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星星盼月亮般迎來了「兒」的家庭,兒子從小被當成掌上明珠,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掉了。父母更是一心想著把所有的好東西都留給兒子。家長們更是對兒子有求必應。兒子也心安理得地享受著家人們節衣縮食提供的一切,把所有的給予和照顧都當成是理所應當。他們不懂得回饋家人,不知道體恤朋友,感受不了生活中的不易和苦難,也無法明曉什麼是知足,什麼是感恩。
因為是獨子,父母樣樣選擇無底線的寬容,結果寬容過頭成了縱容,寵愛過頭成了溺愛。在溺愛中長大的兒子,只考慮自己的感受,只要不順心就會發洩自己的情緒與不滿,不會體諒父母及他人的付出,也不具備給予別人愛的能力。父母過多的關懷照顧兒子,人為的築起了兒子成長路上最大的障礙,也剝奪了兒子嘗試改變自己,在成長路上甚至沒有了受挫犯錯的機會。
都說溫室裡長不出參天大樹, 從小父母對於孩子慣伺養育,捨不得喝斥打罵,對兒子的無理要求一昧滿足,祈求央告讓兒子不能夠明辨是非,父母的威信也喪失殆盡。父母過度的看重過度保護,不讓兒子去經受風雨,兒子長大後自然橫行霸道,為所欲為。
兒子做錯事,父母總會以「他還小,等長大就懂事了」為袒護理由。從小無條件遷就溺愛兒子,兒子在性格中播下了自私、無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種子。這樣的孩子自感特殊,習慣於高人一等,必然變得自私,沒有同情心,父母過度溺愛讓兒子好吃懶做,並且毫無忍耐和吃苦精神.
屯堡土話:「寵兒不孝,寵狗爬灶」深刻反映出過度無原則無底線溺愛兒子必招致的惡果。過度寵溺一個人會讓他性格扭曲,過度的寵溺一條狗,都會讓它爬灶上牆無所顧忌。在溺愛環境中長大的兒子,成年後必養成任性、驕縱的性格,他們覺得父母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更不會體諒父母的付出和辛勞,不懂為別人著想。最後淪為「白眼狼」,自然不可能對父母有感恩之心,更不可能盡人倫孝道。
「寵兒不孝,寵狗爬灶」這句土話,深刻揭示了慣子如殺子的殘酷真相。父母對孩子的溺愛,造就了無數心智有問題的「巨嬰」,最終害了孩子苦了自己。如今,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教育中更是出現了很多隔代寵溺,「寵兒不孝,寵狗爬灶」這句老話,讓我們去體味感受育兒精髓,每一位家長都去學習如何真正的愛孩子,讓父母們愛有其道,舐犢有方!