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倍券「看到鬼」? 宅神轟別把民眾當「塑料」騙

2020-12-22 華夏經緯網

    千呼萬喚始出來,三倍券即將在15日正式上路!不過這一段時間三倍券爭議從未間斷,宅神朱學恆提到,三倍券主要是希望振興經濟,但從一開始講說完全電子化,希望民眾多使用行動支付或者是信用卡綁定,但後來才發現是「看到鬼」,痛批臺灣經濟部門「以為在月球開礦!」

    對於將近有八成五的民眾都選擇領取「實體券」,朱學恆表示不意外,「人民也不是白痴,算一算就知道紙本券用起來最方便」!實體券優惠較多,到各地都能用,而且只要投一千塊(新臺幣,下同),就能拿到三千塊。

    接著他抨擊炮火更猛烈,「在這種情況下,社會就出現你騙我、我騙你、他騙公司的狀況!因為經濟部想騙大家都用電子支付,問題是消費者也知道,電子支付要綁五千塊,不合算!」不過接下來換銀行開始緊張,想說似乎沒賺到,於是加碼再祭出優惠,只不過限額限量! 「如果你真的中了他的陷阱之後,你後面再比就發現『糟糕,銀行又騙我』,因為銀行給的是新客戶優惠,如果你是老客戶,不好意思,老客戶就是『塑料』…」這樣根本沒有加乘效應,就是騙來騙去、從頭騙到尾!

 

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責任編輯:邱夢穎

相關焦點

  • 三倍券上路不接地氣! 「宅神」炮轟蘇貞昌
    振興三倍券7月1日起開放登記,但爭議依舊沒停過!臺灣網絡觀察家「宅神」朱學恆表示,民進黨當局做事不幹不脆,只願意發送三倍券,卻忽略人民真正的想法,接著又炮轟蘇貞昌團隊不接地氣,設計出這個政策「真的很智障」!
  • 「三倍券」變「三倍倦」!氣炸臺灣民眾 痛罵「領乞丐錢」
    綜合港臺媒體消息,民進黨當局紙本「振興三倍券」15日正式上路,全臺重現「口罩實名制」領取時大排長龍的場景,只不過背景從藥店換到了郵局。對此,藍營指責,首日就可看出「三倍券」四大亂象,籲民進黨當局應苦民所苦,儘速改進。有臺灣民眾不堪排隊還未領到之苦,稱「領乞丐錢,有夠誇張!」
  • 馬英九幕僚:三倍券仍有800多萬人未領,蘇貞昌騙完神明騙人民
    針對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行政院長」蘇貞昌指三倍券好用不複雜,「鼓勵」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趕快領取,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表示,三倍券「化簡為繁」,徒增民眾困擾,馬只是真實傳達多數民眾的看法,蘇貞昌卻認為是「負面看法」,無怪乎有人說,心中有魔,所見皆魔,騙完神明騙人民,已經成為蘇貞昌的日常。
  • 排隊領取三倍券,臺民眾直呼心累
    有心振興經濟卻無力提高效率據悉,民進黨當局在臺灣地區內部發放「三倍券」,即民眾花1000元新臺幣就能買到3000元的物品,看似大力度的惠民措施實際上卻繁瑣複雜,引來了民眾的紛紛吐槽。據悉,三倍券與消費券並沒有本質上的任何區別,對比馬英九當年發放的消費券,如今的三倍券只會在申請流程和使用條件上有更多限制,為民眾帶來更多不便。
  • 臺灣民眾苦等三個月,振興「三倍券」竟變振興「三杯雞」
    昨天,臺行政機構終於推出醞釀了三個月之久的所謂紓困振興「三倍券」,蘇貞昌非常得意於「一千換三千」的設計,強調民眾先花錢一千元買三千元券,「讓錢變大」,就能刺激消費。不過蘇貞昌這套「變大術」的把戲立馬被外界形容為用民眾的血汗錢拉抬振興券績效,頗有江湖郎中賣藥的「氣口」。
  • 三倍券上路 國民黨提3大爭議:要民眾當聰明領券人?
    振興三倍券今起開放預購,國民黨召開「715領券沒分流,又要人民當聰明領券人?」記者會,列舉領券恐排隊耗時、郵局員工限時發券壓力大、徵召受刑人及公營企業員工分裝惹民怨等3大爭議,尤其使用方式複雜、適用標準矛盾,問題重重。
  • 網絡預購三倍券 就像買口罩
    振興三倍券即將上路,臺行政機構昨舉行「三倍券網站教學」記者會,由「政委」唐鳳傳授心法,她表示,民眾可採紙本及數字方式換購三倍券,最簡單的紙本券預訂方法,就跟訂口罩一模一樣。    三倍券上路前夕,許多民眾反映對紙本及數字電子券都搞不清楚。
  • 振興三倍券真的有「刺激」經濟嗎?民眾答案竟一面倒
    華夏經緯網7月21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振興三倍券開跑即將邁入一周,不少人開始使用價值3000元新臺幣(下同)的三倍券用來消費,甚至有人已經使用完畢。不過有民眾質疑三倍券真的有「刺激」經濟嗎?好奇有多少人會購買原本不會買的東西?網友答案一面倒,直呼「不會!」
  • 蔡英文「三倍券」的亂象及其可能的經濟效益
    如今振興經濟效果尚未看到,已讓臺灣民眾普遍對「閣揆」蘇貞昌自詡的「好用、好領、好刺激」高度質疑。在臺灣民眾飽嘗排隊買口罩與防疫酒精之苦將近半年後,蔡當局發放的「振興三倍券」,民眾還是要排隊登記、領取,好不容易領到手,又要花時間了解商家的各種用券「創新」;而各部會各有做法,要求民眾上網、加Line、下載應用軟體,甚至還要提供納稅資料,搞得民眾煩不勝煩,累積滿腔怒火。
  • 三倍券上路 國民黨揭四大亂象要求蘇貞昌說明
    (黃福其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振興三倍券15日正式上路,開放預購領取及郵局臨櫃購買,全臺各地郵局重現民眾大排長龍場景。國民黨15日指出,三倍券正式領取上路首日亂象頻傳,國民黨揭露四大亂象,批評實時存量地圖「形同虛設」,要求「唯唐鳳是問」的蘇貞昌對外說明,並呼籲民進黨當局應苦民所苦,儘速改進。
  • 三倍券(一周熱詞)
    三倍券,是民進黨當局為了紓困經濟、刺激消費推出的代金券。顧名思義,即臺灣民眾支付1000元(新臺幣,下同)現金,可以換3000元的代金券。商家收到三倍券後,可以兌換現金。
  • 臺灣振興三倍券上路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臺灣經濟,為了振興島內經濟,刺激實體消費,臺灣當局推出「振興三倍券」鼓勵民眾消費。圖為臺灣經濟部部長王美花手持東興紙品「 振興三倍券」分為紙質券和電子券兩種,使用期限為2020年7月15日至2020年12月31日為止。
  • 「三倍券」變「三倍倦」!羅智強狠酸:領券不如辦張民進黨證
    民進黨當局推出「紙本振興三倍券」(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7月15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民進黨當局推出的「紙本振興三倍券」今日可開始領取,民眾到郵局支付1000元新臺幣即可換取3000元新臺幣的三倍券,但有人擔憂,此次
  • 三倍券都花出去了?黃士修曝一重點打臉臺灣當局
    [新聞頁-臺海網] 華夏經緯網12月21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當局為振興經濟推出的三倍券即將到期,而蔡英文也呼籲民眾趕快用掉三倍券,並指當局最後決定不發現金,而是三倍券的初衷,主要就是為了振興臺灣經濟。
  • 從「三倍券」看臺灣促進消費的策略及效果
    民進黨的理由是,如果發放現金,民眾可能就直接存起來了,達不到促進消費的目的,還不如發放消費券,用半強制的方法鼓勵民眾花錢。 爭論到最後,5月底的時候,民進黨當局拍板定案,發放「振興三倍券(簡稱三倍券)」,7月15日正式發放。 所謂三倍券,就是民眾出1000元新臺幣,臺灣當局給民眾發放面值3000元的三倍券。
  • 三倍券都花出去了? 黃士修曝一重點打臉臺灣當局
    華夏經緯網12月21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當局為振興經濟推出的三倍券即將到期,而蔡英文也呼籲民眾趕快用掉三倍券,並指當局最後決定不發現金,而是三倍券的初衷,主要就是為了振興臺灣經濟。對此,核四公投領銜人黃士修質疑三倍券的效果,並指出重點是在替代消費比例,他還要當局別把疫情後經濟復甦當成三倍券的功勞。
  • 三倍券 太難搞
    蔡英文21日到新竹市花三倍券,買了美式拼盤、泰式料理等。(陳育賢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三倍券正式上路一周,問題陸續浮現,最令商家頭痛的是市面上可能已經有假券流通,而且因為當初的防偽設計不統一,讓業者莫衷一是,非常擔心拿到偽券會造成權益受損。
  • 三倍券振興經濟恐事倍功半
    臺行政機構花了三個多月規劃的振興券措施,第一階段要民眾先繳錢換取消費券的使用資格,從7月1日起開放民眾到郵局、上官網或到四大超商繳費預定紙本券,或是進行包含信用卡、電子票證與行動支付等數位綁定作業。   這項措施開始執行後的結果,根據臺經濟部門中小企業處統計,振興三倍券的紙本券預購(第二輪),至12日下午4時的紙本預定人數已突破千萬人;數位綁定人數則為157萬人,包括信用卡106萬人、電子票證20萬人、行動支付31萬人。
  • 振興三倍券來了
    為了振興疫情重創下的臺灣經濟,臺灣行政院策劃並實施了振興三倍券。
  • 經濟振興遙遙無期 「三倍券」還來添亂
    島內「三倍券」自7月開始預購至今,因其使用不便、換算方式複雜等引發民眾、商家的不滿,甚至連負責發放「三倍券」的郵局和超商都叫苦連天。「三倍券」正式上路以來讓郵局及超商開始出現排隊人潮,還有部分民眾反應超商的事務機出現「暫停服務」、「人流管制中」等當機狀況,使超商店員業務量暴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