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個超長寒假,很多孩子在家上網課,用眼多,視力也下降了。以前有一種說法是防藍光眼鏡可以阻隔電子屏幕發出的有害光,能預防近視,這段時間防藍光眼鏡銷量也特別好,但這種眼鏡真有這麼神奇嗎?
記者走訪市場發現,幾乎每家眼鏡店都有銷售防藍光眼鏡,價格從一百多到七八百不等,電商平臺上價格更是從幾十元到數千元不等。記者也買來四款銷量比較好的防藍光眼鏡,價格最低的是89元,最高的是399元。從外觀看,除了造型不同,它們鏡片顏色差異很大,其中一款鏡片顏色特別深,而另一款鏡片顏色接近透明色。記者隨機挑選其中一款進行了試戴,戴上防藍光眼鏡看手機的感受是:手機屏幕變得柔和了一些,屏幕顏色從亮白色變成了淺黃色,那這種變化是怎麼產生的?對我們的眼睛是不是好的呢?國家輕工業電光源材料質量監督檢測中心高級工程師黃如喜介紹: 「戴上這個眼鏡以後你感覺到比較柔和了,其實這個鏡片是有顏色的,它過濾掉了部分藍光,使得色溫變化了。」
接下來,專家利用專業的光譜檢測儀來分別測一下這4副防藍光眼鏡對於藍光的過濾效果。首先用光譜儀測一下手機屏幕藍光的強度和比例,數據顯示手機上面沒有加眼鏡的情況下,屏幕藍光比例是3.8%,很小。四款樣品的檢測數據分別是:樣品一,藍光比例:3.2,過濾藍光:16%。樣品二,藍光比例:2.4,過濾藍光:37%。樣品三,藍光比例:1.9,過濾藍光:50%。樣品四,藍光比例:3.8,過濾藍光:0%。
也就是說,四款眼鏡中,除了第四款價格最高的防藍光眼鏡沒有任何過濾效果,其餘三款均可以過濾一部分藍光,而且鏡片顏色較深的兩款眼鏡過濾藍光也更多。那麼,藍光有沒有必要過濾掉?是不是過濾得越多越好呢?
黃如喜解釋:「我們人類的眼睛是適應太陽光的,太陽光裡邊藍光含量的百分比,現在四點多鐘,我們剛才測了一下是6%到7%。手機也做了測試,藍光比例才3.8%,就是說電子產品含有的藍光,已經比自然界的藍光低了,不論是照明的燈具還是現在的電子屏幕,藍光危害這一塊已經可以說是非常安全的,大家可以放心使用它們,我們去掉藍光以後色彩就會發生變化,其實是影響你的辨別能力的;第二個,戴上有色眼鏡以後,眼睛就要進行調節,瞳孔放大一些,就會容易形成視覺疲勞。」
那麼,藍光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光線?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會談藍光色變呢?金陵科技學院眼視光學專業學科帶頭人、教授劉宜群介紹:藍光是指波長在400到500納米的光線,其中400納米到445納米的短波藍光又稱為有害藍光,會損傷我們的眼底黃斑;445納米到500納米的長波藍光又稱有益藍光,主要是起到生理的調節作用,包括人的睡眠、記憶、情緒都與它密切相關。
專家解釋,只有短波藍光才會對眼睛健康產生影響,但這也需要長時間、高強度、不間斷照射。目前,藍光與近視是否有直接關係的研究還沒有明確結果。專家建議大家,理性看待防藍光產品,保護眼睛的關鍵還在於科學用眼。專家表示:正確的護眼方法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個是增加眼睛與電子屏幕間的距離,手機建議在30釐米以上,電腦建議在60到85釐米以上,電視機使用在300釐米以上;第二個方面是減少電子設備的用眼時間,通常用眼45分鐘,建議休息5到10分鐘。
更多精彩內容,請收看今晚18點30分在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播出的「新聞360」欄目。或者下載我蘇,荔枝新聞APP。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董雯 編輯/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