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奔馬、八景摺扇、西夏瓷器、鳩鳥胸針……哪一款武威文創產品入...

2020-12-20 中國甘肅網

原標題:銅奔馬、八景摺扇、西夏瓷器、鳩鳥胸針……

哪一款武威文創產品入得了您的眼?

「十三五」以來,武威市積極探索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的新思路,構築了全域旅遊發展的新格局。如今,隨著越來越多的遊客走進武威,人們在欣賞悠久歷史、文明瑰寶和秀美山川的同時,也有聲音發問:「在武威,有沒有特色文創產品可以推薦?」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武威近年培育了一大批實力雄厚的文創企業,開發出銅奔馬文物仿製品系列、西涼樂器系列、涼州故事之彩繪鳩鳥系列商品等20大類500多種旅遊商品。如武威出品的馬踏飛燕復仿製品工藝精湛、惟妙惟肖,在細節上與真品無二,是人人可以切身接觸的「國寶」。正是因為有了它的存在,方便遊客從各個角度細緻入微地觀賞「國寶」風採,研究「國寶」神採,體會古人高超的技藝與卓越的匠心,屬武威旅遊商品中的精品。

「涼州八景」摺扇設計創意,將常見的扇面圖案設計成以雷臺、文廟、天梯山大佛、白塔寺、古鐘樓、羅什寺、海藏寺、古城樓為內容帶有涼州歷史文化元素的畫面,使之成為傳承和弘揚涼州歷史文化的工藝品,兼具實用、觀賞和收藏的多重功能。一把摺扇,兩種景致,歷史與現實、詩詞與書畫融為一體,它是對歷史文化的追憶,又是對現實生活的裝點,也是對自然美的嚮往,對藝術美的追求。

西夏剔刻花茶具是借鑑現代茶具器型和出土的西夏茶具器型,採用西夏剔刻花瓷器工藝,純手工製作。茶壺表面的花紋是西夏剔刻花瓷器常用的折枝牡丹紋。西夏剔花溫酒壺,既是一款實用功能的器具,又具有觀賞收藏價值。圖案是西夏常用的纏枝牡丹紋,釉色是西夏瓷器最普遍的黑釉。

另外,還有西涼樂器和「八鳥朝陽」系列產品。尤其是「八鳥朝陽」文創產品,畫面正中黑紅相間的圓圈中,有一隻紅唇黑身的三足鳥,代表太陽;周邊繪飾紅白相間的尖角蓮瓣八枚,蓮瓣之間有八隻大羽飛鳥,朝著太陽飛翔;圖案空白處填飾梅花。取材於武威市博物館館藏的魏晉時期「八鳥朝陽」彩繪畫像磚。

還有涼州故事之彩繪鳩鳥系列商品、貴金屬文創產品和西涼府文創腰帶等,這些文創產品讓高冷的文物蘊含韻味的同時,也大大滿足了眾多遊客的文化情懷。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雒煥素 文/圖

相關焦點

  • 武威市文創產品榮獲2020甘肅省文化旅遊商品大賽銅獎
    11月25日至11月27日,由文化和旅遊部指導,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天水市文化和旅遊局協辦的全省文創產品和文化旅遊商品開發培訓班在天水舉辦,同期舉辦2020甘肅省文化旅遊商品大賽。本次培訓班以提升文創產品與文旅商品研發水平、推動我省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為目的,精心設計了培訓課程內容,邀請了6名國內文化創意領域知名專家、省內文旅商品開發營銷企業負責人授課,同時,安排了飛天雕漆產業園區等現場考察觀摩教學,通過搭建文旅部門與企業合作交流平臺,推動我省文創產品和旅遊商品研發上臺階、上水平。
  • 武威文創產品帶您觸摸歷史的「潮」
    自從故宮一躍成為文創網紅,越來越多的傳統文化大走「萌系」路線,以凸顯年輕化、時尚化表達的文創,成為年輕人追捧的「潮品」。今天小編將帶您來了解一下咱們武威市博物館精心設計研發的「潮」牌旅遊文創產品,究竟有多「潮」?
  • 銅奔馬為何不叫「馬踏飛燕」了?馬蹄下究竟是什麼鳥?再議銅奔馬
    銅奔馬原本只是甘肅武威雷臺一位將軍墓中出土的39匹銅馬中的一隻,因「馬踏飛燕」而名聲大振,也因其獨特的造型而享譽世界。「馬踏飛燕」這個名字是它最早的名字,流傳的也最廣。但是,自這個名字被叫定之初就一直存在著爭議。
  • 中青旅集團董事長康國明 談文旅融合大時代的「武威天馬」
    到武威對於我來說,就是一次朝聖之旅。首先,我是來武威做文化的朝聖。武威至少有三種文化令我神往,漢唐雄風,漢唐盛世的武威,武功顯赫,貿易發達,令人神往;五涼文化,五涼時期的武威,名士雲集,文化昌盛,令人神往;西夏文化,西夏王朝時期的武威,兼收並蓄,獨樹一幟,令人神往……」在第三屆涼州文化論壇主旨演講中,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康國明開場時說道。
  • 特色文創產品走俏三亞國際文博會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27日消息(記者 孫學新)2021「牛」連忘返新年禮盒、百花圖卷長飄帶、「馬卡龍」少女粉挎包、象徵愛情鳥圖案的黎錦耳飾、琺瑯彩胸針……12月27日,在2020第五屆三亞國際文博會現場,小到書籤、大到新年禮盒,各類文創產品琳琅滿目,展廳內遊人開啟買買買的逛會購物模式
  • 了解西夏國歷史,欣賞西夏王國文化藝術的勝地,武威西夏博物館
    武威西夏博物館就在武威的文廟附近,參觀完文廟之後,就來到西夏博物館,看看全國現存唯一的、保存最為完整的、西夏文與漢文對照文字最多的一塊石碑。武威西夏博物館也就是西夏博物館位於甘肅武威文廟門前,座東向西,為"回"字型仿古框架結構建築,佔地面積約3570平方米,展廳面積1400平方米。
  • 甘肅武威舉行「天馬行空 自在武威」文化旅遊推介會
    「銅奔馬」已經成為武威名片。文史專家黨壽山講述「武威天馬」的故事。作為中國旅遊標誌「銅奔馬」的出土地,「銅奔馬」是武威市獨擁盛名的一張世界級名片。今年恰逢「銅奔馬」發現50周年,活動主辦方也專程邀請當年參與「銅奔馬」發現的文史專家黨壽山,以訪談方式現場分享了「武威天馬」從出土、成為「明星」文物、到被確定為我國旅遊標誌的歷程。獨具特色的涼州歌舞。
  • 武威西夏木緣塔 解密神秘的西夏王國
    武威西夏木緣塔西夏人服飾西夏文字遺存西夏黑水城遺址在武威博物館有一件國寶級文物,也是「鎮館之寶」——西夏木緣塔。西夏木緣塔的發現1977年,務工人員在西郊林場平地時發現了兩座有明確紀年的西夏小型單室磚墓,在墓室內一件西夏木緣塔在地下沉睡八九百年後終於面世。西夏木緣塔為西夏墓葬中第一次發現的西夏葬器。
  • 舉世矚目的銅奔馬 聽國內專家學者怎麼說(三)
    舉世矚目的銅奔馬 聽國內專家學者怎麼說(三) 2019-12-13 19: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細說《國家寶藏》中的銅奔馬:此馬是否在"踏燕而飛"
    圖一:左為烏孫銅馬,陝西鹹陽衛青墓出土;右為彩繪大宛木馬,武威出土中央電視臺《國家寶藏》節目介紹了甘肅省的三件國寶級文物,其中河西走廊武威市出土的銅奔馬特別引人注目。在我國西北地方的漢墓,也包括武威其他漢墓出土的一些陶馬、木馬和銅馬,有些經考古專家研究,被認定是大宛馬和烏孫馬形象,在一些博物館都有展出(圖一)。馬的形象與武威銅奔馬相同,所以說,武威這個隊列所有的馬都是汗血馬。
  • 鰲魚「上天」了:逛廣府廟會,把文創產品帶回家
    今年,以廟會吉祥物鰲魚為主要設計原型,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旗下南方報業文化傳播公司共開發了十款文創產品,有大眼萌寵小鰲魚公仔、適合小朋友戴的立體漁夫帽、鰲魚小丸子胸針、益智可愛的鰲魚積木等等。
  • 國寶當是東漢馬,騰空雄視自武威——中國旅遊標誌「...
    那是一匹銅奔馬,與眾不同,矯健的身姿呈現飛騰的狀態,馬身呈現古銅綠色,三足騰空,昂首張嘴,尾部揚起,最奇異的是,馬的右後足下踏著一隻飛鳥,鳥似乎正在回首,吃驚地望著飛起來的駿馬。這就是後來被廣泛稱為「銅奔馬」的國之重寶,高34.5釐米,長45釐米,重7.15公斤。
  • 「文創屋」這組銅奔馬表情包有些萌 「比心」「看好你哦」刷爆朋友圈
    談及設計初衷,甘肅省博物館文創中心的設計師表示,文創表情包是一種獨特的文化傳承傳播載體,既要突出文物的文化屬性,還要儘可能貼近大眾生活,特別是要讓更多年輕人通過表情包這一媒介,認識博物館、愛上博物館。「這組表情包運用創新動漫手法再塑銅奔馬,藉助其百變風騷的動作姿態、腦洞大開的故事情節,重新設計了豐富的動作與神態,賦予『神馬來了』表情包個性活潑、詼諧幽默的『人格魅力』,從寫腳本、畫草圖到分鏡頭設計,前後歷時半年時間,最終實現了趣味性與實用性並存的效果,呈現出這款獨特别致的文物表情包。」
  • 詩和遠方在武威漸入佳境
    詩和遠方在武威漸入佳境武威城門每日甘肅網11月17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根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9年,武威市累計接待遊客5625.52019年全市接待遊客1956.9萬人(次),是2015年的2.5倍,同比增長29.27%;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13.4億元,是2015年的2.84倍,同比增長34.36%……這一串串數據,顯示了武威市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的良好局面。
  • ​​北京市屬各公園文創產品禮物及在哪裡買
    頤和園喜上眉梢系列首飾、胸針  售賣地點:仁壽殿南北殿文創旗艦店、頤和園天貓旗艦店  「野鳥啼,野鳥啼時時有思,有思春氣桃花發,春氣桃花發滿枝」,頤和園西堤有「十裡桃花」之絕景,桃花玉帶,緋雲赤霞,鏡湖映照,一時間紫萼檀蕊成雙,琉璃閬苑無兩。
  • 好物│這些博物館的文創產品小眾又好玩
    而除了逛博物館,「打卡」知名博物館的文創產品,也讓很多「博物館迷」同時擁有「博物館文創迷」的「身份」,看看這些等你「翻牌子」的文創產品,是不是小眾又好玩?* 新疆博物館「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膊、連珠對馬紋錦、彩繪戴帷帽騎馬貴婦泥俑……這些新疆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相信很多人都是「聽說過沒見過」,那麼當它們化身成滑鼠墊、真絲絲巾、冰箱貼之後,立刻顯得「平易近人」了很多,也讓更多人有了必須一睹真容的欲望。
  • 武威:父子兩代人 同追「天馬」夢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一些能工巧匠紛紛模仿製作銅奔馬。鼎盛時期,武威當地製作銅奔馬的工廠或作坊達到了40多家。時至今日,由於時代、市場的變遷和原材料上漲等原因,存活下來的工廠或企業寥寥無幾。然而,趙成文、趙成父子卻在鄉村一隅苦苦堅守這一傳統手藝,並把它打造成了一個品牌。
  • 來省博 看古人怎麼開發「羊城八景」文創產品
    廣東省博物館「三城記——明清時期的粵港澳灣區與絲綢外銷」裡,展出了一批白雲山、珠江水……主題的絲織品,就是兩個世紀以前開發的「羊城八景IP」的「文創產品」。「羊城八景」是廣州城市的「千年大IP」。八景的評選始於宋代,之後歷代不衰,評選過多次。
  • 武威歷史上最早的寺院大雲寺及其歷史演變
    鐘樓重簷歇山頂,五彩作鬥拱,整個建築挺拔俊秀,高聳入雲,造型獨特,氣勢宏偉,既是武威的一大佛教聖地,也是「涼州八景」之一。大雲寺自創建以來,進行過多次修繕,最終毀於1927年大地震,唯古鐘樓及大鐘安然無恙。武威保存著4通與大雲寺有關的碑刻,綜合考察,將對大雲寺的創建、擴建、修繕及易名等基本上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