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德樹人」呼喚有情感、有專業素養的教師
「立德樹人」呼喚有情感、有專業素養的教師 2018-04-18 來源:教育部 國家督學、南京市鼓樓幼兒園園長 崔利玲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優先發展教育事業
-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基礎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基礎 2016年10月10日 15:46:52 來源:中國臺灣網 近日有新聞報導一些女大學生為了錢財陷入了裸貸風波
-
提升師者法律素養 立德樹人更具力量
(9月10日《法治日報》)此番討論,讓筆者想起了今年教師節的主題:立德樹人奮進擔當,教育脫貧託舉希望。用愛心和智慧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教師的法律意識不能成為立德樹人的短腿!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作為一個班集體,科學合理的班規對立德樹人將會事半功倍,對學生成長,對於班集體建設更是如虎添翼。
-
聚焦落實立德樹人,凝練學科核心素養
聚焦落實立德樹人,凝練學科核心素養 2018-01-16 來源:教育部 華東師範大學課程教學研究所所長、教授 崔允漷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
-
福建省內外專家學者熱議「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包括哪些方面
「核心素養」是當前教育領域最受關注的熱詞之一。 2016年9月13日,教育部委託課題「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正式發布。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3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六大素養,具體細化為國家認同等18個基本要點,再次引發專家學者關注熱情。
-
科學培育學生核心素養 徐匯提升教師關鍵能力
」及其行動研究,是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五育並舉為價值取向,以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為育人目標,以「核心素養進課程,核心素養進課堂」為行動原則,強化教育理念、辦學目標與構建系統的校本化課程體系的「對接」,促使課程的教育載體和課堂的主渠道發揮育人的基本作用。
-
中國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
A.以培養「發展的人為核心」B.以前瞻性、國際性、時代性為基本原則C.綜合表現為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6大素養D.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3方面E.充分反映新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答案:ACDE。2019年各省的教師招聘考試都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考查。
-
要當高考贏家,科學素養必須好
可以說,大家都在不斷地分析、琢磨,在新的高考改革體系下,具備哪些特點的人才將被選拔和重視。專家表示,儘管新高考的改革方向有很多,但有個核心問題要抓住,那就是科學素養被放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不僅考查知識,更注重思維方法 「近幾年的高考改革讓我們看到了國家對於革新人才選拔機制的迫切要求,在保證高考制度公平公正的基礎上,我們不難發現高考越來越注重考查學生的邏輯思辨、創新思維、學科視野以及關注現實的能力與意識,其核心能力可以歸結為科學素養。」元培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洪文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總結說。
-
中國學生核心素養研究
分類號B844 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1 建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是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迫切需要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清江浦區舉辦「科學啟航 閱讀成長」國學素養開課禮
為助力文明城市創建,激發青少年對國學經典的熱情,9月13日上午,由清江浦區文廣旅遊局、婦聯和科協共同主辦的「科學啟航 閱讀成長」國學素養開課禮在文廟舉行。此次開課禮包括正衣冠、行拜師禮、淨心淨手、硃砂開智等八個環節,在「硃砂開智」環節中,出席活動的領導、專家手持蘸著硃砂的毛筆,在學生眉心處點上一個像「痣」一樣的紅點,意為開啟智慧,目明心亮,飽含了大家對孩子們真摯的期許,希望孩子們日後的學習能「一點就通」。
-
應將基礎素養和核心素養進行劃分
本報訊(記者 凌馨)核心素養總體框架公布一年後,「關鍵能力」成了教育界的最新熱詞,核心素養是否已經過時?對此,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褚宏啟認為,核心素養就是關鍵能力,兩者在英文中對應的是同一詞組。在他看來,素養即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而在各大素養和能力之中,創新能力是核心素養的集中表現。
-
惠州堅持立德樹人提升學生文明素養深化文明校園創建
為抓好文明校園創建,惠州深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塑造美好心靈,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升學生的文明素養,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弘揚優良校風,美化校園環境,形成良好育人氛圍,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為解決這一問題,惠城區在積極引進專業心理健康教師的基礎上,通過積極開展各種主題教育活動、心理課比賽和組織參加廣東省心理健康教師資格考試等途徑,提高全區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
人民日報:我們需要怎樣的科學素養
離開了這個群眾基礎,即使我們能夠實現「上天入地」,也很難持續不斷地推動創新 第八次中國公民科學素養調查顯示,2010年,我國具備基本科學素養的公民比例為3.27%,相當於日本、加拿大和歐盟等主要發達國家在20世紀80年代末的水平。 在「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語境中,科學素養作為一項基本公民素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用好戰勝疫情的科學利器(大家手筆)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必須全面貫徹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要求。2月3日,習近平同志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會議強調「戰勝疫病離不開科技支撐」。科學是我們戰勝疫情的利器,一定要用好。在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漫長歷史中,由病原體(病毒、細菌、寄生蟲等)引發的疫情始終是人類社會的嚴重威脅。
-
立德樹人,從落實心理學科核心素養開始
,心理學科的核心素養就應該是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幫助學生積極健康成長。如何落實心理學科的核心素養呢?以我的工作實踐來看,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必定有很好的效果。一、領導重視,提高教育工作者意識立德樹人是當前教育的核心,立德確保學生「三觀」,樹人不僅需要身體健康,更需要心理健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僅是共產黨人的良心拷問,也應是我們教育人不辱使命的內心記掂。
-
核心素養和能力促教師專業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特別指出,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強教必先強師,教師素質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培養質量和素養提升。「教師核心素養和能力建設研究」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三五」規劃2017年度教育學重點招標課題,也是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近5年設置的唯一教師教育方面的招標課題。教師核心素養和能力作為教師素質的內核,可以統帥、引領其他教師素養和能力的發展。
-
《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讀書感悟
一、「核心素養」的認知1、2014年3月,「核心素養」首次出現在《教育部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並被置於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首要位置,成為研製學業質量標準、修訂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的重要依據。2、核心素養的內涵為「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
培養核心素養需要厚實的「基礎素養」打底子
培養核心素養需要厚實的「基礎素養」打底子李福忠《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中指出,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3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具體細化為國家認同等18個基本要點。
-
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概念、內涵與表現
我國核心素養的提出在2014年3月印發的《教育部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首次提出了「核心素養體系」概念,並將這一概念擺在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目標的基礎地位,成為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靈魂。
-
全國37所中小學加入「社會性科學議題學習聯盟」
中國網北京10月19日訊(記者 劉佳)為全面深入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推進基礎教育改革,推進中小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2020年10月16日,由AISL科學素養提升聯盟、北京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院和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主辦,北京第一零一中教育集團承辦的「以社會性科學議題學習促中小學校立德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