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裡要明白「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要明白「己所欲勿施於人」

2020-12-14 梅小乖

愛情的美好也許在於它有種魔力,可以讓人為了愛的人奮不顧身,也在於它可以讓人重新審視自己,改變自己。愛情裡的男女往往深陷其中,喪失理智,有甜蜜美好,也會有遺憾悲傷。

有的人以為愛一個人,就應該盡己所能給她最好的。有的人以為愛就是要分享,不管對方是否喜歡,都應該學會給予。有的人以為自己很喜歡的東西,對方一定也會很喜歡,盲目自信地替對方做決定。

要想維持一段感情,讓彼此相處得更加舒服,更加長久,就應該保持理性的頭腦。雖說感情容易讓人衝動,但成年人在感情上也應該保持理智,明白「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也要知道「己所欲勿施於人」的兩性相處之道。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不管是在職場上,還是在生活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都是應該遵守的一條基本相處原則。在感情上,更是如此。相戀的兩個人有時會遇到這種情況,自己不喜歡的東西,或者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卻硬要強加給對方。

比如,男朋友不喜歡吃辣的,可是因為不小心點了辣的菜,然後他就讓女朋友要把這盤菜吃掉,不要浪費。這樣的男朋友根本不考慮女朋友是否喜歡吃辣的,只是因為自己不喜歡,不想吃,所以就硬塞給對方。這是沒有換位思考的表現。

再比如,有的女人會要求男朋友少吃點,體重不能超過130斤,或者早上七點之前必須起床,晚上十一點之前必須睡覺,可是她自己卻手機網購血拼到凌晨,一覺睡到中午才起,吃零食吃到停不下來。她對男朋友提出的要求,連自己也做不到,這樣也是不合理的。

喜歡一個人,不應該強加給對方什麼東西,你自己不想要的,不喜歡的,或者連自己都做不到的,就不要強加給對方,不要對他有過多要求。否則,會給對方增加壓力,久而久之兩人關係會受到影響。戀愛有時就像教育小孩,你得以身作則,他才會耳濡目染做出改變,強加給他的反而會有逆反心理,會起反作用。

己所欲勿施於人

很多人都知道「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給對方」,但是大部分人都會忽略「自己想要的,也不該輕易地給對方」。就像大多數父母一樣,經常會以愛之名說「這是為你好」,所以逼著兒女快點結婚,而且要找個本地人結婚,或者催著兒媳婦抓緊生二胎,完全不考慮兒女們的意願。

「己所欲勿施於人」是要告訴你,不管你多厲害,能包下整個電影院,或者你買得起最貴的名牌包包,也不要盲目地把你自己認為最好的施加給對方。因為你想要的,你覺得好的,不一定是對方想要的。

你可能覺得一邊看著外灘夜景,一邊在高檔西餐廳吃著牛排很有情調很享受,所以不問她一句,就貿然帶她去那裡。可是她心裡最想要的也許是去鬧市區吃個四川火鍋呢?你把自己喜歡的當成她也喜歡,施加給她,反而給她壓力,她不喜歡吃西餐,不知道該穿什麼,不習慣享受這樣的奢華。對你來說是享受,對她來說也許就是煎熬啊!

愛一個人要用心去了解對方,要學會換位思考,不要總是「以我為中心」,把自己想要的或者不想要的施加給對方。她也許會因為你的給予而感動,但是她不會有稱心如意的喜悅。真正能讓對方放到記憶深處的,是那些你給的正好是她想要的。

真正的在乎一個人,會把對方的需求放在前面,把自己的想法放在一邊,儘量地去滿足對方,少一些「自以為是」。如果你真的很喜歡那個人,那就不要總是從自己出發,把自己想要的或者不想要的強加給對方。

相關焦點

  •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己所欲,亦勿施於人
    昨日行事,突然想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查問出處: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欲」和「施」之間往往是有許多不同的見解。己所欲並非人所欲,自己的臆想罷了;己欲施則人未必接受,也是一廂情願。好多人對待工作和生活,往往喜歡用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別人,認為只要自己認為是對的,只要是對工作和生活有利的,只要是能夠推進工作和生活穩步快速進行的大家就都應該去貫徹、執行,從而結果往往是別人滿足不了他的期望。
  • 己所欲,勿施於人
    按要求作文我們都知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那麼「己所欲」是否應該廣施於人呢?請寫一篇文章說說你的看法。要求:自擬題目;不要寫成詩歌;全文不少於800字。顯然地,判斷「好」比判斷「惡」要困難許多。也就是說「己所欲,勿施於人」是更高的人生準則、處事要求。儒家有言,「君子和而不同」「君子周而不比」。其中提出的對君子的要求,其實就是「己所欲,勿施於人」的體現。強調了對雙向的互相保留的認同,和不以結黨營私為目的的「己欲」的表達。同樣含有「施於人」的性質,卻是「人慾所欲」得更高境界。
  • 周文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當代意義
    第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用來處理人際關係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是《論語》另的一個重要思想,它與「己所勿欲勿施於人」構成了同一個道德的兩個方面。委實說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並不是一個什麼「高大上」的原則,充其量只是處理人際關係的一條底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儒家處理人際關係的「忠恕」之道。
  • 己之所欲,亦勿施於人
    《論語》中的金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從某種程度揭示了為人處世的重要原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講的是從自己的心理推及他人,自己認為那樣做會不妥,就不應該要求別人做;自己不希望別人那麼對待自己,就不要那樣對待別人。
  •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各位好,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話說著道理大家都明白,可能你苦惱的是怎麼說才能更生活一些,更新穎一些呢?
  • 關於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作文素材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東西,切勿強加給別人。孔子所強調的是,人應該寬恕待人,應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現。「恕」道是「仁」的消極表現,而其積極表現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孔子所闡釋的仁以「愛人」為中心,而愛人這種行為當然就包括著寬恕待人這一方面。《論語》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這句話所揭曉的是處理人際關係的重要原則。
  •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欲,勿強施於人
  • 己不所欲,勿施於人易;己所欲,勿施人難
    己不所欲,勿施於人。之所以被常說起並變成了俗語,大概是因為這樣做的人太多。自己不想做的,讓別人去做,自己做不到,讓別人去做到。這裡的所欲者都屬於精緻利己者。利己的,搶著來;不利己的,推出去。事敗,摘清關係,閉口不言,能力不行,怪不得誰。
  •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高中作文800字(精選三篇)
    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東西,切勿強加給別人。我們要學會寬恕待人。我們從自己的內心出發,去推己及人,去理解他人,善待他人,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為別人想一想。生活中為什麼很多人懂得處處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呢?那是因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不光是儒家思想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條。我想,它有點像種豆得豆,種瓜得瓜——有失有得的道理吧!
  •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之四象限論~兒子的作文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之四象限論有一句話,幾乎在所有民族、所有宗教裡都能找到它的影子,都被當作各自文化的「精髓」,被稱為人類的「黃金定律」。那就是孔夫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孟子推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換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欲亦勿施於人
    一頭豬、一隻綿羊和一頭奶牛,被牧人關在同一個畜欄裡。有一天,牧人將豬從畜欄裡捉了出去,只聽豬大聲號叫,強烈地反抗。立場不同,所處的環境也不同,所以很難做到感同身受。生活本來就不容易。當你覺得容易的時候,肯定是有人在替你承擔著那份不容易,生活經常換位思考,珍惜才配擁有。《了不起的蓋茨比》裡有一句話說得很好:「在你想要評判別人之前,要知道很多人的處境並不如你。」
  • 《論語》精彩文章-15.24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不是孔子發明的,《中庸》裡也有,「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管子·小問》裡也有:「語曰,非其所欲,勿施於人,仁也」。這大概是當時比較流行的一句話吧。子貢作為孔子的弟子,估計也知道孔子和曾子之間的一段對話。孔子曾經問過曾子:我有一個一以貫之的道,你知道是什麼嗎?曾子說知道。
  • 己所甚欲,亦勿施於人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甚欲,亦勿施於人。和朋友幾個聊天談到戀愛中的狀態,我似乎顯得格格不入,不知道什麼時候「不粘人」成了我被嘲笑是精神戀愛的點,我依然掛著微笑,聽著她們的勸說和建議,要滲透到對方的生活中,要掌握對方的行蹤,要控制對方的活動。漸漸的,我開始耳鳴,我開始出神。
  •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700字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700字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一句世人皆知,淺顯易懂的名言。意思是自己不想做的,不要強加給別人。對於這句話我是百分百的同意,但是己之所欲就可以濫施於人了嗎?當然不行,做任何涉及到別人的事情都要考慮別人的觀點和感受。  有人說,普希金說了,「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正確解釋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論語》衛靈公篇中,子貢問孔子說,有沒有一句話是可以一生都可以照著來做的?孔子說有啊,就是恕字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嘛。按原文來說,這句話是比較容易懂的。但後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被單摘出來,那意思就變了很多,名家各有註解,千奇百怪了。什麼自己不要的,不要給別人啦。什麼自己不喜歡的不要給別人啦。
  • 真實而自由的莊子:「己所甚欲,亦勿施於人」
    孔子在《論語-顏淵》說了一句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願意做的事,不要強迫別人去做。而莊子站在更高的角度,對這句話進行了延伸,「己所甚欲,亦勿施於人」。即使自己很喜歡的事,也不要強迫別人去做。現在一些單位的領導就是「己所不欲,亦施於人」,通常不考慮方案是否可行,也不考慮下屬員工的感受;一些家長就是「己所甚欲,亦施於人」,因為自己小時候沒機會學鋼琴、練舞蹈等等,所以強迫自己的孩子學這學那。很多人都過得很累,請看看莊子怎麼說。
  •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600字(精選三篇)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600字1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我們課本裡記載的一句摘自《論語》
  • 「己所欲,勿施於人」是一種最高級的修養(深度好文)
    中外聖哲都教導我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要我們將心比心,不把自己視為惡、痛苦、災禍的東西強加於人。己所不欲卻施於人,損人利己,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這種行徑當然是對別人的嚴重侵犯。然而,這只是事情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自己視為善、快樂、幸福的東西,難道就可以強加於人了嗎?
  •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400字(精選三篇)
    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用自我的一顆心去幫忙別人、感化別人,將心比心,站在別人的立場上,設身處地的為別人想一想。準確的說,就是:種豆得豆,種瓜得瓜。  我們要同農民伯伯一樣,在春天播種,在秋天收成。而我們在生活中的唯一不一樣就是,要以一顆善良的心去幫忙別人、理解別人、感化別人,將「禮貌」與「寬容」栽在他人的心靈的土地上。
  •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今天跟大家一起分享孔子的做人準則之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要求別人做什麼時,首先自己本身也願意這樣做,或你本身也做到如別人這樣了,那麼你的要求才會心安理得;通俗理解就是,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別人去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