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老字號 向左轉 向右轉:寧化府排隊買醋(圖)

2020-12-22 騰訊網

  太原街頭永遠的風景

  寧化府,一條醋香飄過600多年的小巷。

  從五一路下車,離寧化府百米開外,一股淡淡的醋香便穿透各種機動車尾氣的味道翩然而至。而當你真正置身前店後廠的寧化府益源慶,那沁人心脾的濃鬱醋香讓人不忍空手離去。

  8月23日早晨8時不到,太原寧化府老陳醋門前已是四五十人的長隊,每人手裡拎著一個空塑料桶。這景象對寧化府的店員來說,早已見慣不怪。「一直吃這裡的醋嗎?」記者問一老者。「幾輩人了,都吃這裡的醋。你要買,趕緊後面排隊。」老者邊答邊警告記者。

  山西人愛吃醋,太原人尤愛吃寧化府的老陳醋。即使現在各大超市裡都能買到,但依然有許多太原人願意拎著醋桶來排隊買醋。「爺爺說這兒的醋最地道,怕分廠生產的醋沒這兒正宗。」一小夥子拎著剛打好的醋,邊上電動車邊對記者說。其實就在與寧化府益源慶老陳醋銷售門店對面不足兩米的地方,就是另外兩家山西醋東湖和水塔的專賣店。但在太原人眼裡,只有寧化府益源慶的醋。

  「我們的老陳醋不含一滴防腐劑,而且有種特別的醇香,因為所用曲種跟茅臺酒的曲種是一樣的,要20多天做出來,還要再放半年。」已經在益源慶工作了35年的車間主任孫文科告訴記者。而在寧化府益源慶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郝建國看來,太原人排隊買寧化府益源慶的老陳醋,除了對老字號產品質量的信任,還源於一種文化。曾經太原老丈人考驗女婿,先會讓他去買益源慶的醋,以此來考驗其是否有耐心,那時打一桶醋至少得排2個小時的隊。而現在的人依然排隊買醋,那是因為一種情結,也有因為付出了自己勞動所感受到醋的別樣香甜。

  經營者說:

  老字號應在堅守中發展

  一個個的罈子,「士兵」般立在益源慶的廠房裡。由裡而外散發的一股股醋香,向我們訴說著這裡的古老與正宗。用益源慶有限公司董事長郝建國的話來說,見證太原2500年歷史的,就是現在活著的老字號。

  在郝建國看來,品質與傳統工藝是老字號的生存根本。而一個不爭的事實是,這種堅守在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是那麼艱難。「會做醋的師傅一定會做酒,因為所用原料一樣,而做醋的工藝比酒複雜。一般酒10天就能裝瓶,而醋至少要24天。」即使如此,醋的價格不肖說與酒的價格有天壤之別,甚至連因為原材料上漲而應調高價格都很難做到。

  為了企業正常生產,在微利的情況下,益源慶的醋還是提到了每斤2.2元。但他們面對的是,買一桶益源慶的醋,能買到其他品牌醋6桶。「如果單純打價格戰,我們只能降低產品質量。老字號是靠質量維繫的,我們只能在追求質量的前提下去追求數量。」郝建國認為。

  艱難中,益源慶依然頑強地發展著。目前其中1個總廠和7個分廠所產產品,由單一的調味散醋發展為集各色醋品為一家的8大系列、85個品種。產品定位中高端,每斤價格從2.2元到30多元不等,最高價位5斤裝賣到2800元。生產能力由原來的年產2000噸增加到現在的近萬噸。銷售網絡遍布全國30多個省、市、區。

  「全國各地銷量只佔總銷量的20%。」郝建國說。他希望在山西轉型、跨越發展的大環境下,得到政府、銀行、財政、稅收等各方面的扶持,把老字號發揚光大。

  專家點評:

  加強國際交流做大品牌效應

  山西老陳醋是中國四大名醋之一,它的生產至今已有3000餘年的歷史,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譽。山西醋總體產量在30萬噸左右,佔全國市場10%左右的份額。作為100多個山西醋企之一的益源慶年產僅近1萬噸,雖擁有630多年的品牌知名度與市場褒譽度,卻因無法做區域老大,很難起到領軍作用。

  太原市委黨校市情與發展研究室主任範富認為,許多傳統產業的行業整合力量不足,企業習慣於小規模經營或固步自封。身為老企業的益源慶受制於地方狹小,其發展空間已受到局限。益源慶作為地方性國企,由於不是規模化生產企業,必然受到體制、機制局限,導致企業經營者在創新認識、動力、能力上不足。因為做大做強也是國家的,與其切身利益聯繫不大。加上地方政府只認大企業,只看重企業規模有多大、產值有多高,像這種規模較小的企業很難得到重視。

  那麼,益源慶如何在文化傳承與商業創新上找到平衡點?「在太原人心中,益源慶無疑是一個擁有深厚文化的優秀民族品牌,一個擁有歷史傳奇的品牌。太原人對益源慶的喜愛,正是對一種文化品質的熱愛。」範富說。而對消費者而言,對一個品牌認知、信任的最高境界,就是精神認同。益源慶無疑在本土已具備了這樣的影響力。範富認為,接下來,益源慶要做的是向汾酒學習,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汾酒早在1915年就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得甲等大獎唯一酒類品牌,奠定了其在國際上的品牌價值。當有一天,益源慶也成為國際知名品牌,何愁不能做大做強?

  名號由來

  益源慶陳醋作坊最早是明朝的皇家王府醋坊。公元1377年,朱元璋封其三子為晉王,其孫朱濟煥為「寧化王」。寧化王王府就設在益源慶所在的胡同內,從此,這條不知名的小胡同有了稱謂「寧化府」。

  由於明朝朱家皇族原籍安徽鳳陽,晉王朱惘封爵太原後,不適合鹹鹵麵食,於是想到了以醋克鹽、佐食麵餚的辦法。後來,朱氏子孫便漸漸地養成了吃麵時加食醋的習慣。因為釀出的醋專供皇室食用,久而久之,人們習慣稱益源慶釀的醋為 「寧化府醋」。

  明朝滅亡後,王府醋品「流落」到了百姓中間,一時間,寧化王府的醋因其酸、香、綿、甜而聲名遠揚,成為太原醋作坊的翹楚,隨後取名為 「益源慶」。到了清嘉慶年間,擴大規模、改進工藝後的益源慶醋廠,已具有日產300餘斤醋的能力,成為當時山西省最大的制醋作坊,被譽為山西醋的正宗。(本欄目稿件、圖片由本報記者曹秀娟採寫、攝影)

  (曹秀娟採寫)

相關焦點

  • 「醋魂」寧化府:老字號新困惑
    對於這樣的舉報線索,寧化府的質檢科常年採用有獎徵集,一旦線人準確提供售假地點,核實後會被獎勵案值的20%。 每天清晨,當帶著溫度的新鮮散名醋從車間管道中咕咕流出,寧化府門前男女老少,提著各式各樣的盛醋器皿,排隊打醋,成為省城一道別致的風景。到了臘月,排隊打醋的長龍隊足有十幾米長。 3月4日6點30分,寧化府益源慶醋業有限公司,喧鬧的銅鑼灣商業區還在熟睡。
  • 山西衛視|太原有一怪,買醋天天站大排
    說起這五個月的點點滴滴,我們的心情,真是可以用這寧化府的醋來形容——有點酸,也有點甜。酸的是,我們終究有點不舍,中華老字號燦若星河,而我們只能選擇很少的一部分來呈現;甜的是,我們終究是做了那麼十幾家老字號,不敢說多麼精道,但是我們搜集了那麼多你不知道的老字號故事,透過故事我們試圖去參透每個老字號長盛不衰的制勝法寶。
  • 太原老字號 向左轉 向右轉:醋類拔萃看「東湖」(圖)
    古人古法效果奇佳  這不,時間到了2000年的時候,伴隨著工業化的發展,許多企業摒棄了傳統工藝,而山西老陳醋集團有限公司卻連續投資近千萬元興建了東湖醋園,按照歷史上「美和居」的原樣,複製建設了「美和居醋坊」,並向遊人開放。  這是一個佔地2萬平方米,我省首家動態展示傳統與現代老陳醋生產工藝流程和老陳醋歷史文化內涵的公司化、工廠化博物館。
  • 山西太原寧化府醋業維護聲譽出拳打「鬼」
    本報訊(記者秦海峰)近日,山西省在食品安全抽檢中發現涉嫌假冒太原寧化府醋產品,有關部門和寧化府公司立即介入調查。經核實,確定該批次抽檢產品為假冒產品,非太原市寧化府益源慶力誠醋業公司生產。據悉,山西省目前已組成聯合打假組,依法打假維權,保護品牌合法權益。   隨著寧化府醋出名後,其純糧釀造的品質、老字號的名氣,也被制假售假者盯上了。
  • 寧化府:老陳醋裡的皇家名品
    在山西醋中尤以太原老陳醋為最,其代表「寧化府」 歷經640餘年,承載了太多的文化情懷,時光積澱出更加悠長的滋味,散發出令人沉醉濃香。寧化府,一條醋香飄過640多年的小巷。說起這裡的醋,太原市民幾乎家喻戶曉。
  • 中華老字號 寧化府 天慶誠 手工老陳醋 2400ml
    中華老字號 寧化府 天慶誠 手工老陳醋 2400ml 2017年08月24日 20:50作者:網絡編輯:網絡 中華老字號 寧化府 天慶誠 手工老陳醋 2400ml
  • 外地的朋友來山西買醋,聽聽山西人的大實話
    我在農村長大,那時候,每年媽媽都要做一甕缸醋,家裡有一個高1米的大甕缸,我小時候聽媽媽講這個甕缸存放醋已經有二十年的歷史了,每年把新做的醋全倒入這個甕缸裡面,甕缸底子裡有一層一寸厚的老醋沉澱底,新醋剛倒入時,醋的顏色還是棕色的,半年後,甕缸裡醋的顏色就變得黑了,老酸了,這也就是陳醋了,村民們都誇我家醋好,我媽有時給村民們舀一碗醋吃。
  • 右轉讓左轉還是直行讓左轉
    【太平洋汽車網】轉彎讓直行,右轉讓左轉,機動車在通過沒有交通信號燈控制、沒有交警指揮的十字路口時,相對方向行駛時,右轉彎機動車讓左轉彎車輛先行;同為直行時,堅持讓「右」原則;轉彎車輛要讓直行車輛先行。右道車直行,本道車直行或者轉彎的。這種情況要讓右道車先行。
  • 寧化府老陳醋:一個老字號醋坊的傳說,竟然真的和明代宗室有關
    前言:寧化府老陳醋,源自益源慶醋場,是山西太原響噹噹的老字號。作為一個外鄉人,筆者無意去品評寧化府老陳醋的品質、口感,但是卻對他的名字很感興趣。寧化古城,位於山西省寧武縣城西南50公裡處的汾河之濱。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曾被喻為山西「臥牛城(忻州)犄角」之一,乃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 左轉讓右轉"還是"右轉讓左轉"
    浙江在線03月01日訊日前,網絡上一條內容為「『史上最嚴交規』實施後,『支路讓幹路,左轉讓右轉』的舊法已廢止」的微博在網絡上引起熱議。許多網友在上述內容的基礎上,又補充總結出新的車輛避讓法則:1、你和我,先要按交通信號的指示通行;2、我直行,你從右側來,你先;3、我直行,你迎面而來欲左轉,我先;4、我右轉,你迎面而來欲左轉,你先。
  • 【交規】右轉讓左轉是什麼意思?如何應對?
    什麼是「右轉讓左轉」? 其實是什麼意思呢,這裡所謂的左轉和右轉是相對於對向行駛的車輛來說的。一輛車向左轉,一輛車向右轉進入十字路口。這種情況下,右轉的要讓行左轉。如下圖所示,A車承擔主要責任。規則產生的原因理由是左轉距離長且會借直行車道,如讓行會影響路口通暢,而右轉影響較小。
  • 東古、李錦記先後殺入陳醋江湖,水塔、紫林、東湖、寧化府將如何...
    2017年1月,海天味業收購鎮江丹和醋業,被視為「攪局者」,引起包括恆順醋業在內的全國20多家大牌醋企高度重視。   2018年7月,先是成立了整整130年的李錦記,第一次向食醋領域發起進軍,緊接著又傳來東古醬油也要涉足老陳醋領域的消息。
  • 我有大閘蟹,你有醋嗎?這家天貓店賣600多年的醋,開價6666元
    來自山西,有著600多年歷史的老字號寧化府益源慶,在它的天貓店上,一壇上好的10年陳醋售價200多元,20年陳的賣900元一瓶,還有售價6666元的頂級醋,就連大閘蟹看了都要汗顏。還有網友表示,「想必是一瓶有故事的醋」。
  • 山西五大醋企抱團應對公關危機 打響聲譽保衛戰
    中新網太原1月15日電 題:山西五大醋企抱團應對公關危機 打響聲譽保衛戰  作者王燕君  某雜誌在其官網發布「山西醋業五大品牌未達新標準」,經網絡轉載傳播後引發強烈反響,截至15日,山西五大醋企東湖、水塔、紫林、寧化府、四眼井已全部公開讓媒體及時各方人士探訪其製作工藝等,讓民眾檢驗質量。
  • 太原寧化府老陳醋
    醋的食用和釀造,在我國源遠流長。醋,古代稱之為「醯」或「酢」。《禮記·內則》載:「和用醯」。陸德明釋:「醯,酢也」。《辭海》:「酢,醋的本字」。《論語·公冶長》載:「孰謂微生高直,或乞醯焉」。《辭海》:「醯,醋。」可見,釀醋和食醋的歷史似應在周代之前。
  • 「右轉讓左轉」是交通新規?
    2013年02月27日 10:09  稿源:中安在線   分享到:   據江淮晨報報導,近日有媒體報導稱,「左轉讓右轉」舊法已經廢止,按照新交規應該是「右轉讓左轉,轉彎讓直行」。
  • 「左轉讓右轉」已廢止? 交警:從來就沒這規矩
    『左轉讓右轉』已廢止!」昨天,這條微博火了,許多頗具知名度的政務微博和加V名人也紛紛轉發。這位微博稱,「史上最嚴交規」實施後,「支路讓幹路,左轉讓右轉」已廢止,並列舉了一些新的讓行法則。但是,許多老駕駛員直呼看不懂,因為從來沒有聽說過「左轉車要讓右轉車」,又何來廢止一說?昨天,現代快報記者採訪了南京多名一線事故交警,原來,這是一條被人誤讀的微博。
  • 禁止左轉 禁止右轉...
    浦口道的廣東路至大沽南路段調整為西向東單向通行,而浦口道的九龍路至廣東路段一直為機動車西向東單行路。圖一圖一中為一組位於廣東路臨近浦口道交口處的標誌、標線,右側的交通標誌為禁止向左轉彎標誌,紅色圓圈中的黑色左轉箭頭及輔助圖案、文字表示,前方路口禁止機動車向左轉彎。此處路口地面上,黃色左轉導向箭頭及黃色叉形交通標線組合而成的是禁止左轉彎標記,用於禁止車輛左轉彎的路口或區間。
  • 「右轉讓左轉」 「左側讓右側」……這些讓行規則,你懵了嗎?
    許多朋友都曾因它們「栽了跟頭」「右轉讓左轉」和「讓右準則」是怎麼回事?1、「右轉讓左轉」所謂的右轉和左轉是相對於對向行駛的車輛來說的。一輛車向右轉,另一輛車向左轉,然後駛入同一個路口。在這種情況下,右轉的車要讓左轉的車先行。為什麼要這樣規定呢?
  • 「讓右原則」和「右轉讓左轉」,不要再傻傻分不清了!
    「讓右原則」和「右轉讓左轉」,不要再傻傻分不清了!1/ 7「讓右原則」和「右轉讓左轉」,不要再傻傻分不清了!猜你喜歡「讓右原則」和「右轉讓左轉」,不要再傻傻分不清了! 而所謂右轉讓左轉,是說在道路行駛的過程中,原則上向右轉彎的要為向左轉彎的讓路,否則如果因此發生交通事故,違反交通規則的一方要承擔全部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