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劉剛:AI會增加就業

2021-01-11 中國新聞網

  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劉剛:AI會增加就業,使分工更細化

  中新經緯客戶端3月28日電 由中國新聞社財經新媒體中新經緯主辦的第五屆財經中國V論壇28日在北京舉行。中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戰略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劉剛在主旨演講時表示,中國當前能走在人工智慧前沿,是因為中國有獨特的環境或情境在引導AI產業發展。人工智慧技術能夠促進就業,使得分工更加細化。

  中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戰略研究院首席專家、南開大學濱海開發研究院院長劉剛。中新經緯 李卿攝

  智能經濟即將到來

  劉剛介紹,目前的經濟形態分為三種:以人力為驅動力的農耕經濟;以蒸汽、電力和石化能源為驅動力的工業經濟;以數據和計算能力為驅動力的智能經濟。

  談及智能經濟對中國的影響,劉剛舉例說,山東省菏澤市曹縣大集鎮丁樓村從2007年開始做淘寶,現在一個村產值大概在3億元。這個村2000多人口,其中60%在外地打工,現在全部返回家鄉創業,《星光大道》的很多服裝是他們生產的。

  劉剛補充道,為了農村淘寶的發展,阿里有1.3萬名員工在做服務,涉及網店客服110萬名,快遞員工170萬名,這個技術能夠增加就業,使得分工更加細化。建立支付體系,包括網上銀行、餘額寶、螞蟻金服、支付寶;建立物流體系等。

  劉剛認為,我們已經進入智能經濟時代,以數據和計算為驅動力的時代。這個時代與前兩個時代都不一樣,表現在兩點:數據不是來自於自然界,而是由人類的社會活動創造出來的資源,是我們自己產生的。我們越用數據,發現數據越多,這個財富好像取之不盡,存在明顯的報酬遞增效應。隨著智能經濟的發展,中國經濟將進入到一個新的臺階,而數據和計算正成為關鍵生產要素。

  AI產業正處在快速擴散階段

  據劉剛介紹,當前我國人工智慧企業使用的主要技術是機器學習。他表示,AI 2.0的概念、新一代人工智慧概念由中國的潘雲鶴院士提出,這也印證了他的觀點,機器學習已經成為AI主要驅動力。

  劉剛指出,中國智能經濟表現出非常強的「極化」和「擴散」趨勢,主要集中在北京海澱區、深圳南山區、杭州餘杭區。而擴散的重要機制是「平臺+服務+創業」方式。劉剛認為,人工智慧企業,尤其是平臺類的人工智慧企業,將在中國經濟轉型過程中發揮非常重要作用。

  他舉例稱,在深圳,騰訊雲賦能最多。原以為大疆這個企業只做消費類無人機,調研時發現實際上能夠全方位賦能,包括賦能媒體,比如拍攝技術賦能,是很重要的人工智慧企業。

  中國猶如人工智慧這股龍捲風的風眼

  針對當前中國人工智慧發展的現狀,劉剛總結道:首先,人工智慧是第四次工業革命最核心的引擎。因為它在生產和製造第四次工業革命最重要的關鍵生產要素,那就是數據和計算。

  同時,智能經濟正在按照中國的邏輯發生和發展。他指出,中國為什麼能走在人工智慧前沿,核心原因是中國有獨特的環境或情境在引導這個產業發展。我們在調研中感覺到,中國是一個龍捲風風眼,正在向世界刮。

  此外,劉剛強調,智能經濟屬於典型的「雙創」經濟。創新創業是非常密集、非常活躍的領域。劉剛還表示,中國智能經濟尚處於極化過程,隨著從極化到擴散的演化,智能經濟將引領中國邁向更高質量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中新經緯APP)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相關焦點

  • 南開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所長曹小衡演講
    南開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所長曹小衡演講 2015年07月07日 11:5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論壇由南開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梁琪主持,臺灣環境永續發展基金會董事長陳龍吉、南開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所長曹小衡、臺灣工研院知識經濟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杜紫宸、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張斐章、南京大學教授孫寧華、臺灣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董事長佘日新分別作了主題演講,提出的觀點新穎獨到,令人耳目一新,贏得陣陣掌聲。以下為曹小衡演講。
  • 中央臺灣辦公室研究局訪問南開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
    6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臺灣辦公室研究局來到南開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進行交流訪問,中央臺辦研究局聽取了中共天津市委工作辦公室、天津市委黨校、南開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關於臺灣今後形勢的看法。中央臺辦研究局副局長張黎宏、孫升亮,中共天津市臺辦副主任於為忠、南開大學經濟學院黨委書記景維民、臺灣經濟研究所所長曹小衡、臺灣經濟研究所朱磊教授出席座談會並講話。中央臺辦代表團成員、天津市委黨校相關負責人、臺灣經濟研究所師生參加會議。  景維民對中共臺辦及市臺辦客人來南開大學進行座談表示歡迎,並介紹了南開大學經濟學院的發展情況。
  • 訪南開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所長曹小衡:深化兩岸融合發展 夯實和平...
    南開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所長曹小衡日前受訪時表示,大陸40年改革開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也重塑了兩岸經濟關係。臺灣同胞為祖國大陸改革開放作出重大貢獻,也分享了大陸發展機遇。未來兩岸經濟關係如何走向?習近平總書記此次提出的「深化兩岸融合發展」重點闡述了大陸對推動兩岸經濟關係的思考。曹小衡說,這一重要主張可分為三個方面。
  • 民國時期,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研究關於「三農」的問題
    南開經濟研究所關於「三農」問題的研究南開大學是民國時期中國最有名的私立大學之一,更是中國近代經濟學研究的重鎮,長期效力於南開大學的經濟學家何廉和方顯廷均是民國時期中國最傑出的經濟學家,他們與馬寅初、劉大鈞並列為民國時期中國四大經濟學家。
  • 高國力 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研究所所長
    先後獲得蘭州大學理學博士(1986—1990)、中國科學院蘭州沙漠研究所理學碩士(1990—1993)、南開大學經濟學博士(1993—1996)、日本國立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公共政策修士學位(2000—2001)。現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 南開數學研究所正式更名為「陳省身數學研究所」
    中新社天津十二月三日電(張國孫志民)今天是國際數學大師陳省身先生逝世一周年忌日,由他創辦的南開數學研究所,正式更名為「陳省身數學研究所」,以表達對陳省身先生的追思和對其遺志的繼承。  在今天舉行的南開數學所成立二十周年暨紀念陳省身先生逝世一周年大會上,江澤民親筆題寫的「陳省身數學研究所」,由陳省身的弟子吳文俊院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術辦公室主任楊衛院士,天津市教委副主任林炎生、南開大學黨委書記薛進文、南開大學原副校長胡國定共同揭幕。陳省身的親屬陳伯龍、陳璞,中國六十多家數學研究機構的負責人和數百名師生代表出席紀念大會。
  • 訪烏克蘭鮑裡斯·庫爾茲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奧莉加·德羅博丘克
    ·德羅博丘克  新華社基輔10月19日電 專訪:中國減貧經驗具有世界意義——訪烏克蘭鮑裡斯·庫爾茲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奧莉加·德羅博丘克  新華社記者李東旭  烏克蘭鮑裡斯·庫爾茲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奧莉加·德羅博丘克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今年是中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
  •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高培勇升任社科院副院長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官網簡歷顯示,現年59歲的高培勇出生於1959年1月,中共黨員,現為研究員、教授。1978年至1985年,高培勇在天津財經學院財政學系先後獲經濟學學士、經濟學碩士學位。1985年至1994年,高執教於天津財經學院,先後任助教、講師、副教授。1991年至1994年,他在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系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 我女兒考上了南開大學化學系?怎麼樣?化學系好就業嗎?
    首先說,南開大學是個很不錯的大學。南開大學南開大學位於天津,是由著名教育家張伯苓先生創辦。在20世紀90年代之前,南開名聲非常大。在抗日期間,中國有所傳奇大學,西南聯大,楊振寧、李政道等都是這個學校畢業的。
  • 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嚴佳南開講授計量經濟學前沿課程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鄭瀅)12月11日,南開大學交通經濟研究所校友、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經濟學院嚴佳教授走進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院,為學院師生做為期20天的計量經濟學前沿課程講授。課程中,嚴佳教授向學生們詳細介紹了計量經濟學最前沿的計量方法——空間計量法,並以大量的案例來展示此方法的應用過程和前景。課程中師生開展了良好的互動。
  • 南開大學迎來建校百年 踐行公能校訓知中國服務中國
    痛感於國人不覺醒的張伯苓,在開學典禮上首次向全校師生發出這個問題,並要南開大學新老同學每日自省。兩年後,日本全面侵華。天津淪陷後第一時間,日寇就派軍徹底破壞了當時作為天津抗日救亡運動重鎮的南開大學,南開成為全民族抗戰爆發後第一所被日寇化為焦土的中國高等學府。
  • ...多邊主義和經濟一體化原則——訪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
    新華社坎培拉11月9日電 專訪:APEC應繼續堅持多邊主義和經濟一體化原則——訪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德賴斯代爾新華社記者徐海靜 趙博來到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彼得德賴斯代爾的辦公室,很難不注意到窗邊的一塊車牌,上面寫著「APEC DADDY」(APEC
  • 南開大學發布2018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看看南開學子就業去哪了
    年終歲末,是各大學陸續發布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的日子,前面我們已經看到吉林大學和武漢大學的了,應該說,在這個目前經濟運行的狀況下,就業形勢似乎沒有往年那麼好,那我們看看在網上經常被唱衰的南開大學畢業生出路咋樣?
  • 十看「中國經濟半年報」之四:看就業
    7月20日晚,《央視財經評論》系列評論「聚焦中國經濟半年報」推出第四評——看就業。邀請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曾湘泉和央視財經評論員劉戈做客演播室,就拉動就業增長誰是主力軍?就業市場呈現出哪些新變化?未來走勢將會如何?進行深入解析。  看就業:成績單表現如何?
  • 南開日研20年-綜合新聞-南開大學
    在胡錦濤總書記的訪日暖春之旅取得圓滿成功之際,我們以喜悅的心情迎來了南開日研成立20周年。這20年,南開日研的全體師生同心同德,努力拼搏,譜寫了輝煌的篇章。  機構成長壯大  我校是全國高等院校中最早開始日本研究的大學之一。1964年,著名日本史專家吳廷璆先生領導創建了南開大學日本史研究室。
  • 中國民航大學航空運輸經濟研究所所長、民航資深專家李曉津:做到了...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李欣憶)中國民航大學航空運輸經濟研究所所長、資深民航專家李曉津一直跟蹤最新進展,「可以說是一次偉大的備降」,他如是評價。機艙內外氣壓差大,一旦前風擋玻璃破碎,周邊設備會向外飛出,甚至駕駛員也會被「吸」出艙外,艙內氣溫會急速下降。飛西藏拉薩,失壓後也必須高於6000米飛行。這種情況下,還能儘量貼著山峰頂飛回成都,是特技飛行員才能做的事。「機組成員的心理素質好,頭腦清醒,技術嫻熟。」李曉津說,機組成員操作動作規範準確,發出7700代碼,減速下降,體現了高超技術和專業素養。
  • 南開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系系主任李志輝總結
    「《國際金融研究》雜誌理事單位年會」於2011年5月21日在南開大學經濟學院召開。上圖為南開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系系主任李志輝。(圖片來源:新浪財經 梁斌 攝)  新浪財經訊 「《國際金融研究》雜誌理事單位年會」於2011年5月21日在南開大學經濟學院召開。上圖為南開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系系主任李志輝。  以下為總結實錄:  李志輝: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專家,我們經過一整天的研討,大會終於結束了,本次大會我覺得取得了圓滿的成功。
  • 專訪中國民航大學航空運輸經濟研究所所長李曉津:對成都而言,天府...
    對於天府國際機場的未來,中國民航大學航空運輸經濟研究所所長李曉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天府國際機場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中的地位作用,無論怎麼強調都不過分」。中國民航大學航空運輸經濟研究所所長李曉津 圖片來源:受訪者本人提供在他看來,城市群需要機場群支撐,而成渝地區又有著發展民航業的天然優勢。即將建成的天府國際機場,不僅將助力成都東部新區的發展,更將成為西部地區發展的重要引擎。「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必將成為國家發展新的動力源之一」。
  • 復旦大學人口研究所成立四十年 暨「新時代人口科學發展」學術研討會
    主持:張力(復旦大學人口研究所所長)(1)各地人口研究機構代表發言 (按單位郵政編碼排序)1. 鄭曉瑛(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所長)2. 李建新(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3. 鄭真真(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4.
  • 中華讀書報:「百年南開日本研究文庫」在南開大學發布
    本報訊(記者王洪波)日前,由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南開大學世界近現代史研究中心、江蘇人民出版社、南開大學出版社共同主辦的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院士,鳳凰出版傳媒集團總編輯徐海,南開大學出版社原社長劉運峰,「文庫」主編、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院長劉嶽兵等出席並致辭。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等研究機構和大學的十餘位學者圍繞「文庫」展開研討,高度評價了中國日本研究「南開學派」的成就。  「百年南開日本研究文庫」係為南開大學百年華誕獻禮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