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熱火鍋」走俏 安全嗎?專家:食品安全是問題

2020-12-20 經濟日報

消防人士:加熱包主要原料是生石灰若破損有安全隱患 食品專家:食品安全是問題

降溫了想打邊爐?一個人也能吃!近日,一種號稱「懶人自煮自熱火鍋」在朋友圈悄悄走紅。除了不少火鍋品牌,許多零食品牌也跟風加入,推出自熱食品,「方便、好吃、食材多樣……」火鍋愛好者為此頗為追捧。然而,一系列有關自熱火鍋產生的安全問題也受到眾多消費者關注。自熱火鍋銷售情況如何?背後是否有安全隱患?記者對此進行了一番走訪調查。鐵路部門提醒,性質不明的化學物品或不能進站,需自行處置。廣州地鐵則不建議帶有易燃可能的自熱食品進站。

自熱食品受青睞

網店月銷上萬筆

記者走訪市內多家超市,發現自熱火鍋尚屬新產品,推廣力度不大且種類較為單一。記者走訪中山六路的華潤萬家超市、黃沙的某些大型超市,工作人員表示都未有上架。

在淘寶上,以「自熱自煮」、「懶人自熱」等為關鍵詞的自熱火鍋受到眾多消費者青睞,排名前十位的熱銷產品普遍月銷量在5萬筆以上,排名第一位的自熱麻辣小火鍋月銷量達11萬筆。

記者以顧客身份隨機與某網店客服人員交流。他介紹:「現在自熱火鍋賣得很好,自熱食品也很多。」他隨即又向記者推薦了自熱香腸米飯以及自熱臘肉米飯,該款商品月銷120筆。客服人員強調,自熱火鍋是很安全的,但是不能帶上動車、高鐵和飛機等。

自熱火鍋安全嗎

記者拆開包裝後,先將火鍋底料和所有食材放入上層餐盒,並加入冷水。隨後撕掉加熱包外袋放入底層盒子,加涼水沒過加熱包。接著將上層盒子放入底層盒子,蓋上加熱蓋,大約15分鐘後開蓋食用。記者看到,將加熱蓋蓋上不到2分鐘,底層盒子便開始傳來水「咕嚕咕嚕」的聲音,在15分鐘後,整個盒子向外鼓起,並且盒子仍然十分灼熱。在打開加熱蓋後,高溫蒸汽撲面而來。在整個的食用過程中,自熱火鍋能保持較高溫度。

自熱火鍋是否具有安全隱患呢?「很多人選擇自熱飯菜,但加熱時的隱患鮮為人知。加熱包主要原料是生石灰,若破損,遇水瞬間釋放大量熱量,餐盒迅速膨脹變形,如出氣口不慎被堵,就可能爆炸。」廣州消防提醒市民,「使用前務必確保各包裝完好,出氣孔避免堵塞。」

專業人士提醒,大家食用自熱火鍋的時候要格外當心。自熱火鍋的蓋子上有一個透氣孔,如果該孔堵塞的話,容易造成小型的爆炸甚至燙傷人,因此一定要把透氣孔打開洩壓。另外,如果家裡用的是玻璃餐桌,最好在自熱食品下面加隔熱墊,以免玻璃炸裂。

這種帶有易燃物的自熱食品能否帶上公共運輸呢?記者向鐵路部門進行求證。12306的工作人員表示,他們未接到禁止攜帶自熱火鍋乘車的相關通知,具體情況還要以車站現場的安檢情況為準。廣州南站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法律規章中並沒有明確規定禁止攜帶自熱食品進站乘車,但在《鐵路旅客運輸規程》五十二條規定,法律、法規、規章中規定的危險品、彈藥和承運人不能判明性質的化工產品不得帶入車內。該工作人員稱,自熱火鍋屬於比較新的事物,在安檢過程中可能因為含有不明成分化學物質進行扣留或者需要自行處置。廣州地鐵工作人員回應稱,易燃易爆品都不可以帶進站,自熱食品有可能無法過安檢,因而不建議乘客帶進站。

自熱食品安全嗎

「在家15分鐘就可以吃個火鍋,還不用自己洗菜刷碗,簡直是懶人的『福音』。」火鍋愛好者小王從1年前「不可自拔」地愛上這種自熱食品。她研究了好久,認為自熱食品除了口味,性價比也是選擇的主要原因。但感到有所不足的是,她吃的幾個品牌的自熱火鍋分量都有點少,「感覺不夠吃」。有不少市民表示有同感:「我飯量不大,也就吃個八分飽。」此外,有市民稱配菜內容並不太符合口味。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知道自熱火鍋並且購買食用,部分市民還會再次購買;許多零食品牌也加入其中。這是不是意味著自熱火鍋會成為熱門品類,成為「方便食品」的下一個風口呢?

在業內人士看來,自熱火鍋及食品只是迎合新生代的需求,屬於小眾品類。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告訴記者,各個火鍋品牌推出自熱火鍋,零食品牌跟風加入並不算是現象級的情況。自熱火鍋是補缺型、噱頭型、新奇型、邊緣型產品。因為其呈現的形式、食材、性價比和產品的品質,使其成為不了主流品類。與傳統火鍋相比,缺乏其社交及營造氣氛的功能,所以更多的是一種補充。

記者日前購買的一份自熱火鍋中共有9種配料,包括肉類片片腸、滷蛋、小丸子;還有藕片、木耳、竹筍等素菜;並且搭配有川粉作為主食。除了葷素搭配的「大雜燴」口味,記者還發現,有些火鍋品牌還專門推出配料包含牛肚、嫩牛肉、內臟、火腿腸等針對不同火鍋食材的「情有獨鍾者」的口味更為細分化的方便火鍋。

對此,朱丹蓬指出,食品安全管控是自熱食品面臨的最大的問題,是它的硬傷:「一方面,如果肉類含量過多,產品的品質很難保證。但如果全是素菜,它的性價比又差了,會喪失議價能力。」業內人士表示這是兩難的境地,從產業的角度並不看好這個品類。

(責編:張葦杭)

相關焦點

  • 自熱火鍋安全嗎?消防實測發熱包真的會爆炸
    近日,自熱火鍋等自熱食品走俏市場,不少便利店、連鎖超市都有「自熱火鍋到貨」的宣傳海報。與此同時,因自熱食品引發的安全隱患也多次被媒體提及。今年3月,一名網友的自熱火鍋,竟然使1釐米厚的玻璃餐桌碎裂。11月,一名在美中國留學生吃家人寄來的牛肉「自熱火鍋」時,觸發了校園的警報系統,致使全校疏散。
  • 「自熱火鍋」冬日走紅 懶人福音還是安全隱患?
    橫空出世的自熱食品順應了人們對健康和營養的需求。在傳統的方便食品如今難以達到人們對營養、健康要求的大環境下,自熱米飯和自熱火鍋的出現彌補了這一市場空缺,想不火都難。根據美團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17年火鍋訂單佔總中國餐飲收入的20%以上。調查發現,截至去年末,在淘寶上有售自熱火鍋的店家超過1600家之多,比較大的品牌也有三四十個。
  • 自熱米飯自熱火鍋真的安全嗎?
    近日,一種網紅食品自熱火鍋、自熱米飯受到很多吃貨追捧,一人食、不插電、不用火,只需要倒上涼水瞬間就能吃上熱騰騰的米飯或者火鍋。對於吃貨們來說,大冬天的,來上一碗,簡直不能更滿足了。  疑問  自熱食品是否存在安全隱患?
  • 網紅「自熱火鍋」安全嗎?這幾點使用時一定要注意!
    近年來自熱火鍋、自熱米飯受到很多吃貨追捧一人食、不插電、不用火只需要倒上涼水瞬間就能吃上熱騰騰的食物但是自熱火鍋真的安全嗎?近幾年開始自熱食品「闖的禍」可是屢見不鮮!自熱火鍋是否具有安全隱患呢?很多人選擇自熱飯菜,但加熱時的隱患鮮為人知。加熱包主要原料是生石灰,若破損,遇水瞬間釋放大量熱量,餐盒迅速膨脹變形。而且自熱火鍋的蓋子上有一個透氣孔,如果該孔堵塞的話,容易造成小型的爆炸甚至燙傷人,因此,一定要把透氣孔打開洩壓。
  • 自熱火鍋方便又好吃,但是真的安全嗎?它的這些隱患都要了解!
    自熱火鍋的吃法也是很簡單的,只需要用開說就能食用了。它主要是通過發熱包產生加溫,然後將提前預熟的食材包裡的食材和鍋底充分加熱發熱的方便食品。發熱包主要是由焙燒硅藻土、鐵粉、鋁粉、焦炭粉、活性炭、鹽等組成一袋,遇冷水後在5-10秒內即刻升溫,溫度可升至85℃左右用來加熱飯菜或蒸煮食物,並且可以保溫2小時以上。
  • 氧化鈣和鋁粉做發熱包 網紅自熱火鍋會不會變炸彈?
    【延伸閱讀】「自熱火鍋」方便食品走紅 專家:操作食品安全是問題2018年1月6日訊,「一杯冷水煮出四川火鍋!」當前,一種名為「自熱火鍋」的方便食品在朋友圈悄然走紅。一時間,諸如海底撈、德莊、小龍坎等火鍋品牌紛紛搶灘,良品鋪子、三隻松鼠等零食廠商也跟風入場。但作為行業新品,自熱火鍋雖然銷量走俏,但真的安全嗎?
  • 「食物網紅」自熱火鍋這麼方便,但它安全嗎?【荔枝生活】
    最近,一種方便快捷的「自熱火鍋「食品受到不少消費者的喜愛。這種新推出的方便食品,配菜外邊帶有發熱包,食用時只需要往發熱包上倒冷水,就可以反應發熱,使加入的水沸騰,蒸熟食物。那麼,這種自熱火鍋,有沒有安全隱患呢?23日,浙江寧波鎮海消防大隊對這種「自熱火鍋」進行了實驗,測試其安全性。
  • 自熱火鍋怎麼弄 自熱火鍋加熱水還是涼水 自熱火鍋可以帶上火車嗎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介紹,再來看看自熱火鍋可以帶上火車嗎,感興趣的朋友一起來了解下吧! 一、自熱火鍋怎麼弄1、首先我們打開自熱火鍋的包裝,將盒子、食材盒加熱包取出。將火鍋調料包倒入內盒中,然後再添加菜包,用筷子攪拌均勻。之所以先放調料包,是為了方便衝泡的時候入味。
  • 自熱火鍋安全嗎?消防實驗告訴你!
    去年9月,有網友爆料稱,自己在家中使用自熱火鍋,不但觸發了家裡的燃氣報警器,竟然還使1釐米厚的玻璃餐桌碎裂。「自熱火鍋」加熱的原理是什麼?為什麼會觸發警報?會不會引發實質性的危險?消防救援人員用現場試驗見證了3組特定條件下自熱火鍋的不同情況。■實驗準備:3盒自熱火鍋、測溫儀、礦泉水瓶、膠帶、可燃氣體探測儀、透明儲物箱等。
  • 自熱火鍋到底安不安全?專家們的說法讓年輕人愣了,太可怕!
    自熱火鍋到底安不安全?專家們的說法讓年輕人愣了,太可怕!火鍋真的是非常美味的一種食物,但是吃火鍋需要很多人一起,一個人去吃的話難免會顯得比較孤單,所以對那些超級喜歡吃火鍋又找不到同伴的人來說,自熱火鍋就是非常好的一種選擇了。
  • 自熱火鍋燙裂玻璃茶几 半數受訪者擔心安全隱患
    郭先生卻認為,如果平臺和商家只提醫藥費報銷問題,卻不承認他們的產品安全問題,他是不會接受的。但目前這一訴求遭到平臺和商家的拒絕。  A  測 評一般消費者對於自熱食品的工作原理、安全隱患缺乏了解,這就需要商家在食品包裝上面註明安全警示標誌,提醒消費者食用時要注意安全。
  • 自熱火鍋別亂扔,就算吃完了也有安全隱患!
    自熱火鍋不需要開火或插電,只需要倒入冷水,就能自己散發出熱量為食材加熱。相信不少的讀者朋友已經嘗過這類自熱火鍋,無論對它的評價如何,你有沒有好奇過自熱火鍋是怎麼通過半瓶冷水就能夠實現自加熱的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它的原理吧。給點冷水就發熱?
  • 半數受訪者認為自熱食品不安全,行業安全標準有待統一規範
    在操作過程中,康XX自熱面、統X自熱火鍋、真XX自熱米飯、海XX素食自助火鍋、大XX蔬菜鍋、良XXX牛油小火鍋並未出現任何問題,其中統X自熱火鍋加熱時整體溫度不高,安全係數較其他產品更高,因此得分較高,但自XX煲仔飯、小XX牛雜味火鍋、妙XX自熱火鍋加熱中均出現溫度過高等異常情況,安全隱患值得注意。
  • 自加熱食品存安全風險,專家透露正探討建發熱包統一標準
    新京報訊(記者 歐陽曉娟)2020年1月3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發布「2019年食品安全與健康十大熱詞專家解讀」。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天津科技大學副校長路福平對熱詞之一的「自加熱食品」進行了解讀。路福平表示,目前專家正探討建立自加熱食品發熱包統一的標準,如通包含的化學成分和比例、加熱強度、產氫量等指標進行規範。
  • 2019年你吃得更健康嗎?專家解讀食品安全熱點事件
    2019年你吃得更健康嗎  「人造肉」可以吃嗎?網紅食品靠譜嗎?益生菌真的有用嗎?剛剛過去的2019年,你關注過哪些食品?它們給你帶來了什麼困擾?食品安全關係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在日前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19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上,專家對過去一年公眾關注的食品安全熱點事件作了梳理和解讀,通過事例科普食品安全知識,為食品安全監管建言獻策。本版摘取部分熱點解讀內容。
  • 2019食品安全熱點六:自加熱食品遇發展瓶頸 專家解讀:「自加熱包...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3日訊(記者 韓肖 王城)1月3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中國經濟網協辦的「2019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在京召開。  自加熱食品行業「短板」問題亟待破解  近兩年來,以自熱火鍋為代表的自加熱食品市場保持了強勢、快速的增長勢頭,成為我國方便食品領域新的增長點,引領著行業朝特色化和跨界融合的方向發展。但市場火爆的背後也存在隱優。操作時的安全隱患、相關標準的缺失等問題亟待破解,自加熱食品行業急需補齊短板。
  • 快看自熱火鍋安全測試
    快看自熱火鍋安全測試 最近,一種網紅食品——自熱火鍋受到很多吃貨追捧。
  • 方便麵走俏螺螄粉躥紅 「宅經濟」催生方便食品新風口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方便麵走俏螺螄粉躥紅 「宅經濟」催生方便食品新風口 本報記者 孫杰今年以來疫情陰影籠罩,方便麵卻再度走俏,成為不少人居家應急甚至剛需的食品。這不僅加速整個行業的復甦,也讓方便麵企業賺得盆滿缽滿。不光方便麵,螺螄粉、自熱火鍋等新型方便食品正在大量湧現,並受到資本青睞。
  • 「安全提示」礦泉水瓶直接被「炸」飛!自熱火鍋千萬別這麼吃!
    >但你知道嗎?在自熱火鍋方便的背後也存在著安全隱患.....自熱火鍋安全嗎?近日 某消防救援大隊對自熱火鍋加熱包的安全性進行了實驗「市面上大部分自熱火鍋加熱是利用加熱包與水發生化學反應,產生熱量,從而煮熟食物。」消防員說。而日常使用時,對加熱包加熱的不規範操作就有可能被存在一定安全隱患。
  • 網紅食品正在成為食品安全的「高發地帶」
    隨之而來的,還有陸續暴露出的食品安全問題,過去一年,諸如「網紅零食長得好看卻『有毒』」「某網紅食品被下架」「某零食被禁售」等消息不時傳出,演繹著舌尖上的「紅與黑」。這些離年輕人「餐桌」「腸胃」最近的食物,漸漸成為「舌尖保衛戰」的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