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閾值意識管理
初進職場的年輕人,要降低領導對你的期望值。一些初進公司的新人總會表現得特別殷勤,以獲得同事和領導的讚揚。隨著日子流逝,領導能看到的閃光點越來越少,對其好感逐漸降低,那些新人也會因此產生挫折感,降低工作積極性,形成惡性循環。相反,那些剛進公司時,表現平平,卻偶有進步的員工,反而會留下更積極的印象。
2.暴露缺點效應
你的小缺點會讓你更受歡迎。人天生會對完美人格產生敬畏感及嫉妒心,他們更願意靠近那些不完美的人。你偶爾的小迷糊、不夠纖細的雙腿、或不會煮飯,這些無傷大雅的小缺陷,往往會讓人忍不住覺得「這個人還蠻可愛的」。
3.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遠離那些喜歡在傷害你之後,給你甜頭的人。在親密關係中,許多被不平等對待的一方,會受到性虐待、冷暴力、語言攻擊等,可這些人還是會以愛為由,在對方的暴力行為裡,找到微弱的甜頭,回到那個傷害自己的人身邊。這些人往往都會說:「雖然他打我,但是他很心疼我。」「雖然他轟我出家門,卻找了我一晚上。」因為對他們來說,一巴掌之後的棗更甜。知道嗎,這不是愛,這只是為了舔舐傷口找的藉口。《自殺小隊》的哈利·奎恩就是一個極端的例子。
4.登門檻效應
想讓別人答應你一個較為困難的請求,不妨先讓他為你做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後再告之真實請求。為使自己保有前後一致的印象,且幫人幫到底,他們答應幫忙的概率會更大。
5.情緒管理法則
遇到想讓你難堪的人,保持冷靜是有力的武器。你的禮貌對待,會讓他迅速成為對決裡的弱者,淪為別人嘴裡的笑料。
6.金字塔學習法則
教是最好的學,當你知道要去跟別人講解一個事時,你會力求語言精簡,且要點明確,這會讓大腦在整理信息時會更有邏輯。
7.暗示效應
A.想改變一個人的缺點,厲聲指責不如以身作則。人容易從不經意的暗示中,做出相對的回應。比如你希望對方約會不要再遲到,你要堅持每次都準時到,並在對方偶然不遲到的那天,誇獎他,給他形成心理暗示。相信我,他早晚會改變的。
B.上臺演講前,提前30分鐘到演講地點轉一轉,併到演講臺站幾分鐘,讓你的大腦熟悉這個環境,降低緊張感,可讓你在演講時更有自信。
C.緊張的時候多喝水或者嚼口香糖,會讓我們獲得安全感,從而緩解緊張情緒。
8.過多選擇效應
回想一下,在淘寶逛衣服的時候,面對過多的選擇反而更頭痛了。因為當選擇過多時,對比是一個很繁瑣的過程,大腦會直接放棄選擇,並憑著感覺來,往往就容易做出錯誤的決定。
9.互惠原則
平日與他人交往時,主動給予對方一些好處,如送一點小禮物,順手帶份早餐之類的,往往容易收到意外的驚喜。即使對方並非心甘情願的接受,也會因此感到「虧欠」,想方設法地還回去。
10.固定行為模式
請求別人幫忙時,能夠講出一個理由,得到幫助的可能性就越大。只要聽到「因為」二字,哪怕理由微不足道,人們就會認為你是有理由的。即絕大多數人在非緊急情況下,都願意給予一定的幫助,這是大腦做出的自然反應。
舉個慄子:我想請大家給有用的回答點讚,因為我想你隨時可以在動態裡看到這篇文章,在人際交往中,用一些心理學的小技巧來保護自己。
11.五分鐘起步法
當你靜不下心來做一件事時,給自己5分鐘起步時間。你只需告訴自己:「只有5分鐘,忍忍就過去了。」大多時候,你會發現實際上你堅持了不止5分鐘。一旦大腦啟動了5分鐘裝置,你會驚奇的發現,自己還可以專注10分鐘、20分鐘,甚至更長時間。
12.沉默效應
希望別人對你說實話,在他說話時看著他的眼睛並保持沉默,此時相對安靜的空間,會讓有所隱瞞的他,感覺到壓力,不自覺地對你說出實話。當你在表達觀點時,微微地點頭,向他人發出一些積極的信號。你會發現,他們不知不覺地被你的意識同化,加強了贊同你的心理。
13.從眾效應
人們的判斷標準容易受到群體的影響,並直接為他人貼標籤。比如,海歸——英語好;985院校的學生——聰明;在看這篇回答的人——喜歡心理學。因此,我們可以通過靠近某個群體,來改變別人給自己的標籤,並自發地做出一些行為,使自己所屬的群體看上去比別的群體更優秀。即靠近英語好的群體,會努力學習英語;靠近愛讀書的群體,會增加閱讀興趣等。我就特愛看書,也因讀書收穫了很多摯友,我們互相交流,一起閱讀,這些年下來,他們始終是我身邊過得極其出色的那一群人。讀書不僅增長知識,對於思維和認知的提升都是無可替代的,如果你也想通過閱讀跨進更優秀的圈子裡,可以關注我的公眾號鐵木君,我把我這些年來逢人必推的一些人生必讀好書分享給你,讓你減少很多找書的時間,更快搭上成長快車~
14.強迫選擇原則
讓一個人做一件事,不要給他是非題,要給他選擇題。把「你周末有空嗎?」改為「周末要一起去逛街還是看電影?」來減少對方說不的機會,增加事情的成功率。
15.身體語言運用
A.腳是最重要的身體語言之一,我們可以通過腳的狀態來判斷一個人的基本想法。當一個人面對著你說話,卻把腳轉向別處時,說明他想終止這次談話;當一個人翹著二郎腿跟你講話時,說明他對你的觀點不太贊同。
B.初次見面,眼神交流過於尷尬?可以嘗試看對方的鼻子,這會讓你看起是在注視對方,又讓大腦處於放鬆的狀態,顯得友好且自信。
16.對比原理
我們會發現,一件29.9的商品,旁邊還會標多一個建議售價199.9,它的目的就是讓你產生撿便宜的心理。這個現象稱為對比原理,即當兩者差距很大時,我們會認為其差距比實際的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