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如何養生:長壽的皇帝愛吃素

2020-12-22 手機鳳凰網

梁武帝蕭衍(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中國三千年的歷史中,歷代皇帝有確切生卒年月可考者共有209人。這209人平均壽命僅為39.2歲。中國古代人口的平均壽命可達57歲。中國皇帝的平均壽命比普通人還要低近18歲。帝王們絕大多數在宮廷內的生活是養尊處優,肉食淫佚,這是促使他們中很多人短壽、早死、夭亡的重要原因。而在這些帝王中,也有少數長壽者,在長壽的皇帝中名列前茅的是乾隆皇帝(89歲)和梁武帝蕭衍(86歲)。

乾隆皇帝弘曆(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一、為什麼君王多短命

皇帝壽命短的原因除了被人謀害(宮廷鬥爭)和過大的壓力外,主要是不健康的飲食方式。

身為帝王,如何在飲食上凸顯天子之尊?中國的飲食文化是與權力掛鈎的,史料顯示,先秦時期的飲食禮政已經相當完備了。從餚饌品類到烹飪品位,從進食方式到筵席宴饗等等,都對等級之別有著嚴格的規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帝王統治之下任何想要吃的東西都可以擺上餐桌。以皇家宴為例,皇帝宴桌有菜餚40品;皇后的頭等宴桌膳品減少為32品。在清朝末代皇帝溥儀遜位後的第13年,有人抄到一張「皇后」婉容的日常早餐膳單,尚有菜餚16道,基本上是以肉食為主。有限的幾個蔬菜都是炒菜,沒有一點綠葉菜和水果,可以看出婉容的飲食極不健康。與此相應,這位婉容終年只有41歲。

先秦以來的帝王將相也都是以肉食為主,往往越是等級高的人,食肉越多,只是在家畜家禽肉以外,又平添了許多稀奇古怪的動物肉而已。至於蔬菜,被當作庶民的低賤的食物,不屑食之。可以想像:現在開始困擾中國國民的三高富貴病,在當時的帝王中是普遍存在的。至於現在被稱為「亞健康」的狀態,在當時是應該伴隨著帝王們終生的。這是帝王的平均壽命比普通百姓還低的一個重要原由。

康熙皇帝玄燁(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二、長壽的皇帝愛食素

長期的素食使得有少數幾位皇帝得以長壽,且在位時間也長久,這在封建帝王當中,確實是不多見的,成為中國歷代皇帝的典範。

梁武帝是一位虔誠的佛教信徒,不僅自己信佛修佛,過佛教徒的生活,吃素斷酒肉,絕房事,遵守佛教戒律,而且大力倡導僧人素食。

梁武帝在研讀經典過程中發現,大乘經典明確提出,佛子應斷除肉食。梁武帝根據這些大乘經律撰寫了《斷酒肉文》,勸勉四眾弟子勿飲酒食肉,並明令出家眾必須戒除酒肉:「若食肉者,障菩提心,無菩薩法,無四無量心,無大慈大悲。以是因緣,佛子不續。」認為酒是「惡本」,酒是「魔事」,葷食是「一切眾病」的病因。長期吃素食的人,榮衛流通,身體發熱,氣力充足,說明蔬菜等素食性不冷,並有補益作用。吃素食的人,身體強壯,頭腦清爽,很少有昏沉的感覺。

明太祖朱元璋(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佛教在西漢哀帝時傳入中國,當時來華的印度僧人並未嚴格吃素,經過梁武帝的大力倡導,漢傳佛教開始形成了素食的傳統,素食才成為僧人必須遵循的行為規範,並延續至今。

與梁武帝蕭衍一樣,清朝的康熙皇帝玄燁和乾隆皇帝弘曆也是比較虔誠的佛教信徒,也有吃素的習慣。

清朝十二帝平均壽命52.8歲。康熙活了69歲,是清朝皇帝中壽命僅次於乾隆的。康熙帝受祖母太皇太后孝莊文皇后的影響信奉佛教。同時他對醫學頗有造詣,他的飲食觀,到今天仍能給人以啟迪。康熙非常強調飲食對健康的作用,反對隨意攝取,主張合理飲食。他強調適可而止。其次是慎飲食。他主張老年人飲食宜淡薄,多吃蔬菜、水果對身體有益。他說,他之所以到老而猶健壯就是這個原因。

乾隆皇帝與前兩位皇帝相比在膳食上要浪費一些,但他在吃葷的同時仍然繼承了滿族傳統的習俗,經常食五穀雜糧、豆類、小米等粗糧以素膳為主,設有專門烹製素膳的廚匠。據當時《膳單》記載,新年伊始正月初一早膳,乾隆就食素餡餃子。四月初八浴佛節要宮內食素一天。臘月初八為「臘八日」,佛教傳說釋迦牟尼於是日成道,這天要煮粥代佛,還要吃素一天。到初八日這天,乾隆食素膳之心更加虔誠。

據說乾隆曾到江蘇揚州天寧寺,住持讓他吃素菜,乾隆吃得很滿意,對住持說:「蔬食殊可口,勝鹿脯、熊掌萬萬矣」。另有數據記載,揚州某古寺有一名叫文思的和尚,善制各種豆腐素菜,特別是用嫩豆腐、金針菜、木耳等原料做成的豆腐湯,味道鮮美,受到乾隆讚賞,一度把「文思豆腐」列入宮廷菜單之中。

明朝16個皇帝中,最長壽的是開國之君——明太祖朱元璋,做了3l年皇帝,活了71歲。而明朝其餘各代皇帝平均壽命只略過40歲。

相關焦點

  • 被刮起來的「吃素風」,實則只是一場販賣國人的養生騙局
    於是,很多人都開始追求素食主義,社會上「素食餐廳」也越來越多,一股「吃素風」也開始逐漸流行。 尤其是很多長輩的朋友圈,似乎認為「不吃肉只吃素」已成為健康養生秘訣,似乎認為雞鴨魚肉等都是萬惡之源。
  • 愛吃肉的人和愛吃素的人誰更長壽?看聰明人怎麼說
    其實愛吃肉的人和愛吃素的人誰更健康,這一直是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其話題火熱程度絲毫不亞於雞生蛋,還是蛋生雞。我們都知道現在生活條件好,物質豐富,很多人都患上了慢性疾病,每次去看病時醫生總會說是飲食不當引起的。難道這就說明跟多吃肉有關?喜歡肉食的人和喜歡素食的人,誰更健康、更長壽?
  • 揭秘清宮新年的第一餐——皇帝吃素餃子,有什麼含義呢?
    皇帝過年吃什麼?別的皇帝不知道,清朝皇帝新年的第一餐要吃餃子。餃子過去的名字是「交子」,長得同元寶近似,元旦(大年初一)吃餃子代表新的一年財源滾滾的吉祥含義。除了元旦,除夕包餃子同樣有特別的意義。相傳努爾哈赤起兵時,連年浴血奮戰,殺傷過多、死者無數,為了表達對無辜者的懺悔,努爾哈赤對天發誓每年除夕吃素餡餃子祭奠死者。從這時候開始,清朝宮廷就有了除夕吃素餃子的祖訓。那麼清宮的餃子餡是什麼樣的呢?
  • 「吃素養生」關鍵並非吃素,而是均衡飲食
    「吃素風」盛行,真能帶來更健康的體魄?「吃素養生」關鍵並非吃素,而是均衡飲食■本報記者 李晨琰近日,話題「素食養生靠譜嗎」再度衝上熱搜,近6000萬的閱讀量可見其社會關注度之高。近年來,由於肥胖、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高發,推崇「素食」的人群越來越多,「素食餐廳」也屢屢被推上餐飲排行榜。
  • 16位吃素活到了100歲,活出最美人生,還把長壽的秘密告訴你!
    除了清靜飲食,每天的靜坐、瑜珈、散步,也是她的長壽秘方。還有很特別的一點,這位龍春苟從24歲起就向善信佛,一直吃素。如今,他低調地生活在村子裡,平和地度過晚年。長壽之道:堅持吃素,每天靜心打坐,生活極有規律。處事低調,有本事也從來不逞強,和善待人。
  • 長期吃素的好處和壞處 科學吃素讓身體更好
    核心提示:現在素食主義者越來越多了,有很多想要減肥的朋友們也會整天吃素,但是長期吃素好不好回答很多。想要讓身體更加健康,減肥更加科學,就一定要了解長期吃素的好處和壞處。了解結合吃素的好處和壞處之後再科學的施行。
  • 「素食日」吃素就代表健康?關於吃素你是不是有什麼誤解!
    還有孫儷,大家都知道娘娘很養生,而且非常喜歡泡腳,她的微博裡經常發,比如「每晚以溫水認真泡腳,潤燥是重點,有益身心健康」「祛溼是重點,有益身心健康」。微博運營得像是個養生博主,其實孫儷不僅認真泡腳,堅持在初一,十五吃素食也是她的養生習慣,如今已經堅持了14年。天后王菲也一直虔誠信佛吃素。她被亞洲善待動物組織評選為2011年度「亞洲最性感素食女星」。
  • 中國歷史上三位有佛緣的皇帝:既有作為還長壽,難道僅僅是巧合?
    梁武帝蕭衍南北朝時期的梁武帝蕭衍生於公元464年,死於公元549年,活了85歲,是中國歷史上非常罕見的長壽皇帝。蕭衍本是南齊的大臣,因功勞很大,掌握實權,公元502年被部屬擁立為皇帝,建立了歷史上的南梁。蕭衍即位後非常勤勞,每天早起批閱奏章,他還設置類似「意見箱」的謗木函和肺石函,聽取大臣和老百姓的意見。同時,蕭衍還堪稱歷史上最節儉的皇帝。史書記載,蕭衍「一冠三年,一被二年」,就是說一個帽子戴三年,一床被子蓋二年。
  • 70歲老人,該如何養生長壽?院士相繼說出的長壽經,值得細品
    他們中的有些人身處重要崗位,年齡也已經過了七十歲,但依然健康長壽,比如說王隴德、楊雄裡、陳可冀、吳孟超等人。他們的養生之道,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人上了歲數之後,特別是70歲的老人,更要多了解這些方法,對自己的健康長壽是有幫助的。今天,我們就來歸納總結一下。
  • 哪些信佛人必須吃素,吃素又到底是為了什麼,吃素有功德嗎
    的確,在一般人的觀念裡,吃素是佛教的一大特色。如果有人宣稱吃素,那麼就很容易被人以為是信佛的緣故。在信佛人中,也確實有許多吃素的,有的吃長素,就是長期吃素;有的吃花素,就是一個月中有固定的幾日吃素,比如初一、十五。
  • 消費- 2017帝王蟹多少錢一斤皇帝蟹和帝王蟹哪個貴
    海鮮類是每次都是作為餐桌上的美食華麗登場,當然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之後,吃的東西酒越來越豐富露乳,近日最具熱議的美食酒是帝王蟹了,那麼皇帝蟹和帝王蟹哪個貴?2017帝王蟹多少錢一斤呢?帝王蟹貴嗎帝王蟹又名石蟹或巖蟹,即石蟹科的甲殼類,不是真正的螃蟹,它們主要分布在寒冷的海域。因其體型巨大而得名,素有「蟹中之王」的美譽。皇帝蟹奇重偽背蟹、澳洲皇帝蟹、澳洲巨蟹。產於澳大利亞巴斯海峽,最重可達36公斤。那麼到底皇帝蟹和帝王蟹哪個貴,價格如何呢?
  • 信佛信到走火入魔的皇帝,自己吃素要祖宗也跟著一起吃素
    而當時不僅百姓信奉宗教,而且不少達官顯貴甚至是皇帝本人都信起神鬼起來,但是像今天提到這個皇帝這種程度的,中國歷史上真沒幾個,這個皇帝就是梁武帝蕭衍作為南梁的開國皇帝,蕭衍的前半生戎馬,而且勤勉政事,算是一個努力的皇帝,他即便是在數九寒冬也堅持五更起床,哪怕右手凍裂生瘡亦不停下批閱奏章的筆。
  • 皇帝是天下最好職業,若不掌握帝王之術,容易成為龍椅上的吉祥物
    導語:皇帝是天下最好職業,當個皇帝卻不容易,如果不掌握帝王之術,小心成為宰相的代言人,容易成為龍椅上的吉祥物我國古代封建時代,皇帝是天底下最好的職業,帝王作為一國之君,更是掌握幾千萬人生死的最高統治者,一直以來都備受人們關注;多少王侯將相、平民百姓都幻想著有一天,如果自己榮登大寶,那該是多麼輝煌的人生
  • 天天吃素養生?專家表示不吃肉可能老得更快
    如果你家裡有一個非常注重養生的老人,你大概沒少聽這些念叨,「不要吃太多肉,血管要堵牢的!」「大魚大肉吃不消的,粗茶淡飯對身體最好。」「老年人飲食一定要清淡一點。」……在不少老年人的觀念裡,似乎世外高僧般清心寡欲的生活方式,才是長壽的秘訣。
  • 舌尖上的古代著名風流長壽皇帝——乾隆,與他那些年心儀的美食
    跟美食最能畫上等號的古代名人當屬蘇東坡蘇大學士,最搶鏡的皇帝莫過於乾隆皇帝。清朝的乾隆皇帝曾自我總結一生有「十全武功」,自詡為「十全老人」,並作《御製十全記》,令寫滿、漢、蒙、藏四種文體,建碑勒文。、在此隆重介紹乾隆帝生前最愛的菜餚之一——松鼠鱖魚。其實關於松鼠鱖魚的做法,清代《調鼎集》中就早有記載:「取鮪魚肚皮,去骨,拖蛋黃炸黃,作松鼠式。油、醬油燒」。那麼這道菜又怎麼會和乾隆皇帝扯上關係呢?這還得從一個民間故事說起。
  • 古代早崩帝王甚多,而乾隆帝享年89歲,原因要從其食譜中找答案
    清高宗乾隆皇帝是歷史著名的長壽皇帝,他享年一共89歲,還創造了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記錄,前後共60年;以此我們可以推測出,乾隆皇帝的身體素質很強,才能創下此"一騎絕塵"的歷史記錄;皇帝日理萬機,每日的工作量都很大,所以歷史上存在著眾多,有明君潛質卻早早"過勞死"的帝王,對比之下乾隆皇帝
  • 長壽養生方法 做到這些健康生活每一天
    長壽養生方法降低吃飯速度在吃飯的時候我們講究的是細嚼慢咽,所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儘量避免吃得太快,因為這樣容易導致身體無法反應過來,很容易過度攝入食物。吃飯的時候最好降低速度,這樣才能更好地享受和消化食物。拒絕過飽長壽的養生方式在飲食中也是需要注意的,不能吃過飽,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在聚餐或者在家吃飯時,食物攝入過量。
  • 長期吃素對身體是好是壞?經常吃素的人,最後就變成這樣了!
    但是很多疾病,像是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等,都跟肥胖有關;這個時候很多朋友就開始摒棄吃肉的觀念,開始長期吃素。甚至在網上也開始流傳各種吃素長壽或是養生的說法。那麼,長期吃素對身體有什麼影響?經常吃素的人,最後的結局是這樣的!
  • 古代皇帝如何過生日?專設一節日,普天同慶
    「過生日」是中國傳統習俗之一,在中國封建社會,身為「真龍天子」的帝王,又是怎樣慶祝自己的生日呢? 從古至今,隨著歷史演變,誕生了許多節日。比方說上元節,演變成現代便是眾所周知的正月十五中秋節;還有比方說寒食節,寒食節是清明節的前三天,古代家家戶戶的百姓必須要禁火三日。
  • 堅持吃素和堅持吃肉,到底哪個更有益於長壽?終於有人說清楚了
    你說吃素健康,長期下去又會造成營養不良,關於這個話題,醫生今天和你說明白!堅持吃素和堅持吃肉,到底哪個更有益於長壽?吃素真的會更長壽嗎?吃素最全面的方法就是遵循營養搭配、粗細結合等原則,只有做到營養豐富均衡才能夠更加長壽,尤其是肉食裡面所含有的優質蛋白和脂肪都是蔬菜等素食不能夠代替的,很多人對於素食可以降低膽固醇、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都有一個誤區,我們人體內的膽固醇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外源性的攝取,也就是食物的攝入,還有一個是體內自身合成的,這一部分佔所有膽固醇的三分之二,所以並不是說禁止食物的攝取就可以完全降低膽固醇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