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副主任郭衛民(中)和中國駐伊朗大使龐森(右)出席論壇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雷湘平):當地時間23日下午,「一帶一路」與民心相通論壇在德黑蘭召開,多名專家學者暢談出版合作和文化交流對於促進民心相通的積極作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郭衛民出席論壇並致辭。
「一帶一路」與民心相通論壇是第32屆德黑蘭國際書展中國主賓國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由中國人民大學、伊朗政治與國際問題研究院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和中國人民大學重陽研究院共同承辦。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郭衛民在論壇上發表講話時,積極評價「一帶一路」出版交流合作對於促進民心相通的積極作用。他表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促進民心相通,需要搭建更多坦誠交流的平臺,本屆「一帶一路」與民心相通論壇的舉辦正逢其時,為各國學術思想碰撞和多元文明交流交融提供了一個平臺。郭衛民說:「出版業交流合作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增進民心相通、貢獻『一帶一路』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中國、伊朗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出版界,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300多家中外出版機構聯合發起成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出版合作體』,開展合作出版、人員培訓、共建渠道等多領域、多層次的合作,讓各國人民在閱讀中加深了解,拉近心與心的距離,為共建『一帶一路』奠定堅實的民意基礎。」
論壇主題研討會現場
本次論壇設有兩場討論會,先後以「文明與國家發展、人類命運共同體」和「以書為媒、促進『一帶一路』出版合作與民心相通」為主題。布魯諾·瑪薩艾斯是來自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的外籍高級研究員,已完成了兩本關於「一帶一路」的學術著作,其中一本首次以綜合中西方視角來看待「一帶一路」。他在第一場研討會上發言時表示,當前世界遭遇很多危機,氣候變化、內戰、恐怖主義、民粹主義等等,國際社會幾乎接近在解決這些問題上選擇放棄談判協商,這表明當前世界治理模式遭遇了危機,而「一帶一路」倡議正是在這樣的國際背景下出現的。瑪薩艾斯還表示,不同文明之間需要溝通和理解主要有3個原因。瑪薩艾斯說:「第一,不同國家之間需要文化交流,很多矛盾和衝突正是源自對其他文化缺乏最基本的了解。第二,我們必須了解,一個國家內部的政治經濟決策不僅會影響本國內部的人,也會影響其他國家的許多人,我認為這正是『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概念背後的核心要義,因此在可能的限度內,國家間應就主要事務進行談判,進而尋求雙贏多贏的解決方案。第三,事實上,文化理解也是影響經濟發展的因素,如果民眾不懂經濟發展的邏輯,不理解某項工程或某個計劃意味著什麼以及為什麼要做,那麼經濟發展是無法實現的。」
復旦大學資深教授葛劍雄在第二場主題研討會中以「圖書出版與絲路文化傳播」為題闡述了圖書出版在促進民心相通和文明互鑑上所發揮的積極作用。葛劍雄表示,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為中國與外界書籍的交流提供了便利,翻譯書籍的出版使更多的中國人了解世界。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人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能夠讀到很多世界各國的出版物,中國不僅翻譯出版了大量的外國書籍,也積極向外推介自己的出版物。葛劍雄說:「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和6年來『一帶一路』建設取得的初步成就,為中國與世界各國、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圖書出版方面的合作交流提供了更多渠道,而書籍的交流必將促進民心相通和文明互鑑。」
中國伊朗兩國出版社籤訂版權轉讓合同
除了舉行主題研討會,論壇活動上,多家中伊兩國出版社還籤署了《全球治理的中國擔當》和《看好中國》兩部中文書的波斯文版權轉讓協議。作為論壇成果,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中國出版集團、俄羅斯世界出版社、韓國耕智出版社等8家出版單位還聯合籤署了《合作出版宣言》,承諾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加強出版領域的文化合作,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人文內涵。
論壇現場舉行的「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出版合作體精品圖書展
論壇活動結束後,重陽金融研究院的執行院長王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舉辦本次論壇主要是為即將召開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預熱,充分發揮智庫在促進兩國民心相通上的中介作用。王文說:「我認為,智庫、出版社、研究機構、大學都應該是起到兩國民心相通的中介作用,兩個國家的民心相通不僅僅是政府在起作用,還應該是方方面面立體的都在起作用。所以,民心相通本質上將是一種立體化的、不只是政府在內的、全面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