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是教育孩子的好課堂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曉 芙

  廚房,在許多家長眼裡是孩子的「禁區」。當好奇的孩子想走進廚房看看、摸摸的時候,經常被爸爸媽媽拒之門外。而近年來,「廚房教育」卻在一些國家火爆起來,很多只有兩三歲的孩子被父母帶進了「廚房學校」。專家認為,從3歲開始,家長就應該讓孩子走進廚房,因為這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動手和自理能力,還可以增進親子關係。

  「親子料理教室」受歡迎

  「廚房教育」近年來在國外非常流行。

  早在幾年前,保守的英國人就被一股「讓小孩走進廚房」的烹飪風潮所徵服。該風潮的引發者是一個叫薩姆的男孩,他8歲開始做飯,16歲出版了圖書《烹飪風暴》,被當時的英國首相布萊爾稱讚為「讓小孩子走進廚房的專家」。之後,這股兒童烹飪熱潮又席捲了美國,美國的一家電視臺甚至開設了由一位9歲小男孩主持的美食節目。

  在日本,「廚房教育」一直備受歡迎。日本不僅有相當多的關於「廚房教育」的圖書、菜譜、教育光碟,而且,「兒童烹飪」和「廚房育兒」儼然已成為日本家庭最時髦的休閒活動。為了讓孩子增長學習能力、培養智能,很多日本的家長帶著孩子一起到專門的「烹調學校」參加學習。近日,在東京就開設了一家「親子料理教室」。教室可以容納6戶人家一起學習,孩子們穿著小圍裙,戴著小袖套,在老師的指導下拿起菜刀,按照大人的指導學習如何烹調。上課的內容包括淘米、洗菜、切菜等技巧,小到怎樣打雞蛋才能避免蛋殼不掉進碗裡、不能用肥皂清洗小海貝等細節,孩子們都要一一學習。據主辦者介紹,「親子料理教室」本來是針對小學生為對象舉辦的,可是如今越來越多的幼兒前來報名參加學習,最小的孩子只有兩歲。

  「廚房教育」大有裨益

  早教專家認為,「廚房教育」大有裨益。3歲孩子的身體活動能力已經較強,他們渴望擴大獨立活動的範圍,不斷嘗試去獨立完成新的事情,同時,3歲也是孩子建立「自我意識」的關鍵期。讓孩子在廚房裡揀菜、洗菜、淘米煮飯,甚至學會煲湯、炒菜,可以讓他們更加感到自己是可以被信賴、被依靠的,對於孩子安全感、自信心、獨立性的培養都有幫助,有利於獨立個性的形成。

  日本早教專家牧野聖子還做了這樣的分析:切莫小看做家務,做家務是學習人際關係的基礎,也是一種比遊泳更均衡的運動,而且可以豐富情緒,使孩子更自信。

  日本人認為,家務事能處理得好的男人,人際關係絕對不會太差。在勞動力昂貴的歐美及日本,即使中上層家庭也不輕易僱傭人幫忙處理家務。如果夫妻都是上班族,假日幾乎就是勞動日。對他們來說,勞動並不意味著辛苦,相反,洗車、除草、曬衣服,一家人一起做家務成為享受親情的快樂時光。能做家務事,做好家務事,是一門需要從小培養、學習的生活藝術。

  從做飯中學習知識技能

  在廚房裡,孩子們還可以學到很多的知識和技能。從小就受到危險的菜刀、火的刺激,並學會和這些危險的東西打交道,可以讓孩子的手腳靈活,並促進孩子的智能發育。此外,孩子們能從廚房的實踐中認識顏色,學會數數,體驗酸甜苦辣的不同滋味。

  以下就是孩子們可以從廚房裡學到的知識———

  辨聲:不同材質的碗會發出不同的聲音,裝水的杯子和不裝水的杯子發出的聲音也不一樣。給孩子一支筷子,鼓勵他想敲哪就敲哪。

  辨色:白色的大米、碧綠的青菜、鮮紅的番茄、橘紅的胡蘿蔔……這可比識圖卡片直觀多了。

  辨彆氣味:大蒜的味道好嗆人,生薑會讓媽媽流眼淚,菜快燒好的時候有菜香……

  辨別口味:原來鹽是鹹的,白砂糖是甜的,醋是酸的,媽媽燒的菜是很好吃的,可是味精不是鮮的而是澀的。

  觸覺:知道燙和不燙的區別,雖然代價大了點,把孩子燙哭了,但孩子再也不會去摸剛端上桌的熱鍋。而諸如冰是又涼又硬的、豆腐是滑嫩易碎的等等,孩子也能一一體驗。

  視覺:分清熟製品和生製品。知道有些菜可以直接吃,而有些則需要炒熟以後才能吃。

  學數數:買來毛豆,和孩子各抓一把,然後比比看誰抓得多。

  語言表達:對買來的每一樣菜,用孩子能聽懂的簡單語言作適當描述,以提高孩子的詞彙積累量與語言表達能力。

  孩子學烹調要循序漸進

  專家提醒家長,「廚房教育」雖說好處多多,但必須消除安全隱患,防止事故發生。

  廚房裡的煤氣、熱水、刀和火等都存在很多不安全的隱患,所以對年紀很小的孩子來說首先要考慮安全問題。在決定讓孩子學習烹飪之前,首先要和孩子「約法三章」,如「做飯之前要洗手」、「不許在廚房內亂跑」等等。剛開始學習時要避免使用刀和火,在孩子學習用刀時,家長要一直在孩子身後手把手地教,等孩子熟練了,再放手。需要加熱時,首先讓孩子練習如何點火,如何滅火。還要告訴孩子,點火之後周圍的鍋等物件也會發熱。

  同時,孩子學習烹調要注意循序漸進。開始教孩子學習做飯要避免在廚房進行,最好先選擇一個大的飯桌。可以在飯桌上擺滿各種原材料,便於家長在後面輔助,並為孩子準備合身的圍裙,還要為孩子準備好腳踏臺,增加身高。首先要讓孩子對烹調感興趣,然後才讓孩子接觸到刀具和火等。第一次學習最好是拌菜類,比如色拉、三明治等。第一次用刀也要注意選擇容易切的材料,如豆腐、黃瓜等。即使切得不好,也要給孩子表揚,增加孩子的自信。最初教孩子如何煮菜時,要告訴孩子如何避免菜下鍋時沸水四濺等。其次按順序學習燉、炒、烤等,難度逐漸增加。此外還需要注意的是,最好讓孩子一起進行最後的打掃和洗碗筷等,養成良好的習慣。

相關焦點

  • [GET2019]智課教育韋曉亮:「做翻轉課堂,建中央廚房」
    11月25日,在GET2019教育科技大會首日,作為翻轉課堂的踐行者,智課教育董事長兼CEO韋曉亮發表了《以學習者為中心:構建訂製化的、彈性化的學習「共同體」》的主題演講。每個教育機構都需要一個「中央廚房」韋曉亮表示,在教育行業中,大家都已經習慣於將老師作為產品輸出給客戶,但是人並不是產品,人應該是用產品來提供服務。
  • 爸媽還在拒絕孩子進廚房?做好安全教育,讓孩子參與廚房工作
    在中國,廚房教育則處於比較被動的狀態。這主要是因為廚房是比較危險的地方,爸爸媽媽對孩子進入廚房大多採取防守戰術。但是,危險是相對的。只要爸爸媽媽照看得當,引導得當,廚房危險是可以避免的。如果因噎廢食,不讓孩子參與廚房工作,反而失去了一次教育的好時機。
  • 高途課堂:好的教育讓孩子向愛而生、與愛同行
    於家長而言,新的學期意味著新的成長、新的學習目標以及新的學習規劃,而這一切都需要老師、家長、孩子共同來完成。高途課堂認為,好的教育不只是幫助孩子提升成績,更是喚醒其內心的種子。好的教育喚醒孩子內心愛的能力好的教育不是一味的知識灌輸,而是通過趣味生動的教學,喚醒孩子內心對世界的好奇,積極主動去學習、去獲取知識,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探索心,進而對知識產生愛的能力。
  • 中小學教育加盟,快樂學習雙師課堂前景好!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科技賦能教育成為教育行業新的共識,快樂學習作為一家成立15年之久的資深優質教育品牌,吸引了許多創業者的目光,旗下雙師教育品牌快樂魔法獅更是與一百多家教育機構和公立校達成深度合作。那麼,教育培訓加盟前景怎麼樣?快樂學習快樂魔法獅項目好不好?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風靡全球的「廚房教育」空降深圳,美媽萌娃齊聚七星級廚房
    廚房,在許多家長眼裡是孩子的「禁區」。「別進來,危險。」「廚房教育」卻在一些國家火爆起來,廚房被當成教育孩子的「好課堂」。水果嘉年華來啦!肥媽廚房為孩子們提供了「獨立、自主」的空間,讓他們得以盡情地體驗、探索、感知和創造。孩子們在獲得各種感官的全方位刺激,獲得滿足感、成就感的同時,製作美味,品嘗美味,學會合作與分享。
  • 九陽希望廚房食育課程再進第二課堂介紹營養健康知識
    這是中國杭州長橋小學的食育興趣班教學現場,九陽希望廚房的志願者正在給三年級的孩子們介紹食物的創意拼盤。說到蔬菜,每個孩子都能說上幾樣自己不喜歡的蔬菜。取而代之的是各種各樣的零食、飲料和油炸類速食。面對挑食、偏食的孩子,家長們可謂是耗費苦心,恨不得自己能替孩子吃,可結果往往不盡人意。 這個傷腦筋的問題,在九陽希望廚房的食育興趣班根本不是問題。當米飯變成「小白兔」,孩子們興奮地叫起來。當胡蘿蔔變成「老虎」,孩子們笑著歡呼。
  • 廚房教育|藏在柴米油鹽醬醋茶裡的啟蒙元素,助力孩子成長
    一、廚房教育,你聽說過嗎?關於廚房教育廚房教育的理念最早起源於日本。1999年,電視臺首開先河,開闢「一個人也行」兒童烹飪節目,創下7%的收視率。廚房裡的鍋碗瓢盆、食材的色澤,滋味以及氣味,可以調動多種感官,具有促進大腦發育和潛能開發的意義。讓孩子參與到做飯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助於孩子用多種感官去觀察、探索各種食物,改變孩子的錯誤認知,從而可以改善孩子偏食、挑食的狀況。廚房教育,可謂是好處多多。
  • 在課堂上調皮好動的、好說話的孩子,有什麼好的辦法嗎?
    」根據我多年的教育教學經歷,經合自己教育孩子的一些感悟,我認為,這樣的孩子往往是出現在小學或初中低年級階段,以上現象,說明他是比較隨性的孩子,在家人面前的言行習慣不自覺地帶到學校、帶進課堂,需要老師和家長共同配合去修正孩子的言行,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應注重家校聯合,堅持正面教育和引導。
  • 君翰好課堂 | 張翔老師:好的教育,是方法與愛並存
    優秀的教師們總會將深奧難懂的知識蘊含於平時易解的身邊小事,用自己的獨特方法讓課堂生動有趣,讓學生將知識牢記在心。在君翰的師生眼裡,張翔老師就是這樣一位好老師,一起來看看張翔老師的教學日常是怎樣的吧。Q:張翔老師,您好。
  • 「三個課堂」讓農村孩子也能享受高質量教育
    茂名網訊 「老師,我想告訴您,我們是一群山區的孩子。在這裡,有很多好奇的目光在關注您,有很多渴望的眼神在盼望您。我們總希望在科學課的電視裡見到您……」這首題為《老師,我想告訴您!》的詩歌,是一個山區孩子的習作,訴說著山區孩子的心聲,表達了他們對城市那邊小學科學專遞直播課堂老師的感激之情。
  • 廚房教育|藏在柴米油鹽醬醋茶裡的啟蒙元素,助力孩子成長
    好奇寶寶想走進廚房看看、摸摸的時候,經常以安全理由被爸媽拒之門外。大多數父母們對廚房教育存在兩個誤解:a.:認為孩子小,什麼都不懂!b.覺得孩子沒必要學會做飯!加之我們的烹飪方式,廚房油煙較多,封閉式為主,所以家長對孩子進入廚房也大多奉行防守戰術。
  • 濟南學冠教育廚房達奧運標準 美食科學安全花樣眾多
    是否擔心孩子識字量不夠?是否擔心就餐飲食的安全?如果您一直在擔心和憂慮,那就趕快來濟南學冠教育吧,學冠教育暑期集訓班正在招生。濟南學冠教育美食3良好的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健康飲食,是一切的前提,濟南學冠教育擁有自己的獨立廚房餐廳,食堂採用品牌食用油,保證非轉基因、安全可靠。
  • gogokid家長課堂,幫助家長成為孩子英語學習的「好夥伴」
    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認知世界、茁壯成長,是孩子接受教育,順利步入社會的關鍵環節。
  • 給孩子買房的錢不如用在孩子的教育上:參加美好教育公益課堂有感
    給孩子買房的錢不如用在孩子的教育上:參加美好教育公益課堂有感精彩回放210 愚真編轉&34;欄目簡介:自2010年2月1日,第一次外出做報告至今,河南省家庭教育專家王仁元教授已在陝西、吉林、四川、安徽、河南、河北等地做過家庭教育指導、培訓和道德講堂演講1000多場。
  • 智課教育深耕「中央廚房」,用「大後臺、小前臺」撬動智能教育時代
    「在我眼中,要想控制教學品質,同時又能夠形成全球連鎖,必須要有自己的廚房,這個廚房就要重金打造知識資產。」智課教育董事長兼CEO韋曉亮說。  據悉,智課教育一直以來都致力於打破教育行業傳統勞動密集性的桎梏,構建智力密集性產業,因此,非常強調內容、課程體系、教學的閉環邏輯。
  • 開學了,請給孩子好的教育!
    開學了: 請給孩子好的教育孩子的書包和背影寄託著父母的愛和希望好的教育要告訴孩子:在你的書包裡,在你讀的書本裡在你所在的學校裡,課堂裡在你的思考和問題裡是一個生動的未知世界好的教育要告訴孩子在你的身邊: 你的老師,你的同學,你路上看到的,聽到的
  • 國外廚房教育火爆 讓娃進廚房中國媽不看好
    原標題:國外廚房教育火爆 讓娃進廚房中國媽不看好   孩子們對廚房的熱愛仿佛與生俱來。他們喜歡買菜、擇菜、開關冰箱,甚至喜歡在廚房裡玩耍,並總是嚷嚷著「我要做飯」。   國外廚房教育   廚房又是危險的地方,在許多家長眼裡是孩子的「禁區」。「別進來,危險。」想進廚房看看的孩子經常被父母拒之門外。
  • 施強教育用技術為新疆孩子搭起「空中課堂」
    ,讓那裡的孩子上得起課,上得好課。課堂的這一端,是放羊的孩子作為較早部署樂課網空中課堂學習的學校,杭師大附中與施強教育制定了完整的空中課堂執行方案,為新疆學生提供了強大的保障。"那邊的老師能理解我們,在斷線時能耐心等待我們並把斷線時沒聽到的內容仔細講解,上課進度一點都沒落下。"
  • 廚房,孩子的禁地,OR,孩子的樂園?
    作者:寶寶知道 親子陪伴導語:孩子成長階段,好奇心重,什麼都想觸碰嘗試,刀具碗碟雜陳的廚房該不該成為孩子的探索空間?養育理念不同,父母態度也會有顯著差別。然而,有沒有對錯呢?作者:末媽我的兒子末末,十六個月。麗的女兒媛媛,二十個月。
  • 父母課堂:教育要適合孩子,不是讓孩子去適合教育
    ,大家好,我是劉樺!「現在的孩子怎麼教育?」這是父母們聚在一起談論最多的話題,每個父母都有自己的見解。有一次,我隨意翻看了一本書,在書上看到這樣一句話:「教育在於喚醒自我的智慧,培養一個完整的人。」但愛迪生的媽媽,並沒有聽信老師的話,她堅持認為自己的孩子是獨特而優秀的。如果換作是你,你會怎麼做?在一對一的諮詢過程中,或者在父母課堂上,總會有媽媽們跟我說,學校老師跟她們說「孩子智力有問題」「孩子有多動症」。她們就帶孩子去看「病」,吃各種藥,結果孩子的「狀況」不但沒有好轉,還引發出了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