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背誦默寫古詩文是否合理且必要?專家熱議教育「減負」

2020-12-19 中國教育服務網

近日,「有問雲上論壇」請來多位教育專家圍繞教育「減負」話題展開熱烈討論。學習不可能沒有壓力,合理的學業負擔是必需的,什麼是不合理、不必要的課業負擔?有專家認為,課業負擔合理與否,在於教師布置作業的目的和出發點。

「反對不加區分的機械記憶和背誦」

論壇一開始,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會員張敏就拋出兩張微信截圖,這是某小學一年級一個周末的作業,其中存在大量的機械重複抄寫,還有大量額外的試卷、教輔材料。

張敏認為,大量的機械性重複性的作業、簡單粗暴的作業、低效無效的作業,要求家長批改或者要求家長完成的作業,不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年齡特徵的超度超綱作業,都是不合理、不必要的課業負擔。

此外,他還認為,各任課老師之間缺乏協調,雖然單科作業量是適量的,但全部科目壓到孩子這裡就處於失控的狀態。

「合理的、必要的課業負擔具備指向清晰、梯度合理、作業量適中、與學生發展水平匹配等特點。」上海師範大學教育學院黨委副書記兼初教系主任王健舉例道,老師在小學階段要求學生反覆誦讀乃至背誦經典古詩詞和美文,這符合語言學習的規律,符合文化素養積澱的規律,通過反覆流利朗讀,不但能理解文字表達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能奇妙地感悟文字背後的「韻質」。

但是,王健也指出,如果老師要求小學生不加以區分地背誦、默寫所有的課文,這就成為不合理、不必要的負擔。「對語言文化訓練價值不大的就沒有必要強制要求背誦、默寫。我們從來不反對記憶和背誦,我們只是反對不加以區分的機械記憶和背誦。」

「合理與否在於布置作業的目的和出發點」

「合理必要與不合理不必要之間的界限主要在於教師布置作業的目的和出發點。」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副研究員高政認為,關於課業負擔的衡量標準,其實並不統一,「因為每個人的學習能力、學習方式、學習意願、學習興趣、知識基礎都不一樣,對一個孩子來說可能是過重的學業負擔,對另一個孩子可能完全不是負擔。」

杭州市上城區教育評估與監測中心主任馬海燕認為,學生的負擔是否合理,還要根據學生的抗壓能力和學習效果而定,即要在學生能承受的範圍內。有監測結果表明:最有效的減負,就是減緩學生的負擔感受,也就是讓學生不認為是負擔。

馬海燕還舉了很多實際的例子,比如學生學有餘力,繼續在某個領域深入學習,也不是負擔;某個階段,比如為了某項比賽做準備,學生學到11點,也不是負擔。但長期晚睡,身心疲憊,無效的重複、花過多時間在劣勢學科而忽略優勢學科就是不合理的負擔。

除此之外,中山大學特聘副研究員王捷還從社會學角度出發,認為學習壓力、學習負擔是一種社會建構。他認為,這裡的合理、必要是一種價值判斷,同時也是一種理性選擇。不合理、不必要的課業負擔就是損害孩子身心健康的課業內容。

高中語文新教材古詩文佔近一半 20篇要求背誦

收藏!統編語文教材1-6年級112首古詩詞

來源:南方都市報 記者 葉斯茗 實習生 羅鈺湘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作者觀點,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文中所選圖文來源網際網路,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立即更正或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古詩文背誦要趁早,高考必考篇目現在就要背起來
    在高考考查的六個層級中,名篇名句默寫題屬於最低的一個層級A級,即識記級,這一級別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識別和記憶語文學科中最基礎的內容,名篇名句就是其中之一。名篇名句默寫題考查的是考生的古詩文積累水平,檢驗考生的語文基本功。雖然佔分不多(一般為6分),可是在分分計較的高考錄取中,丟1分都是大事兒!很多高三學生,到了高考前幾天還在苦背古詩文,且經常背了後面忘了前面,越背越焦慮。
  • 上海一年級上學期《語文》古詩全被刪引爭議
    有人認為,上海市教委向教材「開刀」是很好的減負措施,可讓小學生有更多時間鞏固其他課堂知識和開展興趣閱讀;但更多的人則是心存疑慮,認為此舉矯枉過正,尤其是舊版課本中的8首古詩全部被刪除。改革的總目標是減負「改革的總目標是減負,我們應該把更多的時間讓孩子在完成基本的識字後,自主自由地進行閱讀。」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語文教研員薛峰說。
  • 一年級小學生,學校要求背誦80首古詩文多不多
    開學第一周周末,我無意中看到了海澱區某小學小學生古詩文分級誦讀讀本《樂誦經典》。認真瀏覽了一下寄語和目錄,更是受到了巨大的震撼!一年級小學生就規定要背誦80首民族文化經典作品,還要進行狠抓落實的過級驗收,這是多麼了不起的事情!「詩詞滋潤童年,儒雅花開心田」。傳承民族文化,弘揚中華美德,在娃娃心田播種,在校園落地生根,春華秋實,馨香致遠。
  • 小學生大量機械背誦古詩文,八九成不解其義,這樣有意義嗎?
    但是,我敢斷言,如果成年後的工作跟古詩文沒有多大關係,如果對古詩文的審美悟性不是很高,很少有人會成年後反芻兒童時代背誦的古詩文,並對之有一定的理解。對於多數人而言,機械背誦的古詩文如風過無痕,成年後基本忘得乾乾淨淨!
  • 我這樣教小學生學古詩文
    早期古詩文的教育滲透,特別是小學低年級學生啟蒙教育過程中古詩文的閱讀、誦讀、背誦等訓練,對於提高小學生的漢語言水平、思維能力、識記能力和文化素質,以及對漢語言文字的理解都很有裨益。在海外很多華校中,中華經典詩文的誦讀也是華文教學的必要內容之一。下面筆者將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古詩文教學的方法。
  • 部編語文教材增加了多少必背古詩文?語文教師如何施教?
    當然,對語文觀這些「務虛」的,越討論越爭鳴越好,有利於糾偏,有利於教改、教學方法的必要補充和豐富多彩。丨本論:如何落實施教?我「英勇」拋磚引玉,求教於專家和全國同行。我認為,還是分學段、落實指標,形成導讀、背書、摘抄佳句、檢查、考試、驗收、評價等讀書訓練體系。
  • 古詩文背誦的6大技巧
    古詩文不是無情物,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讓他們在背誦時,加上適當的語氣和動作,邊背誦邊表演,會增進對古詩文的理解,從而與古詩文的情感產生共鳴。此法多用於低中年級學生。例如,一年級學生背誦《望廬山瀑布》,當背到「生紫煙」、「掛前川」、「三千尺」、「落九天」這些詞語時,老師除了指導他們背誦的語氣外,還引導學生用動作表現出瀑布的美麗壯觀和從高空落下的動態。
  • 大學郵寄成績單是否涉及隱私?專家:有必要且合理
    大學郵寄成績單是否涉及隱私?專家:有必要且合理 原標題: 教育專家認為本著對學生負責,對家長負責的理念來說,高校給學生家長郵寄成績單是很合理的行為。  深圳大學郵寄成績單引發爭議  有網友爆料稱,最近幾天,有不少在深圳大學就讀的學生家中都收到了一份特別的快遞——學生的成績單。據了解,目前,收到成績單的都是有學生在深圳大學生命與海洋科學學院2016級和2017級的家庭。
  • 統編小學語文教材引爭議:古詩文增多加重學生背誦負擔?
    曾有專家提出文言文注釋應標明註解者,例如「宋代朱熹注」。但編寫組認為,「這對於中小學生來說過於繁瑣,且無必要。」因此,最終未採納。 不過,「統編本」的一些選文表述和配圖,依舊遭到維舟的質疑。 三年級下冊中有一篇課文《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提及《清明上河圖》上的人物數量,「光是畫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個」。
  • 古詩文背誦篇目大幅增加:有家長老師叫好,也有學生改讀理科
    近日,教育部表示,語文新課標中「誦讀篇目的建議」改為「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推薦數量從14篇增加到了72篇。隨後,不少網友對此展開了討論。有網友支持這項改革,認為可以弘揚傳統文化;但也有網友表示,作為老師突然增加50多篇文言文,需要重新備案很久。並且考試中,文言文的分數佔比不多,沒有必要增加58篇。
  • 一年級課本的古詩存廢之爭
    開蒙階段到底是知識重要還是興趣重要也許見仁見智,但是古詩文就這樣從小學一年級課本中消失了,不少家長表示有些難以理解。 北京人大附小一年級學生家長餘軍浩說:「從家長的角度,我們想知道推出此次上海教材『減負』改革,中間有多少家長和社會力量參與?家長們都希望孩子在學校裡能學習到最基本的文化知識,通過學校教學培養正確的學習習慣,提升學習興趣,激發學習潛能。
  • 上海教委回應教材刪改:通過聽力教材學古詩
    ,也質疑「為何不讓小學生學古詩」。市教委回應,8篇古詩退出一年級語文課本,目的是為小學生減輕識字和背誦的壓力,但在小學一年級的聽力磁帶中仍保留了這8篇古詩,老師會通過多種形式讓學生充分體驗古詩的音韻美。  為什麼刪除  不費力認字,領略音韻美  「現在哪個孩子不會背幾首古詩,為什麼要從課文中刪除呢?」
  • 賽詩交友感受音韻之美 上海小學生古詩文大會啟動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6月1日報導:2017第二屆上海小學生古詩文大會暨古詩文桂冠少年選拔活動今天在上海市實驗小學啟動。活動旨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揮古詩文對小學生成長潛移默化的積極作用。  據悉,本次活動由上海教育報刊總社主辦,活動初賽採用開放式答題,7月中旬到9月中旬,本市所有三到五年級的小學生都可以通過關注「古詩文大會」的官方微信公眾號參加,開放式的初選重在參與,期望讓更多小學生在古詩文盛會中收穫成長和快樂。  在今天的活動現場,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駱玉明、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曹旭等專家受聘成為大會評委。
  • 古詩文複習 緊抓默寫和理解
    背誦古代名篇、名段、名句    《課程標準》要求:初中階段「能背誦一定量的文言詩文,四年的背誦總量在1000字左右」。    中考上海卷古代詩文部分共30分,其中默寫一般佔8分。題型主要有兩種:⑴識記性填空題;⑵理解性填空題。    識記性填空題一般給上句要求續下句,或給下句要求填上句。
  • 廬陽區首屆「和美杯」小學生古詩文大賽順利舉行
    12月1日下午,合肥市安慶路第三小學大楊分校的校園裡,滿溢古詩文之香,廬陽區首屆「和美杯」小學生古詩文大賽在此隆重舉行。廬陽區教體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周宗華,廬陽區教研室副主任、小學語文學科教研員楊立新,小學語文學科兼職教員吳文超蒞臨活動現場指導,全區31所學校200餘名師生參與活動。
  • 初一語文:古詩文積累專題複習,滿分學霸早已熟記於心,果斷收藏
    語文不僅是能讓孩子們獲得一些知識,背誦一些經典文章的學科,而且最重要的是能將生活教育融入到教學過程之中,首先,我們應該學會做人,有了這樣的理念,在教學過程之中,同學們不僅能充分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主動愛上學習,喜歡語文,還能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健全的人格,我認為這應該是教育的真諦。
  • 最新考試大綱:中學64篇古詩文理解性默寫題匯總,尖子生默默背
    最新考試大綱:中學64篇古詩文理解性默寫題匯總,尖子生默默在背(附答案)!古詩文理解性默寫題,無論是中考還是高考,都是必考題型,也是難點之一。雖然說這類題都是送分題,但是你會發現,很多同學在考場上絞盡腦汁也想不起來這首詩句是什麼?
  • 孩子開學念高三,這108道考點題目貼牆上,古詩文情景默寫0扣分!
    孩子開學念高中,這22張要點知識貼牆上,古詩文情景默寫0扣分!這22張古詩文情景默寫知識點,列印下來貼牆上,高考遇到0扣分!作為2020年的考生及家長一定有了解過,在新高考改革的影響下,語文這門課程已經不再是簡單的背誦記憶一下就能拿高分的科目了,不論是學習還是考試的難度都已經大大增加,光靠死記硬背,已經行不通了!
  • 是否有必要讓孩子堅持背誦古詩?怎麼背才好呢?
    是否有必要讓孩子堅持背誦古詩?我覺得十分有必要的。一、 首先為什麼要背他?他們現在不理解這些古詩,是因為他們沒遇到過,總有一天會明白的,到時候就是腹有詩書氣自華。二、怎麼背讓還小子背誦他們不懂的古詩,肯定很難得,那麼怎麼背呢?
  • 1-12年級需要背誦的208篇古詩文,教育部權威發布,值得收藏!
    薦文|京城教育圈   1月16日,教育部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新課標的相關情況。其中最受關注的看點是,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從14篇猛增至72篇!   其實,中小學階段推薦背誦的古詩文遠不止這7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