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頡造字只是傳說,那麼真正的漢字是誰創造的呢?

2020-12-13 騰訊網

小說時有一篇課文是講述倉頡造字的,我們現代用的漢字,都是由遠古時代傳下來,經過改進而成的,不夠這只是神話傳說而言,據說倉頡造字成功後,驚天動地鬼谷狼嚎,天地為之變色,驚雷滾滾入凡塵,陰風怒號,但這只是了讓倉頡造字的傳說顯得更加神奇而已。

倉頡複姓侯剛,號史皇氏,他是軒轅黃帝的史官,要知道中國的漢子總共有十萬個左右,不過我們常用的漢子,其實只有兩三千個,一般來說,三千個漢中就可以覆蓋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漢子99%以上了,這麼多漢子要是倉頡一個人造,不是要造到吐血嗎?

根據倉頡造字的傳說,很可能他是漢字的收集、真理者,漢子應該不是他創造出來的,那麼漢字到底是怎麼出現的呢?中華民族一共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想要找到漢子的源頭,必須從夏商周朝開始追尋,周朝時期,已經在青銅器上有漢子了,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當時的漢子寫下,已經排列得畢竟整齊,這說明周朝時漢子已經比較成熟了。

再往前看的話,就是商朝了,商朝遷都比較頻繁,後來定都於殷地,算是穩定下來,要說商朝的歷史文化,自然離不開殷墟的探討,殷墟位於河南省安陽市,上個世紀之初,因為考古學家挖甲骨文時,無意間發現了殷墟,被評為20世紀中國"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首。

殷墟中出現了甲骨文,被刻在龜殼的背上,甲骨文算是中國目前發現最早的文字了,要知道古代龜殼一般是用來佔卜的,為了測問吉兇,所以才留下了如此多的龜殼,甲骨文雖然是目前發現最早的文字,但它已經畢竟完整了,不僅有單純的象形,還包含了不少會意、形聲。

由此可以判斷,甲骨文之前已經有不少進化、演變,成形成了畢竟成熟的甲骨文,所以漢子的源頭肯定不是甲骨文,也就是說在商朝之前,漢子就已經出現了,商朝之前的朝代,自然就是夏朝了,這個朝代比較特別,因為在考古界有人不承認它的存在,尤其是外國考古學家,根本不相信夏朝是存在的。

就我們中國的記載來看,夏朝絕對是存在的,但目前還沒找到任何遺蹟來證明它存在,如果只按照史料中的記載來看,其實夏朝之前還有個朝代叫虞朝,不過也只是出現在史料中,找不到遺蹟證明,所以考古學家不承認,咱也沒辦法,畢竟每個人在不同領域,看事物的眼光就不一樣。

那麼夏朝有沒有文字呢?中國洛陽盆地東部的偃師市境內,有個考古遺址,叫做二里頭遺址,有人覺得這裡就是夏朝遺留下來的文明遺址,但也有人認為,這裡是商朝初期的遺址,按理說用碳14元素來測一下,就知道了是什麼時代了,不過夏商周這些朝代的存在時間畢竟模糊,相差都有幾百年,所以很難判斷。

在二里頭遺址中,出土的陶器上有不少刻劃符號,有考古專家認為,這些符號就是夏朝的文字,但它們不是甲骨文,而是比甲骨文更加早的文字,這些就是漢子的源頭了,到底由誰造出來的呢,或許是當時的人類一起捉摸出來的,想必一個人是造不出那麼多字的,你覺得呢?

相關焦點

  • 倉頡造字只是神話,漢字真正的發展是什麼
    文字在文明發展過過程中作用不言而喻,文明傳承離不開文字,漢字歷史就是中華文明的歷史,文字最早出現上古神話之中,倉頡造字就是其中之一。倉頡造字是上古時期神話傳說人物,姓侯剛,號稱史皇氏,倉頡造字不是無中生有創造,將流傳在先民中文字收集加以整理,形成一套文字體系,保證華夏民族文化繁榮昌盛創在歷史功績,倉頡造字可能是上古傳說之一,在先秦時代沒有出現相關傳說,最早文獻中提到倉頡是戰國時期荀子,在《呂氏春秋》與《韓非子》中出現,在荀子「故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一也」的基礎上,又有所引申,其主要觀點是
  • 中華漢字博大精深,相傳倉頡造字,但是漢字真的是倉頡一人所造?
    漢字是一種表意體系的語素符號,作為象形文字的一種,作為世界四大古代文明之一,是唯一一種延續至今,使用時間最長的古文字。漢字經過後代的不斷加工改造,在歷史的推進中對其不斷注入旺盛的生命力。漢字在遠古時期就具有表意雛形,世人相傳為倉頡所作,那麼真的是他一人所造出來的嗎?
  • 中國文字漢字的有趣來歷,倉頡造字的傳說
    關於中國漢字來歷的有趣傳說,最流行的就是倉頡造字的故事了。《淮南子·本經訓》說:「昔者蒼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荀子》、《韓非子》等古籍中也有關於倉頡造字的記載。倉頡是否真有其人,並沒有確切的資料,但是有好事者推測倉頡是黃帝的史官,因此,倉頡又號稱史皇氏。《荀子·解蔽篇》說:「故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壹也。」有人就說了,這裡的「壹」是正道的意思,也就是正確的規律。誰知道呢,有些古文反正我們已經是看不懂了麼,很有趣吧。
  • 秦知道丨從倉頡造字,解讀漢字起源
    漢字也是文字的一種,漢字的起源肯定符合文字起源的一般規律。世界範圍內的文字起源,一般來說有神賜、聖人造字、所有權記號、勞動人民創造等幾種比較普遍的說法。不管是哪一種說法,文字的出現呢都是原始記事方法。大家為了打破口語無法留存的局限,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把這些信息記錄下來而想到各種方法。
  • 倉頡造字只是神話,中國漢字的起源其實可以追溯到這個時期
    倉頡造字是神話,那麼真正創造文字的是那些人?中華文字起源於何方?記得很小的時候學過一篇課文,講的是倉頡造字的神話故事。那個時候還小,不覺得這個故事有什麼不對的地方,甚至還覺得這個爺爺太了不起了!現在想來,覺得甚是匪夷所思。
  • 傳說中倉頡造字,漢字是怎麼演變來的?
    中華的文字是世界上使用時間最久,人數最多的文字,文字的創造和應用推動了中華文化的發展,傳說中最早的漢字是由黃帝時期的倉頡造出來的。上古時代人們都是用結繩來記事,發生大事打一個大結,小事打一個小結,相近的事情打一個連環結,後來發展到用刀子在木頭骨頭上刻符號來記事。
  • 關於漢字起源,除了倉頡造字,你還知道哪些?
    關於漢字起源,除了倉頡造字,你還知道哪些?   作者·默默老師   漢字是我們漢民族的祖先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因生活和交流的需要而創造出來的。一般認為最古老的漢字是公元前13至公元前11世紀商代的「甲骨文」。
  • 歷代文字演變,你不知道的文字變化,漢字起源真的是倉頡造字嗎
    漢字是從什麼時候興起的,又是誰創造的,我想歷代以來,大部分人的答案都無外乎是「倉頡造字」了。到底是誰創造的漢字,一直對歷史有一種著迷的感覺,我有時候想如果我從盤古開天闢地的時候就活著是不是就知道歷史的演變了。當然這只是個幻想,不可能實現,所以只能靠著現在發達的科技去發現更多的歷史秘密。我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被一本叫做《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書欺騙過。啊,也不能說是欺騙,因為裡面的介紹就是漢字是由倉頡他老人家創造的。
  • 從結繩到文字,造字聖人:伏羲、倉頡
    1萬年前農耕文明開始萌芽,隨著人類由野蠻向文明過渡,從事的勞動方式也從簡單到複雜,人們在生產和交換的過程中,經過了無數年月的不斷創造和改進而形成的。造字聖人:倉頡最原始的自源文字大多是圖畫符號,即通過象物來表達。從我國最早的商代甲骨文字算起,漢字已經有3600年的歷史。
  • 倉頡造字真假存疑,漢字起源才是最大的未解之謎
    而唯獨只有中華文明綿延不絕數千年,讓漢字成為持續使用時間最悠久的傳奇文字。數千年的文明延續史,將「漢字」這個中華文明的核心載體,深深的刻在每一個中國人的骨子裡。漢字讓中國人倍感親切和溫暖之餘,還能穿越千年時空,清晰的傳達古人的喜怒哀樂。
  • 中國漢字是最複雜的文字,那麼是誰創造了它呢?
    我們中國漢字是全世界最複雜的,最能準確的表達出自己想傳達的意思。有些生僻字甚至大部分都認不出來,那麼創造中國字的人,該是怎麼樣的曠世奇才呢?他的靈感又從哪裡來?創造漢字的是一個叫倉頡的人,他是黃帝手下看牲畜的官,說白了就和孫悟空一樣就是個弼馬溫。但是不得不說倉頡是怎麼的很有才,一個人掌管全部落的牲畜,初期還能井井有條。依靠的就是他創造的結繩記事法,但是隨著部落的強大,牲畜的種類也越來越多了。結繩記事就常常搞混,這個時候他就要重新數一次了。
  • 公元前2000多年倉頡造字,28字《倉頡書》成就華夏5000年漢字文明
    倉頡是中國古代傳說人物,傳說為黃帝的史官,漢字的發明者。傳說中倉頡生有「雙瞳四目」。目有重瞳者,中國史書上記載只有四個人,虞舜、倉頡、項羽、顧炎武。虞舜是禪讓的聖人,孝順的聖人,而倉頡是文聖人,項羽則是武聖人。
  • 【祭祀倉頡】倉頡與漢字
    這可能和「結繩記事」類似,也只是幫助記憶罷了。另外,宋代鄭樵還在《通志·六書略》裡提到字起於「一」,即「起一成文」說。這種說法是建立在道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基礎上的。但是,這種說法實屬牽強,因為文字的形成,絕非簡單的筆畫相加所能完成。迄今為止,我們知道最早的漢字是甲骨文,但是甲骨文並非最原始的文字。那麼,最原始的文字是什麼?漢字的源頭在哪裡呢?
  • 親子繪本故事會之「倉頡造字」
    上周六晚親子繪本故事會,球球媽媽向孩子們分享了繪本故事《倉頡造字》。很久很久以前,世界上還沒有文字,我們的祖先用堆石塊和打繩結的方法來記事。傳說發明漢字的人是黃帝的史官——倉頡。那麼,他是怎樣創造出文字的呢?《倉頡造字》講述了關於漢字起源的古老故事,為孩子們揭示了漢字與世間萬物之間的奧秘,帶孩子們品味漢字中蘊藏的文化之美。
  • 倉頡與漢字
    這可能和「結繩記事」類似,也只是幫助記憶罷了。另外,宋代鄭樵還在《通志·六書略》裡提到字起於「一」,即「起一成文」說。這種說法是建立在道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基礎上的。但是,這種說法實屬牽強,因為文字的形成,絕非簡單的筆畫相加所能完成。迄今為止,我們知道最早的漢字是甲骨文,但是甲骨文並非最原始的文字。那麼,最原始的文字是什麼?漢字的源頭在哪裡呢?
  • 倉頡造中華漢字的傳說
    漢字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和崛起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我們很多人對漢字不是很了解,即使一些受過很高教育的國人對自己的語言也所知甚少!古代陶圖1今天我們按照中國傳統的倉頡造字的傳說來說明漢字的起源!中國文字相傳是黃帝的史官倉頡造的。
  • 說文解字很流行,那這漢字究竟從何而來?是倉頡,還是另有其人
    你是中國漢字,優美典雅是你的品格,神秘端莊是你的代名詞,你記載了洪荒時代的恢弘,也承載了平平淡淡的希冀。若為你下定義,怕是難,若為你形容,那字詞自是多多,那麼古老神奇一定首當其衝。關於你的傳說,數不勝數;有關你的故事,盈千累萬,那麼,你究竟來自哪裡?
  • 「媽媽,漢字真的是倉頡造的嗎?」聽副教授講給孩子聽
    儘管說漢字起源於結繩不太可信,可是它也告訴我們漢字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它能夠幫助我們記事。而且漢字具有超越時空的特點,它可以幫助我們記憶,幫助我們傳遞、傳播、傳承重要的信息。除了八卦造字、結繩造字之外,我們今天重點要講的就是倉頡造字,這是我們今天最能夠接受也最接近於漢字創製的真實狀態的一種傳說。
  • 漢字的起源是什麼?是「倉頡作書」還是?
    早在幾千年前就產生的漢字,孕育和記錄了中華民族古老的歷史文化,傳承了黃土地上悠久的文明。漢字以其獨特的形狀和用法而在諸多文字中獨樹一幟,漢字是怎樣產生的?又是什麼人發明的?對於這個問題,歷來有不同的說法,最為流行的是「倉頡造字」說。
  • 小學生練字書法故事《倉頡.造字傳說》
    倉頡.造字傳說倉頡是一名史官,他每天忙於協助皇帝處理內務,皇帝想把他們輝煌的經歷記載下來,以傳後世。最使他感到頭疼的是古人留下的結繩記事的方法已經不夠用了,因為他需要記載的事情實在太多。可是,流傳多年的結繩記事的方法就要被淘汰了,因為繩子過不了多久就會腐爛,變成灰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