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影像幫你提早察覺早期病變_健康周刊·專題_新京報電子報

2020-12-17 新京報

  包括癌症在內的多種疾病,如果能在發病早期及時發現,無論是治療方式的選擇還是治療效果,都會相對更加理想,但這也對早期發現疾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人們要建立定期體檢的意識;另一方面,體檢技術對於早期病變的「發現」能力也至關重要。

  MRI核磁共振由於其零輻射、無傷害性,被譽為「超越其他醫學影像」及「人類有史以來最清楚且安全的醫學影像」,核磁共振也多次獲得諾貝爾獎的肯定。2014年8月,愛康核磁共振醫學影像中心成立。致力於將全球最新的核磁共振影像技術及早期惡性腫瘤等疾病篩查方法與健康管理服務觀念引入國內,旨在建立全球領先的核磁共振醫學影像中心。在非侵入、無輻射的前提下,對相當微小的早期病變,達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目的。

  綠色無輻射的MRI核磁共振檢查

  長久以來,人類一直在尋找一種最安全且最精確的醫學影像,以清楚顯現人體內部的組織與器官,達到偵測疾病的目的。這樣的夢想終於在2003年的諾貝爾醫學獎上獲得實現,MRI核磁共振由於零輻射、無傷害性,被譽為「超越其他醫學影像」及「人類有史以來最清楚且安全的醫學影像」,也是目前最先進而安全的醫學影像檢查,甚至可以應用在胎兒產前檢查。同時MRI核磁共振被醫學界推舉為過去30年最有貢獻醫療技術的首位。

  以3.0T核磁共振為例,檢查時將人體置於磁場中,再利用無線電波與體內氫原子共振,經由計算機作訊號處理重組後,顯示體內各部位的解剖影像,供臨床醫師診斷之用。對實質器官如腦、甲狀腺、肝、膽、脾、腎、胰、腎上腺、子宮、卵巢及骨關節等有較好的診斷功能。

  愛康建立核磁共振醫學影像中心

  很長時間以來,MRI核磁共振僅在醫院用於病灶的最後確診及疾病追蹤。2000年,愛康核磁共振醫學影像中心首席醫療官鄭慧正博士在擔任臺北榮民總醫院資深放射科專家期間,率先推出全球首創的全身核磁共振(MRI)健康檢查,讓健康人也可以透過先進醫學影像的協助,使常見的癌症、心臟及腦血管疾病無所遁形,提高健康風險的管控與掌握。

  2014年8月,「愛康核磁共振(MRI)醫學影像中心」成立,中心由愛康集團與來自原臺北榮民總醫院的放射科臨床專家鄭慧正博士和來自美國杜克大學醫學院的大腦成像研究中心主任、擔任美國白宮大腦計劃首席科學家之一的宋無名教授共同創立,致力於將全球創新的核磁共振影像技術及早期惡性腫瘤等疾病篩查方法與健康管理服務觀念引入國內,旨在建立全球尖端的核磁共振醫學影像中心。

  頂級設備助力早期腫瘤及心腦血管篩查

  愛康集團投資千萬,引進了全球頂級配置的西門子3.0T MAGNETON Skyra核磁共振設備,以更快的掃描時間、更高的解析度和清晰度,可以幫助醫生「看見」不易察覺的早期病變,成為腫瘤、心臟病及腦血管疾病早期篩查的利器。

  愛康核磁共振醫學影像中心以核磁共振檢查為主,並配合超聲、CT、鉬靶、血液檢查和病理檢查,將為客戶提供全身篩查的核磁共振醫學影像診斷服務,特別是對於癌症、腦梗、心臟等病症的早期篩查。例如,針對危害中國女性生命健康的第一大婦科疾患——乳腺癌,通過核磁共振精準篩查,可以幫助發現乳腺癌早期病灶,而針對「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人群,可以通過對頭部及心臟等部位的核磁檢查,在身體健康尚未發出紅燈警訊前,早期發現心臟病、腦梗等高風險疾病隱患。

  愛康君安是愛康集團旗下頂級品牌,第一家愛康君安旗艦中心2013年落地於北京CBD,致力於打造成亞洲頂級的健康體檢健康管理中心,為高端人士提供深度體檢、防癌篩查、國際門診、齒科等健康管理與醫療服務,現已落地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南京等五大城市。

  ■ 熱點問答

  全身核磁共振篩查確保檢查精準全面

  愛康核磁共振醫學影像中心首席醫療官鄭慧正,原臺北榮民總醫院放射科主任醫師,曾在哈佛醫學院附屬麻省總醫院從事臨床及博士後研究工作。世界首創醫學影像健檢中心,結合非侵入性且無輻射的核磁共振及超聲檢查,針對癌症、中風和心臟病進行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服務團隊十餘年中積累了40000餘例核磁共振對腫瘤等疾病篩查的經驗,達到總體癌症檢出率約2%的高水平成績,乳腺癌的檢出率達到了1.5%。

  下面,由他為大家解答有關愛康核磁共振檢查的問題。

  Q 愛康全身核磁共振檢查包括哪些內容?

  鄭慧正:愛康全身核磁共振檢查包括頭、頸、胸腹、盆腔及全脊柱,男性大約一小時內掃描三千多張片子,女性大約一個半小時有四千多張片子。檢查期間,醫師當場看片子、調整參數,檢後第一時間解說交流、協調轉診就醫,發現異常後,一年內不限次數免費追蹤隨訪。

  Q 檢查設備的不同,會影響檢查結果嗎?

  鄭慧正:核磁共振設備後面的「T」代表磁場的強度,數字越大表示磁場強度越大,相對來說對比度、精細度就越高、掃描時間就越短,出片會更多,結果也就更清晰。

  愛康君安採用國際頂尖核磁共振設備,都是3.0T,是目前最頂級的配置。

  Q 有效的核磁共振防癌篩查是什麼樣的?

  鄭慧正:套餐式的防癌篩查應以核磁共振為核心,搭配跨科室檢查(肺部的低劑量CT、超聲檢查、宮頸TCT、腫瘤標誌物等),確保檢查更精準、更全面。

  Q 應該多久做一次全身核磁共振檢查?

  鄭慧正:防癌篩查是四十歲以後每年一次,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篩查是五十歲以後每年一次,尤其是有三高、肥胖、長期抽菸的人群更要定期檢查。

  本版採寫/新京報記者 張秀蘭

相關焦點

  • 神奇影像幫你提早察覺早期病變
    愛康核磁共振醫學影像中心首席醫療官鄭慧正博士和西門子3.0T MAGNETON Skyra核磁共振設備。MRI核磁共振由於其零輻射、無傷害性,被譽為「超越其他醫學影像」及「人類有史以來最清楚且安全的醫學影像」,核磁共振也多次獲得諾貝爾獎的肯定。2014年8月,愛康核磁共振醫學影像中心成立。致力於將全球最新的核磁共振影像技術及早期惡性腫瘤等疾病篩查方法與健康管理服務觀念引入國內,旨在建立全球領先的核磁共振醫學影像中心。
  • 健康速覽_健康周刊·健康周報_新京報電子報
    「健康管家」監測生長發育  新京報訊 (記者王卡拉)1月1日,北京東區兒童醫院「首都兒童健康管家計劃(簡稱計劃)」正式啟動。  「計劃」主要包括生長發育監測、健康檔案管理、24小時家庭醫生、建立健康大數據等四塊內容,通過健康體檢、數據監測等方式對兒童成長發育的生理和心理問題早發現、早幹預,將疾病診治、心理疏導、行為矯正、教育培訓融為一體。
  • 愛康核磁共振醫學影像中心成立 主攻癌症早期篩查
    可見愛康核磁共振醫學影像中心提供的早期篩查的重要意義。  愛康核磁共振醫學影像中心將以核磁共振檢查為主,並配合超聲、CT、鉬靶、血液檢查和病理檢查,將為客戶提供全身篩查的核磁共振醫學影像診斷服務,特別是對於癌症、腦梗、心臟等病症的早期篩查。
  • 幫醫生確診早期癌變,AI輔助診斷系統助力宮頸癌篩查
    幫醫生確診早期癌變 AI輔助診斷系統助力「分級診療」 作為目前全球唯一一個可以預防和治癒的惡性腫瘤,宮頸癌的篩查與診斷引起世界各國醫學界的廣泛關注。,還能提示活檢的準確位置和正確概率,提高宮頸癌與癌前病變的篩查檢出率,減少過度醫療引起的損害。
  • 行業動態_教育周刊·一周播報_新京報電子報
    兒童美語村體驗國外生活  新京報訊 (記者孔悅)近日,由洪恩教育打造的國內首家大型兒童美語學習部落——洪恩兒童美語村在昌平永旺夢樂城正式開業。  洪恩兒童美語村定位為高端美語體驗學習中心,不採用傳統式上課方式,而是通過外語教師和主題情景體驗學習方式,讓學生體驗原汁原味的國外生活。
  • 糖尿病眼底病變分級診療項目在京啟動
    「北京醫院支持此次項目,旨在通過AI影像識別技術進行眼底篩查,將本院的優勢資源下沉到醫聯體內的基層和社區資源,幫助更多基層百姓進行慢性病篩查、早期發現和長期管理。」 北京醫院院長王建業表示。有專家指出,人體很多慢性疾病在早期,甚至是臨床前期,其血管特別是血液微循環會提前發生異常,但很難被發現,此時如能進行眼底專業篩查,客觀記錄和定期隨訪,有助於慢性疾病的及早診斷和治療。「然而,目前主動做眼底檢查的患者少之又少。」
  • 主打_書評周刊·書情_新京報電子報
    (徐偉) 更多詳細新聞請瀏覽新京報網 www.bjnews.com.cn
  • 新京報書評周刊《羅東時間》欄目實習生招聘
    這個月,新京報剛滿16歲,書評周刊作為這份報紙的副刊也誕生於2003年11月,從那時起就堅持「公共立場、專業品格、獨立思想、現實情懷」,致力於推動人與書的相遇。如今我們除了逢周六隨新京報發行的紙質周刊外,還擁有一個積累了百萬粉絲的微信公號、兩百萬的微博帳號,以及去年推出的新京報APP文化頻道。而今年,我們也在做更多探索。
  • 核子基因精研癌症早篩核心技術,助力國人提早發現癌症蹤跡
    如果能採用先進精準且人們容易接受的癌症早期篩查技術,提早發現癌症,並及時採取幹預措施,提高癌症早診率,我國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有望大幅提升。 液體活檢技術打破癌症篩查尷尬局勢 過去常規的癌症篩查手段(例如醫院常用的影像檢查、蛋白性質腫瘤標誌物檢測等)有難以發現早期癌變,漏檢率較高,影像學檢查有輻射傷害等問題。液體活檢技術的出現,為癌症篩查技術帶來了突破性的發展。
  • _書評周刊·年度好書·生活/新知_新京報電子報
    更多詳細新聞請瀏覽新京報網 www.bjnews.com.cn
  • 硬是要得 - 硬是要得_汽車周刊_新京報電子報
    B09-B16版/新京報記者 張潔 任準希 閆欣雨 李沐航 劉佳佳 成都攝影報導 更多詳細新聞請瀏覽新京報網 www.bjnews.com.cn
  • 肝臟佔位性病變 並非都是肝癌
    肝臟佔位性病變 並非都是肝癌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6.04.20 星期三     不少患者在B超、CT或核磁共振檢查發現佔位性病變報告時,會以為是「肝癌」而憂心忡忡,其實不必那麼緊張
  • 你知道嗎?影像顱內呈 T2 低信號,可能是這8類病變!
    臨床上顱內病變在T2WI上呈低信號改變的病變並不少見,往往能給我們提供比較特異的診斷。如看到血管流空效應立即會想到動脈瘤或血管畸形;看到低信號的含鐵血黃素環,想到的是血腫慢性期。
  • 天氣尚冷,找一個溫暖的海島_旅遊周刊·度假_新京報電子報
    坎昆不僅有國際化的海島風情,難得的是,如果你想一探瑪雅文化的奧秘,坎昆也是不錯的選擇。雖然,在不少人眼中,坎昆已經是商業氣息濃厚的「標準」旅遊城市,但是,距離坎昆酒店林立的度假區車程兩個小時左右,就有著名的奇琴伊察,豐富的瑪雅文化遺址和神奇的Park Ik Kil,讓海島度假也充滿了人文色彩。  除了一切海島都有的各種休閒娛樂項目,坎昆的洞穴潛水別具特色。
  • 早期扼殺宮頸癌前病變 治癒率近100%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新增宮頸癌病人13萬人次,每年約有2萬人死於宮頸癌,這種病被稱為「危害女性健康的殺手」。由於嚴重缺乏早期篩查意識,早期篩查率低,我國宮頸癌的發生率遠遠高於發達國家,其實並非所有的宮頸癌都是致命,並非所有的癌前病變都不能預見,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婦科何勉副主任就表示,女性只要做好宮頸癌的早期篩查,完全可以把宮頸癌阻隔在身體之外。  「最開始醫生叫我檢查的時候,我還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哪曉得這次檢查太及時了,讓我在宮頸癌前就得到了治療,可以安安心心過晚年了。」
  • 醫科院腫瘤醫院趙心明:如何從影像上判斷,你被腫瘤侵犯了?
    本期關鍵詞:影像診斷、準確率、早期篩查、輻射受訪專家: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影像診斷科主任 趙心明教授知識點1:不同腫瘤的影像學檢查方法不同醫學影像在腫瘤的診斷、分期和療效評估中有重要作用,影像質量影響著腫瘤診斷和治療的質量。
  • 除了咳嗽,肺癌早期還有3種不典型症狀,別拖到晚期才察覺
    肺部惡性腫瘤的產生會讓患者出現多種症狀,早期可能就會有咳嗽這種表現。明顯咳嗽服用止咳藥物可能還沒有改善的效果,最好到醫院進行檢查,判斷是否為局部癌細胞在生長。否則肺部的腫瘤持續發展不受控制,除了咳嗽之外還會有其他的不典型症狀。
  • 2018《中學生學習報》周刊系列訂閱指南
    「你所需要的,就是我所追求的。」《中學生學習報》願與你一路相伴。↓《語文周刊》涵蓋全國主流教材版本,精品閱讀、課文解析、同步訓練、作文輔導,為你創設高效課堂,全面幫你提高成績;收集最新中、高考信息,分知識模塊專項訓練,一線名師名校精品試題,讓你「高效學習,提分無憂」。
  • _星期五周刊·助聽器_新京報電子報
    金冠在頂,不過我們倒也應該慶幸,Bob Dylan的腦子沒被那些光環所燒掉,他還能寫出凌厲狡詐的歌詞,比如在《Narrow Way》中的那幾句:「在小鎮的中央,有一道流血的傷口;我看見你從空杯中飲酒,看見你被埋葬,又被掘出。」
  • 腋下淋巴癌早期症狀 患淋巴癌的原因你知道嗎
    淋巴癌可以說是比較頑固的癌症之一,而且相對比較隱匿不容易被察覺到,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什麼是腋下淋巴癌。以及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淋巴癌。導致現在淋巴癌的患病率上身是什麼樣的原因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腋下淋巴癌早期症狀1、全身淋巴結腫大:以頸部為主,其次為腋窩、腹股溝淋巴結,晚期可累及縱膈淋巴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