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專注於親子教育的三級拆書家零蛋姐姐,歡迎你和我一起進入今天的故事。
這是一個來自頭條的故事:「今年20歲的我,希望六十七歲的奶奶供我讀完大學,我很過分嗎?」
如果你沒看圖片上的內容,可以看一下這裡文字的描述:
姑娘是2000年出生,不滿兩月時因為是一個女孩而被送到了爺爺奶奶家,爺爺奶奶對她特別寵溺。
親身父母有兒子,也不是很喜歡她,用她的話說,她不聰明也不漂亮。爺爺奶奶盡力給她最好的,高中沒考上,爺爺奶奶拿錢給她讀了一個3+2的大專,目前已經讀了四年了,但是去年爺爺去世了。
奶奶的兒女們都讓奶奶去和他們一起過,但是奶奶拒絕了,因為放不下從小帶大的姑娘。
爺爺在世時特別支持小姑娘讀書,但是爺爺去世了。一輩子務農的奶奶沒有任何積蓄,但是爺爺去世後有一筆撫恤金,不多,但是足夠讀兩年書。小姑娘每次跟奶奶談讀書的事情時,奶奶都會悶頭不回答。
「況且爺爺奶奶還有兒女,只要奶奶開口,一定是可以借錢,以後可以還得啊。可是,他們好像都很狠心,不願意管我。」
讀完這個故事,你是什麼感覺呢?是不是前面還替小姑娘的不幸遭遇而同情她,後面為她的理所當然而憤怒呢?
親愛的姑娘,我想讓你來聽我講2個故事,你來看看是什麼感覺。
我的這個學長是在勤工儉學的時候認識的,那時候學校的勤工儉學一個月300塊,主要分三大塊。打掃教室,掃街道,以及上山背土種樹。
這個學長姓楊,我認識時已經是勤工儉學打掃教室這塊的負責人了。可見不僅參加勤工儉學參加的很多,而且表現的還特別優秀。
當大家都在考研時,我問這位學長的打算,是不是也要考研的進一步深造打算呢?
「不,我不讀研了。參加公務員考試試試,如果考不上,我就找工作了。家裡有媽媽還有妹妹,我需要開始工作了,不能那麼只考慮自己。」
姑娘,你聽聽。這才是一家人的姿態,為了對方而著想。
姑娘,你說但凡你有一顆為你奶奶著想的心。不將奶奶至於兩難之地,誰的心不是透亮的?
你要是真的為奶奶想,奶奶肯定會毅然決然的掏錢給你上完後面兩年的大學,因為是一個值得付出的孩子。
你要是真的為奶奶想,奶奶的那些兒女不會借錢給你?我想他們更多的是比奶奶眼睛還亮,知道說不定餵熟了一個「白眼狼」。
你這種理所當然的態度,不僅傷了你奶奶的心,也不是一個懂恩感恩的人有的姿態。
你敢問問你自己:你為奶奶想過嗎?兜裡沒錢,老人是不是一直要心驚膽戰?哪怕現在手裡的錢不多,那也是心裡的一點支柱啊。奶奶拿出這筆錢,以後誰來贍養她?
說完這裡,我想問問,姑娘,你20歲了,難道沒想過一些辦法自力更生嗎?
我想你可以來聽聽姐姐我的故事。
姐姐我是在2006年上大學的,家裡條件也很差。家裡只有老父親和哥哥,在高二的那年爺爺奶奶都去世了。
我爸湊了8000塊,剛好夠第一年的學雜費以及一點生活費。為了省錢,即使從來沒去過陌生的城市,但我還是出發了。路上很忐忑,真的最遠的地方只去過縣城的姑娘,拎著大包小包,去一個陌生的北方城市。爸爸還很愧疚,給的錢不夠多,但是我信誓旦旦的告訴我爸說:「不要擔心啦,去學校我肯定可以拿到助學貸款的。」
大學的四年,參加勤工儉學,機會還不是很多,一年能參加個3-4次就不錯了,一次300。
申請了助學貸款,獲得了獎學金,等我畢業時我攢的獎學金剛好還完了我的助學貸款,有一次還給了我爸2000,我爸當時特別的不是滋味。等我大學畢業時,我兜裡大概不到3000塊,我盤算著,只要省吃儉用,研究生兩年的生活費加上來回的路費應該也是還可以的。
很多小夥伴跟我一樣,也拿了獎學金,也參加勤工儉學,但是最後能攢夠錢把貸款還了的,只有我,你知道為什麼嗎?
省吃儉用啊。
我說一個簡單的故事,我省吃儉用到什麼地步。
有一年,我們班級收班費,說要交30元。我硬是不交,30塊夠我一個月的生活費了。
不到30一個月的生活費,你可以想像到底是怎麼過的嗎?
早上吃一個饅頭(賣饅頭的還只有二食堂,如果沒買到饅頭,花4毛買一個餅,都好不捨得);中午還是吃一個饅頭,饅頭拿到手的那一刻,三口兩口就吃完了;晚上還是吃一個饅頭,餓了就喝點開水。
其實我聽到很多人說晚上減肥不吃東西,其實晚上餓的真難受。所以到現在,我是絕對無法忍受餓著睡覺的,真的睡不著。
睡不著,怎麼辦呢?那時候學校還是限電了,熄燈後,拿了一個小凳子去走廊學習。學習困了,再餓不都睡著了嘛?
所以,姑娘,爺爺奶奶的家庭生活條件還不錯,我們就可以心安理得的要著生活費,而不靠自己努力嗎?
現在爺爺去世了,奶奶只拿了一筆勉強夠你讀書2年的錢,你還捨得去從老人手裡拿錢嗎?
姑娘,你說,你真的沒有一點辦法搞定未來兩年的費用嗎?
親愛的姑娘,即使姐姐是一個陌生人,但是還想告訴你,請為奶奶多想想。然後再想想:「我都20歲了,我能怎麼自己養活自己,以後還能養活奶奶?「
你未長大時,奶奶已老。
祝你不再那麼糾結,靠自己改變現狀,並獲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