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020-12-14 寶寶知道

人人都有自己喜愛的事情,相對的,也都有自己討厭的事情,可是,往往人們會在心裡加重喜愛之物的分量,而將厭惡之事推給他人。

這種事情,在婚姻中是大忌。

我的一位朋友告訴我,她的老公是當今社會所說的「小鮮肉」,她當時就是被他的顏值給吸引,也就是在死纏爛打的情況下,才把他追到手,可是兩個人結婚之後,她卻發現了一堆問題。

那就是,他經常指揮她去做他自己不願意幹的事情。

比如她懷孕的時候,有一次,她的婆婆來看他倆,帶了一些魚過來說是給她補補身體,媽媽吃了魚,肚子裡的小孩子聰明,而她一直不喜歡吃魚,特別怕魚翅,所以基本上不怎麼吃魚,他老公也不愛吃魚,怕腥味。

那天晚上燉的魚湯,她不願意喝,魚肉也不願意吃,而且一聞到還有點反胃,而他老公也不怎麼吃,可他想,這好歹是他媽媽帶過來的,又不能浪費了。

就非得讓她吃了,說這是他媽媽特意給她帶來的,補身子的,必須得吃,不吃就是看不上他媽媽拿來的魚,她不願意和他吵架,就在他看著的情況下,督促下,忍著淚水吃完了那碗魚。

這還只是其中的一件小事,諸如此類的事情多了去了,她對我傾訴道,他不懂得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的道理,他自己不喜歡的事情,總是強迫她去幹,卻不問她喜歡不喜歡。

經常這個樣子,她慢慢的越來越反感,最後兩個人大吵了一架,鬧得很不愉快。

現在想想,我的老公,有的時候也是會讓我做一些他不愛做的事情,不如做飯,看電影等等,雖然都是一些小事情,不過也許慢慢的都會釀成大事情吧,看來我得和他好好的探討一下這個問題了,不能和我的同學一樣,以吵架告終啊。

所以啊,夫妻之間,多一些體諒,不要把自己不喜歡的強加給愛自己的人,否則只會傷了她。

【圖文原創禁止轉載】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Melonzyw)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各位好,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話說著道理大家都明白,可能你苦惱的是怎麼說才能更生活一些,更新穎一些呢?
  •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今天跟大家一起分享孔子的做人準則之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要求別人做什麼時,首先自己本身也願意這樣做,或你本身也做到如別人這樣了,那麼你的要求才會心安理得;通俗理解就是,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別人去做到。
  • 周文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當代意義
    第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用來處理人際關係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是《論語》另的一個重要思想,它與「己所勿欲勿施於人」構成了同一個道德的兩個方面。委實說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並不是一個什麼「高大上」的原則,充其量只是處理人際關係的一條底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儒家處理人際關係的「忠恕」之道。
  • 關於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作文素材
    倘若兩人舉槍對峙,生命危在旦夕,甲為正,乙為邪,這時如果甲恪守「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原則,豈不慘哉!甲當然不會想被殺掉,難道就不殺不想被殺的乙了麼?任何道理,任何定律都是在一定條件,一定環境下才適合的。
  • 寓意故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孔子的這個「樂」在感悟山水上。他在河上觀水說:「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魏晉玄學家王弼認為孔子是「聖人有情無累」,聖人也是有情感的。但是他不為所累,這個不累也是強調真性情的。當仲弓向孔子問什麼是仁時,孔子把「已所不欲,勿施於人」作為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向仲弓推薦。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恕道,孔子作為終身奉行的座右銘推薦給他的弟子子貢。然而,世道人心,每每是反其道而行之。一般人恰好是自己不想做的事就想讓別人去做;自己不想要的東西就巴不得賣給別人。相反,自己想做的事,自己鍾愛的東西,就不那麼願意與別人分享了。
  •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做人最低的標準!
    今天,我們探討的是普通百姓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名言中可以汲取的做人智慧。「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孔子智慧的一個縮影,在論語中有兩處可見。一處見於《論語·衛靈公》,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另一處則見於《論語——顏淵篇第二章》,仲弓問仁。
  •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高中作文800字(精選三篇)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高中作文800字1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正確解釋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論語》衛靈公篇中,子貢問孔子說,有沒有一句話是可以一生都可以照著來做的?孔子說有啊,就是恕字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嘛。按原文來說,這句話是比較容易懂的。但後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被單摘出來,那意思就變了很多,名家各有註解,千奇百怪了。什麼自己不要的,不要給別人啦。什麼自己不喜歡的不要給別人啦。
  • 處理人際關係的黃金法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儒家文化的精華之處。語出《論語·顏淵》:仲弓問孔子如何處世才能合乎仁道?孔子回答道:「出門與同仁行禮如見貴客一般,對民如大祭一樣凝重,自己不喜歡的事不要強加給別人。如此在朝上就不招誰怨,在家中私下的交往也不招誰恨。」
  •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詳細解讀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翻譯】仲弓問什麼是仁。孔子說:「出門好像去見貴賓,役使民眾好像去承擔重大祀典。孔子所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粳啟示人們要推己及人,自己不願意去做的事也不要強求別人去做。在與下級相處時,領導者應樹立一種平等的觀念。自己覺得困難危險、無法完成的任務,最好不要推給下屬。當然,孔子的話不僅僅是對於一個領導而言的,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這句話都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孔子的這段話,核心是一個「敬」,如果能理解這一點,就能做到任勞任怨,而不會怨天尤人。
  •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400字(精選三篇)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400字1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想,這句話大家必須都很熟悉了吧!
  •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500字(精選三篇)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500字1  孔子云: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
  •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南京著名中學「南京第二十九中學」,江蘇省國家級示範中學,他們的校訓「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喜歡的也不要叫別人喜歡。
  •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己所欲,亦勿施於人
    昨日行事,突然想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查問出處: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600字(精選三篇)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600字1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我們課本裡記載的一句摘自《論語》
  • 中庸之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中庸之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是中國文化奠基人,《論語》影響中國文化甚巨,對外影響正在擴大,孔子學院遍布世界。重新深入研究孔子思想是當今中國學術界一大課題。全面注釋《論語》,發現有些註疏頗值得商榷。有一些解釋,從源頭就不確切,後世則模糊不清。
  • 【孔子箴言故事】仁者愛人——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孔子回答:「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願意幹的事,不要叫別人幹。這是孔子「仁」學的主要表現形式,它體現出一個人對別人的尊重與愛戴。相反,自己不願意幹的事,推給別人幹,是不對的。在孔子生前,魯國就發生過這樣一個事件:
  • 聯合國大廳大書「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說明了什麼?
    在聯合國大廳裡,赫然寫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孔子格言。無獨有偶,在德國柏林「得月園」的孔子塑像基座上,也寫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新加坡中學的「公民課」,第一頁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世界上不同的國家,不同的人群,特別是聯合國不約而同地對孔子的格言如此情有獨鍾,這是為什麼?這究竟說明了什麼?
  • 愛情裡要明白「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要明白「己所欲勿施於人」
    雖說感情容易讓人衝動,但成年人在感情上也應該保持理智,明白「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也要知道「己所欲勿施於人」的兩性相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管是在職場上,還是在生活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都是應該遵守的一條基本相處原則。在感情上,更是如此。
  •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愛上殼本核心理念
    當同業求索答案時,殼本領軍人陽光老頭卻只用一句風輕雲淡的話概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用自己是使用者的態度去做產品,產品就有情懷;絕大多數品牌經營者往往在思考,消費者需要什麼產品?而這樣的結果源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理念。用自己是經營者的態度去做服務,品牌就有溫度;產品從車間生產出來,走向消費者,這個過程中需要經營服務渠道來實現,尤其地暖這樣的產品,需要事前設計、安裝及服務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