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吃西餐牛排一塊就飽,火鍋裡五盤牛肉卷都不夠吃?原來是這樣。牛肉現在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當中特別受人喜歡的一種肉類,在我國,因為古代的時候耕牛屬於農業物資,所以受到了法律的保護,也只有王公貴族才能夠吃牛肉,但是近些年來隨著生產力的發達,牛肉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出現的越來越多了,因為它吃起來非常的美味,比起豬肉和雞肉來講質地更加堅硬,提供的營養成分也更豐富,而且處理好之後越嚼越香,因此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有越來越多的人都加入了愛吃牛肉的大軍。
而現在隨著西方文化進入我國,大家發現了,其實除了中國有吃牛肉的習慣之外,老外一直都有吃牛肉的傳統,只不過東西方文化存在的飲食差異也讓大家對於牛肉的吃法有很大的不同。西方人在吃牛肉的時候比較偏好牛排,他們會根據牛身上不同位置的肉把它分成等級不一樣的牛排,然後在搭配上相應的醬料醃製成型,不過我們中國人在吃牛肉的時候,則更喜歡把他們做成五花八門的菜餚,比如說家常經常吃到的黑椒炒牛柳,還有在下酒的時候吃到的五香醬牛肉,以及在秋冬時節用來滋補身體的番茄燉牛腩等等,這些牛肉的吃法五花八門,每一種都特別美味,然而在我們身邊秋冬時候最受歡迎的還是在吃火鍋的時候吃到的涮牛肉卷。
薄如蟬翼的牛肉放在翻滾的麻辣香鍋當中,只需要穿燙幾秒鐘的時間就可以立馬手蘸上香辣的芝麻醬,吃起來別提有多過癮了。但是大家在吃牛肉的時候相信都產生過這樣的疑問,因為平時我們去吃西餐的話,吃到的牛排裡頭只有小小的一塊肉,但是一般吃完一塊肉之後也就飽了,然而我們如果去吃火鍋的話,如果只靠著吃牛肉卷想要吃飽的話5盤都不夠,這到底是為什麼能仔細一分析的話,原來原因是這個樣子,不知道你想到了嗎?
第1個原因就是牛排和牛肉的分量有很大的不同,其實牛排它是完整的,一整塊牛肉因此特別的紮實,一般情況下,西餐廳提供的牛排一塊種糧都是在200克左右再配上義大利麵生雞蛋以及麵包,還有各式各樣的沙拉,所以一個牛排套餐吃下來的話,也剛好能夠讓一個飯量不大的成年人填飽肚子。但是我們火鍋當中的牛肉別看有很大一盤,但是都是把牛肉切成了薄薄的牛肉片,因此只是體積視覺上看起來比較大,他們的重量可能還不足50克。
第2個原因也是因為大部分的菜餚不一樣,西餐裡面的牛排都是作為正餐出現,所以搭配的也都是很多主食,然而我們在吃火鍋的時候,牛肉下鍋之後會立馬縮水縮成,只有一丁點搭配的菜餚,也都是我們平時吃火鍋時特別喜歡的那些不頂飽的食物。
最重要的原因也就是我們的火鍋顯然要比牛排要更加開胃,下飯更好吃一些,所以在吃西餐牛排的時候,往往一塊肉就能吃飽了,但是火鍋卻越涮越開胃,越吃越想吃,因此最後吃完火鍋回想一下自己吃掉的東西,遠比吃西餐多的多了,你還有什麼更好的見解嗎?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去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