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走兩步,這「走兩步」可不簡單,涉及到了人體眾多系統的參與配合,具體有哪些呢?結合濱州市2020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生物第9題,一起來了解下。
9.右圖是人的屈肘動作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該運動過程中,2起支點的作用
B.1是肱三頭肌,由肌腱和肌腹兩部分組成
C.關節囊及裡面和外面的韌帶使3具有牢固性
D.該動作是由骨骼、骨連結和骨骼肌三者協調配合完成的
解析:讀圖題,當然首先要弄明白圖形要表達的意思,蘊含的生物信息是什麼。
如圖所示,這是人在做了一個屈肘動作。其中1是肱二頭肌,2是肱三頭肌,3是關節(肘關節)。
人體一個動作的完成,需要分四步走:神經刺激→肌肉(骨骼肌)收縮→牽拉所附著的骨→骨繞關節活動。可見一個動作需要骨、肌肉(骨骼肌)和關節三者協調配合來完成,在完成這個動作的過程中,骨起槓桿作用,肌肉起動力作用,關節起支點作用,其中骨、關節和肌肉(骨骼肌)組成了人體的運動系統。
目前為止發現人體共有206塊骨,骨與骨之間通過骨連結形成骨骼(骨骼包括多塊骨),而附著在骨骼上的肌肉稱為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兩部分組成。,也可以說人體的運動系統是由骨骼和骨骼肌組成。
關節的結構包括關節頭、關節窩、關節腔和關節囊四部分,關節軟骨和關節腔中的滑液(關節囊分泌的)能減少運動過程中骨與骨之間的摩擦,而關節囊及關節囊裡面和外面的韌帶使關節起到牢固的作用。
綜上所述:
選項A.該運動過程中,2起支點的作用,錯誤,2是肱三頭肌,起動力的作用。
選項B.1是肱三頭肌,由肌腱和肌腹兩部分組成,錯誤,1是肱二頭肌,而不是肱三頭肌。
選項C.關節囊及裡面和外面的韌帶使3具有牢固性,正確。
選項D.該動作是由骨骼、骨連結和骨骼肌三者協調配合完成的,錯誤,動作的完成可以說是由骨、骨連結和骨骼肌三者協調配合完成的,骨和骨骼不能混淆。
嘿嘿,就是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