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小機械背誦大量不解其意的古詩文,對其有益嗎?

2020-09-20 梧桐樹邊羽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和教育沒什麼關係。

大多數人以自身經驗作為標準來回答這個問題,那肯定是有用了。

因為人會在不自覺中肯定自己,肯定自己的過去——這是生而為人的心態。

否定這種從小機械背誦古詩文,自然就意味著否定了自己的幼教,進而否定了自己孩童時期的成就,進而否定了今天的自己——所以,你看有人唱反調嗎?

絕對沒有。

因為每個人都認為現在的自己是最好的自己,所以從小機械背誦當然是有益的,從而進一步又對小孩子繼續使用這種幼教方法,這種說法也就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形成一個早教產業和人類共識。


大家能不能拋開自我肯定心理,好好回憶下你當時不解其意、機械背誦過什麼古詩?不要看現在小孩子們背什麼——雖然基本上和我們小時候背的差不多——憑你自己的記憶能力,你能記得幼兒園背過的詩詞?

我連高中甚至大學中的東西都忘得差不多了,誰還記得幼兒園甚至幼兒園之前的事情?

既然事情不記得,又怎麼可能記得背誦的詩詞?

那是一種短暫記憶,如果後來不一直從事這方面的學習和工作,最終都會丟失。

胎教和早教,其實是這個世紀人類教育行業最大的一個騙局。

早教除了生活技能,超越孩子認知範圍、認知領域的教育都是瞎搞。諸位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只需要學會平心靜氣,排除外界幹擾(廣告、其他人影響),努力回想一下,你在記事之初,會不會記得你所背誦的古詩?


都是在後來讀懂古詩之後,看見其他小朋友在懵裡懵懂地背誦的時候,才想起來,啊,我也背過這首詩,這背誦還真用。

真的是機械背誦有用嗎?

非也,還是理解之後的記憶才真正在腦海裡紮根。

你只是分不清起作用的是哪一段而已,然後大家都說這是機械記憶的成果,你就真的認為是這樣了。

沒有理解的記憶是沒有意義的。

當然,從聲韻學、兒歌的角度來說,念順口溜,找節奏感就是機械背誦詩詞的唯一意義。


這種意義就和我們唱「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的意義是一樣的,「撿到一分錢」相對來說更好懂,小孩子可能還真的能夠理解,並提高自身的品德規範。

從這一方面來說,《憫農》、《靜夜思》當然是有意義的,就是兒歌意義。不過你要讓小孩子學會節約糧食、學會思鄉之情,勢必免不了耐心對詩詞含義作出解釋,讓小孩子懂得其中深意。

那就不叫機械背誦了。

所以不解詩詞意,卻強行機械背誦,唯一可取之處就是詩歌的節奏感。

而這個節奏感,做什麼達不到?兒歌可以,順口溜可以,繞口令還可以鍛鍊孩子的口齒,背英文字母可以,背漢語拼音也可以,這只是一種孩子對聲韻節奏的條件反射鍛鍊,是孩子們認識世界的正常步驟。


這和古詩詞的美沒有任何關係。

拿簡單詩詞給小孩子鍛鍊口齒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所謂益處也就和帶著孩子哼《中華民謠》差不多——只不過《中華民謠》連成人都聽不懂,到了小孩子口中反而變得天然了。

至少音韻節奏感是好的。

相關焦點

  • 我們該怎麼看待「讓孩子從小大量機械地背誦他們不懂的古詩文」問題
    有網友問:「孩子還小,大量機械地背誦古詩文,而且八九層不懂,到底好不好?」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從兩個方面來看。你們讀書和背古詩文的道理還是一樣的,她長大之後,我們不一定都還記得自己小時候讀過什麼書背過什麼古詩文,但是呢,這個古詩文給我們心靈的那種文化滋養會一直浸潤著我們孩子的心靈。2.對訓練孩子的記憶力有益小孩子的這個記憶力是需要訓練的,而且還是越早訓練越好。
  • 小學生大量機械背誦古詩文,八九成不解其義,這樣有意義嗎?
    主張小學階段大量背誦古詩文,但基本不講解這些古詩文的人都有這樣一個觀點:兒童時代機械記憶能力強,古詩文的內涵不易講解,孩子成年後會反芻這些古詩文,那時自然就理解了。但是,我敢斷言,如果成年後的工作跟古詩文沒有多大關係,如果對古詩文的審美悟性不是很高,很少有人會成年後反芻兒童時代背誦的古詩文,並對之有一定的理解。對於多數人而言,機械背誦的古詩文如風過無痕,成年後基本忘得乾乾淨淨!
  • #星光教師計劃#腹有詩書氣自華——淺談古詩文背誦對學生的影響
    古詩文背誦對學生的影響! 對於這個問題首先要說的是中國古詩、文言文是中國文化中的瑰寶,作為中國人我們有義務和責任去傳承和發揚它。那最好的傳承方式就是熟讀成誦。 從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各界大咖都是從小有著大量的背誦積累。季羨林在遲暮之年說過:&34;由此可見,從小背誦古詩文對人的一生都是有益的。 二、&34; 孩童時期是機械記憶裡最強的時候。這個時候,大腦就像一個乾燥的海棉,只要一遇到&34;就會吸收並且聚集起來。因此,小學階段背誦古詩文是最好的時機。
  • 孩子學古詩詞我被「批評」,北師大教授:從小就要打好古詩文基礎
    文|彤寶媽媽愛彤寶你教孩子古詩詞了嗎?我教了。卻因此受到了一位寶媽的「批評」,她說:「快別教了,孩子現在根本不明白古詩的意思,這叫填鴨式教育,新聞上有個語文特級教師說這樣是在害孩子。」我特意找了去年澎湃新聞對李老師採訪的報導看:他提到了一個能流利背誦《孟子》、《大學》等的9歲半孩子,說「灌輸教育」是在害孩子,僵化了孩子的思想,孩子再不能很好地接受新觀念。他把語文學習定位為「高貴、優質、高效」,而教學中僵化地強調「背誦」,會傷害語文的「魂」。
  • 大語文時代,古詩文背誦重要性凸顯,如何讓孩子愛背古詩文?
    首先給各位學生和家長一組數據:部編版新教材中,小學古詩文所佔比例為30%,初中古詩文比例佔57%。這組數據告訴我們,學不好古詩文,將會嚴重拖語文後腿。但古詩文首先有年代感,再加上語法,文體,用詞的不同,讓學生不易於理解,在背誦時 ,也會出現畏難情緒。
  • 孩子古詩文不好,試試這些方法,可以不去輔導班
    古詩文其實就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精神古董,能流傳千年的知識,一定是文化中的古董。它的價值當下你可能看不見,但能影響你一輩子。3、古詩文是古詩詞和文言文的統稱。從小學階段,學校要求孩子背誦60首古詩詞,15篇文言文。初中階段,學校要求背誦60首古詩詞,至少30篇文言文。但是,就算把這些課內古詩文都掌握好,孩子還是會扣分,尤其是初中生。
  • 一個五歲孩子:能背誦五百多首古詩詞,會認三千多字,怎麼做到的
    有家長問:孩子還小,背誦大量古詩文,很多是機械記憶反覆強化的結果,八九成不解其義。有益嗎?可行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小潛移默化地培養是最有效的。中央臺主持人撒貝寧採訪王恆屹的奶奶:是不是刻意要求孩子去背誦詩詞?奶奶說:背誦古詩詞都是無意識的,沒有要求孩子一定要背誦,是很隨意的從最簡單的詩詞開始,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等,這樣簡單的詩句家長都會背,都會讓孩子學。
  • 孩子必須要背誦古詩文嗎?部編版語文教材早已給出了答案
    但是,背誦古詩文真的不是必須嗎?這一點,部編版的語文教材早已給出了答案。在一年級的語文教材中,需要熟練背誦的古詩詞就已經達到了十幾首,而二年級往後,會越來越多。這說明,讓孩子背誦古詩文已經成為了一個必須要完成的事情。
  • 古詩文背誦篇目大幅增加:有家長老師叫好,也有學生改讀理科
    「現在古詩文都成了網紅,背誦古詩文是入門,所以培養孩子的興趣很關鍵。」王洪偉透露,他已經跟孩子商量好了,提前從高一就開始背誦增加的古詩文。 李曉玫稱,從歷年來高考語文全國卷中就能看出來,古詩文的佔比越來越高,一般包括有9分的文言文選擇題,10分古文翻譯,還有11分的古詩鑑賞,再加上5分的名篇名句默寫,關於古詩文的考題一共有35分,「就是試圖通過考試,引導廣大學生多學習中華傳統文化。」 「應該從小就培養學生廣泛閱讀,特別是大量閱讀和背誦古詩文的習慣。」
  • 學齡前兒童背誦大量古詩詞真的好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古詩詞是中華民族綿延千年的文化精粹,生活中愛好古詩詞的人不在少數,也有很多人秉承著從娃娃抓起的思想,讓學齡前的兒童背誦大量古詩詞。那麼這樣做真的好嗎?古詩詞讀起來朗朗上口,學齡前的孩子處於語言發展的關鍵期,經常誦讀古詩詞,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語感,有助於孩子語言能力的提升,而且古文閱讀題在中高考的試卷中都有不小的佔分比例,如果從小培養孩子對古文的閱讀興趣,則能減輕孩子將來學習古文的壓力。
  • 長大後又不需要古詩,那從小讓孩子背古詩還有啥意義?
    那為什麼我們現在的語文教材中,古詩文言文內容反而越來越多呢?從表面來看,這顯然是不合理,因為浪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去背誦這些將來註定要忘掉,也用不上的內容,這不就是在浪費生命嗎?對於這個問題,我在上學時確實感到比較疑惑。當然,那時為了應付高考,無論咱是不是疑惑,咱都得賣力的學習背誦。
  • 班主任「力薦」:高中古詩文背誦篇目(64篇),孩子背熟衝刺高分
    班主任「力薦」:高中古詩文背誦篇目(64篇),孩子背熟衝刺高分!古詩文是從小學開始,語文的重點知識點,有些經典的古詩文甚至從小學考到了高中,所以在孩子們的學習生涯中是非常重要的。並且古詩文的學習不僅僅是可以提升孩子的學習成績,對於孩子自身的文化修養和語文綜合素養也會大大提升。能夠更好地去鍛鍊孩子的涵養。
  • 小學生背誦默寫古詩文是否合理且必要?專家熱議教育「減負」
    「反對不加區分的機械記憶和背誦」論壇一開始,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會員張敏就拋出兩張微信截圖,這是某小學一年級一個周末的作業,其中存在大量的機械重複抄寫,還有大量額外的試卷、教輔材料。張敏認為,大量的機械性重複性的作業、簡單粗暴的作業、低效無效的作業,要求家長批改或者要求家長完成的作業,不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年齡特徵的超度超綱作業,都是不合理、不必要的課業負擔。此外,他還認為,各任課老師之間缺乏協調,雖然單科作業量是適量的,但全部科目壓到孩子這裡就處於失控的狀態。
  • 古詩文背誦的6大技巧
    古詩文不是無情物,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讓他們在背誦時,加上適當的語氣和動作,邊背誦邊表演,會增進對古詩文的理解,從而與古詩文的情感產生共鳴。此法多用於低中年級學生。例如,一年級學生背誦《望廬山瀑布》,當背到「生紫煙」、「掛前川」、「三千尺」、「落九天」這些詞語時,老師除了指導他們背誦的語氣外,還引導學生用動作表現出瀑布的美麗壯觀和從高空落下的動態。
  • 5歲「神童」熟背古詩580首,北京特級語文教師:機械記憶,沒用
    其實很多家長都一直在糾結,到底要不要從小讓孩子背古詩啊!5歲「神童」熟背古詩580,北京特級語文教師:沒用《中國詩詞大會第5季》來自青島的"萌娃"王恆屹在節目中圈粉無數,不到6歲的他,認字3000多,熟背詩詞580多首,對於各個國家的國旗國歌也是也能清楚地分辨。知識儲備量驚人。
  • 孩子從小背古詩對不對?父母儘早了解這3件事,與糾結說拜拜
    相信很多家長都曾經或者正在有這樣一個困惑:是不是應該讓孩子從小就開始背誦古詩詞呢?其中大家對這個問題的答案可是各有千秋,有的父母以武亦姝、王恆屹等優秀兒童為例,說明背誦古詩詞的孩子有多麼的鶴立雞群,有多有優秀氣質。
  • 為什麼孩子們要從小背古詩呢?
    以下幾點說明了讓兒童從小閱讀古詩的重要性。背唐詩可以提升孩子們的想像力我們知道古代人在寫詩時經常使用不同的技巧。抒情場景,歌詞對象,歌詞經典和古代諷刺有什麼用呢?一般來說,許多閱讀古代詩歌的孩子可以很順利地寫文章,整篇文章都經歷了古代和現代時代。無論是議論文,還是記敘文,無論是結構上還是內容上,它都非常易於閱讀。畢竟,古代詩歌的引用不僅升華了文章的風格,而且使文章更有意義。
  • 小學生學古詩要「必備」而非「必背」
    「孩子才上小學二年級,老師就要求兩周背25首古詩,後來又加到了35首,弄得全家不得安寧。」12月1日,家住北京路的王霞(化名)苦惱地告訴新疆都市報記者,11月19日,孩子班主任群發簡訊說,「上級」來檢查,所以一至六年級的小學生都要求背誦古詩,孩子連字都不認識,全靠死記硬背。孩子中午也不休息,晚上鑽在被窩裡還在背。王霞不解地說:「不識字、不解意,這古詩到底給誰背?」
  • 郭麒麟背誦《木蘭詩》被贊,想要永久記憶古詩文試試這個方法
    在全面普及的統編版教材上,我們也可以明顯看到,古詩文的數量大大增加。這些都告訴我們,中考、高考備考必須重視古詩文的複習。可古詩文成了考試中的&34;,但熟練背誦卻讓人倍感頭疼。很多孩子只是過了一個星期天,就已經把本周複習的古詩文還給了老師,又如何面對初中三年的61篇古詩文備考任務?但記誦古詩文真的有這麼難嗎?
  • 人民日報:1-12年級208篇必背古詩文匯總,中小學家長收藏!
    古詩文作為中國傳統文化,是古人智慧的結晶。對孩子們來說,無論是小學還是中學,無論教科書怎麼變,古詩詞都是必修的內容,在語文考試中也佔有重要的地位。特別是新版部編教科書,增加了不少古詩詞的學習篇目。因此,古詩詞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如果從小不重視古詩詞的學習,語文學習就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