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區一品」模式打造旅遊扶貧新引擎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一區一品」模式打造旅遊扶貧新引擎

2018-07-19 16:16:2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蔣妍

  中新網7月19日電 近日,第二屆北京對口地區旅遊合作促進平臺大會(以下簡稱平臺大會)在烏蘭察布舉行,來自全國十八個省市的旅遊從業人員齊聚此地,就旅遊資源共享、旅遊項目的拓展、區域旅遊產業帶動等諸多問題展開了深入的探討。

  旅遊扶貧成為精準扶貧戰略重要組成

  北京市旅遊委史安平巡視員在此次烏蘭察布平臺大會上表示,打造各省市特色的旅遊品牌,形成地區名片,並帶動聯動產業整合性推進,實現品牌式創新,進一步促進旅遊資源,特別是落後地區優質資源的合理性開發與推廣,將是「旅遊扶貧」的核心任務。

  在此背景下,為了適應我國現階段旅遊發展戰略,進一步整合以旅遊為導向的社會資源,北京對口地區旅遊合作促進平臺通過智力幫扶、產業規劃、專業運營等方式,探索出一條全新的旅遊品牌發展新思路,為促進各區域合作幫扶、實現精準旅遊脫貧尋找新的發展方向。史安平同時表示,旅遊的品牌化發展,是平臺對精準扶貧工作做出的系統性、創新性、模式化的貢獻。平臺所推進的「旅遊扶貧」不僅僅是輸出輸入的工作,更是一種加強合作和優勢互補的途徑,是從單向幫扶走向雙向共贏,為實現聚焦小康、聚力脫貧,助力受援地區順利完成脫貧攻堅任務起到示範作用。

  區域發展不均衡 旅遊品牌式發展促成多元產業聯動

  中國廣告主協會副會長,北京大量之旅董事長,清華大學特邀研究員徐凌宇發表了主題為「旅遊品牌式發展為精準扶貧打造新模式」的主旨演講,他指出,國內外旅遊品牌的建設,在廣度和深度上存在差異。「國內應該著重於區域品牌建設,集中有限資源,打造特色。」他表示,通過市場需求,整合區域相關資源,形成聯動將是未來的方向。

  而在此次平臺大會上啟動的烏蘭察布親子旅遊季,成為區域旅遊品牌的一個示範。烏蘭察布旅遊委的相關負責人介紹道,目前國內親子旅遊市場大約客源量有2個億,《爸爸去哪兒》等親子節目的熱播,帶動了親子旅遊相關產業的迅猛發展,伴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未來將具有更廣闊的前景。談到烏蘭察布親子旅遊品牌的建設,這位負責人表示,「自然教育、生態教育、環保教育、文化教育,是烏蘭察布親子旅遊特色。」 「旅遊品牌式發展模式不光有效利用當地特有的自然資源,還結合文化、科研、教育、體育等多個產業形成多元聯動,打造新的發展方向。同時,新思路也將為平臺引入更多的資源,幫助平臺成員地區實現旅遊產業創新開發的目標,使豐厚的旅遊資產與時代產業相結合,滿足更多人群的需要,實現創新產業鏈條。」平臺秘書長荊彬對此表示。

  平臺整合初見成效 特色旅遊產品打造「一區一品」創新精準扶貧

  「烏蘭察布是內蒙古深度貧困地區,15個貧困縣,烏蘭察布有八個。」 此次平臺大會的東道主,烏蘭察布市旅發委副主任趙亮與會中著重提及了地區的貧困現狀,他表示,「我們開展了旅遊扶貧三年行動計劃,通過招商引進、人才引進等多種方式與平臺合作,希望三年脫貧的目標可以完成。」但貧困地區的旅遊資源如何能轉化為發展優勢,是擺在面前亟待解決的課題。

  目前平臺通過「一區一品」的發展新思路,已經打造出具有鮮明特色和創新模式的標籤,相信隨著平臺的不斷完善與發展,必將引領對口地區旅遊行業走向脫貧致富的春天。

相關焦點

  • 旅遊精準扶貧燃動劍川「幸福引擎」
    在易地扶貧搬遷中,結合搬遷的貧困群眾大多是彝族、僳傈族等少數民族的實際,做好旅遊基礎設施和景觀景點建設,把每一個搬遷點都打造成生態環境優美、基礎設施完備、民俗文化濃鬱的鄉村旅遊景點,實現一村一景、一村一品。羊岑鄉大佛殿自然村通過村莊完善,客棧、農家樂、民族歌舞等培育,目前成為劍川旅遊的網紅打卡點。
  • 福建寧德創新旅遊扶貧模式鋪百姓「致富路」
    然而,近年來,寧德市通過創新旅遊扶貧模式,幫助欠發達地區擺脫貧困,讓「青山綠水」變成「金山銀山」,盤活「蝸居」的資源,還讓鄉村社會面貌煥然一新,鋪築百姓「致富路」。景區帶村 鄉村美贏來百姓富火紅五月,來到福鼎市磻溪鎮赤溪村,四面環山,層巒疊翠,白牆黛瓦,溪水潺潺……三五成群的遊人或在參觀、或在拍照留念,一幅和諧秀美的鄉村畫卷展現眼前。
  • 集聚新動能 打造新引擎 | 雲浮以七大產業集群引領推進經濟高質量...
    集聚新動能 打造新引擎 | 雲浮以七大產業集群引領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之二 2020-09-07 11: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貴州旅遊扶貧典型案例⑤|七星關區雞鳴三省旅遊景區:打造紅色文化...
    | 編 者 按 |「十三五」期間,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全面落實鄉村旅遊助推大扶貧重大戰略任務,把鄉村旅遊作為決戰脫貧攻堅和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以及推動旅遊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圍繞「融合探索出「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模式、「美麗鄉村」建設的「花茂路徑」、特色產業發展的「杉坪路徑」「三變」改革推動的「娘娘山路徑」、景區帶動的「赤水路徑」、民族文化創新的「西江路徑」、網際網路助推的「好花紅路徑」以及產業融合的「雲谷田園路徑」等鄉村旅遊扶貧模式,在貴州脫貧攻堅戰場上大顯身手。
  • 常德經開區石門橋鎮黨委書記金夢一行考察中國一鄉一品
    2020年12月3日,常德市經開區石門橋鎮黨委書記金夢帶領鎮相關領導及轄區村、社區等9個總支部書記一行近30人到中國民貿一鄉一品產業促進中心參觀學習。望城區喬口鎮鎮長劉波、中心執行總裁楊權、高級副總裁謝忠良會見金夢書記一行,並進行座談交流。
  • 雲南陸良:「一村一品」助力精準扶貧
    陸良縣活水鄉示範蔬菜種植基地內,蔬菜長勢喜人,村民忙著採收蔬菜 活水鄉供圖近年來,陸良縣在精準扶貧過程中,堅持把「一村一品」作為發展現代農業、推進產業扶貧、實現群眾增收的重要抓手,通過「一戶帶多戶、多戶帶全村、一村帶多村」的「一村一品」種植模式發展特色種植
  • 文旅扶貧看三明|泰寧朱口鎮:鄉村旅遊成為經濟發展新引擎
    近期,東南網聯合三明市文旅局開展「決戰決勝 脫貧攻堅」文旅扶貧看三明採訪活動,陸續深入12個縣(市、區),聚焦三明文旅扶貧工作的特色和效果,把經驗和成效總結出來、宣傳出去,助推當地文化和旅遊業高質量發展超越。第三站採訪活動走進泰寧縣。現如今的音山村全景。
  • 農業旅遊引擎效能初顯
    在重生態注重鄉村生態優勢轉化方面,加快發展森林草原旅遊、河湖溼地觀光、冰雪海上運動、野生動物馴養觀賞等產業,積極開發觀光農業、遊憩休閒、健康養生、生態教育等服務。創建一批特色生態旅遊示範村鎮和精品線路,打造綠色生態環保的鄉村生態旅遊產業鏈。
  • 繪製旅遊扶貧工筆畫 擘畫數字鄉村新圖景
    朱皓 攝   生態為廓 旅遊扶貧撬動產業「造血」   走近梅州大埔縣西河鎮漳北村禾肚裡稻田民宿,金燦稻田泛起波浪,蛙聲鳥語交織成曲,一幅風光旖旎的田園畫卷映在眼前。
  • 彭水三義鄉:打造「一村一品」特色產業 持續穩固群眾增收渠道
    中國網1月13日訊 近年來,三義鄉按照「小規模、大群體」的產業發展思路,在鞏固原有傳統產業的基礎上,調整產業結構,著力打造羊肚菌、黑豬、中蜂等「一村一品」特色產業,取得顯著成效。如今,全鄉基本實現村村都有特色產品,戶戶都有增收門路的產業發展目標。日前,彭水三義鄉五豐村土豬肉入圍市級「一村一品」示範名單,成功將當地生豬養殖打造成為特色品牌,為全鄉養殖業發展樹立了榜樣。
  • 砥礪奮進的五年:寧德創新旅遊扶貧模式擺脫貧困
    原標題:砥礪奮進的五年:寧德創新旅遊扶貧模式擺脫貧困 過去,坐擁豐富自然資源,群眾卻過著苦日子。引進萬博華、杜氏休閒、耕樂源等旅遊企業,投資7800多萬元建設旅遊景區,七彩農場、生態蝴蝶園、九品蓮花塘、峽谷拓展運動等諸多旅遊項目陸續落地開發,遊客激增、人氣興旺,周邊群眾也盡享「景區帶村」旅遊扶貧模式的發展紅利。山地農業、農家體驗、餐館住宿、旅遊產品、勞務服務等多渠道增收,帶動赤溪、杜家兩村近四分之一農戶參與旅遊行業。
  • 「聚焦旅發」安平全力打造旅遊發展新引擎(二)
    今年以來,安平縣委、縣政府踐行新理念,厚植新優勢,高揚「協同創新、綠色崛起」主基調,以列入全省第二批新型城鎮化與城鄉統籌示範區為契機,全面整合現有旅遊文化資源,立足「大旅遊、大產業、大市場」的產業發展要求,本著「全縣旅遊一體化、功能規劃優勢化、線路整合互補化」的原則,以辦成一屆「驚豔、驚嘆、精彩、精品」的旅遊盛會為目標,全面實施「旅遊強縣」戰略,不斷推動城鄉一體化進程
  • 象州:「一校一品」打造特色教育
    象州縣縣長熊健介紹,「1155」工作法是指,打造一個陣地;創建一個品牌;實施「書記培優、黨徽映校、師德師風、紅色育人、校園清風」5大工程;推行「崗位先鋒、安全穩定、家校互動、教育扶貧、校園文化」5大模式。這些做法,通過尋找黨建工作與教育發展的結合點,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從而激活黨員的內生動力、調動全體教師的工作熱情。
  • 桂平市石龍鎮形成「一村一品」特色產業扶貧格局
    土地流轉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關鍵第一步,但僅僅依靠企業難以實現,桂平市石龍鎮在三年的時間內流轉土地20000多畝,成功打造了八大產業扶貧基地,推動形成了「一村一品」特色產業扶貧格局。閩航科技富硒火龍果產業核心示範區是石龍鎮打造的八大產業扶貧基地之一,項目採用「公司 黨支部 合作社 貧困戶(農戶)」產業扶貧模式,通過土地出租、務工就業、承包經營和入股分紅,與貧困戶、貧困村形成利益聯結,土地出租共惠及農戶685戶,吸納石龍鎮及其他5個鄉鎮共15村的集體經濟項目資金和45戶貧困戶以獎代補資金,共387萬元實行入股保本分紅獲得收益,安排周邊群眾260
  • 磐石市松山鎮:打造紅色引領「新引擎」,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
    打造紅色引領「新引擎」今年以來,松山鎮著力推進「三項工程」,打造紅色引領「新引擎」。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年初以來,松山鎮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大招商引資和項目包裝力度,持續鞏固以中藥材產業為核心的「三區四業」產業發展格局,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中藥材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 沙坪垻區:中小學「一校一品」創新黨建特色品牌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17日9時28分訊(記者 姚輝省 )16日下午,沙坪垻區教育系統召開新時代「一校一品」黨建品牌創建工作現場推進會。新時代「一校一品」黨建品牌創建工作現場推進會現場 沙坪垻區教委供圖 華龍網發此次會議圍繞全面加強黨的領導的新形勢新要求新格局,對黨組織書記發揮好「帶頭人」作用,為著力推進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全力建設全國高質量教育示範區具有重要意義。
  • 三峽集團「旅遊+扶貧」模式助力巫山
    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我國的扶貧工作進入攻堅期。近幾年來,教育、產業、文化、旅遊等「造血」扶貧實踐路徑日益引起社會關注,也成為脫貧攻堅的主要著力點。自2002年,三峽集團開始定點幫扶巫山縣。2018年10月開始,三峽集團利用其在旅遊管理和資源等方面的優勢,加強與巫山的旅遊合作,推動巫山與三峽大壩在三峽旅遊路線上實現客源共享、協同發展。三峽集團提出積極支持巫山旅遊產業發展,建立資本紐帶關係,為巫山量身定製旅遊扶貧項目,通過資源共享增加到巫山的旅遊人數。
  • 無為市「旅遊+產業」扶貧助力鄉村振興
    挖掘潛能 創建「旅遊+」扶貧之路在無為市紅廟鎮,有一處鳥語花香的生態景觀集聚區——紅廟鎮紅色山水澗風景區。景區內綠草茵茵,繁花似錦,誰也不曾想到,這片「山水園」曾經是無人問津的山旮旯。「這裡雖然到處有荒山,但地形特別,水資源豐富,氣候宜人,交通也很便利……」在專業人士眼中,這些得天獨厚的條件,恰恰成為紅廟鎮發展生態旅遊,助力鄉村扶貧振興的動力源,就此,昔日的廣袤之地恢復神採。到了旅遊旺季,四面八方的遊客紛至沓來,人頭攢動,熱鬧非常。一系列帶動當地農民致富、貧困戶脫貧的「好門路」也就此打開。
  • 中山大學黨委副書記國亞萍:建立「高校旅遊扶貧聯盟」,打造「扶貧...
    中山大學黨委副書記國亞萍介紹了中山大學在雲南省鳳慶縣的幫扶工作以及通過高校旅遊扶貧聯盟探索開展「組團式幫扶」的有關情況。  一、集結全校資源,在鳳慶探索開展「三個三」扶貧工程  一是開展「三個一批」建設,為山區醫療強基提質。
  • 第二屆北京對口地區旅遊合作促進平臺大會盛聚烏蘭察布
    據了解,本次平臺大會及活動為期三天,本著「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平臺共建、客源互動」的原則,對上一年度的工作情況進行深入總結,同時明確本年度的重點戰略方向,圍繞「一區一品·創新發展」戰略進行討論和升級,以整合區域特色旅遊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