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南開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所長曹小衡:深化兩岸融合發展 夯實和平...

2020-12-27 閃電新聞

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臺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產生,必將隨著民族復興而終結」。南開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所長曹小衡日前受訪時表示,大陸40年改革開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也重塑了兩岸經濟關係。

臺灣同胞為祖國大陸改革開放作出重大貢獻,也分享了大陸發展機遇。未來兩岸經濟關係如何走向?習近平總書記此次提出的「深化兩岸融合發展」重點闡述了大陸對推動兩岸經濟關係的思考。曹小衡說,這一重要主張可分為三個方面。

制度方面,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積極推進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當前大陸經濟不會再單純追求經濟總量、經濟增速,而是更加重視經濟社會環境等方面的均衡發展,實現更高質量、更高效率、更加公平的發展。在這一背景下,只有進一步推進兩岸經濟合作的制度化建設,才能為兩岸經濟合作開闢更大的空間。

經濟方面,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兩岸要應通盡通,提升經貿合作暢通、基礎設施聯通、能源資源互通、行業標準共通」,曹小衡說,2008年以來,海協會、海基會籤署了23項相關協議,對兩岸經濟合作發揮了重要推動作用。但2016年民進黨上臺使這一進程戛然而止,使服務貿易協議、貨物貿易協議、投資保障協議三個深化兩岸經濟關係的重要協議難以籤署或生效,也使已經籤署的協議的實施細則難以繼續深入磋商和落實,影響了兩岸物流、資金流、人流、信息流的進一步暢通,也影響了兩岸在開拓市場、制定產業共同標準、保護智慧財產權、合作研發生產等方面的進一步合作。

推進融合方面,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兩岸「可以率先實現金門、馬祖同福建沿海地區通水、通電、通氣、通橋」。曹小衡說,習近平總書記這一提議是在金門、馬祖地區多年熱切呼籲的基礎上提出來的。「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明確呼應了臺灣鄉親的訴求,並進一步提出『支持兩岸鄰近或條件相當地區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推動兩岸在生活各個領域進一步融合發展。」

曹小衡說,在新時代,兩岸經濟合作空間將更大,前景也將更廣闊。

《人民日報》( 2019年01月29日 16 版)

相關焦點

  • 南開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所長曹小衡演講
    南開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所長曹小衡演講 2015年07月07日 11:5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論壇由南開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梁琪主持,臺灣環境永續發展基金會董事長陳龍吉、南開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所長曹小衡、臺灣工研院知識經濟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杜紫宸、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張斐章、南京大學教授孫寧華、臺灣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董事長佘日新分別作了主題演講,提出的觀點新穎獨到,令人耳目一新,贏得陣陣掌聲。以下為曹小衡演講。
  • 中央臺灣辦公室研究局訪問南開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
    6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臺灣辦公室研究局來到南開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進行交流訪問,中央臺辦研究局聽取了中共天津市委工作辦公室、天津市委黨校、南開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關於臺灣今後形勢的看法。中央臺辦研究局副局長張黎宏、孫升亮,中共天津市臺辦副主任於為忠、南開大學經濟學院黨委書記景維民、臺灣經濟研究所所長曹小衡、臺灣經濟研究所朱磊教授出席座談會並講話。中央臺辦代表團成員、天津市委黨校相關負責人、臺灣經濟研究所師生參加會議。  景維民對中共臺辦及市臺辦客人來南開大學進行座談表示歡迎,並介紹了南開大學經濟學院的發展情況。
  • 曹小衡:民進黨為選票將經濟議題政治化
    對此,南開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所長曹小衡接受香港中評社記者採訪時指出,此乃民進黨當局不顧事實,無視基本經濟學理,刻意將經濟議題政治化,欺矇島內民眾,服務於民進黨政治需要、選票需要。兩岸經濟進一步融合只能說明兩岸經濟合作有其自身規律,任何外來幹擾只是徒勞。  曹小衡表示,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國際強權雙重擾動,世界經濟全面下滑。
  • 第七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舉辦 聚焦「維護和平穩定 深化融合發展」
    中國臺灣網12月13日北京訊(記者 張亞靜)12月13日,第七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在北京舉辦。60餘位兩岸專家學者通過連線方式,圍繞「維護和平穩定 深化融合發展」主題進行交流與討論。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中國歷史研究院院長高翔出席論壇開幕式並致辭。
  • 陳麗麗:兩岸融合發展面臨的新問題與新挑戰
    「兩岸融合發展」分論壇由福建省高校特色新型智庫閩南師範大學兩岸一家親研究院執行院長、首席專家陳麗麗教授主持,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主任盛九元教授、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所長王華教授擔任點評專家。
  • 臺北會談:大陸態度不能取代臺灣自身努力
    其中一組由旺報總主筆戎撫天主持,引言人分別是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徐博東與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左正東,與談人則是南開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所長曹小衡與中華臺北APEC研究中心執行長、前「國安會」諮詢委員詹滿容。徐博東表示,兩岸應立足現實、面向未來、搭建平臺、研究規劃、商籤協議、先易後難,應該搭建兩岸文化交流合作平臺,應該有代表性、全面性、權威性的新平臺,常態化與機制化才能持久。
  • 第七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聚焦「維護和平穩定 深化融合發展」
    新華社北京12月13日電(記者石龍洪)以「維護和平穩定 深化融合發展」為主題的第七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13日在北京舉行,60餘位兩岸專家學者通過視頻連線展開深入研討。與會者認為,民進黨當局謀「獨」動作不斷,加緊與美勾連,美方肆無忌憚打「臺灣牌」,使臺海形勢更加複雜嚴峻。
  • 王晨在會見出席兩岸和平發展法學論壇臺灣嘉賓時強調 深化兩岸法學...
    王晨在會見出席兩岸和平發展法學論壇臺灣嘉賓時強調 深化兩岸法學交流 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時間:2019-08-22 11:33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天津8月21日電(記者查文曄、宋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法學會會長王晨
  • 兩岸學者齊聚廈門 探討「兩岸融合視野下臺灣史」
    新華社廈門4月17日電(記者 許雪毅)「兩岸融合視野下臺灣史論壇」17日在廈門開幕。兩岸專家學者就兩岸融合發展的歷史文化,以及新時期兩岸融合發展等話題進行廣泛交流。此次論壇由福建社會科學院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聯合主辦。
  • 第七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雲」論維護臺海和平與融合發展
    中新社北京12月13日電 (記者 路梅)第七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13日以視頻連線方式在「雲端」舉行。北京、上海、臺北、臺南四地會場的逾60位兩岸關係研究學者,圍繞「維護和平穩定、深化融合發展」主題展開研討。
  • 吳宜:十八大以來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碩果纍纍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臺海新局勢,著眼於兩岸關係長遠發展,習近平總書記高屋建瓴地提出一系列對臺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是習總書記構建「兩岸命運共同體」,推進「兩岸一家親」、「心靈契合的統一」的重要落實途徑和有機組成。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整體進程並未因島內政局變幻而中斷,有力地夯實了兩岸和平發展乃至邁向統一的經濟社會基礎。
  • 兩岸經濟同屬中華民族經濟,兩岸經濟融合發展將持續深化
    大陸學者指出,兩岸經貿合作是支持臺灣經濟發展最重要的一個基礎,臺灣無論是對外貿易成長還是貿易順差來源,均顯示出兩岸經貿關係緊密性和高度互動性,以及大陸對臺灣經濟成長和穩定的重要性。在這些確鑿的數字面前,臺灣當局所謂的「脫中、減少對大陸的依賴」實際上不攻自破。眾所周知,自民進黨再次上臺後,絞盡腦汁妄圖切割與大陸的經貿聯繫,拋出所謂「新南向政策」,鼓動在陸臺商「回流」。
  • 張澤熙委員:深化新時代兩岸民間交流 助力祖國和平統一
    張澤熙委員:深化新時代兩岸民間交流 助力祖國和平統一 2019年03月11日 19:5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他提到,儘管臺灣的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導致兩岸制度化協商機制遇阻,但是,中共中央對臺方針政策深得兩岸民心,在兩岸民眾的共同努力下,兩岸民間交流交往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一是領域和層次不斷拓展,體驗式、互動式、融合式交流已經常態化。二是臺灣同胞實實在在地感受到祖國大陸的善意,並在交流合作中受益。
  • 第二屆海峽兩岸經濟社會發展(寧波)論壇舉辦 鄭建邦出席並講話
    本次論壇,旨在認真學習貫徹落實中共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臺工作重要思想,圍繞《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的紮實推進和具體落實,廣泛徵求兩岸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深入研討當前海峽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相關理論、實踐問題,為進一步推動兩岸融合發展提供參考。
  • 「海峽兩岸出版交流季暨第三屆兩岸出版與人文智庫論壇」在廈門舉行
    (中國臺灣網發)  中國臺灣網12月2日訊 為將《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規劃部署落入實踐,促進兩岸文化、經濟融合發展,推動兩岸出版與人文智庫領域的交流與合作,12月1日至4日,由九州文化傳播中心與福建社會科學院聯合主辦,九州出版社、福建省海峽文化研究中心、國家圖書館出版社與廈門外圖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的
  • 第三屆「兩岸出版與人文智庫論壇」在廈門舉行 兩岸近70名學者「共...
    、人文智庫與兩岸文化融合發展等議題進行交流和探討。其中出版交流是兩岸文化融合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兩岸優秀出版物承載著中華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重大使命,是提升中華文化傳播力與影響力的重要途徑。尤其是在如何抓住「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機遇,和如何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等議題上,兩岸出版界之間存在著廣闊的合作空間。
  • 2020兩岸關係回顧(二):兩岸民間交流凝心聚力,助推和平發展
    今年以來,隨著民進黨贏得島內選舉,臺灣政治環境日益「綠化」,島內民進黨一黨獨大的政治格局不斷穩固。臺當局加速推動「去中國化」,大肆破壞兩岸交流合作,同時加緊勾連國際反華勢力,向「臺獨」方向不斷邁進,嚴重衝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在兩岸日益複雜嚴峻形勢下,大陸始終堅持「九二共識」及一個中國原則不動搖,持續深入推動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兩岸融合發展取得新成效。
  • 兩岸關係艱難前行 學者強調維護和平促交流
    第七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13日在「雲端」舉行,兩岸逾60位專家學者圍繞「維護和平穩定、深化融合發展」展開研討。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嚴安林指出,2020年兩岸關係主要受到三方面因素衝擊。一是新冠肺炎疫情;二是臺灣政治局勢演變與臺當局採取對抗性兩岸政策;三是美國大選與川普政府大打「臺灣牌」以遏制中國大陸。
  • 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劉剛:AI會增加就業
    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劉剛:AI會增加就業,使分工更細化  中新經緯客戶端3月28日電 由中國新聞社財經新媒體中新經緯主辦的第五屆財經中國V論壇28日在北京舉行。中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戰略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劉剛在主旨演講時表示,中國當前能走在人工智慧前沿,是因為中國有獨特的環境或情境在引導AI產業發展。人工智慧技術能夠促進就業,使得分工更加細化。
  • 【廈大臺研40年·兩岸融合】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兩岸研究所簡介
    世紀之交的兩岸關係,政治上的不確定性日增,然民間交流卻異常樂絡,兩岸關係中出現的各類新現象和新問題急需從更寬廣的學科視野上得到解釋和釐析。我院歷經20多年的發展,業已發展成為中國大陸兩岸關係研究的權威機構,在臺灣政治、經濟、文學、歷史研究方面成果斐然,彼時如能扶持更多學科發展,對於拓展兩岸關係研究新領域無疑助力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