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微信公眾號「大白新聞」(ID:dabaixinwen)2月10日消息,黨的十九大報告在論述黨的政治建設時強調,要堅決防止和反對宗派主義、圈子文化、碼頭文化。2月10日,新華網刊文深談反「碼頭文化」,並稱「碼頭文化嚴重破壞現代政黨」。
到底什麼是碼頭文化?大白新聞查閱發現,人民網曾以「碼頭」一詞點名批評周永康、薄熙來、郭伯雄、徐才厚、孫政才、令計劃等落馬老虎。正如文章所言,在政治意義上,反「碼頭文化」 就是反「幫派會黨文化」殘餘。
沒聽過「碼頭文化」?你肯定聽過「拜碼頭」
對於「碼頭文化」,解放軍報給出的解釋是,碼頭文化,主要是指以「義」「利」為主導而形成的一種文化,表現為劃分勢力範圍,拉幫結夥,講江湖義氣,重當前利益。所謂「拜碼頭」,正是其中一種。「義」「利」二字是其「文化」精髓,但其實質則是帶著濃厚江湖氣息的形為「義」而實為「利」。
大白新聞發現,不管是落馬老虎還是露頭蒼蠅,一些人身上都顯現出不同程度的碼頭文化,具體表現為:有的在黨內培植私人勢力,養「家臣」、拉「幫派」,選人用人以是否對自己盡忠為標準;有的為了個人升遷搞人身依附,到處拜碼頭、抱大腿、找靠山,以自己融入某權勢人物的圈子為榮;還有的利用財權、物權、人事權等,拉幫結夥、稱兄道弟,搞權力交易、利益均沾,等等。
某地方黨建媒體指出,這反映出一些黨員幹部無視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搞拉幫結派、講江湖義氣,以利相驅、互相支持,不惜損害集體利益甚至是國家利益,往往是佔到一個「碼頭」,但失去了整條「河流」。「碼頭文化」折射出一些人政治立場動搖,價值取向錯位,不能正確對待黨和個人的關係,破壞黨的組織紀律、政治紀律,與黨離心離德。搞「碼頭文化」,嚴重背離黨的性質宗旨,破壞黨的團結統一,嚴重汙染政治生態。
那些浸淫在「碼頭文化」中的大老虎
2017年11月17日,人民網曾轉載一篇解放軍報《黨內不容「碼頭文化」》的文章,文中列舉了從古至今搞碼頭文化的典型「代表」。古代有蔡京、嚴嵩等奸佞竊權罔利、貪贓枉法。我們黨革命年代和建設時期有張國燾、「四人幫」拉幫結派、對抗中央。前幾年有周永康、薄熙來、郭伯雄、徐才厚、孫政才、令計劃等搞個人勢力範圍、結黨營私。
大白新聞梳理發現,相關部門在對上述落馬老虎的審查中,均可看出其「碼頭」屬性。
中紀委通報稱:周永康嚴重違反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保密紀律;利用職務便利為多人謀取非法利益,直接或通過家人收受巨額賄賂;濫用職權幫助親屬、情婦、朋友從事經營活動獲取巨額利益,造成國有資產重大損失;洩露黨和國家機密;嚴重違反廉潔自律規定,本人及親屬收受他人大量財物;與多名女性通姦並進行權色、錢色交易。周永康的所作所為完全背離黨的性質和宗旨,嚴重違反黨的紀律,極大損害黨的形象,給黨和人民事業造成重大損失,影響極其惡劣。
關於薄熙來、孫政才,《重慶日報》曾在頭版刊發評論員文章《必須注重從政治上抓落實》時,公開點名兩人:「薄熙來自立旗幟、標新立異,搞獨立王國;孫政才懶政怠政、欺上瞞下,消極應付中央決策部署。這些嚴重違反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行為,給黨和人民事業帶來嚴重危害,對重慶造成惡劣影響。」
1月10日,《解放軍報》對房峰輝涉嫌行賄、受賄犯罪一案發表評論,再次點名談到郭伯雄、徐才厚兩人,稱「身為黨和軍隊的高級幹部,房峰輝本應以身作則,帶頭踐行黨的宗旨,但他卻動搖理想信念,背棄黨的宗旨,政治上變質、經濟上貪婪,完全背離了黨性原則,辜負了黨中央、中央軍委的信任和人民的期待,嚴重玷汙了黨的形象,玷汙了軍隊的形象,玷汙了領導幹部的形象。對房峰輝涉嫌行賄、受賄犯罪進行依法處理,是全面徹底肅清郭伯雄、徐才厚流毒影響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重要舉措,是純潔黨的肌體、純潔部隊、純潔高級幹部隊伍的必然要求。」
大白新聞注意到,幾位「碼頭」代表成從嚴治黨反面教材典型,多次齊齊出現被批:「周永康、薄熙來、郭伯雄、徐才厚、孫政才、令計劃等人政治野心膨脹,陽奉陰違、拉幫結派,大搞政治陰謀活動......」
堅決抵制「碼頭文化」 肅清流毒
新華網該文章一針見血地指出,碼頭文化嚴重破壞現代政黨。從國家和社會整體上來看,碼頭文化表現為一盤散沙,各自為政,以鄰為壑。如果碼頭文化滲透,必然會破壞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消解黨的組織力量,削弱黨的領導能力和執政能力。在碼頭文化影響下,厚黑術和潛規則的流行是一種必然現象。只要進入黨內,必然會導致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特權主義、形式主義等消極腐敗現象流行。
對此,文中認為,加強黨的理想信念教育及黨的管理制度的建設十分重要且必要。黨的理想信念、黨和國家整體目標入腦入心,會衝淡黨員幹部對私利的追求,會引導黨員幹部把黨和國家的利益置於小圈子利益之上,把整體利益置於部分和個人利益之上。在管理制度上,應通過制度建設達到這樣一種效果:讓黨員幹部切身感受到,追求小圈子利益、損害整體利益很快就會受到懲處,只有追求黨的整體利益,自身個人利益才能得到實現。在黨內搞碼頭的人不斷受到處理,為人民服務的人不斷得到激勵,那麼碼頭文化自然興盛不起來。
同時,有媒體指出,領導幹部要自覺在陽光下用權,讓權力依法而行、循法而動,不搞親親疏疏,不拉幫結派。要加強對幹部的日常管理監督,對幹部身上的苗頭性問題,早打招呼、及時提醒,為幹部打好「預防針」,增強免疫力,讓管理監督始終伴隨幹部成長。要敢於動真碰硬,堅決破除各種潛規則、關係網、利益鏈,對發現的問題,該批評教育的嚴肅批評教育,該組織處理的嚴肅處理。同時,要規範用人程序,破除選人用人上人情網、關係網的幹擾和影響,推動形成抵制和清除「碼頭文化」的社會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