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英語啟蒙,只需要做對一件事

2020-09-18 Jennifer博士啟蒙英語


Hello,Jennifer老師上線拉~許久不更新,有粉絲跑到後臺催更好幾遍,實在不好意思了,決定把我這兩天輔導家長過程中遇到的普遍問題拿出來講一下,也許這個問題也正在困擾你,希望這篇文章是你的及時雨,對你有一定的幫助。

英語啟蒙,其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難。只要方法對就好了。這個方法就是堅持閱讀。

我一直都倡導家庭親子英語,以我這麼多年的輔導經驗,很肯定地告訴各位,家長陪伴學習,效果遠超各類培訓班。然鵝,在給娃讀原版過程中,我發現很多家長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

「自己的發音不好,會不會影響孩子?」

」自己英語不好,很多單詞不認識,翻譯有困難,怎麼辦?」

「英文繪本買回來,不會讀怎麼辦?「

「給娃讀英文繪本,他聽不懂,怎麼辦?」

「不會選書,怎麼辦?」

……

Hold on,別著急。有問題是好事,文章篇幅有限,這麼多問題,沒法一個個說清楚道明白,建議聽聽我的專欄。

今天這篇文章,主要寫給已經上了閱讀車,卻苦惱孩子聽不懂英文的家長。

首先,在給娃讀英文繪本過程中,我們是不是只能全程英語?不是,我們可以用中文解釋。那是不是用中文解釋,就會破壞孩子的英語思維?非也。

Jennifer老師建議各位老母親們,別想太多,先念再說。

很多家長可能看到網上不少大V推薦啟蒙先分級先行,繪本後置,認為繪本語言比較零散,沒有體系,不適合初期。這麼說,其實也沒有錯,實際操作中,我們並沒有必要將分級和繪本劃清楚河漢界,相反搭配來讀,效果更好。

我給孩子制定英語啟蒙計劃,都會包含繪本板塊,至於你們家娃從哪種難度級別的繪本開始,每周讀幾本,這要根據娃現有的英語水平、家庭經濟條件以及父母精力配置。有的家庭每周讀10本,有的5本,有的2本,這都不是最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父母有沒有恆心持續地幫孩子念下去。只要通過這一步,就會發現,孩子的成長——剛開始用爬的,後來用走的,最後一定能跑起來的。英語學習也是一樣的道理。Jennifer老師最大的作用並不是給你上了一堂課,而是給到你正確的方法,讓父母從啟蒙的開始就儘可能避開「讓孩子產生排斥感」的情況。

對於執行者,我對爸媽的要求很簡單,首先給孩子講之前簡單預習一下,其次再講故事的過程中,「順其自然」,順孩子的自然喜好,不要強迫娃回答一些「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之類空大寬泛的問題,儘量用孩子聽得懂的話翻譯,這兩點很重要。

「念英文故事,孩子聽不懂,是否需要翻譯?」

一般我建議2歲前,儘量不翻譯。因為對於一個2歲還不會開口講話的娃來說,輸入哪國語言有什麼區別嗎?試想下,如果你的孩子從小在美國長大,3歲開口蹦出來的單詞一定是Dad mom而不是爸爸,媽媽吧。

小齡娃學語言更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給他什麼,他就吸收什麼。因此建議不要翻譯。

而那些中文強勢的大齡娃呢,尤其是從小中文故事餵大的娃,很有可能抗拒英語。那在讀繪本中,Jennifer老師建議一句英文一句中文對應著翻譯。

舉個例子:

英文:One day Henny Penny was eating corn in the farmyard, when……

中文:有一天,小雞penny正在院子裡吃玉米 ...

英文:wback!... an acorn fell on her head.

中文: 咣當一聲!一個橡子掉在她頭上

就像這樣,一句一句對應著翻譯,就跟同聲傳譯一樣,維持原汁原味。

翻譯中注意兩點:

第一不要逐字翻,那是機器語,沒人聽得懂。儘量口語化,跟我們正常人講話一樣,故事才有可讀性。

第二,不要自行添加。有些媽媽為了趣味性,熱衷於在翻譯過程中「添油加醋」,這其實是不對的。我們故事讀多了,就是為了讓娃把畫面和單詞對應起來,在情境中認識新單詞。你添油加醋那麼多,娃會錯位,他怎麼知道corn對應畫面裡哪個東西呢?因此儘量一英一中,不要加太多中文進去解釋。

一本繪本讀完,如果不是借閱,建議還要反覆多看幾次。一般啟蒙初期,我建議家長一年至少讀50本英文原版繪本,到什麼程度?到會背誦。追求量的,一年100本,沒有上限。所謂的上限也只是時間精力和金錢成本的上限。

有人問,每次都讀一本,小朋友都膩了。重複是娃學習知識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讀很多遍只是家長覺得膩罷了,多數小朋友很喜歡盯著一本重複看,有些娃甚至每本都要媽媽重複100遍。

當然,有的娃天生愛獵奇,喜歡新鮮事物。如果不考慮成本,多投資點錢在娃閱讀上,又有何不可?

如果經濟條件不允許,我建議各位母雞們勤快點,利用繪本給娃編一編遊戲,拓展一點繪本活動,加深娃對繪本了解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中告訴娃原來繪本還能這麼玩。即所謂的玩商,會玩的孩子一定會學習。

第一張圖是娃在完全沒有輔導下,邊回憶故事邊畫出來的。第二張圖我帶著他,一起又回憶一遍,我畫的路線圖。第三張圖,給他畫好圓圈,讓娃自己重新在回憶一遍情節,把主人公先後去了哪裡,按順序填進圈圈裡的圖。

結合繪畫和思維導圖,讓孩子非常深地記住了故事情節,過程中教了7個新單詞,沒有要求他跟讀,但娃很開心地問我怎麼讀,一定要學會。

搜,親子共讀如何做到高效有趣,值得你思考?

最後,提醒下各位。

繪本閱讀兩不要:

第一, 不要執著於跟讀。

我一直搞不明白,為什麼好好地講故事,非要求孩子跟讀呢?跟讀一遍就意味著孩子英語好了嗎?當然不是!大概是網絡比較發達,各種跟讀糾音打分APP用多了,家長對學英語的認識被莫名地帶偏了方向。 千萬不要把繪本故事的溫馨時間,變成英語教學的讀書時間,不要執著於對句子的翻譯或背誦,你讀一句孩子讀一句。真正習得英語,還是要通過大量的聽和讀作為輸出基礎的,無趣的跟讀只會讓孩子覺得書本是死板的。

第二, 不要提問。

家長給娃讀書,最想搞清楚「孩兒,你到底聽懂沒有?」,因此在閱讀過程中,家長熱衷於問東問西,據我觀察,大部分家長並不擅長提問,問的問題要麼「弱智」要麼「無意義」,例如「這是什麼?」「那是什麼」「這本書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諸如此類,著實影響聽感。就像你在看電影,旁邊有個人總在耳朵問男主女主這那的,你有什麼感覺?(好煩啊,四不四)

不提問不等於不互動,互動跟提問是有差別的。互動貫穿故事之前、之中、之後,我們之所以設置互動環節,能夠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其次還能讓小朋友沉浸到故事裡,帶入角色,領會故事的意義。這點非常非常重要。

比如我們可以在故事還沒開始前,跟小朋友互動:「Which book do you want to read first? 」;在讀到故事精彩之處,小朋友情緒高漲時,問「What&39;s going to happen?」,故事講完,和孩子一起感嘆這本書真好看,並鼓勵孩子回憶下情節,順帶著問一句「What is your favorite part of the story? 」或「What『s story's problem? How was it solved? 」重新喚起娃的興奮點。

好了,今日份繪本閱讀碎碎念就先到這裡。如您還有其他疑問想要諮詢我,歡迎私信or留言區評論。儘管慢了點,但我會回復滴~

PS一下:分級閱讀自從在國內火起來之後,幾乎每個適齡家庭至少1-2套。這幾年自媒體蓬勃發展,一輪又一輪媽媽級大V推波助瀾,帶領一大波家長加入了刷分級的隊伍中,這倒是一件好事。但是有一點特別不好,就是很多媽媽以為只刷分級,就能培養說聽說讀寫四面開花的牛娃來了。(想多了,分級如果是萬能藥,那還要老師幹嘛?)

分級為英語非母語國家的孩子,提供了一個很快積累基礎單詞的系統路徑。然而,分級承載的單詞量是有限的,並且分級的語言不具有學術性也沒有文學性,當你想要追求更高層次的語言藝術,那你完全完全不能只看分級。

只給娃刷分級,往後學習一定會遇到很大的瓶頸。

啟蒙初期,分級先行。這是不少大V的經驗談吧。但這一經驗並不適用於所有孩子,它是有局限性的。最好的教育,一定是因人而異的。務學不如務求師,有不懂的,多問問老師,多看看相關書籍,少刷手機隨大V。

相關焦點

  • 孩子上三年級剛開始接觸英語,啟蒙階段需要做好這幾件事
    孩子上三年級了,學校開設了英語課程,對於剛開始接觸英語的孩子,家長要幫助孩子做好啟蒙教育和學習。今天,我給大家分享我整理的心得經驗,希望可以幫助到更多的、零基礎開始學習英語的孩子們。孩子剛接觸英語,我們一定要陪著孩子一起學習,就像一年級開始學語文一樣。陪孩子讀書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我們終於熬過了一二年級,語文數學才剛剛放手,可以讓孩子獨立完成了。本想著可以輕鬆一點了,可是三年級又來了英語。和大家一樣,作為孩子的家長,黟靈也覺得非常累,可是,孩子的教育無小事,我們還得繼續加油,幫助孩子走過每一個需要幫助的階段。
  • 為什麼一次只做好一件事很重要?
    為什麼一次只做好一件事很重要?莫扎特可以同時作曲數首,但我們不是莫扎特,我們不是天才,我們是普普通通的人。倘若我們想要同時做幾件事,最終是哪件事都沒做好。有這時間,那些老老實實、心無旁騖地一次只做好一件事的人早就把事情做完了,自以為效率高走捷徑,其實是花拳繡腿,徒勞無功罷了。
  • 英語啟蒙需要高質量的陪伴
    拋開英語啟蒙到底有沒有必要不說,我想說的是,如果你真的想給孩子做英語啟蒙,那麼首先就要提高自己,做到高質量的陪伴,因為孩子的時間是有限的,你教了英語,自然就排擠掉學中文、學才藝、去探索自然等等的其他時間,你的時間是有限的,你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花太多的精力和時間陪伴孩子,肯定不如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容易有效果。
  • 英語啟蒙不必從字母開始!做好這4件事,英語學習簡單又快樂
    由此,家長可以看出孩子學習英語,不僅僅是英文字母的識記和詞彙的擴充。所以家長不要再執著於讓孩子背二十六個英文字母和英語單詞,這樣做只會讓孩子感到無趣甚至厭學,理解才是最重要的。孩子英語啟蒙不從識記字母開始,做好這幾件事,才是啟蒙兒童英語的關鍵一、選擇繪本類的故事書作為孩子啟蒙英語的書籍對於年齡較小來說,家長可以給孩子選擇一些圖文並存的繪本作為孩子英語啟蒙的書籍,要注意故事性強一些。
  • (原創)英語世界的麻瓜父母,也可以做好孩子的英語啟蒙
    同時,我在心裡還打了這麼一個小算盤,孩子需要學的特長挺多,畫畫,樂器,遊泳或溜冰之類的運動技能,如果再去輔導機構學英語,時間太緊張,孩子也很累。自己在家英語啟蒙,學多學少,孩子對英語有了了解,而且每天20分鐘,堅持下來也會很久,何樂不為呢?      況且,英語啟蒙,我是玩真的!且聽我道來!   (二)父母本身沒有英文基礎,真的可以給孩子英語啟蒙嗎?
  • 跟誰學宋維鋼:潛心教研,只為做好英語教學這一件事
    在跟誰學有這樣一位老師,他10年間翻閱數千本英語典籍,研究當代最具權威性的牛津大詞典,只為做好英語教學這一件事。他身上散發的工匠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他就是宋維鋼,一位平凡而又勵志的英語教學者,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他的故事。  1探索英語學習之路  英語學習從來不是一條坦途。
  • 做好這4件事,才是兒童英語啟蒙的關鍵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到了英語啟蒙的重要性,但大多數的家長只會舉著字母卡教孩子英語。但這種做法,往往會讓孩子失去學英語的興趣,並不值得提倡。英語啟蒙也不必從認識字母開始!做好這4件事,才是兒童英語啟蒙的關鍵一、抓住英語啟蒙的最佳年齡著名的語言學家Patricia Kuhl教授認為0~7歲是引入第二語言的最佳時期。所以說,作為家長需要抓住孩子學習語言的黃金時期,不要因為自己的一時大意就讓孩子白白錯失了習得第二語言的絕佳機會。
  • 英語啟蒙之前,必須先做一件事
    學英語太枯燥,就有海量原版動畫片、原版繪本各種資源可以浸入式學習。哪像我們小的時候,一提學英語,就只有磁帶可以聽。但是問題來了,那麼多資源,孩子卻不要看,不想聽。前段時間就有朋友在微信上向我抱怨,她家小孩既不肯看英語的動畫片,也不肯靜下來聽故事。
  • 給寶寶做英語啟蒙,避開2個「明顯誤區」,啟矇事半功倍又輕鬆
    我國更是從小學起就開設了英語課程,英語學習呈現越來越低齡化的趨勢,也有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給孩子做英語啟蒙。整個過程搞得霞姐十分辛苦,孩子也悶悶不樂,花了大價錢,結果到了孩子上學以後,英語並沒有明顯的比其他同齡的小朋友優秀。霞姐百思不得其解,她簡直把能做的學習英語的方法都試了一個遍,為什麼孩子的英語反倒還不如那些沒有做啟蒙的孩子呢?
  • 如何做好小學英語啟蒙,培養孩子興趣?
    目前英語在孩子的教育中越來越重要,家長們都開始重視孩子的英語教育,你是否只是把孩子往培訓班裡一丟,然後還要埋怨孩子的英語學的不好呢?其實學英語在家庭地學習也是很重要的。作為家長應該如何做好英語啟蒙,如何讓孩子從小就產生對英語的興趣,如何帶著孩子在平時的生活中快樂的學習英語呢?
  • 高考前,英語學習就做好這一件事
    就英語科目而言,考生們現在還可以做點什麼?或者說,現階段的英語備考,重中之重是什麼?不賣關子,直接上觀點:眼下,考生們需要充分利用好高考真題,尤其是近三年全國卷共9套試卷。當然,模考題也應該用,而且必須定期定量卡好時間認真做一部分。那些跟自身基礎相匹配的優質模考題,是考生們查漏補缺的重要資料。下一個問題:高考真題,怎麼用?甭管你之前做沒做過,最後這段時間,至少需要3本高考真題。
  • 【家庭教育】英語啟蒙最重要的事
    當我們有了自己的孩子,英語啟蒙成了很重要的事。那麼,英語啟蒙最重要的是什麼?
  • 如何做好孩子的英語啟蒙—去上學
    去上學那如何做好孩子的英語啟蒙呢?多聽那如何為孩子創造一個英語環境呢?這就是父母要做的事了 。孩子學習英語,一定是聽力先行,讓孩子多聽,磨耳朵??,最好是父母把時間固定好,比如每天早上磨耳朵10分鐘,中午10分鐘,睡前10分鐘。剛開始一定不能把時間安排得過長,孩子的聽覺注意力不可能堅持那麼長時間,可以從10分鐘開始,後面慢慢調整到15分鐘,20分鐘。
  • 英語「學渣」媽媽,如何給寶寶做好英語啟蒙?
    經常有媽媽說,自己英文學渣,詞彙量不夠,怎麼給孩子做英語啟蒙啊?早教班動不動就好幾萬,家庭經濟也承擔不起,難道這樣就沒資格沒辦法給孩子做英語啟蒙了麼?01英語「學渣」媽媽,就教不出英語「學霸」孩子嗎?很多家長都擔心,自己是英語學渣,如何能教出一個英語學霸的孩子?自己英文都不好,怎麼給孩子做英語啟蒙呢?市面上琳琅滿目的英語早教輔導機構也不知道該如何選擇?加上家庭經濟水平有限,好的早教輔導班實在是負擔不起,那該怎麼辦呢?事實上,家庭才是孩子最好的早教場所,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早教老師。
  • 英語「學渣」家長,如何給寶寶做好英語啟蒙?
    經常有媽媽說,自己英文學渣,詞彙量不夠,怎麼給孩子做英語啟蒙啊?早教班動不動就好幾萬,家庭經濟也承擔不起,難道這樣就沒資格沒辦法給孩子做英語啟蒙了麼?很多家長都擔心,自己是英語學渣,如何能教出一個英語學霸的孩子?自己英文都不好,怎麼給孩子做英語啟蒙呢?市面上琳琅滿目的英語早教輔導機構也不知道該如何選擇?加上家庭經濟水平有限,好的早教輔導班實在是負擔不起,那該怎麼辦呢?
  • 學會全神貫注去做好一件事!
    1如果你想做的最好,那麼只有在同一時間集中精力去做同一件事才能做到最好。你應該聽到身邊的很多人跟你說過,不要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言下之意就是你可以多元化經營,你要分散風險,但真的是這樣的嗎?答案是這是謬論。
  • 「家長問答」父母英語不好,應該怎麼給孩子做英語啟蒙?
    在給孩子做英語啟蒙這件事上,家長要做的不是孩子的英語老師,不用糾結自己的英語好不好。父母的英語差,不會成為孩子英語英語啟蒙的阻礙,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學習。在家庭中,孩子需要的是父母而不是老師,大家只需要做好孩子啟蒙路上的陪伴者。
  • 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
    生活中,做一件簡單的事情並不難,難的是每一件簡單的事都做得非常好。古往今來,但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是那些勇于堅持的人,能夠把每一件簡單的事情都做好,其實就是最大的絕招。在古希臘一個新學期的清晨,蘇格拉底對學生們說:「今天咱們只學一件最簡單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人把胳膊儘量往前甩,然後再儘量往後甩。」說著,蘇格拉底示範了一遍。
  • 在英語啟蒙這件事上,還有比興趣更重要的東西
    很多家長都明白孩子學英語培養興趣很重要,學英語這件事,哪怕孩子再不喜歡,我們都不能放棄,因為它是每一個孩子都要學的科目,是無法迴避的,所以更需要正確引導和堅持。其實在英語啟蒙這件事上,還有比興趣更重要的東西時間管理如果孩子完成一項英語學習任務很磨蹭,會影響學習效率的,因此進行時間管理很有必要。
  • 在家庭英語啟蒙過程中,父母必做的三件事
    因為我喜歡閱讀,此外,為了寫作,還經常思考,通過深入思考,明白了許多問題,然後再進行英語啟蒙實踐,以逐步完善新的想法和措施。在這個過程之中,苗爸總結了父母必做的三件事。01勤於學昨天,苗爸總結了英語啟蒙的10個關鍵詞,事實上,要想真正掌握英語,遠不止10個關鍵詞,我們需要學的東西有很多。常言道:「教師要想給學生一碗水, 自己必須得有一桶水, 甚至是源源不斷的源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