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未有明文規定將釣魚列為禁止的違法行為,但許多非禁漁區,卻也豎起了''禁止釣魚"的牌子。釣魚(娛樂性垂釣)是一種健康的戶外休閒運動,是人民生活多姿多彩的一種表現,是物質生活提高、社會進步的一種表現,為什麼要去禁止它呢?
深究其原因,不過是有些地方擔心垂釣過程中有人落水,害怕承擔賠償責任(這種地方通常同時禁止釣魚和遊泳。政府設置提醒牌是有必要的,但落水溺亡,憑什麼要政府來賠償?引人深思)第二種原因,禁釣是出於衛生管理的原因。作釣過程中,一些釣魚人將餌料包裝、食品袋、快餐飯盒遺棄在現場,造成垃圾汙染,因此很多地方禁止釣魚。(筆者認為,添設垃圾桶更能很好地解決衛生問題)
01禁釣催生偷釣或引發傷亡事故
禁止釣魚或許能降低管理成本,但禁止釣魚的危害也是顯而易見的。禁釣真的能解決問題嗎?當釣魚人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時,偷釣便出現了。有不少偷釣者,他們通常夜間破壞圍欄,或翻牆而入,躲在僻靜處偷釣。當然了,筆者是不贊同偷釣的,而且偷釣發生事故的也不少。很多地方管理人員非常粗暴,他們會沒收釣魚人的釣具,並罰款,而偷釣者為了躲避處罰,通常四處奔逃,慌不擇路,這過程中容易引發傷亡事故,一旦攔截釣魚人過程中出現傷亡情況,管理單位也難逃賠償責任。此外,偷釣者丟垃圾更普遍,他們躲躲藏藏的,禁釣讓偷釣者產生逆反心理,他們在釣魚之時,丟個垃圾也沒內疚感。
02禁釣不利用引導市民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釣魚是種戶外休閒運動,比玩麻將、打牌更積極向上,也更有利心身健康。有不少人認識到打麻將、玩撲克的危害,轉而喜歡上了釣魚。有的愛上釣魚後,甚至連菸酒都戒掉了。許多老百姓休閒方式單一,禁止釣魚後,可能他們又回歸到玩麻將、打牌、甚至賭博的老軌道上了,因此筆者,認為禁止釣魚,或不利於引導市民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03禁釣對釣魚人的影響
禁釣,對釣魚人來說,確實是噩夢。平日工作,難得有休息時間放鬆下,花錢買回來的釣具,本想圖個快樂,一下子卻不讓釣了,遍地禁釣,這手中的釣具只好當二手釣具轉手。此外,禁止釣魚可能引發釣魚人產生牴觸情緒,容易引發社會矛盾。
04 禁釣對漁具產業的影響
禁釣,對漁具企業、漁具經營者來說,更是噩夢。釣魚人無處可去,使得釣魚人棄釣,都不買漁具了,漁具企業如何發展與生存?漁具行業的從業工人,又何去何從?於是,魚竿廠家不生產魚竿了,魚餌廠家也不生產餌料了。漁具行業垮塌,帶來的是連鎖反應,漁具行業的上遊供應商,他們的加工訂單沒有了,他們產能如何消化?很多漁具小店鋪,也得關門。漁具行業沒有了,帶倒的是一大片。
漁具是一個產業,禁釣就等於長時間制約它的發展,必定導致它的落後。到頭來,還得進口國外的漁具。中國古代就有釣魚,但沒有發展出漁具產業。貧窮百事衰,過去生產力不夠,飯都吃不上,哪有人釣魚?沒有釣魚人,又怎麼會有生產漁具的產業出現?現在社會進步了,有何理由禁止釣魚呢?
05國外對釣魚的管理政策
我們的鄰國日本,老百姓釣魚非常興盛,筆者看過很多視頻,發現日本許多國立公園是允許釣魚的。魚在日本居民的飲食結構裡,佔有一定比例,捕撈業和垂釣都很興盛,因而帶動了日本漁具行業的發展。久而久之,日本催生了現代化漁具產業,出現各式各樣的新式釣具,如高端魚竿、電子漁輪等產品,並大量出口到中國,並非常受歡迎。日本漁具產業為何興盛?相信明白人是深知其中緣故的。
禁止釣魚雖不可取,國外釣魚證的做法,卻十分值得借鑑!他們規定了憑證釣魚,並繳納合理費用,用來投入魚苗,而且規定哪些受保護的魚不能釣,一次性只能釣多少魚,只能帶走多少數量的魚,這對保護魚類資源,是極好的,同時,又讓老百姓有魚可釣。
06大家如何看待禁止釣魚?
大家認為禁止釣魚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呢?有沒有比禁止釣魚更好的管理辦法呢?歡迎大家在文章下方投票,並在評論區發表自己的看法!
本文由蘭姆伽戶外撰稿,我們專注戶外知識乾貨傳播,定期進行漁具知識科普和釣技分享,關注蘭姆伽戶外,將獲得更多垂釣知識。喜歡我們的朋友,歡迎關注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