設,最終實現政務信息化,為岑鞏縣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
產業信息化: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針對中小企業,建立統一的「四流三周期」平臺,提高產業關聯度,優化資源配置和整合。促進岑鞏縣的經濟產業向以信息與知識為經濟結構的重心轉變,極大地提高岑鞏縣的社會勞動生產力,增強綜合經濟競爭力。
農業信息化:農業是岑鞏縣的主要經濟支柱,因此對農業的信息化規劃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規劃將從氣象預報預測,各地土壤學數據,農業專家系統,農業顧問諮詢系統,優良品種信息,節氣和農田管理技術信息,收穫用工及工價信息,大、中、小城鎮農產品市場價格信息等處著手進行分析和規劃。
旅遊信息化:旅遊業是岑鞏縣重要經濟支撐。旅遊信息化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資料庫技術和網絡技術,對旅遊有關的實體資源、信息資源、生產要素資源進行深層次處理,以便促進傳統旅遊業向現代旅遊業的轉化,加快旅遊業的發展速度,從而提高旅遊業的生產效率。
教育信息化:結合教育部提出的「三通兩平臺」全面規劃岑鞏縣的的教育信息化建設。形成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啟動實施「寬帶網絡校校通」,加快推進「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的具體推進路線。推進國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統與公共服務平臺建設,設計教育信息化專家諮詢機制。
醫療信息化:規劃從醫療信息化的建設分為三個層次:醫院信息管理系統、臨床信息管理系統和公共衛生信息化和平臺建設進行規劃。提升醫院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滿意度和信任度。
黨建和維穩處突信息化:針對新媒體迅猛發展和廣泛應用,基層黨組織的服務環境、服務內容和服務對象都發生了重大變化的大背景下,通過信息化手段提高基層黨組織建設,實現黨建數據實時可信化、黨建預判準確可視化、黨建管理精準可控化,以微觀數據準確預測宏觀規律,在數據空間助力黨建,實現把黨員聯到網上,把組織建在雲端。同時,探討通過信息的全方位收集實現了對不穩定因素進行排查的方式和手段。推進公安信息化建設和社區信息化建設。
三、項目實施進展
學校投入專項資金,重點推進該項工作,具體如下:
《岑鞏縣信息化5年發展總體規劃》已完成,經費投入20萬元,總體規劃內容涵蓋農業信息化規劃、教育信息化規劃、政務信息化規劃、產業化信息規劃、醫療信息化規劃、旅遊信息化規劃、黨建及維穩信息化規劃等內容。
此外,在總體規劃基礎上,結合岑鞏縣需求,學校已著手部分規劃內容的後續建設實施工作。
在黨建信息化方面,依據規劃,經與岑鞏縣政府充分溝通,「岑鞏縣智慧黨建」項目已落地實施。該項目依託我校成都研究院,通過基於數據空間、科學計算、智能關聯及自學習技術,實現黨建工作精確評價、準確預測、有效引導、精準管控,預計2016年將完成包括黨建雲平臺及黨建APP在內的功能建設。項目經費20萬元。
在政務信息化方面,學校根據岑鞏縣扶貧工作特點,已啟動「岑鞏縣智慧扶貧」項目建設,該項目作為「智慧岑鞏」項目子項目,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為目標,以構建「數據+制度+政策」的制度框架平臺為核心,按照「扶貧+」的大扶貧思路,運用雲計算方法、大數據技術,融合建檔立卡數據和各有關部門的數據資源,用大數據方法管理貧困人口信息,用大數據方法管控扶貧項目的實施和資金的使用,用大數據方法開展貧困監測和工作績效評估,用大數據方法實現精準扶貧和有效脫貧,項目將根據「智慧岑鞏」的統一規劃部署,為縣委、縣政府提供決策支持,為各職能部門提供資源協助,為貧困群眾和社會公正提供信息服務,形成我縣個性化的綜合性數據交易平臺,實現項目、資金監管、任務風險預警、貧困成效處理、任務督查、績效評估和工作考核等功能。 該項目預計2017年上旬投入使用,項目經費160萬元。
在教育信息化建設方面。項目由學校信息化扶貧工作專家組匯同學校大學科技園「成都康賽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參與規劃制定,其中「岑鞏二中教育信息化示範項目」 已完成,建設資金30餘萬元。
在產業信息化發展規劃方面,該項目由學校信息化扶貧工作專家組匯同學校大學科技園參與規劃制定,預計2016年底完成規劃方案制定
在農業信息化發展規劃方面,項目由學校信息化扶貧工作專家組匯同學校大學科技園「成都易科技有限公司」參與規劃制定,預計2016年底完成規劃方案制定。
在旅遊信息化方面,項目由學校信息化扶貧工作專家組匯同學校大學科技園「中聯網信科技有限公司」參與規劃制定,預計2016年底完成規劃方案制定
在醫療信息化發展規劃方面,項目由學校信息化扶貧工作專家組匯同學校大學科技園「成電醫星數字健康軟體有限公司」參與規劃制定,預計2016年底完成規劃制定
四、主要特點及成效
該項目立足於通過對岑鞏縣整體的信息化規劃和發展路線進行全面規劃設計,使信息系統全面覆蓋岑鞏縣的各個經濟和生活領域,通過全盤考慮,最大提高系統效率,達到數據全面、信息流暢、資源共享,從被動工作到主動信息處理的目的。同時能夠防止信息孤島,信息化進度失衡。以期能夠為我校長期有計劃有目的的實施幫扶措施提供科學的指南。
項目實施以來,得到岑鞏縣委縣政府大力配合支持,2015年,貴州省扶貧開發大會在貴陽召開。電子科技大學榮獲 「貴州省社會扶貧先進集體」,也是獲表彰的中央直屬單位中唯一一所教育部直屬高校。
五、下一步思考
學校將在發揮我校優勢和特色基礎上,在貴州省大數據統籌規劃指導下,立足岑鞏實際,大力實施以信息化扶貧為牽引的「網際網路+精準扶貧」,實現信息化與精準扶貧深度融合。
1. 實施「網際網路+產業扶貧」、以項目為驅動,打造電商示範品牌
通過發揮學校在電子商務方面的優勢,依託岑鞏縣基礎信息大數據平臺,採取建設或與國內電商平臺合作等方式,打造示範性電商服務平臺。
立足精準分析研判,培育有發展前景的電子商務示範項目、示範村,擬建立《岑鞏縣特色農產品流通平臺》、《岑鞏縣鞏硯藝術品流通平臺》及《岑鞏縣特色生態旅遊示範平臺》等,通過政策扶持,鼓勵電商企業應用電子商務手段、拓寬採購、銷售渠道,創新營銷模式,擴大電子商務在特色農產品和工藝品流通網絡中的應用,帶動農業生產的規模化與組織化。
通過構建「網際網路+眾籌扶貧」等服務形式,利用學校社會影響力和校友資源等,鼓勵吸納各方力量以不同方式為貧困人口就業、創業提供幫助。實現信息化與產業扶貧的深度融合。
2. 實施「網際網路+培訓」,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信息化培訓
發揮電子科技大學作為國家級「全國重點建設職業教育師資培訓基地」優勢,依託基礎信息數據平臺,通過大數據分析,積極拓寬培訓渠道,採取集中培訓或遠程教育等方式,開展有計劃,有步驟的培訓工作。
組織開展「岑鞏縣黨政管理幹部培訓班」,提高岑鞏縣黨政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開設「岑鞏縣中職骨幹教師培訓班」,發揮電子科技大學作為國家級「全國重點建設職業教育師資培訓基地」優勢,增強中職教師的業務能力水平;
針對貧困地區農村教師培養短缺的現實困境,通過開設「岑鞏縣中小學教師培訓班」 ,利用網絡教學平臺,採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等方式,有針對性地開設課程,提升中小學教師,尤其是農村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促進岑鞏縣中小學教師教學技能提高;
組織開展對貧困人員信息技能培訓,重點對農村殘疾人員、貧困農民開展電子商務基礎知識及技巧操作等技能培訓,提高他們運用電子商務的能力,提高村幹部、農村中青年等人員的信息化意識和操作水平,提高信息獲取能力,帶動貧困村農民信息就業、信息創業,走上信息致富道路。
3. 實施「網際網路+教育」,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提升教育水平
發揮我校教育資源優勢,實施「岑鞏縣教育信息化精準扶貧工程」,將教育信息化列入岑鞏縣信息化建設重要建設內容:
探索以「政府為主導、學校為骨幹,企業參與」的教育信息化扶貧機制,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基礎環境建設。學校列入專項資金,加強岑鞏縣教育信息化設施、網絡教學環境和網絡教育資源建設等。
建立「電子科技大學岑鞏縣遠程網絡教育示範點」,開展網絡教育學歷教育。推進網際網路教育,包括慕課、微課程、翻轉課堂等信息化背景下的新型教育模式,變革貧困地區中小學教學方式,推進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和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
加大留守兒童關愛和教育,通過大數據分析,精準施策,建設 「親子視頻互動APP」應用等、實施電子科技大學大學生支教活動,開展結對幫扶,提供學習輔導、生活幫助和心理撫慰等形式,關心關愛貧困地區兒童成長。
集中力量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是黨的十八大,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要部署,我校將在習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精神指引下,繼續立足高校智力、人才、教育、專業和校友資源等優勢,不斷加強有針對性的扶貧措施,積極充實扶貧內容,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發揮出高校扶貧的最大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