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練字書法故事《倉頡.造字傳說》

2020-12-15 濟萬書院

倉頡.造字傳說

倉頡是一名史官,他每天忙於協助皇帝處理內務,皇帝想把他們輝煌的經歷記載下來,以傳後世。最使他感到頭疼的是古人留下的結繩記事的方法已經不夠用了,因為他需要記載的事情實在太多。可是,流傳多年的結繩記事的方法就要被淘汰了,因為繩子過不了多久就會腐爛,變成灰燼的。

於是,倉頡開始了新的探索。這一天,他正在苦苦思索,皇帝來了。便問道:「倉太史,聽說你準備用一種新的途徑來代替結繩記事,這種想法很好,我們也很需要。最近,有進展了嗎?」

倉頡說:「暫時還沒有,不過還是有希望的。我剛到幾個部落裡轉了一圈,各個部落的史官也在思考這件事情,他們還提出了不少的好建議。」

皇帝看到倉頡在仔細地端詳著一些骨片,便拿起一塊看了一眼,便問道:「這不是伏羲所創造的八卦圖嗎?只是一門深奧的學問,你大概從中受到了什麼啟迪吧?」

倉頡問道:「是的,我已經有一個初步的想法,只是一時還沒理出頭緒。」

皇帝說道:「聽說伏羲在創造八卦的時候,可是費了一番周折呢。他上觀天,下觀地,又仔細觀察了飛禽走獸,發現他們身上毛色的變化與氣候變化及地理環境的變化有著密切的關係。他總結了天地萬物變化的規律,用八卦的圖形將他們歸納在一起了。」

倉頡聽了,眉飛色舞地說道:「剛才聽了聖君的一番話,真叫人茅塞頓開,我應該到大自然中去尋找答案。」

皇帝又問:「倉太史,這個想法絕妙至極。你還需要什麼幫助嗎?」

倉頡說到:「別的不需要,只需要十幾個大力士就行了。」

皇帝笑著說:「這好辦,我們剛戰勝了蚩尤,威武雄壯的武士有的是。」

經過了幾天的準備,倉頡帶著十個人出發了。八九頭大象馱的都是洗颳得乾乾淨淨的骨片、竹片,用於急事。至於吃的,他們倒是一點兒也沒有帶。河裡遊的是魚,天上飛的是鳥,林中藏的是獸,隨時都可以成為一頓豐盛的野餐。

他們來到了一個叫作洛汭之水的地方,也就是洛水流入黃河之處的平原地帶。河岸邊的沙灘上,有一些光滑的小石頭。小石頭上布滿紅紅綠綠的花紋,閃著五顏六色的光芒,十分好看。這些石頭引起了倉頡的極大興趣,他把石頭上的花紋做了一番比較,發現他們的形狀各不一樣,便把他們收集起來,一一刻在了骨片上。

有一天,一位奇怪的不速之客光顧了他們的營地,那是洛汭之水中的一隻大紅龜,倉頡早就在河邊看見它了。大紅龜的到來,給營地增添了無限的樂趣。然而,使倉頡感動十分驚奇的卻是它背上墨綠色的縱橫交錯的花紋。大紅龜一動不動地躺在茅屋門前,出神地望著他們。趁著這個時機,倉頡挑選出了一塊最大的骨片,降龜背上的花紋一絲不苟地摹刻在上面。也就在這個時候,他突然產生了一種稀奇古怪的聯想:要是把這些線條縱橫交錯在一起,就可以組成許許多多的符號,一個符號代表一種東西。使用起來,不是更廣泛、更方便嗎?

離開了洛汭之水,他們一直向南走去,不久便進入了巍峨的陽虛山(今陝西和河南交界處)。他們爬到半山腰,發現那裡有一個大山洞。山洞裡有現成的石床石凳,倉頡笑著對大家說:「真乃天賜之物,大概是特意為我們準備的吧!」

當天晚上,下了一夜的雨。第二天清晨,風停了,雨住了,明亮的陽光照進了山洞。山洞外面百鳥鳴唱,十分動聽。倉頡走出洞外,只見幾隻鳳凰在幾棵梧桐樹的上空翱翔起舞,引來了成百上千的飛鳥。有停在山坡上的,也有在長空飛翔的。過了一會兒,那幾隻鳳凰朝東南方向飛走了,漫山遍野的飛鳥也追隨而去。他們在山坡上留下了大大小小的不同形狀的足跡。倉頡像發現了珍寶似的,喜不自禁,又精心的在骨片上刻下了每一種鳥的足跡。

在後來漫長的日子裡,倉頡又走了許多地方。他所攜帶的骨片和竹片上,那刻滿了橫的、豎的、圓的、方的形狀各異的線條。這一天,他們風塵僕僕地回到了都城,黃帝率百官隆重地歡迎他們凱旋。

黃帝高興地說道:「從你興奮的臉上,我看出了你的成功。」

倉頡笑了,取出了一個骨片遞給黃帝。黃帝仔仔細細看了一會,笑道:「這個圓圓的東西不正是太陽嗎?」

倉頡聽了,神情顯得有些激動,他聲音顫抖地說道:「聖君,世界上的東西千種萬種,大小不同,形狀各異。但是,不管它們如何變化,都可以用縱橫交錯的線條來勾勒出它們的輪廓。

只要刻在骨片上,就能一目了然了。骨片質地堅硬,還可以保存很久很久。」

黃帝大笑:「這樣,我們的名字,我們的業績就可以像日月一樣永遠不朽了。」

倉頡回道:「聖君,我想應該是這樣的。」

黃帝非常激動地說:「倉太史,你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子孫後代是不會忘記你的」

倉頡說道:「聖君,現在僅僅是設想而已。還有一段艱難的路要走,會很長很長。」

黃帝說道:「倉太史,我會全力支持你的!」

於是,黃帝從各個部落中抽調最有才能的史官,叫他們協助倉頡造字,這就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文字研究機構了。經過了數年的不懈努力,中國最早的文字誕生了,後人稱這種文字叫象形文字。

相關焦點

  • 歷代文字演變,你不知道的文字變化,漢字起源真的是倉頡造字嗎
    漢字是從什麼時候興起的,又是誰創造的,我想歷代以來,大部分人的答案都無外乎是「倉頡造字」了。行書楷書,行書是現代社會最最最常見的兩種書體了,如果不是專門練字的人,這兩種字體是最好寫的兩種字體。但是我自從接,觸書法之後,我就一直有一個疑問。到底是誰創造的漢字,一直對歷史有一種著迷的感覺,我有時候想如果我從盤古開天闢地的時候就活著是不是就知道歷史的演變了。當然這只是個幻想,不可能實現,所以只能靠著現在發達的科技去發現更多的歷史秘密。
  • 親子繪本故事會之「倉頡造字」
    上周六晚親子繪本故事會,球球媽媽向孩子們分享了繪本故事《倉頡造字》。很久很久以前,世界上還沒有文字,我們的祖先用堆石塊和打繩結的方法來記事。傳說發明漢字的人是黃帝的史官——倉頡。那麼,他是怎樣創造出文字的呢?《倉頡造字》講述了關於漢字起源的古老故事,為孩子們揭示了漢字與世間萬物之間的奧秘,帶孩子們品味漢字中蘊藏的文化之美。
  • 中國文字漢字的有趣來歷,倉頡造字的傳說
    關於中國漢字來歷的有趣傳說,最流行的就是倉頡造字的故事了。《淮南子·本經訓》說:「昔者蒼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這已經很有趣了吧,倉頡造字的時候,天空竟然下起了穀子(奕天突然想到,穀子扒了皮叫小米),鬼在夜裡發出哭聲。反正是講故事,奕天歪解一下,估計是有人幹了壞事,害怕有了文字以後,他的罪行就會被記載下來,流傳千萬年,被世人所知。於是就開始搞破壞,把糧倉的粟米全撒了,還嗚嗚的鬼哭個不停。後人因此還造了個成語,叫「罄竹難書」。
  • 傳說中倉頡造字,漢字是怎麼演變來的?
    中華的文字是世界上使用時間最久,人數最多的文字,文字的創造和應用推動了中華文化的發展,傳說中最早的漢字是由黃帝時期的倉頡造出來的。上古時代人們都是用結繩來記事,發生大事打一個大結,小事打一個小結,相近的事情打一個連環結,後來發展到用刀子在木頭骨頭上刻符號來記事。
  • 倉頡造字只是傳說,那麼真正的漢字是誰創造的呢?
    小說時有一篇課文是講述倉頡造字的,我們現代用的漢字,都是由遠古時代傳下來,經過改進而成的,不夠這只是神話傳說而言,據說倉頡造字成功後,驚天動地鬼谷狼嚎,天地為之變色,驚雷滾滾入凡塵,陰風怒號,但這只是了讓倉頡造字的傳說顯得更加神奇而已。
  • 倉頡造字只是神話,漢字真正的發展是什麼
    文字在文明發展過過程中作用不言而喻,文明傳承離不開文字,漢字歷史就是中華文明的歷史,文字最早出現上古神話之中,倉頡造字就是其中之一。倉頡造字是上古時期神話傳說人物,姓侯剛,號稱史皇氏,倉頡造字不是無中生有創造,將流傳在先民中文字收集加以整理,形成一套文字體系,保證華夏民族文化繁榮昌盛創在歷史功績,倉頡造字可能是上古傳說之一,在先秦時代沒有出現相關傳說,最早文獻中提到倉頡是戰國時期荀子,在《呂氏春秋》與《韓非子》中出現,在荀子「故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一也」的基礎上,又有所引申,其主要觀點是
  • 秦知道丨從倉頡造字,解讀漢字起源
    後人為了紀念倉頡造字建造的遺蹟,時間比較久遠,從漢代開始的全國就有三四處,陝西白水的倉頡廟倉頡墓離黃帝的衣冠冢橋山也不遠,傳說倉頡就是黃帝的史官,所以白水倉頡廟還是有歷史根據的。周圍有個史官鎮、史官村。在中國,小地名一般不容易有太大變化,有的時候地名雖然小,但是承載的歷史文化內涵還是比較深厚的。
  • 從結繩到文字,造字聖人:伏羲、倉頡
    造字聖人:倉頡最原始的自源文字大多是圖畫符號,即通過象物來表達。從我國最早的商代甲骨文字算起,漢字已經有3600年的歷史。造字聖人:伏羲、倉頡在中國的民間傳說中,華夏民族人文先始伏羲始創造了八卦、文字。也有封倉頡為造字聖人 ,是倉頡在日常記事工作中,根據意象和物象形態會意發明創造了文字。
  • 中華漢字博大精深,相傳倉頡造字,但是漢字真的是倉頡一人所造?
    漢字在遠古時期就具有表意雛形,世人相傳為倉頡所作,那麼真的是他一人所造出來的嗎?漢字在歷史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說漢字在世界歷史文明中,漢字文明作為四大古文明之一,是使用時間最長發展水平較高的一種文字體系,漢字在古代是先進文化的代表,是文明禮儀的表達方式。
  • 穀雨由來,是倉頡造字還是雨生百穀?
    「穀雨」的稱謂是否源於「倉頡造字」的傳說呢? 穀雨·由來:倉頡造字還是雨生百穀? 關於穀雨節氣的由來,民間傳說眾多,流傳最廣的與「倉頡造字」有關。據《淮南子·本經訓》記載,「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
  • 穀雨的來歷由來起源及傳說故事 穀雨節氣與倉頡有關嗎
    你知道在穀雨有什麼傳說故事嗎?穀雨的起源與倉頡有關嗎?穀雨的來歷由來起源  關於穀雨節的來歷,據《淮南子》記載,倉頡造字,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黃帝於春末夏初發布詔令,宣布倉頡造字成功,並號召天下臣民共習之。
  • 【祭祀倉頡】倉頡與漢字
    不知有多少先賢為此付出艱辛的勞動,而見諸史冊記載的倉頡就是為此作出重大貢獻的「聖」人。關於倉頡造字,據《世本·作篇》記載:「黃帝之世始立史官,倉頡、沮誦居其職矣。」又有「倉頡作書」「倉頡作文字」語。唐徐堅《初學記·卷二十一》記載:「易曰『上古結繩以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又「倉頡造文字,然後書契始作,則其始也。」
  • 【開封黃河故事】倉頡文化:黃河文化一顆璀璨的明珠
    從今日開始,我們將選取黃河歷史中與開封有關的故事,選取那些發生在開封的黃河故事,選取那些傳說在開封的黃河故事,選取那些有開封黃河遺址遺蹟故事,選取那些人民治河的膾炙人口故事,選取那些發生在黃河岸邊的黃河人家故事,以流利的文筆、精彩的講述,奉獻給讀者。
  • 關於漢字起源,除了倉頡造字,你還知道哪些?
    關於漢字起源,除了倉頡造字,你還知道哪些?   作者·默默老師   漢字是我們漢民族的祖先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因生活和交流的需要而創造出來的。一般認為最古老的漢字是公元前13至公元前11世紀商代的「甲骨文」。
  • 倉頡造字真假存疑,漢字起源才是最大的未解之謎
    關於漢字的起源,中國歷史上有一個傳說:倉頡造字!相傳,在中國國陝西有個叫倉頡的人異常聰明,他有四隻眼睛,披著長發,留著長鬚,身穿獸皮,手裡經常拿著一支筆。倉頡經常騎著毛驢,跋山涉水,跨州過郡,去了解民間風俗習慣,收集民間流行的語言符號。他把收集來的資料寫在蘆葦的葉子上,裝在口袋裡,讓毛驢馱著。
  • 倉頡造字---文字的產生
    倉頡造字---文字的產生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再爛的筆頭,流淌出的都是人類思維和知識的結晶—文字,文字的產生是人類發展史上劃時代的大事
  • 公元前2000多年倉頡造字,28字《倉頡書》成就華夏5000年漢字文明
    倉頡是中國古代傳說人物,傳說為黃帝的史官,漢字的發明者。傳說中倉頡生有「雙瞳四目」。目有重瞳者,中國史書上記載只有四個人,虞舜、倉頡、項羽、顧炎武。虞舜是禪讓的聖人,孝順的聖人,而倉頡是文聖人,項羽則是武聖人。
  • 倉頡造中華漢字的傳說
    古代陶圖1今天我們按照中國傳統的倉頡造字的傳說來說明漢字的起源!中國文字相傳是黃帝的史官倉頡造的。傳說倉頡長有四隻眼睛,他看到野獸在陸地上走過留下的蹄子印、鳥兒在地上留下的爪印,靈感頓生,編造起了文字。文字的作用太偉大了,太奇妙了,他感覺到造字是一件很神聖的工作。文字不但可以增進人的能力,有好的作用,同時也增進了人的奸詐,起到了負能量的作用。
  • 有靈魂的漢字書法show之神聖權威與漢字遊戲
    《淮南子·本經訓》載「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說文解字》序說:「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爪之跡,知今之可相別異也,構造書契。」由於倉頡造字的貢獻實在太大,所以關於倉頡造字的傳說和遺蹟遍布黃河中下遊許多地方。倉頡造字說也是一個神話傳說。
  • 從倉頡創字的小傳說,小談文字的由來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個古代很有意思的小傳說。在遠古時期,若發生了什麼重要之事,人們只能口口相傳。口口相傳這種方法有很多局限性,不僅傳播速度慢,而且傳播範圍小,傳播地域亦非常受限。為解決這一難題,人們首先發明結繩記事說,即用在繩子上打結的方法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