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觀察,全身掃描的醫學影像時代將在6個月後來臨

2020-12-17 關你健康

咱中國老百姓,從小就熟悉孫猴子,火眼金睛,肚子裡的蛔蟲都逃不過那雙眼。醫學界的科學家,最高的理想就是勝過孫猴子,不僅能看到形狀,還要觀察到細節。對普通群眾而言,大家都有過體檢時透視、拍X光片、做B超的經歷,發現點問題或是人家體檢中心想多收點銀子的時候,就要開出CT或核磁之類的檢查單。掏錢的時候,大家就會想,這麼貴,還不知道有沒有輻射,能不能省點事,來個一次性的全身掃描,把瘤渣都看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請讓我代表醫學影像學界的科學家向您宣布,這些可以有,已經有,試驗進展順利,6個月後就將投入臨床應用。

咱們先來看看影像學的簡單發展軌跡吧。時間倒轉到1895年11月8日傍晚,德國維爾茨堡大學的校長倫琴先生,正在研究陰極射線,為了觀察,他把房間弄黑,還給放電管弄了個黑色硬紙做的封套,在切斷電源後,意外發現工作檯上有閃光,經過重複試驗,他確認這是當時未知的射線,取名為X射線。後來,他發現這X射線可穿透千頁的硬書和幾釐米厚的木板,只有鉛板可以擋住射線。後來,倫琴發現X射線能穿透肌肉照出手骨輪廓。有次,倫琴的夫人到試驗室看他,他讓老婆把手放在用黑紙包著的照相底片上,用X射線照了15分鐘後,獲得了人類第一張X光照片,手骨清晰,手指上的戒指也能看清楚。老熱鬧啦,要知道那些老外可沒聽說過孫猴子,這隔空看骨的活兒,是真正超越想像力的。

自倫琴大爺發布他的論文後,經過不斷探索,醫學影像學已發展為臨床實踐中重要的檢查手段 ,藉助X射線、電磁場、超聲波等介質與人體相互作用,把人體內的組織結構及密度用影像方式呈現出來,為大夫診斷疾病提供判斷基礎。按以往的概念,醫學影像又稱為滷化銀成像,因為是用滷化銀這種感光材料來顯像,在技術手段上,則逐漸開始應用X光成像儀、普通及螺旋CT、正電子掃描、彩色都卜勒超聲、三維彩超、核磁共振成像等等。這些技術的方向是計算機技術應用的加入,與圖像處理、識別技術、人工智慧等結合,從簡單的形態診斷向集合形態、功能、代謝改變為一體的綜合診斷體系發展。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尖端技術是超強核磁共振成像儀及全身PET掃描儀。現在咱們來看看前沿研究的進展。

2017年12月的一天,美國明尼蘇達的研究中心,1名男子換上醫院準備的長袍,在確定身上沒有任何金屬物後,走進了全球最強大的核磁共振成像儀,在他之前,進去的最大動物是豬。這臺成像儀的質量是波音737飛機的3倍,周圍被110噸磁鐵和600噸鐵屏蔽隔離。男子在4米長的檢查倉內呆了1小時,研究人員對他的臀部進行了掃描,通過軟骨組織的成像質量來檢驗成像儀的解析度,試驗成功,獲得了極薄的軟骨複雜細節的影像。在此前,研究人員已經進行了4年多的探究,用動物試驗來校正磁場強度。如此小心,是因為這臺價值1400萬美元的成像儀在世界上只有3臺。磁共振設備的強大,是用特斯拉T來衡量的,目前醫院使用的是1.5T,試驗中的設備是11.7T,分別裝備在美國明尼蘇達研究中心、巴黎生物醫學圖像研究所、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而德國、中國、韓國等國正在考慮構建14T的核磁共振設備。

您或許想問,搞那麼強的磁場幹啥,不怕輻射嗎?答案,磁場越強,信噪比越高,解析度及成像速度就越快。舉例來說,3T核磁成像能解析1毫米大直徑的大腦結構,7T的解析度可以達到0.5毫米,可以識別大腦皮質內的功能單元,觀察到神經元連接間的信息流,這不僅可以用於診斷,也可進行治療,比如更早發現關節炎或快速準確地利用電極進行深部腦刺激。但是,這也的確存在著風險。在上世紀70年代核磁共振應用初期,學者們認為0.5T是最大強度,因為,活體組織的離子導電性或會阻斷電波;2002年3T核磁共振獲得批准,而此前的1999年7T設備已問世,從3T到7T是個很大的挑戰,受試者會感到頭暈或眩暈,也會有組織過熱,同時,解析度提高後,也使設備對輕微的運動變得極為敏感,但經過反覆試驗,這些問題已得到解決。

目前,21.1T的最強大核磁共振成像儀已經在美國國家高磁場試驗室中運行,但內部直徑只有約10釐米,不能用於人體研究,在小鼠試驗中,已經進展到可對鼠腫瘤中的鈉離子濃度進行掃描,這對疾病演進機制、藥物作用細節的研究有極大幫助。2017年5月,11.7T的5米直徑的成像設備已在法國交付,將在2022年對人類大腦進行掃描。研究人員推測操作14T以上的成像儀或許會使大腦神經傳導減慢,刺激周圍神經或破壞DNA,因此,設備已有,但研究十分謹慎。

醫學影像學中的另一個尖端技術是PET,正電子發射型計算機斷層顯像,方法是將生命代謝中的必需物質,比如葡萄糖或蛋白質等,標記上短效放射性核素,注入人體後,通過這些物質在代謝中的聚集,來反映生命實況。目前在臨床應用中的PET存在著低信噪比、成像時間長、輻射劑量高的缺點。2017年這個領域取得了關鍵突破,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研製出了世界上首臺全身PET掃描儀,並取名為探險家。探險家的概念是2005年時提出的,但困於經費,直到2011年項目才正式啟動。2018年11 月24日,探險者的首批圖像作品在美國芝加哥舉行的北美放射學會會議上進行了展示,牛,牛叉,是顯示放射示蹤劑在三維空間移動的動態序列,人類的首批三維人體圖像誕生了。探險者與常規的PET比較有這樣幾個神級的表現,在成像時間上常規PET全身掃描約20分鐘,探險者只需20秒;在影像質量方面,常規PET只能成像身體的一小部分,探險者可追蹤標記,同時看到身體的所有器官;在輻射方面,探險者相當於從洛杉磯到倫敦間往返飛行1次的輻射量,只是常規PET的1/40。探險者可以精確、全面、靈敏地顯像,監測藥物和毒素等物質在體內的實時動態反應,這將引起治療及藥物研發領域的革命,比如精準地了解藥物在體內的反應。最後,報告應用計劃,2018年12月進行首次臨床試驗,預期進入臨床應用的時間為2019年6月。報告完畢,鼓掌還是獻拇指,由您定。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以科學與人文視角觀察健康,包括測查、快報、細節、釋疑、觀察、實務、史話、逸事等系列,內容為作者魏宏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盜鏈及轉載,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

相關焦點

  • AI+醫學影像應用全景掃描:自動識別病灶,還支持放射治療、手術路徑...
    實際上,在新冠疫情之前,醫學影像AI產品就已經走在商業化道路之中,能夠對X光、CT、MR、病理圖像等多種影像類型進行識別分析,並在肺結節、乳腺癌、腦卒中等多個病種診斷中取得相當效果。此次疫情讓醫學影像AI產品受到更多關注與認可,醫學影像AI公司也將迎來一波新的發展機遇期。
  • 醫學影像市場規模將達8000億元 設備進口壟斷程度高
    記者日前參加在上海舉行的第77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發現,國內外醫學影像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新產品層出不窮,預計到2020年,中國醫學影像市場規模將達6000億元至8000億元。但有專家也表示,伴隨行業的不斷發展壯大,醫學影像產業還有不少瓶頸需要跨越,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
  • 西安高尚醫學影像診斷中心——全球首款全身動態 4D PET/CT
    西安高尚醫學影像診斷中心是廣東高尚醫學影像科技集團打造的連鎖型第三方醫學影像診斷中心,中心配置有德國西門子全球首款全身動態 4D PET/CT、 128 層 4D 螺旋 CT、世界首臺掌上人工智慧CT、3.0T 磁共振、數位化 X 線攝影系統、乳腺 DR 以及多臺新一代 GE 彩色超聲等一系列專業影像診斷設備
  • 一齡集團與GE醫療攜手共進 成立「一齡國際醫學影像中心」
    9月18日,一齡集團引進美國GE高端影像診斷設備落地儀式在海南博鰲成功舉行,這是博鰲一齡對於9月16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關於支持建設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的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的率先實踐。
  • 神奇影像幫你提早察覺早期病變_健康周刊·專題_新京報電子報
    MRI核磁共振由於其零輻射、無傷害性,被譽為「超越其他醫學影像」及「人類有史以來最清楚且安全的醫學影像」,核磁共振也多次獲得諾貝爾獎的肯定。2014年8月,愛康核磁共振醫學影像中心成立。致力於將全球最新的核磁共振影像技術及早期惡性腫瘤等疾病篩查方法與健康管理服務觀念引入國內,旨在建立全球領先的核磁共振醫學影像中心。
  • 婁底市中心醫院健康管理中心5月6日盛裝啟航
    00:00婁底市中心醫院健康管理中心5月6日盛裝啟航。經過全新的升級裝修,管理中心布局更為科學合理,流程更加優化便捷。中心認真執行環境消毒隔離制度,按照「一人一診」的要求進行體檢。紅網時刻婁底5月5日訊(記者 譚衛豐通訊員 朱菲)「您好,請您配合掃一下健康碼,從這邊上二樓。」5月5日,在婁底市中心醫院健康管理中心進行的模擬開業中,前來體檢的」市民」在一樓大廳測量體溫、出示個人健康碼後,進入二樓體檢中心。二樓門口,導診員有序引導體檢者填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流行病學調查單,然後來到體檢諮詢選項室。「您是做全身體檢還是局部體檢?有什麼病史?」
  • 飛利浦醫學影像:百年創新 歷久彌新
    一年之後,飛利浦研發出世界上第一個X射線球管,正式進軍醫療健康領域。1914年,飛利浦在歐洲創建首個研究實驗室。至今,飛利浦醫學影像已經走過了百年的創新之旅。如今,醫療保健已成為飛利浦的核心業務之一。在一百多年的企業發展史中,創新儼然已經成為飛利浦品牌基因的顯著標籤。百年創新,攜手中國影像。2012年,飛利浦在蘇州落成飛利浦醫療中國影像基地。
  • 開拓超聲新時代 邁瑞醫學影像產品創新戰略升級
    9月26日,邁瑞醫療以「影萬像創新聲」為主題,舉辦醫學影像創新戰略發布會,本次活動採取線上直播、全國30多個分會場線下觀看的創新形式舉行,邀請業界醫療專家、合作夥伴等,共同見證邁瑞醫學影像的戰略轉型,探討超聲領域的創新突破和發展機遇,聯合展示超聲領域的領先技術和最新合作成果。
  • 愛康核磁共振醫學影像中心成立 主攻癌症早期篩查
    中國網9月22日訊 「愛康核磁共振(MRI)醫學影像中心」昨日在愛康君安健療國際北京LG雙子座大廈旗艦中心成立。愛康國賓投資近2000萬元引進了全球頂級配置的西門子3.0T核磁共振設備,並任命來自臺灣的原臺北榮民總醫院榮科醫學影像中心創辦人兼主任、資深放射科專家鄭慧正博士出任愛康核磁共振醫學影像中心的首席醫療官;美國杜克大學大腦成像研究中心主任、擬將出任美國白宮大腦計劃首席科學家(Principal Investigator)之一的宋無名教授將出任愛康核磁共振醫學影像中心首席科學顧問。
  • 創投觀察 | 醫學影像AI到底可以解決什麼問題?
    本文是創投觀察系列的第133篇分享人: 深睿醫療聯合創始人 李一鳴自2006年Hinton及其學生在《Science》發表了題為『Reducing the Dimensionality of Data with Neural Networks』的論文以來,雖然將神經網絡的概念重新帶回到大眾的視野,但是仍然沒有得到大規模的使用,因為效果不理想的問題使得包括學術界很多學者都心存疑慮
  • 康寧影像中心|CT 平掃剛做完又要做增強,增強 CT 到底是個啥?
    CT是用X射線束對人體某部一定厚度的層面進行掃描,然後將掃描的圖像轉換為數位訊號,在電腦上進行處理。CT掃描分為兩種,一種是平掃CT,一種是增強CT。平掃CT很簡單,只需要患者躺在CT機器上面,幾秒鐘就完成掃描。增強CT就是在平掃CT的基礎上,往靜脈裡面注射造影劑,造影劑會隨著血液循環,跑到全身的組織器官中去。
  • 上海建醫學影像先進技術研究院 醫療診斷費用有望降低
    原標題:上海建醫學影像先進技術研究院  東方網3月4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如果要檢測腫瘤的轉移性病灶,醫生往往會建議病人做全身PET-CT掃描。PET-CT檢測雖然快速有效,但做一次費用上近萬元。為什麼這麼貴?高端醫學設備被跨國企業壟斷成主因。
  • 你了解醫學影像專業麼?畢業40W+年薪還不趕緊來看看!
    什麼是"醫學影像"醫學影像是放射科或核醫學部門的一項程序,是一個技術性很強的醫學領域。這類檢查包括了X光、超聲波、CT(計算機斷層掃描)、MRI(核磁共振成像)、乳房照相、螢光檢查、PET(正電子發射掃描技術)掃描和骨掃描。通過利用放射線來確定身體內部的變化。
  • 為什麼醫學影像AI已進入「後深度學習時代」?
    前者強調人工設計,後者依靠機器自主構建。後深度學習時代的醫療AI研究走向,正朝著這兩個看似極端的方向發展,工者愈工,理者愈理。前者的難度在於理論的突破,從某種程度上取決於個別人的開創性研究成果;而後者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整個行業的數據標準化、開放化和監管進度。二者雖殊途,但目的是同歸。
  • 神奇影像幫你提早察覺早期病變
    MRI核磁共振由於其零輻射、無傷害性,被譽為「超越其他醫學影像」及「人類有史以來最清楚且安全的醫學影像」,核磁共振也多次獲得諾貝爾獎的肯定。2014年8月,愛康核磁共振醫學影像中心成立。致力於將全球最新的核磁共振影像技術及早期惡性腫瘤等疾病篩查方法與健康管理服務觀念引入國內,旨在建立全球領先的核磁共振醫學影像中心。
  • 深度學習如何「助攻」醫學影像?我們來聽聽學界大拿的解釋 | CNCC...
    許多重要的眼睛疾病以及全身性疾病的症狀都會表現在視網膜上。」多模態視網膜圖像分析結合了二維的眼底圖像和三維的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圖像來檢測不同組織、血管以及病變結構。圖像分割,校準和分類方法是視網膜圖像處理與分析的常用方法。
  • 平安健康(檢測)中心首屆國際分子影像臨床應用學術論壇圓滿舉辦
    12月6日-7日, 以「見微知著 核聚共贏」為主題的第一屆國際分子影像臨床應用學術論壇在湖北武漢圓滿舉辦。平安健康(檢測)中心醫療負責人牛阿娜對與會嘉賓的到來表示歡迎,感謝各位專家對平安健康(檢測)中心一路以來的支持與指導。牛阿娜表示,近年來醫學影像行業迎來了高速發展,尤其是分子影像學的出現,提高了臨床診斷疾病的水平,推動了疾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成為醫學影像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平安健康(檢測)中心希望與各位專家攜手,聚焦行業發展,為推動中國醫改時代健康事業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 醫學成像(影像)技術類型及其原理
    二、醫學成像(影像)技術的類型(1) X射線影像 (2)核磁共振成像 (3)核素顯像(核醫學成像技術) (4)超聲成像 (5) 阻抗成像 (6) 熱、微波成像 (7) 光學成像前四種用途最廣泛,不同類型的醫學影像具有優勢互補作用
  • 迪肯大學醫學影像專業了解一下
    澳大利亞擁有著世界上較高的醫療水平,澳洲政府一直重視著健康領域的人才培養。醫學專業的學生畢業後能夠輕鬆的找到合適的工作和令人滿意的薪資,這些都讓越來越多國際學生考慮留學澳大利亞的醫學類專業。澳大利亞主要的醫學類專業包括了:牙醫、外科醫生、醫學影像、護士、藥劑師,醫學類從業人員的平均工資位列澳洲各行業之首。
  • 2017臨床醫學考研二級學科介紹:影像醫學與核醫學
    臨床醫學屬於醫學(門類代碼10)下屬的一級學科,學科代碼1002,以下又分為18個二級學科,分別是:內科學(100201)、兒科學(100202)、老年醫學(100203)、神經病學(100204)、精神病與精神衛生學(100205)、皮膚病與性病學(100206)、影像醫學與核醫學(100207)、臨床檢驗診斷學(100208)、護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